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网财经3月11日讯
有投资者在论坛表示,纯债基金亏损幅度如此之大却清盘了之非常不负责任。而基金经理陆欣在基金净值暴跌前就已离职,而她曾经管理的两只基金之后相继清盘,其中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A最后运作日累计净值仅余0.82元。
民生加银基金密集清盘多只“踩雷”基金
日前(3月7日),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发布清算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最后运作日(2022年2月21日)份额仅余4,578,860.68份,其中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A份额仅余3,384,628.76份,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C份额仅余1,194,231.92份。另据数据显示,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A最后运作日累计净值仅为0.8290元。
公开信息显示,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8月14日,从成立至清盘不足3年时间。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A/C两类份额单月净值跌幅均超16%,其中2021年11月份上半个月该基金净值跌幅一度超19%。2021年四季度,民生加银基金旗下另一只中长期纯债基金民生加银鑫享债券A/C也曾出现净值暴跌,该基金三个月净值累计下跌曾达16.65%。
另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民生加银鑫享债券A/C/D全年净值跌幅均超24%,在当年排名倒数第一,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A/C两类份额全年跌幅均超21%,民生加银汇鑫一年定期开放债券A/C全年跌幅也超5%,而中长期纯债基金2021年全年平均上涨4.25%。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招募说明书显示该基金的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该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由非上市中小企业采用非公开方式发行的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信用风险指发债主体违约的风险等。说明书中提示,信用风险指发债主体违约的风险,是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风险。而债券违规或是该基金净值暴跌的主要原因。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民生加银鑫享债券持有20大连万达MTN004、20融创02、20宝龙A、20雅居1A等多只地产债券或到期债券。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加大,引发多家房企债务违约,某些地产债券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其中20融创02已出现多次暴跌,且该债券占民生加银鑫享债券资产净值比接近5%。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A/C等多只纯债基金净值暴跌皆因“踩雷”地产债。有业内人士,2021年地产债普跌对不少债券基金业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金经理离职、基金清盘 投资者叱责民生加银基金不负责任
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份以来,民生加银基金已先后清盘了民生加银瑞鑫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民生加银润利混合、民生加银兴利混合、民生加银平稳添利定期开放债券、民生加银添鑫纯债等五只基金,其中民生加银平稳添利定期开放债券、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均曾出现过净值暴跌。
据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三季报显示,该基金2021年三季度份额合计2.71亿份,而至去年四季度末份额仅余0.70亿份,至最后运作日(2022年2月21日)份额仅余4,578,860.68份。另据公开信息显示,民生加银平稳添利定期开放债券、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基金经理陆欣已于2021年8月11日离职,胡振仓接任基金经理后不久基金净值开始暴跌。
一位基民在民生加银添鑫纯债的论坛中表示:“债券基金跌得比股票基金多真少见,基金经理该下课了,基民的钱反正不是他自己的,管理费还照拿”。另一位基民表示:“之前那个基金经理叫陆欣吧。你看他管的产品都暴雷了。自己跑了,把接盘基金经理和我们这些基民坑惨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踩雷”对于公募基金的品牌伤害很大,一家公司的产品尤其是依赖机构资金的债券产品出现问题,公司的机构业务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违约事件频发,当前更需要加强事前风险处置,现在投研对整体上的风控要求都有所提高。
不过,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过去几年来有不少公募基金会选择动用自有资金大比例自购进行兜底。
但民生加银基金选择清盘“踩雷”基金。虽然有很多投资者在基金“踩雷”净值暴跌后认亏赎回,但因为认为纯债基金“风险小”平时关注较少,仍有部分基民没有及时赎回而只能无奈等待清盘。一位基民表示:“清算还要被扒层皮,真不如当初直接赎回啊。”
基金清盘期间的费用需要由投资者承担,而清盘由于需要短时间大量出货,因此可能会以低价出售,并且清盘期内也有时间机会成本。
此外,民生加银基金旗下另一只基金——民生加银汇鑫一年定期开放债券也在去年四季度出现净值暴跌,因该基金为定期开放式基金而没出现大额赎回,该基金份额、规模未曾触及清盘线。
最后,对于基民来说,当你收到基金公司的清盘提示后,应尽快赎回。基金从进入清盘流程到完成清盘,最少也要1个月左右。更多时候,要几个月时间。拿着钱去买新的基金,比放在老基金里面等清盘,要更划算。
(
文/沐汣
“舍得是目前最贵的ST股了,ST也很好,之前一天能跌10%,现在只能跌5%。”一位该公司的投资者目前对懂酒谛表示。
在2月首个交易周,ST舍得4天涨停,截至2021年2月8日,ST舍得收盘价为88.08元/股,较去年12月23日创下的52周高点96.3元,只小幅调整8.6%;而比去年3月间21.09元/股的期内低点,则翻了4.17倍。截至2月18日,开盘价为85.70元/股。
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舍得酒业,曾是四川省的混改标杆,也曾是业绩在茅台、五粮液之上的行业龙头。而如今,舍得以89元的价格成为“最贵ST”。
事实上,从“沱牌股份”到“G沱牌”、“沱牌曲酒”,再到“沱牌舍得”、“舍得酒业”, 如今又到 “ST”加身,在中国白酒行业成长最快的20年里,舍得命运多舛。
舍得自曝“舍得”
舍得的“ST”过程,要从2020年8月说起。
近两个月的时间,整个A股白酒板块的头条几乎都被“舍得酒业”承包,不得不说,舍得“出圈”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2020年8月19日,舍得酒业发布《关于公司自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告中*披露了间接控股股东天洋控股,于2019年和2020年的违规资金占用情况。
2019年开始,舍得酒业全资子公司四川沱牌舍得营销有限公司,向天洋控股实际控制的蓬山酒业公司累计支付非经营性资金21.6亿元,并在年底前全数收回。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于是,在2020年,舍得营销再次向蓬山酒业支付18.5亿元,但这一次,囊中羞涩的天洋控股却无力偿还。截至2020年8月19日,上市公司仍有4.75亿元没有收回。而这也是舍得酒业发布公告的原因。
此后,天洋控股曾经承诺会在2020年9月19日前还清欠款,但最终承诺并没能兑现。值得注意的是,舍得酒业在2019年度年报中表示,公司不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020年8月19日晚间,上交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说明资金占用具体发生过程、占用资金流向等一系列问题。
舍得酒业在9月3日回复问询函表示,天洋控股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该事项由舍得酒业董事长刘力、天洋控股CFO赵本才讨论决策,并要求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富全、时任董事兼营销公司总经理吴健执行,李富全安排公司财务人员办理。在公司关联方自查公告披露前,天洋控股实际控制人周政对资金占用事项并不知情。
公司实控人对20几亿的资金流向毫不知情,这似乎怎么也说不过去。这个回答也并没有让上交所满意。
在收到回复函后,上交所在同一天再次发布监管函,重点要求舍得酒业解释,天洋控股实际控制人周政对巨额资金占用不知情的说法是否合理?至此,舍得酒业无言以对,随后两次发布延迟回复监管函的公告。
无话可说,又没能如期收到欠款的舍得酒业,最终被“带帽”。2020年9月20日,舍得酒业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股票将于9月22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A股股票简称由“舍得酒业”变更为“ST舍得”。
曾对舍得“志在必得”
虽然天洋控股给舍得酒业挖了个大坑,但当初,前者可是不屈不挠才入主。
舍得酒业早在1996年便已登陆A股市场,当时它还叫“沱牌股份”,不仅上市时间早于五粮液、贵州茅台,就连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也力压未来的行业状元和榜眼一头。要知道新中国国家名酒共评选了五次,而沱牌大曲直至1989年的第五届才跻身“十七大”名酒行列。
1996年的沱牌股份营收8亿,净利润1.01亿。
1997年营收利润继续增长,营收8.52亿,净利润达到了1.85亿。懂酒谛发现,贵州茅台直到1999年营收和利润才超过了沱牌股份。2000年时沱牌酒的产量居行业第一,市占率为3.07%。不过,由于沱牌长期专注于低端市场,在产品和销售上都缺乏创新,沱牌的下坡路也开始越走越快。
因此,沱牌舍得一直在计划混改,但始终没有成功。2015年年初,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曾以12.19亿元转让,但却因无人问津而流标。
半年后,招标再次重启,天洋控股经过203轮竞价,最终出价38.22亿元——溢价88.08%,明显高于市场预期。
为此,天洋控股还从中国建设银行廊坊分行处申请了23亿元的并购贷款。
为了表决心,天洋控股还曾承诺射洪政府,2018年舍得集团销售收入力争实现50亿元,税收10亿元,2020年舍得集团销售收入力争实现100亿元,税收20亿元。但最终的结果世人皆知:天洋的目标不但没能实现,还让舍得沦为了“提款机”。有知情人士向懂酒谛表示,其实天洋对收购并不走心,在竞标之前,天洋连实地考察都没有做过。
不得不说,在混改开始的几年,舍得却有起死回生之相。根据往年年报,从2015年到2019年,舍得酒业年度营收从11.56亿元增长到26.5亿元;净利润从712.81万元增长至5.08亿元,净利润增长了70倍。2019年,舍得酒业更是以高达48.61%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排名A股白酒上市公司榜首。
年报显示,在品牌上,舍得酒业持续聚焦舍得品牌,计划将“舍得”打造为老酒品类*和次高端价位龙头。业内人士分析,自天洋控股集团入主舍得酒业后,舍得酒业实施的中高端市场定位战略对营业收入的拉动十分明显。但也有人认为,舍得舍去“沱牌”中低端市场的“断臂”行为,并不理智。
一位昔日舍得酒业的省外经销商向懂酒谛表示:“舍得是好酒,但却被天洋搞得乌烟瘴气。不好好做产品,却要搞文化体验中心,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同时称,近两年,舍得的销售对接人经常发生更换,串货现象严重,批发市场的价格甚至比经销商还低,进货还不如倒货便宜。“少说一瓶也能便宜二十,这样谁还做经销商。”经销商感叹道。
天洋“舍”,复星“得”
2020年9月16日,舍得发布公告表示,天洋控股收到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法院将冻结天洋控股持有的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
2020年12月16日,ST舍得发布公告表示,天洋控股持有的70%股份将被拍卖。而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郭广昌以45.3亿元拿下了沱牌舍得集团这70%的股权。
与五年前天洋控股竞价200余轮,以这高于市场预期的高价入驻相比,郭广昌折价将舍得收入囊中,让不少舍得投资人失望。当天,舍得股价从涨停变为跌停,上演了一出“天地板”。
据悉,五年前沱牌舍得混改时,复星集团就曾有望接盘,但最终没能在内部过会。兜兜转转,舍得还是回到了复星手里。
“老酒”,值得?
2019年,舍得正式提出了“舍得酒,每一瓶都是老酒”的品牌口号。从2019年业绩来看,老酒战略初有成效。但至2020年,在疫情的打压下,舍得又被打回原形。
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舍得酒业的营业收入为10.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95%;净利润为1.6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5%,在19家上市白酒企业中,舍得酒业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排在第12位。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舍得酒业在报告中表示,“2020 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一方面面临着中高端白酒阶段性去库存及竞争更加激烈的问题。另外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宴席、商务应酬等消费场景减少,导致中高端白酒的终端动销减弱。”
而事实上,“老酒”早已成为白酒行业备受追捧的标的。中国酒业协会在2019年3月发布了《中国老酒市场指数报告》,根据报告,2013-2018年,老酒市场规模快速扩容,老酒市场规模已从110亿增至500亿元。随着消费升级,酒类消费价格持续提升,未来三年老酒价格将不断上升,预计到2021年,老酒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000亿元。
在品牌方面,茅台、五粮液、董酒是公认的“前三名”,泸州老窖、郎酒、汾酒紧随其后。北京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白酒一级品酒师程万松向懂酒谛表示,老酒市场的兴起,先在消费端形成需求并不断扩大,这是市场消费不断升级的结果,而后多数白酒企业意识到这一市场的前景,以及不规范现象带来的隐患,所以纷纷加大对老酒市场的投入和管理。
“目前老酒市场的具体规模不好确定,一则老酒的边界划分不清,究竟多少年才算得老酒,以及瓶储老酒和坛储老酒市场交叉等问题,不好评估;二则老酒市场主要在C端,产品来源碎片化,不好统计,但目前已经基本涵盖所有的白酒品类,保守估计应该接近1000亿元。”程万松表示。
虽然市场火热,但其实很多人对于“老酒”并不了解,一位*白酒收藏人士向懂酒谛表示,“老酒交流会”和“拍卖会”是国内酒厂惯用的宣传方式,但其实这些活动背后往往是厂商自己操作,很多经销商都是请来的“托儿”,作秀的成分更大,为的就是忽悠那些“小白”。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酒商不免借“老酒”概念,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对此,程万松表示,滴几滴老酒便打着年份酒旗号,这样的事情在2015年前还比较常见,彼时市场上优质酒的产量和储存量都很有限,而市场监管尚有许多空白点。更有甚者,一些新建的酒厂,为了销售业绩,不管有没有滴老酒,都敢称是多少年,确实败坏了行业的信誉。
“但目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一则,市场已经进入执行消费的时代,酒体中有没有老酒,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具备了鉴别能力,只有真正的老酒才能打动消费者,而伪年份则很难在市场上立足;二则,目前名优酒企在新品研发和爆款升级时,普遍加大老酒的比例,而未必在产品说明上标注,其目的就是顺势巩固和扩大消费群体;三则,中国酒业协会已经牵头多家酒企制定了年份酒团体标准,对白酒年份酒的定义、测算、检测、标注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并不是全部是某一年生产的酒才是真年份,这样的酒与真正的年份酒比较起来,品质上其实是有缺陷或者不足的,至少是不稳定的。莫要偏听偏信坊间传言。”程万松如是说。
“老酒”是否有价值,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舍得”是否值得,也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本文非基金公司推广软文
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提供专业、看得懂的基金评价
民生加银成长优选
基金代码:010420。
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股票资产不低于80%。
业绩比较基准:中证500成长指数收益率*60%+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从业绩基准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只成长风格主题基金。
基金公司:民生加银基金,目前总规模将近1500亿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超过450亿元,管理规模不算小。
在看材料的过程里,我发现民生加银基金近期的整体规模并没有上升,基本维持在1400亿到1500亿这个区间。
而上图中的基金数量却直线上升。从去年和今年新发行基金和规模可以看出,这两年发行的规模其实是比较大的,合计将近有800亿,相比于目前1500亿的规模,增速是很高的。
但是,现在的状态是新基金发行规模很大,但是保有量却没有提升,反映出赎回量也是非常非常高的。这个现象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来说,是不利的。
基金经理: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孙伟先生,他拥有6年的基金经理管理经验,目前管理7只基金,合计管理规模170亿元。
代表基金:民生加银策略精选(000136),从14年7月7日至今,累计收益率447.58%,年化收益率30.49%。业绩表现非常*,在同期190只基金中,*。
持仓特点:
第一,前十大股票持仓占比目前是将近60%,近两个报告期才上升到50%以上,之前常年在50%以下,低的时候甚至低于30%;
第二,从换手率角度来看,孙伟先生是非常高频的在做交易。14年11倍,15年13倍,16年来稍微降低了交易频率,但整体还是比较高,差不都在8-10倍这个区间。相当于2-3个月,全部换仓一遍。
从上面两点来看,孙伟先生是典型的交易型选手,而且在往***型选手演变。
但是有一点比较值得注意,和其他交易型选手不同的是,孙伟先生的重仓股变化不算大,也就是说,他是在不断做持仓股票的短线操作,这是很少见的,具体需要看看他的访谈。
第三,从资产配置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孙伟先生是会做非常明显的择时的。比如在18年12月,股票仓位只有34%,而且择时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第四,但从风格角度来看,孙伟先生是一贯以成长风格为主的。
结合上面两点,孙伟先生属于风格稳定+仓位不稳定的坐电梯型。
第五,目前主要持仓行业分别是计算机、电子、交通运输和传媒。这几个行业基本占据了主要的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
第六,目前组合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在估值分位70%左右。处于左右逢源和刀尖上跳舞的交汇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孙伟先生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他属于成长风格非常突出的选手,其次,他是一位交易非常频繁的交易型选手,最后目前组合不算非常贵,但也不便宜。
投资理念与投资框架:关于择时问题,孙伟先生是这么回答的。不过,园长并不太认同。至于上文提到的,为什么换手率那么高,但是持仓变化不是很大,这是什么原因,没有找到相关的回应。
一句话点评:最近半年,孙伟先生已经连续发行5只基金,本基金是第6只。。。可以说,民生加银基金是趁着业绩好,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五而六的拿着同一个基金经理来圈钱啊。。。这其实反映出一家基金公司的价值观。
抛开这种募集行为园长不认可之外,孙伟先生本身的操作风格是比较“飘忽”的,他交易频繁,他做择时,过去显然做对了,但是未来呢?
还有一点,从14年7月开始至今,经历了2轮成长股周期上行的阶段和1轮成长股周期下行的阶段站在现在往未来看,成长风格回归的概率是存在的,其实最近的行情已经反映出这个现象了。
在目前这个性价比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如果买入,需要拿的时间非常长,才可能会有一个不错的回报,比如3-5年的时间。
总的来说,本基金不值得买。
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记得关注、点赞,也记得帮园长分享一下彩虹种子这个*哦~
破解投资难题,就在彩虹种子!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非基金推荐,文中的观点、打分不作为买卖的依据,仅供参考。
❤️❤️❤️
如有收获
打赏一元
支持彩虹种子吧
❤️❤️❤️
澎湃财讯
据民生银行3月29日晚间披露的2021年年报内容,截至2021年末,民生加银基金资产总额29.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7亿元,增幅18.49%,净资产17.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7亿元,增幅31.05%;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加0.45亿元,增幅20.27%。旗下共管理公募基金96只,管理规模达1452.91亿元,其中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1175.73亿元;管理私募资产管理计划64只,管理规模281.58亿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民生加银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民生加银基金、沱牌舍得千股千评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