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粮食期货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道琼斯称,由于担心经济下滑,基金交易员撤出了大量谷物多头仓位,美国玉米、小麦和大豆期货周四均出现大幅下跌。
数据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2月玉米期货收于每蒲式耳6.55-1/2 美元,跌幅为5.5%,较上周五高点低近0.94美元,本周迄今已下跌逾10%,9月小麦期货收跌4%,至每蒲式耳9.49-1/4美元,盘中一度跌至5月1日以来的*水平。这也使这两个交易最活跃的期货合约创2月底以来的*收盘水平。
此外,7月大豆期货收跌3.6%,至每蒲式耳15.93-1/4美元,较6月16日的收盘价17.095美元下跌7%。
市场咨询机构胡珀报告公司(Hueber Report)对此表示,近期的疲软是由于“缺乏任何重大天气问题,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导致大宗商品普遍出清,以及我们正在接近一个月和一个季度的尾声”。
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尽管全球供应持续紧张,但由于“有关乌克兰食品出口人道主义走廊的讨论、全球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和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抑制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粮食价格仍受到抑制。
另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谷物运输报告显示,通过铁路、驳船和远洋船只运输的粮食数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04月02日讯 银华核心价值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银华价值优选混合,代码519001)04月01日净值上涨2.5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0015元,累计净值为6.6900元。
银华价值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669.04%,今年以来收益28.39%,近一月收益9.15%,近一年收益-10.75%,近三年收益1.10%。
银华价值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0.51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倪明,自2011年09月2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54.71%。
苏静然,自2017年10月3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3.6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格力电器(持仓比例5.00%)、云南白药(持仓比例4.10%)、国电南瑞(持仓比例4.05%)、中兴通讯(持仓比例4.03%)、万科A(持仓比例4.02%)、中国中车(持仓比例4.00%)、保利地产(持仓比例4.00%)、中国铁建(持仓比例3.95%)、隆平高科(持仓比例2.92%)、中国联通(持仓比例2.8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一、2018年市场情况回顾:2018年对于A股市场是艰难的一年。上证A股、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全线下跌,主板好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全年上证A股下跌20.7%,中小企业板下跌35.1%,创业板下跌31.5%。全年来看,表现*的是银行、休闲服务、食品饮料、采掘和农林牧渔,下跌幅度分别为:-9.7%、-11.9%、-17.4%、-18.5%和-20.7%;表现最差的是电子、有色、传媒、综合和轻工,下跌幅度分别为:-40.1%、-39.6%、-39.6%、-39%和-33.7%。分上下半年观察,上半年以医药、综合服务、食品饮料为主的消费类板块表现相对不错,领跑全市场。尤其医药和社会服务板块每季度均在5%以上增长;下半年,消费板块遭遇打压,而以采掘、银行、非银、农业、通信和电气设备为代表的周期类板块表现相对更为*。从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来看,经过2015、2016年到2017年全年,由基建、棚改带动的大周期走向了结束;流动性到2018年上半年收缩过快;以上因素综合,导致2018年上半年到年中,经济经历了一个探底过程,后周期板块在下半年开始感受到较大压力。而展望2019年,我们倾向于认为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流动性最差的时期应该来说已经过去。现在只是在等待基本面和板块领域等待传递而已。二、2018年投资情况回顾:从2018年全年操作来看,在上半年,我们*的工作是建立一套完整地投资系统。在对组合结构继续进行了优化调整的同时,基于基本面投资思路,我们秉承自下而上选股的思路,对周期行业、成长行业和消费行业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数据库的建立。从目前效果来看,效果较好:一方面在周期股的选择上,我们用这种思路选出的个股二季度都取得了不错的相对收益;另一方面,2018年我们重仓的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板块)基本面继续强劲,在一季度发生较大调整之后,随着二季度报告披露时间接近,板块得以修复;同时我们阶段性增持过房地产、银行、非银等行业,战略性增配了相当部分估值已相对较低、成长速度和成长空间初露端倪的成长性板块。整体基金净值虽有波动,但整体在预期之中。同时我们也积极关注一些虽然行业难言有大机会,但公司具备足够的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三季度之后,针对基本面的变化,我们对基金持仓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调整,按照宏观加中观行业自上而下的选股思路,首先基于对宏观经济的判断确定受益和受损的行业,其次综合考虑行业景气度、季度业绩的环比变化情况以及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选择投资标的。在三季度,我们重点增持的行业包括银行、保险、基建、食品饮料、石油等行业,重点减持的行业包括新能源、医药、家电、家居等行业。2018年4季度,经济趋势稳中走弱,上游资源品价格及油价大幅下跌,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进一步悲观。在大幅下跌但依然相对弱势的市场格局下,我们选择维持了中性的仓位水平,没有在仓位上做大幅偏离,主要是在组合结构上不断优化。我们看好并配置了下列主要行业及其中的龙头公司:1、基建及相关产业链,基建作为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抓手,是2019年相比2018年为数不多的景气度及业绩增速上行的行业,因此综合考虑估值、政策导向、景气度边际变化,是我们选出来的在19年重点看好的行业之一。2、5G相关产业链,5G建设从2019年正式开始,在未来2-3年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产业链其中的主设备商将最为受益。3、房地产开发龙头公司,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地产调控政策的边际放松是大概率事件,这将有利于地产龙头公司的经营改善及估值提升。4、家电、农业等行业的龙头公司,虽然行业依然处于下行周期,但每一次行业的调整期都是具有强大护城河优势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优势的好时机,因此在相对低的业绩预期及估值水平的情况下,我们看好行业龙头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5589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4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9.05%。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导读:近日,湖北、安徽等地的小麦收割,已经接近尾声,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也已经进入热火朝天地收获期。
受多重因素影响,自从2020年以来,国际和国内的小麦价格,都出现较大涨幅,具体涨势如何,相信大家都已经有目共睹!
很多朋友都很关心,今年国内的小麦价格又会如何变化?接下来黄淮宏大就试着分析和解读一下:
自从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就进入了长期上涨的趋势,具体情况如何?我们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中,来一看究竟!
据农业农村部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小麦全球平均期货价格为189.02美元/吨;2020年9月,为201.33美元/吨;10月、11月和12月,分别为222.75美元/吨、220.18美元/吨、219.70美元/吨
2021年1-12月份,小麦全球平均期货价格分别为:1月240.71美元/吨、2月239.51美元/吨、233.67美元/吨、244.27美元/吨、260.07美元/吨、245.15美元/吨、242.81美元/吨、266.62美元/吨、258.77美元/吨、273.98美元/吨、296.83美元/吨、289.81美元/吨。
2022年1-5月份,小麦全球平均期货价格分别为;1月283.75美元/吨;2月295.96美元/吨;3月413.27美元/吨;4月392.41美元/吨;5月420.52美元/吨
截止2022年5月份,全球小麦期货价格,从2020年8月份的189.02美元/吨,上涨到现在的420.52美元/吨,每吨上涨约231.5美元,涨幅为121.87%。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内的小麦价格走势,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2020年8月份,国内小麦收购平均价为2.44元/公斤;9月为2.45元/公斤;10月为2.49元/公斤;11月为2.51元/公斤;12月为2.56元/公斤;
2021年1月份,国内小麦收购平均价为2.60元/公斤,2月为2.58元/公斤;3月为2.62元/公斤;4月为2.58元/公斤;5月和6月均为2.59元/公斤;7月和8月均为2.63元/公斤;9月和10月均为2.61元/公斤;11月为2.78元/公斤;12月为2.79元/公斤;
2022年1月份,国内小麦收购平均价为2.76元/公斤;2月为2.79元/公斤;3月为3.08元/公斤;4月为3.11元/公斤;5月为3.08元/公斤。
截止2022年5月份,国内小麦价格,从2020年8月份的2.44元/公斤,上涨至现在的3.08元/公斤,每公斤上涨约0.64元,涨幅约为26.23%
国际小麦期货价格高位回调,国内小麦大量上市,后期粮价会如何?
看过以上数据之后,给到我们直观的印象,好像是国际小麦价格,涨了1倍多,而国内的小麦价格,却仅仅涨了30%都不到。
黄淮宏大想提醒各位好友,不能这样直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把以上数据进行换算一下,就能明白到底是咋回事了!
2020年8月份,国际小麦期货价格189.02美元/吨,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84-6.99,我们按*汇率来换算,当时的国际小麦价格约为1321.25元/吨,彼时,对应的国内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2440元/吨。
2022年5月份,国际小麦期货价格为420.52美元/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61-6.71,我们仍按*汇率来换算,此时的国际小麦价格约为2821.69元/吨,对应的国内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3080元/吨。
如此对比,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出,国际小麦价格和国内小麦的价格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价格差距的。
其中的主要原因,我国小麦种植,主要以分片包干、精耕细作为主,机械化程度相对偏低,而国外小麦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综合种植成本要远低于国内。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CBOT小麦期货价格,已经创出自2002年以来的历史新高,2008年创造的1349.50历史高点,在今年3月份,被*打破,随后便进入震荡调整期!
受乌克兰有望恢复小麦出口,俄罗斯也承诺,不会限制小麦产量的消息刺激。近期,国际小麦期货价格,出现大幅回调!截止笔者发稿,CBOT小麦期货*报价为1062.50,处于明显的下行调整趋势!
现在,正值河南、山东和河北等地小麦大量收获期,从目前的小麦收获情况来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小麦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升。
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粮油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严肃查处粮食收购垄断,或者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释放出“零容忍”“强监管”的鲜明信号。
黄淮宏大预计:起始于2020年8月份的这一轮小麦价格上行周期,在今年将会被终结!
我国是一个不缺小麦的国家,我们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小麦,除一小部分高筋度小麦,被用来补充高端市场需求外,大部分进口的小麦,都是以饲用为主。
黄淮宏大去年预判的:国内小麦价格将超过玉米价格,并且长期存在的格局,已经成为事实!但是,小麦价格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提醒小麦种植农户和相关农产品存储的朋友,注意把握价格高位机会,及时落袋为安!
以上仅为黄淮宏大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如果你
在芝加哥金融区拉萨勒街的尽头,坐落着一座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了浓重笔墨的建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楼。大楼外立面由印第安纳灰石砌成,轮廓自下而上层层缩进;顶端立着谷神色列斯(Ceres)的雕像,似乎“俯视”着这座城市;大楼正面刻着英文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几个大字,字的上面则是一座时钟,号称“1英里开外都能看到”。
根据记载,这座44层高的“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建筑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建成于以大萧条闻名的1930年,并且在建成后的35年中,一直占据着芝加哥市*建筑的宝座。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方式也日新月异。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汽车、电话、电影、收音机、家用电器开始走入美国人的生活,商业航空旅行逐渐兴起,成为时尚。
与此同步的是,美国人的心态也开始躁动,很多人不满足于循规蹈矩,转而追求标新立异。这一点也体现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楼的建筑上。色列斯雕像空白的面庞、大楼外墙上风格化的石雕、大楼内部充斥的垂直线条设计,还有各种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一众雄心勃勃的人们就在这样前卫的建筑艺术杰作里大展拳脚。
实际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楼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先于后者诞生。如今人们看到的建筑已经是第三座交易所大楼了,第一座被芝加哥大火焚毁,第二座则为了建造这座更宏伟的大楼而被拆除。
在交易所成立的1848年,芝加哥作为现代城市的历史还仅仅有十几年,人口也不到5000人。尽管当时的人们已经摆脱了传统的种植和渔猎生活,半只脚踏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但毕竟还只能算作稚嫩。直到美国大规模地开发中西部,这座位于密歇根湖畔的城市才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水陆交通迅速发展起来,并很快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和国内贸易的三大枢纽之一。中西部的粮食在这里汇聚,或被商人们运到纽约换取新英格兰的工业品,或被运到新奥尔良换取南部的蔗糖和咖啡。众多商人云集于此,在这座年轻且朝气蓬勃的城市里追逐财富的神话。
当时的商人们已经发现,做农产品贸易很难回避周期性问题。农产品生产周期决定了粮价往往会在短缺期疯涨,丰收季猛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解决,毕竟老祖宗已经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解题思路”——“常平仓”。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找到了另一个解决办法——芝加哥的商人们根据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摸索出的远期交易方式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从此,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正式诞生了。
在这里,买家和卖家头一年就可以签订第二年春季的供货合同,并事先敲定销售价格,买卖双方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后来,在商人们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这里成为现代期货交易的创新中心:1865年,标准的期货合约出现并投入使用;1882年,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1925年,成立结算公司。
1929年,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彼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楼仍在建设中。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希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能够在这座新落成的大楼中尽快开市,提振市场。1930年6月6日,胡佛参加了大楼落成典礼暨交易所开市典礼。当时的《纽约时报》如此描述道:胡佛总统在白宫按下按钮,交易所主席收到信号后通知开市,交易员们在交易大厅一起“咆哮”起来,宣泄着他们的“洪荒之力”,为大楼落成和交易所开市献上祝福。大楼内外都没有“熊的踪影”,这表达出人们对交易所的期待,希望它欣欣向荣,不受大萧条的拖累。
自此,这座大楼一直这样静静伫立着,见证了绝望与希望周而复始的循环,直到今天。
有趣的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大厅还有个吓人的外号——“深坑”(pit)。之所以取了这么个外号,一说是因为大厅面积很大,挑高又高,人在其中倍感渺小;另一说则认为,这和交易所成立早期的交易方式有关。最早,商人们会各自带着农产品的样品在交易厅的摊位上交易。后来,随着标准化合约的出现,交易形式逐步演化为公开喊价。一眼望去,“深坑”里挤满了交易员,他们扯着嗓子叫嚷着,比划着手势,甚至推搡着争夺有利位置,旁观者甚至很难分清谁是买家、谁是卖家。*能清晰分辨出的是,哪些人兴奋、哪些人落寞,哪些人积极、哪些人沉寂。暴富与破产的距离,有时真的只有一笔交易的距离。
2015年7月2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关闭了绝大部分期货合约的场内公开喊价交易,交易改由电子平台交易完成,目前仅有不到1%的交易量来自于公开喊价。习惯于争抢位置、大声报价的场内交易员们普遍面临痛苦的转型。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教育水平并不算高。只有少量交易员凭借经验、技术和运气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交易员,通过学习电子交易技术转型为电子交易员;而大部分交易员则不得不转行。
肯尼做了20多年的场内交易员。面对交易方式的变化,他虽然内心抵触,但也不得不接受。直到今天,他仍抑制不住自己的困惑与愤怒:“我认为,公开喊价交易才是*贵的交易方式。你不知道电子交易屏幕后面坐着的是谁,他们是否会利用更高的技术来欺骗和作弊。”技术专家的耐心解释,在他涨红的面庞之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但真正无力的却是无法理解技术变迁的肯尼本人。几个月后,肯尼终于学会在掌上电脑完成交易,但他还是坚持去“深坑”,因为只有那里才能给他安全感、信任感和存在感。
肯尼无疑是个幸运儿。无论过程如何痛苦,但他毕竟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前方的路径,而更多人只能在不为人知的一隅舔舐伤口,重新出发。技术的进步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一次次脱胎换骨、获得新生,至于深处浪潮中的人们却冷暖自知——或龙门一跃,或挣扎求存。这一刻,人与期货的命运竟然如此相似。
繁荣与衰败、绝望与失望,无数的神话在这里上演,无数梦想在这里幻灭。在无面的色列斯女神无声的注视下,大楼里的荣辱兴衰从未停止。(王阳翟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粮食期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粮食期货、银华优选基金净值 5190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