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的m1是什么意思(金融中的m1 m2)

2023-04-03 19:14:32 股票 阿莫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什么?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货币层次的划分:

1、M0= 流通中的现金;

2、M1=M0+ 个人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 银行借记卡活期存款+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

3、M2=M1+ 个人非银行卡下的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存款+ 农村存款;

4、M3=M2+ 企业定期存款+ 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外币( 折合人民币) 存款;

5、M4=M3+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十非银行金融机构回购协议+ 非银行企业持有的短期政府与金融债券+ 住房公积金存款.

扩展资料

主要分类

微观金融学

微观金融学,也即国际学术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个大的方向。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微观金融学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和国际学界差距*的领域,急需改进。

宏观金融学

国际学术界通常把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称为宏观金融学(Macro Finance)。我个人认为,Macro Finance 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等等。

这类研究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和经济系内。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涵盖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

金融学的M0,M1,M2,M3是什么意思?

M0、M1、M2、M3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

通常,M2主要衡量经济体系中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希望对您有帮助。有钱花作为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品牌,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可借额度20万。

金融中的m1是什么意思(金融中的m1 m2)

金融行业的M1和M2指的是什么?

1、代表的意义不同: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2、存款类别不同:

M1中包括现金(纸币或辅币)、旅行支票、活期存款或其他支票存款。这些货币可以直接作为交换媒介进行各种交易和支付。

M2则是在M1之上再加上其他储蓄存款(如银行的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余额、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流动中的货币量又称货币存量。

3、定义上:

我国现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拓展资料:

货币分层,也称为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层次划分

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 , 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 , 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 , 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若是按流动性划分,其依据是:(一)、相对能更准确地把握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各种具体形态的流通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二)、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央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划分依据

回到流动性这个划分标准,不难看出,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流动性标准是局限于该金融资产的国内流动性为基础的。关于中美之间货币分层的一些区别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较为充足的的且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

此外,我国把流通中的现金单独列为一个层次的原因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中占30%以上,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现金的过度发行会造成物价上涨。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