阿里上市时间(华英农业股票股吧)阿里上市时间上市地点

2022-06-29 13:02:46 股票 xialuotejs

阿里上市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1、这几天,阿里新闻不断。马云套现,内部价值观大讨论,取消周报制度,等等等等。但*的新闻,那必须就是蚂蚁科技上市了。

2、消息一公布,有人说听到了蚂蚁窝里员工们持久的欢呼。据说,那是财富自由的声音。

3、咦?蚂蚁科技?就是那个支付宝的公司?那公司不是阿里的吗?阿里不是已经上市了吗?阿里怎么又上市了?

4、是的。阿里已经上市了,还上了三次。 

5、第一次,是2007年,阿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但2012年几乎等值退市。第二次,是2014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第三次,是2019年,阿里重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现在,阿里总市值约7000亿美元。

6、感觉这不是上市,这是上瘾啊。

7、没错。而且,阿里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节奏。在可预见的未来,它至少还会再上两次市,也可能是三次,甚至更多。

8、啊?哪两次?为什么还会有?

9、要理解这个问题,你必须先理解阿里的业务结构。

10、我们常说,无比复杂的商业世界,林林总总的万千行业,其实可以被切割为两个最简单的模块:创造价值、传递价值。

11、海尔做冰箱,是创造价值;苏宁把它卖掉,是传递价值。宝马做汽车,是创造价值;4S店把它卖掉,是传递价值。三九药业做感冒药,是创造价值;你们家门口的药店把它卖掉,是传递价值。

12、创造价值总体的目标,是把东西做好。传递价值的总体目标,是把东西卖好。

13、你觉得,阿里是把东西做好的创造价值,还是把东西卖好的传递价值呢?显然是把东西卖好的传递价值。

14、那怎样才能把东西卖好呢?

15、那就要优化三件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16、我在商场远远看见一件衬衫,觉得不错。过去摸一摸,棉的。看看价格标签,还行,买得起。服务员,拿一件我试一下,还挺合身。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流。

17、然后我说服务员,我要了。服务员帮我开了张单子。我拿着单子到收银台把钱交了。我们就完成了资金流。

18、我拿着盖好章的回单,回到柜台。服务员已经帮我把衬衫打包好,放在一个纸袋子里面。我把纸袋子拎回家。品牌从厂到店,我从店到家。这就是物流。

19、所有的传递价值,都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万千组合。超市、便利店、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药房、4S店……都只是一种组合形式。

20、那请问,淘宝是信息流、资金流、还是物流?还是都有?

21、其实淘宝只做一件事:信息流。用文字、照片、视频、甚至直播,把产品展示给你看。不仅是淘宝,天猫也是。1688、速卖通、天猫国际、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等,它们都在7000亿美金市值的主体阿里集团下面。它们都是做信息流的。

22、那资金流是谁做的呢?支付宝。支付宝往上,是蚂蚁科技(曾经的蚂蚁金服)。蚂蚁科技往下,是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芝麻信用分。它们都是做资金流的。

23、所以,你发现没有?阿里很聪明。作为一家传递价值的企业,我能成功,一定是因为优化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那我就逐个击破呗。

24、所以,你看到的阿里集团,也可以被称为“信息流集团”。而即将上市的蚂蚁科技,也可以被称为“资金流集团”。

25、那物流呢?那就是未来可能还会上市的:菜鸟网络。

26、2013年5月10日,我在杭州参加淘宝10周年庆典。马云单膝跪地,对所有在场来宾说:48岁以前,工作就是我的生活;48岁以后,生活就是我的工作。以后淘宝,就拜托你们了。

27、5月28日,阿里就宣布成立了菜鸟网络。马云任董事长。原来,他没退休,其实也退不了。因为信息流集团、资金流集团之外,阿里还缺一个物流集团。

28、菜鸟网络,做的就是物流。它的愿景是:让中国任何城市之间的电商快递,24小时送达;全球,72小时。

29、今天,这个信息流集团(阿里),已经上市三次,市值7000亿美金。资金流集团(蚂蚁),即将在A+H股同步上市,估值2000亿美金。而还没有上市计划的物流集团(菜鸟),也已估值300多亿美金。

30、我们看到了一群财富自由者的欢呼。但这背后,其实是马云对中国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完全重构的巨大野心。

31、阿里至少还要上市两次(蚂蚁,菜鸟),但还可能有更多次(云计算,体育,本地服务等等)。财富自由的欢呼,可能还会不断在杭州的深夜响起。

32、你打算怎样改变世界,你就会怎样拥有财富。财富,是你改变世界后,世界给你叮叮当当的回报。


---




华英农业股票股吧

2019年10月29日,华英农业A股开盘6.72元,全日小跌0.58%,股价收报6.85元。自2019年10月25日以来,华英农业收盘价连续三日收于年线(250日均线)之上。

前次回顾

Choice数据显示,华英农业股价前一次连续三日收于年线之上为今年的9月17日,当日收盘价为6.51元(前复权),次日股价出现了下跌。

历史回测

回溯近一年股价,华英农业共计实现4次连续三日收于年线之上。历史数据显示,次日股价跌多涨少,共计实现上涨1次,涨幅为3.71%;遭遇下跌3次,*跌幅为1.69%。

市场统计

统计2018年5月7日至2019年5月6日的全市场数据,Choice数据显示,共有3176只个股连续三日收与年线之上6306次,其中3034次第二日股价上涨,3115次股价下跌,157次股价无变动,全市场次日平均收益率为-0.01%。若将期限拉长,一个月(20日)、三个月(60日)、六个月(120日)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67%、-3.40%、-3.95%。

注:本文所使用的年线数据为未剔除停牌日的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阿里上市时间和股价

6月9日晚,蚂蚁集团发布公告称,蚂蚁集团正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专注落实整改工作,目前没有启动IPO的计划。

此前,针对“有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成立工作组评估蚂蚁集团重启上市”一事,证监会回应称,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评估和研究工作,但我们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受相关消息影响,阿里巴巴(BABA)美股盘前巨震,一度从跌超6%直线拉升至涨超6%,随后又震荡回落,目前再度转跌至2.6%。截至美股收盘,阿里巴巴报109.9美元,跌幅8.13%。

此外,中概股周四遭受重挫,整体跌幅甚至远超美股大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大跌6.76%。该指数此前已连续三天大涨,涨幅分别约为5.4%、3.3%、5.7%。

热门中概股集体下跌,京东股价收跌逾7%,拼多多大跌9%,百度跌近5%,网易跌近3%,蔚来跌逾7%,贝壳跌逾6%,滴滴跌近6%,爱奇艺跌超9%,知乎跌超11%,哔哩哔哩暴跌近15%,BOSS直聘股价暴跌逾16%。




阿里上市时间上市地点

相比传统的回归路径,阿里巴巴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方式在时间和成本方面都极具优势,更是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回归过程中进行股票拆分等针对性操作,制定适合自己的回归路径。

中概股主要回归路径

中概股的回归路径问题是回归的核心问题,目前关于中概股的回归路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先在美国资本市场私有化,然后在我国的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

二是保持美股的上市地位不变,在我国的A股或港股发行股票重新上市;

三是保持美股的上市地位不变,在我国的A股或港股市场发行存托凭证二次上市,下面对于三种回归路径具体分析。

私有化重新上市

从回归的流程来看,私有化重新上市是最繁琐的,要完成重新上市首先必须在境外资本市场退市,然后清除公司的VIE结构,最后在我国资本市场重新上市。

中概股的私有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由1位控股股东发起;二是收购流通股以现金进行,其私有化流程十分冗繁。

私有化成功之后就必须清除公司的VIE结构,将在我国境内的运营主体作为上市主体,在VIE结构中,境内运营主体才是创造价值的核心所在,壳公司并未经营任何业务,如果境内主体所在的行业没有设立外资准入标准,那么境内运营主体可作为上市主体。

壳公司可以选择注销,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协议也可以终止。

清除掉VIE结构之后就是如何以何种方式在A股或者港股上市。主要有三种上市方式:IPO上市、借壳上市和分拆上市,三种上市方式各有优缺点。

IPO上市的优点在于一次性募集大量资金并且成本相对较低,发行价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小;缺点是审核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3年,且审核的标准较为严格,对申请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明确要求,当股市震荡时很可能会中止IPO,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

借壳上市的优点在于大幅度缩短上市周期,而且审核程序相对简单;缺点在于费用较高,借壳上市需要的公司很难寻找,而且监管机构对于借壳上市审核更加严格,借壳上市适用于有经济实力但是不符合IPO标准想快速上市的公司,360从美股退市之后就通过借壳江南嘉捷的方式在A股成功上市。

分拆上市的优点在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拆分之后母公司可以获得二次溢价,还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缺点在于分拆上市过程复杂,面临利益重新协调分配,而且实质上并没有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显而易见分拆上市适用于分拆之后各部门都有盈利能力的公司,药明康德在美股私有化退市后就是以一拆三的方式在A股、新三板和港股三地上市。

双重上市

双重上市就是在两个资本市场独立上市,两个上市地均为第一上市地,必须同时满足两地的监管要求。

在美股已经上市的中概股,如果符合境内交易所要求的上市规则,那么就可以像*上市的企业一样在境内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两个上市地的股票是无法自由流通,股价也是相对独立,一般还会存在价差。

以百济神州为例,2016年登陆纳斯达克,2018年又在港交所上市,两次上市完全独立,百济神州成为首个在美股和港股双重上市的公司。

双重上市要同时满足两个上市地的监管要求,和境内上市没有什么区别,比较容易被境外投资者接受,而且符合A股市场的监管更可能会被纳入沪深港通名单,有助于将来回归A股市场。

百济神州在港交所完成双重上市之后入选了港股通标的,迈开回归A股的步伐,2021年1月百济神州向上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2021年12月15日百济神州在上交所的科创板正式上市,百济神州成为首个三地上市(美股+A股+H股)的企业。

二次上市

二次上市是将原交易所作为主要上市地,将部分流通股股票在未注册过的交易所上市,通过存托凭证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之间流通相同类型的股票。

二次上市的流程是先由银行购买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将这些股票全部托管在银行中,银行将这些股票打包成证券,最后将证券出售。

二次上市相比于双重上市来说成本更低,原上市场所作为主要监管地,因此监管也相对宽松,股票可以跨市场流通。但是二次上市也有缺点,上市时的定价和原上市地基本一致,而且将来很大概率会被排除在沪深港通的名单之外,不利于将来登陆A股市场。

香港交易所在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对于二次上市的企业在企业类型、营业收入、公司市值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企业是创新产业公司;至少两个会计年度内保持良好的记录;市值在400亿港元以上或100亿港元以上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收入在10亿港元以上。

根据港交所关于二次上市的要求,截至2022年3月6日,在美股市值400亿港元以上的中概股企业为30家,去除已经二次回归的企业和非创新产业类型,符合香港二次上市条件的有10家。

具体如下表所示:截至2022年3月6日,市值在100亿港元以上且营业收入在10亿港元以上符合香港二次上市条件的创新类企业共有14家。

回归路径比较分析

私有化重新上市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规避境外资本市场的潜在风险,而且可以彻底清除VIE结构风险;

缺点在于所需时间过长,通常要耗时近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成本相对较高,中概股私有化必须以现金收购全部流通股票,并且向中小股东支付当前股价的溢价,而中概股私有化的平均溢价要比过去30天的平均股价要溢价20%-30%。

双重上市的*优势在于同时拥有两个资本市场,扩大股东基础,方便企业融资;缺点在于上市流程相对复杂,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要同时满足两个上市地的监管要求,意味着企业需要较高的合规成本。

二次上市的优点在于流程简便,大幅度减少企业上市时间,降低了潜在的市场风险,而且股票可以跨市场流动,增强股票流动性。

但是二次上市对于上市主体要求高。截至目前,在美国资本市场除却已经港股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符合香港二次上市要求的企业仅有24家,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

阿里巴巴回归的路径

(一)港股二次上市

2019年阿里巴巴在综合考虑上市时间、上市成本、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之后,最终选择通过香港二次上市的方式回归我国资本市场。

(二)二次上市的具体过程

(1)秘密提交上市申请

2019年6月阿里巴巴向香港交易所秘密提交上市申请。

对于准备二次上市的公司来说,由于已经在境外合格资本市场上市,本身已经是上市公司,知名度、信息披露情况具备,所以在申请流程和信息披露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便利。

可以直接采用根据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并且部分财务信息可以申请豁免披露,申请程序上可采用秘密申请,此举有利于稳定上市公司股价。

(2)股票拆分

2019年7月15日阿里巴巴股东大会通过股份“一拆八”议案,将普通股进行1比8的分拆,增加普通股数量,同时变更美国存托股与普通股之间的比例,由1比1变更为1比8,拆分之后普通股数量变为原来8倍,而存托股总数保持不变。

拆分之后普通股由40亿股变为320亿股,每股面值由0.000025美元变为0.000003125美元,原1份美国存托股代表1份普通股变更为1份美国存托股代表8份普通股。

阿里巴巴在美国二级市场流通的是股票存托凭证,因此拆分之后对其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资本市场交易灵活,最小交易单位是1股,而香港资本市场的最小交易量是100股即1手。

阿里巴巴当时在美股的股价为190美元,如果不进行拆分,香港投资者的最小交易金额也要19000美元,按照汇率换算需要近14万港元,如此高的投资门槛会将众多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肯定会影响股票流动性。

拆分之后股票价格大幅度下降,仅为原来的八分之一,香港投资者的最小交易额不到2万港币,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小投资者购买其股票,提升股票的流动性与交易活跃度。

股票分拆在资本市场是很正常的事情,业绩上涨的公司出于提高股票流动性的目的都会选择拆分股票,*集团在2015年曾将股票1拆5,拆分之后股价迎来上涨。

根据阿里巴巴的业绩表现,拆分之后有利于股价上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由此可见,对处于业绩上的大市值企业在二次上市时拆分股票可谓一举多得。

(3)确定发行额及股票转换流程

2009年11月13日,阿里巴巴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聆讯并披露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本次在香港交易所发行5亿普通股以及额外发行7500万股普通股的超额配股权,阿里巴巴在美国总股本是27.11股,按照兑换比例相当于216.88亿普通股,而香港流通股股本仅5.75亿,由此可见美股仍然是其主要上市地。

阿里巴巴二次上市之后,其美国存托凭证继续在美股交易,1份存托凭证代表8份普通股,香港交易所的股份与美股的存托凭证可以互相转换。

如果要将阿里巴巴在香港交易所的股份转换为美国存托股有两种路径:第一种是通过中央结算系统,大约需要两个营业日;第二种就是通过非中央结算系统,大约需要14个营业日。

以第一种为例,首先将香港交易所的股份存入花旗银行在中央结算系统的托管人账户,然后提交签署的转换表格,在支付有关费用及税收后,花旗银行发行对应数目的美国存托股,最后存托在投资者或经纪人指定的存托账户。

(4)确定发行价

与*公开上市不同,二次上市发行价要参考第一次上市地的交易价,纽约交易所仍然是阿里巴巴的主要上市地,所以香港发行价必须以美股的交易价为基础。

2019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此次发售由国际发售和香港公开发售组成,最终发售价格为每股176港元,散户和投资者的定价相同,确定发售价时虑了美国存托凭证19日的收盘价;

其存托凭证收盘价为185.25美元,按照1比8的兑换比例并参考当日汇率,其发售价应该为181.34港元,具体计算过程见表5-6,而发售价最终定位176港元,相当于打了2.9%的折扣。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二次上市之后,港股与美股两地股价联动,同等价值下股价几乎一样,但并不是完全一样,股价之间微小的差距是由两个交易所的投资者对于未来股价的不同预期、两地税收不同、汇率波动等多因素综合导致的。

当然股价联动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当两地股价差距过大会导致套利行为的发生,给公司造成一定风险。

但阿里巴巴在香港流通股所占总股数比例少,暂时不会出现港股和美股价格相差过大的情况,当未来更多股份转移至香港后,套利风险则会进一步加大。

(5)正式上市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SW(9988.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价为187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25%,此次二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127.88亿美元,市值超过4万亿港元。

回顾阿里巴巴第二次上市整个过程,首先从时间的角度看,从提交上市申请到挂牌上市仅耗时五个月,而香港交易所IPO的时间通常为一年左右,上市时间大幅度减少;其次从成本的角度看,上市总费用仅为4.76亿港元,远低于私有化和双重上市的成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阿里上市时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阿里上市时间、华英农业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