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鸡蛋叫什么
中商情报网讯:2022年6月5日全国豆粕价格有所下跌,从地区上看有涨有跌。6月5日全国豆粕均价为4434.85元/吨,环比每吨下跌0.75元。价格*的是湖南省,豆粕均价为4637.56元/吨,环比每吨下跌60.96元。价格*的是浙江省,豆粕均价为4156.55元/吨,环比与前一日持平。以下是2022年6月5日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表:
在饮食中,吃点蛋你是喜欢的,蛋类品种多营养丰富,常见的例如:鸡蛋、鸭蛋、鹅蛋,看到这些蛋,你可能纠结了,不知道自己适合吃哪一种。当然想全吃*,但饮食讲究科学、合理,错误食用无疑是不行的,那么以鸡蛋、鸭蛋、鹅蛋来说,到底应该怎么吃?
鸡蛋
作为最常见蛋类,吃鸡蛋是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不乏一些人每天最少吃一个,水煮蛋、荷包蛋、煎蛋,制作的方式多,同时,相比鸭蛋、鹅蛋,鸡蛋的价格*。
因为常见人们会忽视其营养,就与身体来说,鸡蛋的营养是最适合人体吸收、需要的,为此,有些地方把鸡蛋称作“全方位的食物”,可见吃鸡蛋好处多,能滋补身体。
最简单的,吃鸡蛋吸收蛋白质,作为必需物质蛋白质不能缺失,一定要补充到位。另外,吃鸡蛋能促进大脑发育,对提高记忆力非常好。如果你担心吃鸡蛋提高胆固醇,大可不必,因为每天吃一个鸡蛋,是不会引起胆固醇升高的。
当然,建议您由鸡蛋做成的茶叶蛋少吃为妙,毕竟生物酸碱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鸭蛋
更多的时候,我们吃的鸭蛋是咸鸭蛋,一碗粥、配一个咸鸭蛋,那种滋味确实棒极了。与鸡蛋、鹅蛋不同,鸭蛋是常见蛋类中,*一种性凉的食材,可见,在食用的时候就需要多注意了。就营养来说,鸡蛋的营养,在鸭蛋中是能够找到的,同时,鸭蛋中的矿物质又比鸡蛋中矿物质多,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而就食用功效来说,因为其属于凉性的食物,所以鸭蛋对去火、滋阴润燥、避免阴虚火旺是非常好的。正如上面说的,我们吃鸭蛋,更多的是吃咸鸭蛋,咸味十足的咸鸭蛋,确实让你胃口大增。但如果家中有孕妇、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患者,*不要食用,以免有大麻烦。
鹅蛋
至于鹅蛋,一般来说还是很少有人食用的,一来价格高,二来味道真的不如鸡蛋、鸭蛋鲜美,其腥味太重。如果家中有孕妇,家人一定会让孕妇在怀孕初期坚持吃鹅蛋,并且会让他们多吃鹅蛋,不少孕妇最后看到鹅蛋都想吐。
即使这样,也不能说吃鹅蛋不好,就营养来说,鹅蛋的蛋白质比鸡蛋低,但脂肪含量高于其他蛋类,另外鹅蛋中水分高、热量也高。
作为性温的蛋类,鹅蛋适合冬天食用,特别是体寒的人更要多吃点鹅蛋,能缓解久弱多病,避免病痛、寒邪伤身。
上面说到鹅蛋中脂肪高,其中以卵磷脂最盛,能降低血脂、保护心脏,心血管不健康的朋友,可以适当的多吃点。在食用时,一次不能吃太多,因为鹅蛋中的碱性成分较多,吃多了,可能会损伤内脏。
上面介绍鸡蛋、鸭蛋、鹅蛋的营养价值、食用好处,大家有了大致的了解,鸡蛋是全方位的蛋类,鸭蛋是*性寒的蛋类,而鹅蛋属于性温的蛋类,根据情况科学食用,了解饮食禁忌,能让你通过食用这3种蛋类获得健康。
当前俄乌矛盾不仅没有停火,在美国等国家煽风点火、隔岸供火的推动下,以及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第五轮制裁,国际矛盾愈演愈烈,部分大宗商品的种植、进口以及出口深受影响,全球粮食止跌回涨;加之南美大豆减产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全球大豆供应紧张。随着美豆播种面积的增加,后期大豆的趋势又是如何发展.....
国际方面
美国大豆
美国农业部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一周,美国2021/22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800,700吨,比上周低了39%,比四周均值低了38%。2022/23年度的净销售量为298,500吨,远高于一周前的54,000吨。对中国(大陆)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同比减少19.6%,前一周是同比减少21.3%。分析师称,大豆出口销售总量达到了109.9万吨,与市场预期相一致。
此外,美国农业部公布美国大豆播种面积,2022年度新作美豆意向种植面积9095万英亩,超过USDA此前预期的8800万英亩,报告公布后,美豆下挫约60美分/蒲,跌幅约为3% 。
4月5日,美气象局预计,美国东南部有风暴等恶劣天气,这会不会影响新季美豆的种植进度,会不会给美豆库存减少带来炒作动力,似乎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巴西方面
巴西是大豆、咖啡、糖、大米、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对全球粮食供应尤为重要。但同时也是化肥*的进口国,其85%的化肥需求来自进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计占其化肥进口总数的28%。
但当前俄乌冲突的大火越烧越旺,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正进一步恶化,欧盟成员国多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措施,严重影响该国的化肥供应。巴西上月曾联合其他南美国家,提议将化肥产品排除在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之外,但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似乎难如登天。欧盟当地时间周二(4月5日)宣布,欧盟委员会已经提出了第五套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制裁范围甚至扩大到了此前并未涉及的能源领域。
因此,全球化肥供应紧张形势加剧,巴西也受到强大冲击。据悉,目前从俄罗斯运往巴西的这些船只装载了约55万吨化肥,其中近一半运输的是钾肥。StoneX分析师Luigi Bezzon警告称,巴西5月和6月的化肥进口量将下滑,而到了今年下半年,战争对巴西化肥进口的影响将更大。随着化肥持续短缺,该国的农作物收成面临降低的风险,产量的下调,粮食供应紧张的局势将会愈发严峻,全球粮食价格也会大幅度飙升。
此外,截至上周,巴西大豆收割率为80.4%。南美天气干旱持续影响作物单产潜力,致使产量预测数据一再调低。周四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将2021/22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调低至1.22431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1.25471亿吨,降幅为2.4%。较上月调低34万吨,较上年产量减少11.4%。
CONAB还将巴西大豆出口预测值从8010万吨下调到7700万吨,降幅为4%。因为大豆行业更加注重在国内压榨大豆并出口豆油。
巴西大豆种植面积跟着预测发展,据报告称,大豆单产下降部分被播种面积提高所抵消。CONAB估计巴西大豆播种面积为4080万公顷,比上年提高160万公顷或4.1%。
阿根廷方面
阿根廷农业部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3月30日,阿根廷农户已销售4,048万吨2020/21年度大豆,比一周前增加了11.3万吨,但是落后上年同期,当时的销售量为4,212万吨,下调了3.9%。大豆销售同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当前阿根廷大豆受到外部市场上涨的支撑,以及该国的大豆产量可能受到霜冻损害而减产,大豆价格高企。但阿根廷农户将大豆作为抵御比索走软的硬通货。由于农户销售大豆获得的是比索,比索贬值意味着持有大豆比持有比索更划算。
就2021/22年度大豆而言,阿根廷农户已经预售1200万吨,比一周前高出46.8万吨,但是低于去年同期的1332万吨。4月7日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警告称,由于过去一周的霜冻,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低于目前预估的4200万吨,全国8.8%的大豆已经收获。未来几周将对可能的霜冻损害进行评估,并可能影响该交易所的大豆作物预估产量。
此外,由于俄乌战争冲突升级,国际柴油价格飙升,刚好阿根廷大豆和玉米开始收割的节骨眼上,全国农户却面临柴油短缺问题,这意味着无法为拖拉机和卡车提供动力。由于柴油价格上涨,本周关键的卡车运输路线上出现抗议示威。分析师表示,如果大豆收割延误,豆荚脱落将导致单产下降。柴油价格高企也可能压缩大豆利润空间,进而影响到农民的种植和销售策略。
国内方面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2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方案》,对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作出安排,确保2022年全国农垦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60万亩以上。
此外,农业农村部本月对2021/22年度中国大豆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国内方面,大豆购销处于淡季,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国产大豆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国际方面,南美大豆生长发育关键期遭遇高温干旱,大豆开花、灌浆受到影响,单产下降,总产降低,国际大豆供需形势偏紧,预计国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
近一周大豆到港库存变化(单位:万吨)
4月7日,大豆港口库存录得695.93万吨,较上一日增加8.11万吨,增加幅度为1.18%;最近一周,大豆港口库存累计增加2.18万吨,增加幅度为0.31%;最近一个月,大豆港口库存累计增加22.53万吨,增加幅度为3.35%。
根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数据,近一周豆粕行情涨跌互现,4月6日豆粕报价*至4700元/吨,7日下跌到4650元/吨,回调了50元/吨;8日又上升至4720元/吨,与7日对比,上涨了70元/吨。
因新季美豆种植面积创历史记录,处于历史高位的美豆缺少上行动力;加之国际原油期货继续走低,对大豆市场构成一定的压力;随着到港大豆数量增加,叠加国储大豆拍卖,缓解大豆供应紧张格局,油厂开工率提高豆粕产量增加;下游需求端养殖亏损打击需方采购心态,放缓采购节奏,导致豆粕价格持续走低。
但近期,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干旱损害作物单产潜力,巴西再度下调大豆产量及出口量,且美国大豆内需及出口销售良好,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等待美国农业部出台4月月度供需报告的指引。国内疫情仍很严峻,部分地区交通物流仍未完全恢复,大豆压榨量回升缓慢导致豆粕库存继续低位徘徊。虽需求端对豆粕提货缓慢,成交冷淡,但菜粕价格上涨为豆粕提供抗跌动力,以及俄乌冲突影响仍在,且当前全球大豆供需处于偏紧状态,预计豆粕价格仍存在较强支撑。
综上所述,随着南美大豆产量下调,未来南美大豆出口供应能力下降,全球大豆库存维持紧张状态,同时俄乌冲突造成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进口大豆成本预计维持上涨趋势。短期虽然国内供应端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但站在全球视角出发,未来全球大豆市场仍将延续紧平衡格局。长期来看,国内豆粕价格走势更多取决于成本端。在南美大豆减产,俄乌冲突升级,美豆及国内豆粕价格极大可能是易涨难跌。
1.1.豆粕库存消费比略升
天下粮仓预计2019/20年度国内豆粕产量为6796万吨,同比增加1.3%,同时在生猪产能预期恢复下,豆粕消费小幅增加至6787万吨,同比增加0.73%,对应库存消费比为1.33%。在中美贸易摩擦向好及生猪产能恢复预期下,预计2020年国内豆粕供需将恢复往年正常水平。
1.2.油粕跷跷板作用
2019年四季度,因为预期棕榈油产量下滑以及B30需求的增加,刺激连棕油指数从10月份开始到12月末,两个月时间上涨幅度将近达到30%左右。在连棕油大涨的带动下连盘豆油价格也上涨12%,因此推动连盘油粕比不断攀升,目前比值已经接近2016年末以来的高位。
从历年油粕比走势图可以看出,近7年间,两者比值*接近2.7,最小为1.7,当前两者比值接近第三高位2.5。因此2020年上半年重点关注油粕比值变化,若本轮油脂行情结束,油粕比也将呈现高位回落,那么连粕价格或迎来转机,走出此前震荡区间。
1.3.生猪存栏触底回升,豆粕需求或好转
2018年8月我国爆发首例非洲猪瘟后出现大范围内爆发并逐渐席卷全国,受此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从2018年11月份开始持续下滑。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10月份生猪存栏为1.9075亿头,同比减少41.4%;能繁母猪存栏量为1924万头,同比减少37.89%。生猪存栏的大幅下降导致豆粕消费也相继下滑,对豆粕价格形成压力。
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大幅减少,生猪屠宰量也出现骤降且持续创出历史同期低点。然而在生猪供给紧缺的刺激下,生猪价格不断破新高,最终导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达到2781元/头,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达到3079元/头。养殖利润高企使得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增加并有意增加生猪出栏体重,对豆粕需求略有提振。
为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2019年8月份以来多部门相继出台鼓励生猪养殖政策,重点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更是提出了“稳定猪价国五条”政策。在国家鼓励政策的推动以及养殖利润高企的刺激下,11月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均出现回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1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自2018年11月份以来*回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已连续2个月回升。
生猪存栏已触底回升,市场期待2020年豆粕需求恢复,但考虑到生猪养殖周期和非洲猪瘟疫情的不确定性,当前不宜过度乐观。农业农村部表示,生猪供应明显增加要等到2020年下半年,按照生猪的生长周期计算,预计猪料需求增加至少要到2020年年底才有所体现。且近期河南、安徽和北方复养地区再度爆发疫情,影响养殖户的补栏热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元旦、春节假期来临,政府调控使得生猪价格出现松动,以及非洲猪瘟疫情再度复发,养殖户将集中出栏,而新增产能还未恢复,因此预计2020年一季度可能会是豆粕消费全年最差的时候,对豆粕价格形成压力。
1.4.猪肉及替代品进口增加
非洲猪瘟导致我国生猪存栏受到重创后不断扩大猪肉进口,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中国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150.31万吨,同比增加近50%。在猪肉进口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他替代品肉类进口也不断增加,2019年前10月我国冻牛肉进口量为125.5万吨,较去年同比增加53.2%。
目前,中国将大幅度增加自美国农产品进口,除了大豆之外,还包括当前稳定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比如猪肉、禽肉等。因此在我国生猪产能尚未恢复之前,预计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对猪肉、猪制品以及其他肉类的进口,这就对猪料中豆粕需求形成冲击。
1.5.豆粕库存止降回升
供给端:过去的一年,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导致沿海地区部分油厂存在阶段性缺豆现象,加上季节性环保影响,使得大豆开机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7-9月份。因此,在大豆供给紧张的背景下,2019年全国大豆压榨量为8226.5万吨,同比减少5%。
需求端: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后猪料中豆粕需求大幅下滑,但是在蛋禽、肉禽以及水产料中豆粕替代菜粕数量大幅增加,养殖需求中饲料豆粕的需求增加弥补了部分的猪料下降出现的豆粕减少,导致豆粕成交量(现货+远月)同比略好,尤其是四季度豆粕周度成交量基本上维持在同期*水平,2019年全年豆粕成交量约为4971.18万吨,同比上年增加47.26%左右。
供给趋紧、需求增加、加上豆粕进入去库存周期,使得四季度豆粕库存下降,且在11月末左右达到同期低点。但是春节前养殖户集中出栏,下游对豆粕需求放缓,近期豆粕库存止降回升,而且预计在2020年一季度生猪存栏仍将处于低位,对豆粕的需求提振有限,因此预计2020年上半年豆粕库存仍维持回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生猪产能一旦恢复,那么对豆粕需求将大幅增加,同时豆粕进入去库存周期,届时受需求端提振豆粕价格重心将不断上移。
1.6.基差接近底部,或有反弹可能
近期中美经贸磋商取得新进展,加上生猪价格高位回落,以及春节假期前养殖户集中抛售,导致豆粕价格呈现弱势震荡,基差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连粕05、09基差走势图可以明显看出,目前豆粕基差处于回落态势,一旦数值接近前期低点,预计后期豆粕基差反弹的概率较大,其代表着豆粕现货价格坚挺,期货价格疲弱。因此,若基差触底反弹,那么预计连粕期价仍将维持疲软态势。
1.7.行情展望
中美两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加上节前养殖户集中抛售,而生猪产能尚未恢复,预计一季度生猪存栏处于年度低点,猪料中对豆粕需求难以有效恢复。短期内油粕比仍有上行空间,对连粕价格形成压力。但美豆期价走强,在成本因素支撑下,笔者认为2650-2700元/吨为底部区域。值的关注的是,油脂行情大涨后出现滞涨或回落,在预期生猪产量恢复提振下,将转为推动连粕出现反弹行情。建议跟踪油粕强弱转变关系中,在2650-2700元/吨区间内逢低做多或择机买入波动率偏低的虚值看涨期权,也可在中长期配置上买入豆粕ETF。(农产品期货网分析师何琳、王艳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22年豆粕价格行情走势分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22年豆粕价格行情走势分析、鸡蛋叫什么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