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90.3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4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860.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8.84亿元;两市合计14850.5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1.25亿元,融资交易额1431.81亿元,占A股成交额14.42%,其中融资买入额736.53亿元,融资偿还额695.28亿元,交易活跃度下降9.59%。
融资*持仓情况
e公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22日,融资持仓市值前五行业为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电子、化工、有色金属,占持仓总市值42.32%。
持仓市值较20个交易日前增加幅度前3的行业为综合、采掘、汽车,增加幅度分别为13.81%、11.66%、9.38%。
持仓市值较20个交易日前减少幅度前3的行业为休闲服务、医药生物、房地产,减少幅度分别为15.58%、2.42%、2.37%。
行业流向
有色金属、电子、采掘获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为9.88亿元、8.99亿元、4.81亿元。
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休闲服务遭融资净卖出金额居前,分别为6.03亿元、2.31亿元、0.79亿元。
电子、传媒、化工等行业获杠杆资金连续净买入,连续净买入天数分别为10天、8天、8天,净买入金额分别为59.14亿元、9.92亿元、43.96亿元,增持比例分别为4.91%、1.9%、3.24%。
休闲服务行业遭杠杆资金连续6天净卖出4.07亿元,减持5.45%。
个股明细
从连续买卖来看,景兴纸业、澜起科技、欧林生物获融资连续净买入天数居前,分别为14天、12天、12天,期间净买入额分别为1.38亿元、1.28亿元、0.96亿元,期间增持幅度分别为26.83%、34.7%、155.22%。
紫鑫药业、延安必康、国盛金控遭融资连续净卖出天数居前,分别为41天、34天、15天,期间净卖出额分别为0.36亿元、0.24亿元、0.57亿元,期间减持幅度分别为22.84%、15.35%、14.36%。
从买卖金额来看,洛阳钼业、包钢股份、招商银行获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为6.1亿元、2.12亿元、1.96亿元,增持幅度分别为20.03%、7.95%、2.76%。
贵州茅台、光大证券、当升科技遭融资净卖出金额居前,分别为1.48亿元、1.41亿元、1.39亿元,减持幅度分别为0.77%、4.76%、15.92%。
从增减持幅度来看,融资余额占流通股比例超8%的个股中,翔楼新材、必易微、宇邦新材获融资增持幅度居前,分别为135.06%、12.74%、11.29%。
零点有数、华兴源创、豆神教育遭融资减持幅度居前,分别为9.74%、6.77%、6.22%。
从增减持幅度来看,单日净买卖超2000万元以上的个股中,翔楼新材、郑州煤电、古井贡酒获融资增持幅度居前,分别为135.06%、91.72%、35.98%。
益丰药房、当升科技、泰格医药遭融资减持幅度居前,分别为20.16%、15.92%、9.61%。
*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
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冒死揭黑:前基金从业者揭露基金行业6大黑幕!
岁末年初,基金频频火上热搜,日光基频现,很多90后、00后跑步入场,但是前脚还幻想“别墅靠大海”,后脚就亏成“跌妈不认”。
至于原因,部分是因为很多人在买基金前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既没有成熟的投资心态,也不知道如何挑选基金,以及如何确定买入和卖出时点。
我认为年轻人的确应该投资,而且应该尽早开始,但是首先不要借钱投资,而且要拿闲钱投资,其次是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最后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投资技能。很多人都看不起一年10%的收益,只想一夜暴富,一夜暴富的方法,也确实不全都在《刑法》里,但是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能够一夜暴富的方法,也都需要承担极高的风险,并不适合绝大多数人,所以在科普比特币的文章里,我才会一再强调比特币的风险。
这个系列的前几期,我一直苦口婆心地劝大家,不要无脑买买买、不要追涨杀跌、不要追逐热点,就是因为我见过无数的人踩坑,自己也踩过无数的坑,但是有些人却说我在水,不过尽管有质疑的声音,这个系列我也会持续更新下去,输出有价值的投资干货,帮助更多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今天这期仍然是避坑系列,作为一名曾在基金公司工作、长期浸淫资本市场和币圈的*学费玩家,过去我也没少交了学费,今天就来讲一下基金行业的6大内幕,帮大家避坑,这6大内幕分别是老鼠仓、接盘侠、抬轿子、一拖多、蹭热点和挂羊头、卖狗肉。
一、老鼠仓
第一大内幕,非“老鼠仓”莫属,老鼠仓简单理解,就是某些基金经理用自己的钱提前买入股票,然后再用自己管理的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客户资金拉高股价,等到股价被炒高之后自己率先卖出获利,是一种损害客户利益自肥的犯罪行为。
2020年10月,基金经理蒋某就因为通过老鼠仓,3年赚了一个小目标,非法获利1亿元,二审被判了五年。
不过基金经理通过老鼠仓也不一定都能赚到钱。2020年1月8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基金经理吴某利用老鼠仓谈恋爱一案的判决书。1979年出生的基金经理吴某,某天打球时认识了比自己年长十岁的侯姐,之后便芳心暗许。
正在吴某愁眉不展,不知如何下手之际,吴某听说侯姐在股市被割了韭菜,亏了钱,很难受,炒股吴某在行啊,于是吴某便利用基金经理的职务便利,利用未公开信息,帮助侯姐交易股票,前后交易金额高达4300万元。
吴某以为自己的这波操作行云流水,一定能够俘获侯姐的芳心。但是万万没想到,最后却让老姐姐亏了一百多万,比老姐姐自己进股市当韭菜亏得还多。吴某不但人品不行,技术也不咋行。
吴某管理的两只基金,回报率也不出意外地排名倒数,2年下来,一只基金亏了24%,一只亏了34%,基民买了他的基金,只能为“爱”落泪。
基金经理每天拿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纵横于股市,离钱越近,诱惑越大,连罗翔老师都禁不住做二奶的诱惑,更别说手握几百个小目标的基金经理了,这也是老鼠仓屡禁不止的原因。
那么基金经理老鼠仓,我们应该怎么防?
说实话,老鼠仓在事前很难发现,基金经理会通过种种手段来隐藏踪迹,不然怎么会叫老鼠仓呢?
想要事前避开老鼠仓,为数不多的办法就是看前科,一次老鼠仓还可以解释为基金经理的个人行为,但是一个基金公司屡屡出现老鼠仓,很有可能是公司的管理机制出了问题。再极端一点的方式就是买指数基金,毕竟指数基金基金经理的个人操作空间非常有限。
最后,如果自己买的基金不幸曝出了老鼠仓,一定要果断止损。
二、接盘侠
老鼠仓是基金经理对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利益输送,公募基金接盘则是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
这个过程也比较简单粗暴,通常某些私募基金会和上市公司达成约定,私募基金负责拉升股价,上市公司则配合发布利好消息。
股价涨起来之后,上市公司股东高位卖出自己持有的股票套现,由私募基金接盘,获利部分与私募基金分成。当年私募一哥徐翔就非常擅长这类操作。徐翔在收到分成款项之后,就会将与上市公司签署的协议毁尸灭迹。
但是私募基金手里的股票怎么办呢?
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没错,私募基金会找一些公募基金经理,拿着散户们的钱来接盘,给接盘的基金经理一定好处,夺笋呐。
不过这种利益输送通常也比较隐秘,关于这一点,只能说这么多了。
三、抬轿子
除了以上两种利益输送,基金公司内部的基金之间,也会存在利益输送。
每年年末,公募基金都会迎来一场排名之战,排名靠前就是蔡神,排名不如意就是菜狗。
为了获得更好的排名,人为制造明星基金,有些基金公司会通过“抬轿子”的套路,让自己的基金排名靠前,再通过“砸盘”,让其他公司的基金排名靠后,给自己的基金让位。
“抬轿子”是指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基金先买入某只股票,之后,其他基金再持续买入这只股票,抬高股价,先买入这只股票的基金,业绩自然就被“抬”上去了。
先买入的基金就是在“坐轿子”,后面接盘的基金就是在“抬轿子”。
那么基金公司为什么一定要有一只明星基金呢?利用的就是人们追星跟风的倾向。
比如武大和西门,旗下各有两只基金,西门有一只业绩亮眼的明星基金1,和一只业绩很差的基金2,而武大的两只基金3和4都业绩平平。
大家觉得,哪只基金会更受投资者欢迎?
虽然造星难免会牺牲抬轿子的基金的利益,但是造就的明星基金,却能带动整个公司的收入增长。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花钱给其他基金“抬轿子”呢。
首先,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持仓情况。如果有些基金持仓相似度很高,业绩差距却很大,就要小心了。
其次,看一下持仓相似的基金持有的是什么股票,如果是不需要太多资金就能把股价拉起来的小盘股,那嫌疑就更大了。
在排名大战中,除了抬轿子,如果再能给其他基金公司的基金使点绊子,那造星就更稳了,这就是“砸盘”。
比如武大和西门的两只明星基金武大1和西门1业绩非常接近,西门为了排名超过武大,于是让旗下的其他西门23456基金,提前买入武大明星基金的重仓股,等到年终排名大战打响的时候,就大量卖出砸低股价,让武大的明星基金收益率及排名下跌。
此前的排名争夺战中,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只被寄予夺冠厚望的基金,却在最后一个交易日离奇暴跌,最终与年度*失之交臂。
四、一拖多
有了明星基金之后,明星基金经理就可以“带货”了,和商家找明星带货一个道理。
没有那么多明星基金经理怎么办?那就让一个基金经理挂名多个基金,但是一个基金经理精力毕竟有限,不一定会实际参与基金管理,这就是一拖多。
之前就有媒体爆料,“有些老基金经理从不参与实际运作,真的只是‘挂名’,更有甚者,实际操作人并不具备基金经理资格。”有的基金经理,一个人就管了20多只基金。
如果是被动指数型基金还好,但如果是主动型基金大家就要小心了。
基金经理在管的基金数量和规模在各类基金网站上都可以查得到,如果是单人管理多只主动型基金一定要谨慎。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33位管理基金10年以上,收益也在10%以上的基金经理中,管理基金数量最多的是8只,平均为3.5只。
如果有人还是坚持要选明星基金经理,可以通过业绩、管理年限等来判断,到底哪些基金是其亲自掌舵的基金。
五、蹭热点
基金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管理费,主动型基金一般会收取1.5%的管理费。
这样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基金规模越大,基金公司的收入越高。
热度越高、越能引发投资者关注,基金越好卖,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基金公司喜欢“踩热点、发新基”的原因。
踩着热点,配上明星基金经理,辅以饥饿营销手段,一套下来,成为“日光基”不是梦。
2021年1月,新成立的基金就募集了近5000亿元的资金,仅仅一个月就达到2020年全年新基金发行规模的15%。
那么应该买蹭着热点,发的新基金吗?
关于这一点,已经讲过太多次了,经过一轮暴跌的洗礼,交了学费的应该也已经心中有数了。其实很多道理说来说去就是那样,但是很多人往往都要亲自亏了钱交了学费之后才能领悟。
最后再说一次,一般来说,当一个板块成为热点,被你看见时,基本上已经到了快要见顶的时候,再牛的基金经理也难以在行情见顶的时候减仓赚钱。之后如果热点不再,可能一套就是好多年。
当然对新发的题材基金要慎重,并不是说是新基金就不能买,关于新老基金的选择问题。
六、挂羊头
基民跟着热点买新基,主要是为了蹭着热点,分一杯羹。热点过去之后,为了不让业绩太过难看,有些基金就走上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路。
比如,某只蹭着互联网+大火的热点成立的基金,虽名为互联网+基金,但是随着热点过去,这只基金的前十大持仓也发生了转变,集中在新能源、光伏、医药等领域,就差把茅台也放进去了。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有个好听的说法叫“风格漂移”,也就是基金实际的投资风格偏离了原本宣称的投资风格。比如债券型基金买股票,小盘股基金买大盘股,各种漂移方式花里胡哨,数不胜数。更危险的是,牛市中很多基金会漂移得更严重。
问题是,投资者选择了债券型基金,看中的就是稳,基金经理却背地里强行带着投资者飙车,并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不一定能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还有些投资者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主题基金上,最后发现基金全都重仓白酒新能源,一通操作,却分散了个寂寞。
对于挂羊头、卖狗肉,避坑的方法也不复杂,就是对比基金募集说明书和基金的实际投资组合,如果差异比较大,漂移就实锤了。
至于发现漂移之后何去何从,风险已经跟大家说过了,有有效的漂移,自然就有无效的漂移,即便基金经理通过一时的漂移创造了比较好的业绩,大家也应该谨慎判断。
好了,这期就到这里了,以上介绍的基金行业6大黑幕,大家关于哪一点不清楚,或者有关于基金和投资的问题都可以留言,这个系列会尽快更新,帮大家少踩坑、多赚钱,下期见。
参考文献:
1.证券投资基金法
2.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3.投资先锋,约翰·伯格
4.都是套路!爆款基金“一日售罄”,竟靠饥饿营销!陆海晴
5.吴文哲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一审案件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国裁判文书网
6.公募基金有哪些坑?“抬轿子”“挂羊头卖狗肉”“押注式投资”,杜康等
7.公募基金也需“3.15”,诸多不合规现象亟待曝光,张桔
8.证监会:对内幕交易行为等各类证券违法行为零容忍,周芬棉
9.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位基金经理“老鼠仓”巨亏数百万,所管基金业绩更是惨不忍睹,聂虹
10.私募老板揭秘:公募接盘是潜规则 联手忽悠散户,《环球人物》杂志
11.再探徐翔案详情:徐翔曾与王巍“反目”,钱锋
12.“两高”司法解释亮剑:老鼠仓违法所得50万即入刑责,王全浩
本周市场先抑后扬,投资者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大悲大喜。周一周二,大盘连续跌破3000点,投资者的信仰几乎崩塌,而后市场V型反转,投资者想“抄底”的有,对当前位置仍然存疑的也有。那目前的仓位多少合适呢?可以买指数了吗?应该买沪深300还是中证500?一直挺“稳”的范妍这回怎么不“稳”了?她和袁芳是不是都变成成长风格了?今年热议的新基建,有什么主动管理的基金可以买?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提问1
请老师分析一下,袁芳的工银文体产业和范妍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的持仓方向是不是都转向了偏成长风格,她俩的持仓是不是有点类似?想均衡些的话,需不需要再添加一只价值类的。还有,感觉范妍本来挺稳健的一个基金经理,最近是不是有些激进?
袁芳的工银文体一直都是偏成长风格,只有在2017、2018年个别时候配了一些价值股。
范妍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在2019年之前还是挺偏价值风格的,2019年之后,风格逐渐向成长转,尤其在2020年成长风格比较明显。2021年偶尔配了一点价值股,比如钢铁行业,从*一季报来看,基金风格又转为比较明显的成长风格。
她俩的持仓是不一样的。袁芳以消费、电子为主;范妍以通信电子、医药、化工为主。而且范妍的行业配置更加分散一些,持股集中度也更低一些。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12.31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12.31
因为两位基金经理都是偏成长风格,可以考虑加一位偏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比如,丘栋荣(中庚价值领航、小盘价值)、林英睿(广发多策略)、谭丽(嘉实价值精选)。
这一波下跌,范妍确实不像以前那么稳了。其实从仓位变化看,范妍从去年中报就减仓了,仓位从90%降到了80%,按说这帮助她回避了一些风险,但这次意外的波动大了一些,应该还是跟她在持仓风格上的变化有关。之前比较稳,回撤控制的好是配了不少金融股做防御,现在金融股占比越来越少,2021年报显示,金融占股票市值比不到5%。且行业更集中在成长风格,第一大重仓行业医药还是这次下跌的重灾区,总体看风格更激进了。
提问2
现在仓位适合控制到多少?
很多人经常问这个问题,但这个因人而异。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收益目标和投资时长,如果能承受更多风险,想要更高收益,能投资更长时间,你的股票类仓位可以更大些。
一般我们建议股债都配,这边给一个可供长期投资者参考的股债配比。根据历史数据,股票类资产长期年化能达到15%,大多数行情(非极端行情)下*回撤35%,债券类资产长期年化能到7%,*回撤5%。表中是据此测算出不同股债配比下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和*回撤。比如,假设你的目标年化收益是10%,可以考虑配40%的股票,60%的债券,这将可能要承担17%的*回撤。
数据wind,好买研习社测算
这样确定的仓位决定了你整个投资中目标仓位的上限,也就是说,如果你适合的股票仓位应该是50%,即便市场再好,也不建议随意提高到80%。
二是看当前市场位置,包括市场估值水平、股票风险溢价水平(股债利差)、市场情绪指标、回撤等指标,大致判断当前投资的机会和风险。如果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股票风险溢价显示股票性价比较高、市场情绪较为悲观等,一般是可以稍微大胆的时候。
比如,目前沪深300指数估值只有11.54倍,处于近十年32.81%的分位点,已经是很低的位置了。股债利差也给出了股票极具性价比的信号,在周一、周二大跌时,沪深300的股债利差突破了6%,马上接近16年熔断底、18年贸易战底和2020年初疫情刚发生时市场快速向下砸的底部。之前说过股债利差大于5.5%就可以考虑入场了,6%以上就可以考虑大幅加仓了。这两天市场有所反弹,但股债利差仍然高于5.5%,且处于2015年以来90%以上的分位点。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市场情绪方面,2021年2月以来,新基发行规模急剧缩水,3月份仅发行530亿,接近16年以来的*水平,4月份以来发行更差。融资买入额占比现在才6%多一点,比2016年的熔断底还要低,可见基金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已经达到冰点,市场距离底部反转已经很近了。综合来看,目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位置也确实很低了,这时投资者可以适当大胆一些,更靠近自己目标仓位的上限。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2.4.25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2.4.25
提问3
现在可以买指数了吗?买沪深300还是买中证500?哪个应该更多些?
可以买。在上一个问题中,我们已经分析了目前的市场。并且,建议两个指数一起买。
两个指数的市值风格、行业风格都是互补的。沪深300指数偏大盘,中证500指数偏中小盘。权重行业上,沪深300有较多的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等,中证500中权重较高的则是医药、电子、电力设备,其他还有比较多的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钢铁等周期品。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从前十大权重成份股,也可以明显看出差异。沪深300指数大部分是银行、白酒,还有就是新能源电池、光伏等。中证500指数以能源股为主,有不少的煤炭、上游资源品等,基本都是周期股。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再看历史表现,两个指数都很*。从长期的表现看,中证500指数更胜一筹,而且,中证500指数收益弹性更大,比如08年到10年、15年牛市,还有19年初,中证500指数的反弹速度更快。但遇到熊市,中证500的回撤也可能会更大,整体表现出更大的波动。这种情况很好理解,沪深300指数中不少金融地产之类的,成熟性高,本身就比一些热门行业的股票讲故事的空间小,同时因为盘子大,也很难被资金炒作,而中证500就不一样。
总的来说,两个指数成份股互补,沪深300走势更稳一些,中证500的波动和收益弹性要大一些,各有优确点吧,搭配着买更好。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至于哪个买的多一些。沪深300代表的毕竟是核心资产,去年指数编制方法调整之后,又增加了不少的成长股,而且指数跌了这么多,估值已经不贵了,所以仍建议放一定的比重,不过考虑到中证500指数更便宜,之前也没怎么涨,在市场反弹时它的弹性更高,因此可以考虑两者5:5搭配,或者中证500略多一点。
提问4
想买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重仓新基建的基金,请问有哪些?
这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话题。今年基建会是一条投资主线,其中新基建成长性好,是非常被看好的方向。
新基建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可惜的是,目前没有看到布局整个新基建概念的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大多还是专注其中一些细分赛道。我们要买的话,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细分领域主题基金,比如新能源主题基金或者科技相关主题基金。
新能源主题基金可以关注郑泽鸿的华夏能源革新、姚志鹏的嘉实智能汽车、王阳的国泰智能汽车、卢纯青的中欧先进制造。科技主题基金可以关注刘格菘的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和广发小盘成长,冯明远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周蔚文、刘伟伟和罗佳明共同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等。
另外,新基建相关的有两个指数,分别是新基建50(000943.CSI)和新基建(H30143),权重成份股确实更符合新基建的概念。早就有基金上报,但迟迟没有发行,后面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数据wind,时间截至2021.4.28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分享,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
01 什么是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虽然经常一起出现,但其实是两个概念,分别是融资和融券。
融资:简单的理解,就是向券商借钱买股票。通常是一倍杠杆。比如你有10万元资金,券商给你10万元信用额度。那么,你总共可以买20万元的股票。
融券:简单的理解,就是向券商借股票,但是借来的股票,必须立刻卖掉。这其实是一种做空行为。借的股票是要还的,如果股价下跌,低价买回来就赚了。如果股价上涨,高价买回来还给券商,就赔钱了。
融资放大了投资者的本金,因为是1倍杠杆,可以操作的钱多出了一倍。
融券使得投资者具备了做空的能力,如果预测到股价会下跌,那么通过融券,在股价下跌时,也能赚到钱。
在融资和融券过程中,钱和股票,都是向券商借的。
券商不会白借给你钱和股票用。是需要向券商支付利息。
这个利息不便宜,通常的年化利息是8%~10%,除了利息,还要向券商支付交易佣金。
整体来看,融资融券的成本比较高。(同时,多说一句。融资融券并不是使用杠杆或者做空的*选择。)
对于懂期权的朋友来说,想使用杠杆或者做空有更多、更灵活、更安全、成本更低的策略。
只是融资融券非常简单,容易理解,所以会操作融资融券的人很多。会操作期权的人很少。((找我开两融5.2!))
# 02 开通融资融券的条件
上面介绍了什么是融资融券。
有些朋友,觉得挺好,可以一倍杠杆操作,并且还能卖空,股票下跌也能赚钱。
于是想去开通一下融资融券账户。
但是,这个融资融券的开通门槛不低。
最重要的一个门槛,是下面这个。
「申请前连续20个交易日的账户日均资产大于50万」
这个门槛挡住了很多散户。
目前A股的两融账户总数是500多万个。
A股市场总共有3亿多个散户。
相当于每60个散户,才有一个开通了两融账户。
如果真的想开通融资融券账户,想办法在账户中存放50万,保持20个工作日,是可以开通两融账户的
开通两融账户之后,日均资产低于50万,也不会取消两融账户。
# 03 什么是两融余额
两融余额指的是融资融券余额,是融资余额 + 融券余额。
融资余额是当天融资买入股票的钱和偿还融资额之间的差值。融资余额如果增加,说明市场人气旺盛,买方市场。
融券余额是当天融券卖出的钱和偿还融券额之间的差值。融券余额增加,说明市场趋向卖方市场。
中国的市场,做融资的投资者要远大于做融券的投资者。
所以融资余额都远大于融券余额。融券余额往往只是融资余额的 几十分之一。
所以,两融余额近似等价于融资余额。一般股市评论员,都会把融资融券余额做为市场短期情绪的判断指标。
因为市场上,能开通两融账户的人,都是至少连续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在50万以上的投资者。
这部分人的经验和能力上,比普通散户有一些优势。
所以使用两融余额来判断市场的短期情绪,还是比较有效的。
两融余额迅速增加的那个时间点,也正好是市场最火爆的时间点。
今天和友友们就分享这些啦!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留言哦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融资买入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融资买入额、基金黑幕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