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芯股份股吧(今天欧洲三大股指行情)东芯股份股吧东方财富网

2022-06-28 7:51:44 证券 xialuotejs

东芯股份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转眼间,东芯股份上市已半年有余。

作为国内领先的存储芯片设计公司,东芯股份从上市之初就备受市场关注。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东芯股份主要聚焦中小容量通用型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是中国大陆少数可以同时提供NAND、NOR、DRAM等存储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

2021年12月登陆科创板时,东芯股份募集资金总额达33.37亿元,最终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出23.14亿元。

今年4月,东芯股份交出了上市后首份业绩成绩单,报告期内,东芯股份不负股东期望,业绩创出了历史新高——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34亿元,同比增长44.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亿元,同比增长1,240.27%。

2022年业绩再现“开门红”

一直以来,全球储存芯片市场被海外巨头企业垄断,头部集中度高。近年来,随着国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陆存储芯片企业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东芯股份成立于2014年,聚焦于中小容量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非易失性存储芯片NAND Flash、NOR Flash;易失性存储芯片DRAM以及衍生产品MCP。

对应不同的应用领域来看,东芯股份目前产品应用的领域主要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网络通讯的产品,从包括5G的宏基站到微基站,在家庭部分的话主要是接入网的部分,比如家用的光猫;还包括最近一年应用在WiFi6的网通类产品。

第二类应用是安防监控,主要的产品形态包括球机、枪机以及后端的NVR、DVR等。第三类是可穿戴设备,主要以TWS蓝牙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细分市场为代表;第四类应用的是模块,主要是MCP产品的应用,包括在5G、cat.4等方面。

2021年,在国内芯片产业景气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东芯股份业绩暴增十余倍,2021年公司芯片出货量达到了2.08亿颗,表现十分亮眼。

进入2022年以来,东芯股份延续了高增长态势,业绩再创新高。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82.86%,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216.92%。

对于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东芯股份高管在与投资者交流时将其归因于三方面:一在财务方面,公司在2020年*实现盈利,因此相比2021年一季度,2022年一季度的增长比例较大。二是供应链方面,我们一直在布局、完善多渠道供应链及交货方式,因此Q1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对公司净利润增长有所帮助。三是产品结构方面,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022年一季度时高附加值产品出货比率较高,如大容量SLC NAND等,因此毛利率相对较高。”

据该高管介绍,2022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超预期的背后,通讯类产品是相对较大的增长领域,尤其是在5G通讯领域,“目前我们产品在工业类的应用,包括基站、监控安防等都有不错的成绩。”

持续加码研发夯实核心竞争力

东芯股份之所以能取得突出的业绩,与其对研发的重视和多产品线的布局密不可分。

据了解,东芯股份的核心技术均来源于自主研发。东芯股份拥有自主完整的知识产权,其设计研发并量产的24nm NAND、48nm NOR均为大陆领先的NAND、NOR工艺制程。

凭借积淀多年的存储芯片设计经验和*的研发团队,东芯股份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NAND、NOR、DRAM等存储芯片定制化的设计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产品开发时间和成本,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

在为客户进行定制化的设计过程中,东芯股份也不断了解市场对产品功能需求,接收客户对终端产品的反馈,反复验证和打磨已有的技术,建立了“研发-转化-创新”的技术发展循环,也进一步增强技术能力。

2021年,东芯股份研发费用近750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6.60%,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57.37%。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9.85%。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东芯股份在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投入。一方面,公司聚焦国内先进工艺,与中芯国际深度合作,基于中芯国际19nm工艺平台,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了SLC NAND Flash首颗流片;同时,为满足多样化的终端需求,东芯股份还基于中芯国际24nm工艺平台,实现新产品*至32Gb产品设计流片,实现1Gb到32Gb系列产品设计研发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东芯股份还对其已有产品进行不断迭代升级,持续改善中芯国际24nm平台的工艺和产品良率;同时,实现大容量NOR Flash设计流片,及PSRAM产品的设计流片,为下一步多样化产品设计、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打下基础。

进入2022年以来,东芯股份对于研发的重视程度更甚以往。早前,东芯股份管理团队曾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透露,2022年公司希望可以维持并提高研发费用,作为创新型研发型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有利于推出新型产品、吸引新的研发人员加入公司。眼下,东芯股份前瞻性的业务布局和高轻度的研发投入,已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在车规级闪存领域,东芯股份在38nm工艺上已经可以为客户提供车规级的PPI NAND以及SPI NAND的样品,包括1G、2G到*的8G车规的NAND Flash。NOR Flash目前正在研发的则是48nm中高容量的NOR Flash车规级产品。

在PSRAM领域,东芯股份正在开发的PSRAM主要基于38nm工艺开发,主要容量是256Mb。据了解,PSRAM主要是针对穿戴式客户,公司目前在PSRAM的客户基础上具有一定优势,客户可以用公司的SLC NAND,也可以用今后开发的PSRAM。

在SLC NAND的布局上,东芯股份也遵循高可靠性和更新工艺两个方向,在高可靠性,公司具备开发更高容量NAND的基础,可在SLC NAND上研制高可靠性的产品,如车规级的SLC NAND。在更新工艺上,东芯股份不断更新制程,从38nm、24nm,再到现在正在开发的19nm的工艺,通过不断更新工艺来为客户带来更具性价比、更高容量的产品。

据东芯股份高管透露,2021年至2022年,公司SLC NAND在总体营收占比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长期来看,虽然SLC NAND是公司的优势产品,公司也会在NOR和DRAM上持续发力,打造从多品类通用型向特色型产品延申的发展路径,提升综合竞争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今天欧洲三大股指行情

【欧股收盘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财联社6月20日电,欧股收盘集体上涨,德国DAX指数涨1.08%,法国CAC指数涨0.64%,英国富时指数涨1.58%。欧洲斯托克50涨0.88%。




688110东芯股份股吧

东芯股份(688110.SH)公告,公司将于2022年6月24日发放2021年年度现金红利,每股派0.18元(含税)。此次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23日,除权(息)日为2022年6月24日。




东芯股份股吧网

近日,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芯股份”或“公司”)发布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公司的发行市盈率远高于行业平均。

图1:东芯股份IPO发行上市

2020年5月,华为旗下的哈勃科技入股公司,持股比例为4%,并不构成关联方。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华为(招股资料中以“客户A”指代)产生的销售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长超5倍,占公司当期主营收入近三成。但2021年上半年,该客户贡献的收入出现明显下降的势头。

此外,公司产品的技术指标与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均有一定差距,而公司的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均值。在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的存储芯片领域,公司是否具备优势或待解。

华为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突击入股 销售额贡献的猛增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东芯股份的控股股东东方恒信直接持有公司43.18%的股份。公司的实控人蒋学明、其女蒋雨舟通过东方恒信和员工持股平台东芯科创合计控制公司49.96%的表决权。

数据发现,在公司前10大的股东中,有多家值得关注的芯片行业公司和投资方。

发行前东芯股份前十大股东

2020年9月,东芯股份递交招股书(申报稿),当年5月,华为旗下的哈勃科技入股公司。当年,东芯股份对客户A的销售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长超5倍,占当期主营收入近三成。根据招股材料,哈勃科技为华为投资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且与成立于1987年的客户A存在关联关系,因此推测客户A为华为。华为在入股公司的当年贡献给公司的销售收入明显增加,且因为持股比例不达5%,不构成关联方交易。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上半年,华为仅产生2647.17万元,占当期主营收入5.82%,半年间产生的收入仅为去年整年的约一成,有大幅缩水的可能性,或将难以持续作为公司的大客户。

技术指标与行业领先水平尚有差距 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

东芯股份主营业务为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产品线包括SLC NAND Flash、NOR Flash和利基型DRAM(DDR3/LPDDR2)。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通讯设备、移动终端及可穿戴设备。

招股资料显示,相较于国际和国内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公司产品的技术指标尚有一定距离。

东芯股份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国内主流技术水平比较

一定程度上,产品性能对产品收入的影响较大。通过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东芯股份的SLC NAND Flash产品较国内主流水平具有一定优势,NOR Flash产品在存储容量覆盖范围上略优于国内水平,而DRAM产品整体来说不具优势。数据观察可得,2018年至2020年,公司三大存储芯片产品中,NAND类产品产生收入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近五成,NOR类产品的收入增速次之,为37.08%,DRAM产生的收入呈下滑趋势。

图4:2018年至2021H1东芯股份三大存储芯片的产品收入

有材料显示,东芯股份技术水平明显较低的DRAM所占的市场规模较大,技术上的落后或将使公司失去市场发展空间。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DRAM销售额约占整个存储市场的53%,NAND Flash的市场占比为44%。而NAND Flash的产品类型以大容量存储的3D NAND为主,公司当前主营的低容量2D NAND的市场规模较小。当前公司DRAM方面,产品主要为DDR3/LPDDR2,而三星电子、海力士及美光科技等内存模组主流厂商均在为DDR5的到来做准备。

东芯股份在营收规模相对较低的前提下,研发费用率仍低于行业均值,对于产品技术指标较低的公司,研发投入不足或不利于其未来发展。2018年至2020年,公司的研发费用自5019.6万元下降至4754.15万元,*数值和费用率均呈下降趋势。

图5:东芯股份研发费用率和营收规模与同行可比公司对比

或需关注存货跌价风险

招股资料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东芯股份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3.24亿元、4.16亿元、2.95亿元和2.68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持续高于三成。报告期间,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其归母净利润的影响程度较大。

图6:2018年至2021H1东芯股份存货跌价准备、归母净利润

公司的存货为存储芯片和晶圆,市场价格存在周期性波动且产品具有更新换代风险。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持续远低于行业均值而产品技术水平又较低,未来公司面临的产品迭代风险或需关注。

图7:2018年至2021H1东芯股份存货周转率与可比公司均值对比

国内同行龙头募资拓展DRAM产线 产品线多样的优势或将不再

招股资料显示,东芯股份当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2019年,公司SLC NAND Flash、NOR Flash和利基型DRAM的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26%、0.86%和0.16%,与竞争对手相较,公司的销售规模、品牌知名度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5G、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新兴市场的发展,存储芯片的需求旺盛,但对产品的技术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行业中多家公司通过定增、*上市等方式募资加码生产和研发,未来东芯股份面临的行业竞争或将加剧。

图8:主要国内可比公司的产品及募资情况

此外,公司曾在招股书中提及在存储芯片领域,其产品类别齐全,形成一定优势。但国内行业领先公司兆易创新自2021年6月推出自有品牌DRAM,目前该上市公司的DRAM产品已在主流消费类平台获得认证,并在诸多客户端量产使用。考虑到东芯股份当前在品牌知名度、技术指标方面均不具备相对优势,在该细分产品领域的发展又将承压。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1年DRAM全年市场增幅将达41%,但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或将使公司难以抓住市场机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芯股份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芯股份股吧、今天欧洲三大股指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