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持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股票合适,还是存在银行合适?
相信很多都纠结是把钱存在银行合适,还是买入相关的银行股票合适,下面我们就以六大国有银行中的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为例比较下。之所以选择这三家银行,主要是这三家银行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特点一:股价低,估值低,安全性相对较高。从股价上来看,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股价基本处于3-5元之间,市盈率也基本都是在4-5倍之间,不管是从国内银行业来看,还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都是属于底部区域,不会再有明显的下跌空间。
估值
特点二:分红较高,且稳定,适合长期持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分红长期稳定在5%左右,偶尔会接近6%。从这一点上来看,收益要远大于普通的银行定期存款,现在银行定期存款普遍不足2%,这三家银行的分红差不多是银行定期存款的2-3倍,就算和理财相比,银行低风险的理财收益率大部分在3%左右,这三家银行的分红同样要高于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
分红
特点三:银行股周期性明显,跟经济周期正相关。银行股是典型的周期股,当经济上涨的时候,银行股通常也表现较好,当经济下降的时候,银行股通常表现不好。就目前来讲,经济属于疫情后的复苏阶段,所以,现在买入银行股并长期持有,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周期
这里有人会说,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这类银行股的体量太大,股东数量太多,业绩增长缓慢,不容易上涨,长期持有并没有什么价值,其实,这只是表象,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关于银行股体量大和股东数量多的问题。银行股表面上来看,体量确实比较大,动则几千亿的市值,但是大家可以看下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他们的十大流通股东,基本都是被财政部,中央汇金,中国证金,外资机构,大型保险等机构持有的,这些结构基本都是长期持有,短期内并不会有明显的的变化,也就是说90%左右的筹码是被他们锁仓的,真正流通在市场上的筹码只有六七百亿而已,所以,实质上并不存在体量太大的问题。
银行股
其次,关于银行股有没有投资价值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所持有的股票本身的分红,另外一个就是股价波动带来的收益差价。
股票分红方面:这里举个例子,比如用100万买入中国银行的股票,按照目前中国银行的股票价格可以买入30万股多一点,这里就按30万股来计算,中国银行最近三年的分红分别为每股0.184元,0.191元,0.197元,平均为0.19元,那么30万股就可以得到57000多元。同时,如果将100万元买入定期或者放入余额宝,收益大概为20000元左右,买低风险理财的话,大概是30000元左右,这么一对比就很明显了,买入银行股票更为合适。
中国银行
股价波动方面:银行股有钱国有银行股波动较小,很难有短期收益,这说得没错,但是按照经济周期来买,也必须按照经济周期来持有,按照经济周期来看,通常8-10年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所以持股方面也需要按照这样的一个周期来考虑,如果按照这个周期来看的话,银行股的波段上涨也是不低的,长期来看分红加上股价波动的收益,可以超过10%,这就已经超过了市场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因为市场几乎80%的投资者都是赔钱的。
农业银行
最后,由于银行的低波动性,可以持有银行股来攒市值,从而获得打新股的机会。尽管现在新股上市的较多了,但是新股中签还是大概率会获得不错的收益,而打新股的前提就是持有上证或者深证一定市值的股票为前提,对于保守的投资者来说,持有诸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这类风险较低的股票,是一个不错选择,每年哪怕只要中一签,综合收益也会大幅度跑赢别人。
这里我想说的是,银行这种行业并不是什么夕阳行业,因为从古至今,银行都是经济血液重要的调节器,而且永远都是暴利行业,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对于银行股的潜力,大家怎么看呢?
1、中国医药为什么能强势上涨,应为有主力资金。
医药板块在2021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撤,自2021年春节后医药板块大幅震荡调整至今,医药行业目前估值低于过往十年均值,估值与持仓压力大幅缓解,当前又回到基本面选股,从公司质地和成长性角度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已向其业绩增速大幅回归,大部分优质公司触及安全估值区间。
国内医药企业的制造优势基于不变的工程师红利、成熟的化工一体化、稳定的供应能力、丰富的项目经验,长期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对于医药板块后续的走向,机构普遍认为,经过前期的调整,板块的负面因素得到了充分释放,投资价值凸显。
中国医药
北大医药
以及近期有关医药的方面的利好消息出现,各大医药板块分支纷纷上涨,你是否有把握到热点医药板块的福利?
中国医药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医药:中国医药已经涨了好多的涨停板了,是否有股民朋友把握到这只个股的涨幅呢?
基本面分析:中国医药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中药材种植加工、药品生产是符合近期的热点。那我们做股票就要找热点去做,主力都去关注热点,那我们不跟着主力的脚步去做,是不是就把握不到机会呀,因为主力作为大资金容易去拉动股价的上涨。
技术面:为什么中国医药会这么强势上涨,那我们来分析一下:
中国医药
主力状态指标:
紫色:代表短线游资资金,风格快进快出,短期助推股价走强
红色:代表中线主力资金,参与确定性行情中线炒作
黄色:是主力控盘资金,真正的主力控盘可以走出翻倍行情
蓝色跟绿色:是超跌状态,没有主力,散户主导行情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医药前期为什么涨不起来,是应为没有主力资金,只有散户资金,蓝色散户资金呢,是没有主力主导的行情,是一个超跌的行情。
那为什么在2022年3月2号开始就连涨了4个板,以及小幅回调后,又强势上涨。
可以看到在3月2号就有紫色的游资进场,游资的风格特点是快进快出,具有爆发性,如果做短线的朋友可以把握游资进场,做短期的操作,游资是一个大资金,短期能推动股价的强势上涨。
游资具有爆发性,但是不具有持续性。
红色庄家资金和黄色控盘资金就有持续推动股价上涨的动力,如果有三色资金是非常强势的,你想有三个大资金去拉动股价的上涨是不是比一个资金去拉动股价更加强势呀。
那我们可以看到中药医药呢,目前是有三色资金去拉动的,有红色的庄家资金和黄色的控盘资金,这两个资金是具有持续性的,又具有紫色游资的爆发性资金,所以强势上涨。
2、热点板块的个股能够强势上涨,是因为有中线资金以及爆发性资金。涨不起来的个股是因为有大量的蓝色散户资金。
那不是说热点板块都会上涨的,如果碰到热点,但是没有资金关注也是涨不起来的,中国医药作为龙头个股,各大主力资金关注,自然而然就涨起来了。
那我可以看到即使是热点板块,医药板块,但是没有主力资金关注的话,也是涨不太起来的,有反弹也是小反弹,小行情。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只股票,是不是有大量的蓝色散户资金在,那蓝色是散户主导的行情,没有主力的,可以看到他的股价也是涨不太起来。
3、热点板块就算个股有资金,但是要关注资金的动向。因为我们要知道主力拉高股价是为了获利,当他达到获利盘后,主力就会又出货的可能。或者主力为了洗掉一下不坚定的散户,股价有所回调,我们也是要规避一下风险的。
我们可以看到长江健康目前是有主力资金流出的,所以股价有所回调。所以我们要持续关注资金的情况,否则很可能就会把前面转到的钱亏会去。
长江健康
那这么样把握他的买卖点呢,可以用到捕捞季节指标
捕捞季节:是一个买卖点指标,主要是看短期的买卖点的信号
金叉=买入信号,死叉=卖出信号
长江健康
可以看到千红制药也是这种情况,有主力资金流出。
千红制药
买卖点看捕捞季节指标
总结:
1、首先我们可以找近期的热点板块去关注。
2、不是热点板块的个股都会涨,而是有资金关注的个股,才有机会。
3、有资金流出,要注意有回调的风险。
今年,现金分红是主流。截至6月23日,沪深两市共有3327家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分配方案,分配方案中包含现金分红的有3303家,合计派现金额1.80万亿元。
以2021年度的每股派现额及当年末收盘价为基准,对上市公司股息率进行统计发现,已公布派现方案公司中,共有340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117只股股息率超5%。其中,振东制药股息率*,2021年度公司分配方案为10派27元(含税),股息率高达32.97%。
高股息率股票一览:
史上*力度分红!贵州茅台拟派发272亿元年度现金红利
6月23日晚间,贵州茅台公告,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1.67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72.28亿元。
贵州茅台又一次刷新了上市以来的分红纪录。此次分红,比上年的242亿元增加近30亿元,分红占净利润比率连续第三年保持在51.90%。
不过,对于茅台的高分红,投资者并没有太大的欣喜。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表示,贵州茅台股价近2000元,“20万买一手,每年派(约)2000元”,分红方案“真小气”。也有投资者认为,“谁这个价位买茅台图分红”。
就在6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出,公司手握现金资产近1900亿元,期待茅台将分红比例逐步提高到70%,同时向世界*公司的回报看齐,由每年一次分红变为一年四次,按季度分红。
买银行理财不如买银行股?
国有大行依旧是现金分红的“主力军”,2021年度六大行现金分红共计3821.93亿元,占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总额比重近七成。
其中,被称为“宇宙行”的工商银行是*一家现金分红破千亿元的A股上市银行,派现总额为1045.34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派现总额分别为723.76亿元、650.60亿元、910.04亿元、263.63亿元和228.56亿元。
据统计,2021年现金分红的40家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为4.85%,共25家上市银行股息率在4%以上,其中,沪农商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2021年股息率均超过7%。
2022年3月,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刘金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全年中国银行的股价均价为2.81元/股,每股派息0.221元,按此计算股息率7.86%,比上年增加2.08个百分点。这样的股息率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尽管不高,但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也是一个稳定可靠的选择。对个人客户而言,作为资产组合的一个部分,已经是不错的选择。大家看看理财产品、基金定投等各类投资工具,如果你自己选择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那就很好了。”
与此同时,2021年银行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97%、*为2.29%;若以此比较,2021年度超六成的上市银行股息率已高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并且,如今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成为常态。
多家上市公司开展股东回馈活动
A股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常规的分红派息之外,也有公司尝试赠送自家产品或给予折扣价。
其中,贝因美准备了“股东专享”礼盒,恰恰食品则赠送葵珍礼盒,佳禾食品赠送咖啡及燕麦奶礼盒,以岭药业赠送健康产品,爱朋医疗的股东可免费领取两瓶鼻腔护理喷雾器,菲林格尔和可靠股份向股东发放产品优惠券,长虹美菱股东购买公司家电可享受“股东专享价”。
监制:王俊稷
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
智通财经APP获悉,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银行(601988.SH) 零售业务营收贡献明显提升,公司特色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可期。给予“增持”评级。
光大证券指出,公司20年实现营业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内地商业银行业务营收4281亿元同比增加3.5%,占比75.7%。贡献明显提升。
光大证券主要观点
3月30日,中国银行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655亿元(YoY +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9亿元(YoY +2.9%)。净资产收益率10.61%(YoY-0.84pct)。董事会建议年度派息率30%。
点评:
零售业务营收贡献明显提升,全年盈利增速回正。2020年,中国银行营业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内地商业银行业务营收4281亿元(YoY +3.5%),占比75.7%。四季度拨备计提力度边际缓释,单季盈利同比增速大幅升至69.5%,提振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速2.9%。营收结构上,零售业务营收贡献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末,个人金融业务占营收比重39.1%,较上年末提升5.17pct;其中,内地个人金融业务营收1992.6亿元,同比增速22.1%。
资产端扩大信贷投放、负债端增强成本管控,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6%。2020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258.7亿元,增幅6.6%。资产端,公司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43pct),2020年总资产/贷款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2%/8.8%,贷款净额占资产比重较上年末提升0.78pct至56.8%;负债端,,总负债/存款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0%/6.7%。虽然受到LPR下行及美联储降息等影响,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但通过加大负债成本管控(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较上年末下降27BP),净息差仅较上年末下降4BP至1.85%。
代理业务手续费增速强劲,市场环境拖累非息收入负增长。2020年,非息收入1496.1亿元(YoY -6.0%,占营收的26.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55.2亿元(YoY +2.3%),主要受益代销基金及托管等业务实现较快增长,银行卡、顾问费、外汇买卖等业务收入受疫情影响下的市场环境影响,较上年末呈现较大幅度负增长;其他非息收入740.9亿元(YoY -13.2%),主要受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投资收益及汇兑损益同比减少。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非息收入具有较大的恢复弹性。
国际化经营独具优势,疫后业绩修复空间较大。中行国际化业务发展历史悠久,境外机构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数量、外汇存款余额、境外代理结算业务量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截至2020年末,中行外币贷款4410亿美元,占全行贷款20.2%;外币投资1877亿美元,占全行投资21.9%,外币资产中美元币种占比较高。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及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正增长的国家。美元指数的阶段性走弱及海外生产经营活动的部分中断,预计对中国银行经营绩效及资产质量的拖累相对其他商业银行更为明显。随着美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逐步向好、经济复苏和生产端的启动,中国银行后续业绩具有修复空间。此外,随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中国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带来的红利。
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不良率近年来持续稳于1.5%下方,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率1.46%,环比3Q20小幅下降2BP。2020年,中国银行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计提3686.2亿元,YoY +13.1%)。截至2020年末,拨备覆盖率177.84%,环比3Q20微升0.4pct。资本充足水平方面,2020年通过境内外市场发行优先股(28.2亿美元)、永续债(900亿元)、二级资本债(750亿元)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同时,强化内部管理,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慢于资产增速。截至2020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8%、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银行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银行股票、中国医药股票为什么大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