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很重要,基金经理和其团队的自身变动,进而会对业绩产生影响,基金经理的一个决策是会引起基金的走势变化的,特别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会让这只基金的未来走势固定在某个领域。所以某一只新基金上市,都会隆重地介绍其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历史战绩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点。
“明星”基金经理一定靠谱吗?
所谓明星基金经理,往往是有着优良过往业绩、获得大小奖项无数的基金经理。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十大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真得很厉害吗?未必。
通常,一些基金公司为了更好地销售基金,会刻意包装明星基金经理,但其实大多金玉其外。A股市场行业板块轮动,当基金投资风格和当下的市场风格契合时,基金经理的业绩在当下自然是最好的。但长期来看,这些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未必能一直长跑下去。
另外,基金的业绩出色,有很大的原因是背后的投研团队出色,而绝不仅仅是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如何。从决策到研究、从交易到评估,都不是基金经理一个人能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太迷基金经理。但是,作为基金资产的直接管理人,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怎么挑到靠谱的基金经理?
1、看投资经验:选择基金管理年限5年以上
基金管理年限越长,投资经验越丰富,对不同市场风格的适应程度一般更好。A股市场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大概在5年,因此筛选出基金管理年限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共有354名。
2、看业绩:选择收益率高的
衡量基金经理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就是平均年化收益率。这里选取的是更科学的“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而非“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
除了平均年化收益率,还有一个指标需要注意,那就是超越基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对个别基金经理来说,个人的平均年化收益可能很高,但他可能不是每一年都跑赢市场,有时甚至落后于平均。为了考量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是否大部分时间跑赢市场,就要看该指标了。
3、看跳槽频率:跳槽不宜太频繁
跳槽频率可以用“基金管理年限/任职基金公司数”衡量,我们简称为“平均任职年限”。数值越大,代表基金经理跳槽很少、越稳定;数值越小,代表基金经理跳槽越频繁。
基金经理跳槽,有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寻求更好地发展,但也不排除是因为投资水平差而被解雇。因此,平均任职年限不宜过低。
4、看基金经理简介、背后的基金公司
经过以上筛选,就大概能选出长期业绩不错、稳定的基金经理了。然后就是看各基金经理的简介,包括学历、从业经历等等。还有,其背后的基金公司也非常重要,投研实力强且稳定的团队有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
5、看投资风格:投资风格应与自己的风险收益匹配
除了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还要看其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是否与自己一致。比如说: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则倾向于选择投资风格为价值型的基金经理;相反,如果是成长型投资者,则倾向于投资风格为成长型的基金经理。
; 风格漂移,就是指基金投资组合特征或所体现的风格,与基金公开宣称的投资目标或投资风格不完全一致。有研究分析了国内基金的投资风格,得出结论,73%以上的基金发生了投资风格漂移现象。而投资风格的稳定更加有利于基金业绩长期稳定的增长。
国内的基金行业为什么大部分基金都表现出风格漂移的现象呢?先从基金的风格漂移的类型说起,基金风格漂移主要包括两类
1、基本面投资风格漂移
基本面投资风格不稳定体现为基本面风格的变化,比方说基金开始指明的是大盘价值投资型的基金,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是小盘成长型。这一类行为容易导致投资的跟风效应,从而加剧市场波动。
2、主题类投资风格漂移
这一类风格漂移的表现就是基金的投资风格偏离原来的主题风格,比方说健康类主题基金大规模持有白酒类的个股。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风格漂移的现象,沪港通开通之后,很多基金公司发行了主题类的基金,但是大多数基金却没有或者很少投资港股通股票。
基金的投资风格发生漂移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1、短期业绩排名的影响
在国内的基金投资市场,大部分投资者会根据基金的历史业绩去选择基金,投资者过度的关注基金的短期业绩导致基金经理有时候为了适应市场,也很难保持初衷,坚守投资风格,通过市场去追逐热点,博取更高的排名。
2、基金管理规模的影响
基金的交易费用是以交易的金额为基础计算的,这些费用是基金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管理规模。在利益的诱导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也更容易受到市场热点的影响而去关注基金短期内的业绩表现,当基金的风格与当前的热点出现较大程度的偏离时,坚持投资风格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3、更换基金经理的影响
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投资习惯,基金经理的轮换更容易导致投资风格的变化,在国内基金市场长,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是2年,基金经理的高离职率加剧了基金风格的漂移。
4、信息不对称
基金最快是每季度进行一次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的评率比较低,持仓信息披露的程度有限,投资者很难全面的及时的掌握基金的情况,这就导致基金经理有一定的空间去进行基金风格的转化的操作。
今天来说一位操作风格相对激进的基金经理张坤,他管理着易方达最为知名的基金之一——易方达中小盘。这只基金目前规模接近200亿,自从2012年张坤接手以来,累计涨幅575%,8年5.75倍的涨幅虽然不能说是最好,但是在同类基金里也是非常优秀的。
从阶段涨幅来看,近3年任意一个时间点,易方达中小盘都是在同类的佼佼者。
之前和大家说过,买基金不能看名字买,易方达中小盘,听名字是不是以为持仓都是中小盘的股票呢?
让我们来看看持仓:
全部都是白酒、医药等板块的大盘股,基本和中小盘不沾边。而且张坤的投资风格就是偏向于大盘蓝筹。
张坤最出名的投资就是重仓买入茅台和五粮液并一直持有了7年,从2012年茅台100多块钱起,一直持有到现在1700多块钱,真正的是价值投资者。
试问有多少投资者可以持有一只股票长达7年呢?所以张坤的成功并非没有道理。
张坤的投资风格就是看准企业,下重注并长期持有,就像易方达中小盘,前十大持仓比例72%,而之前讲过的朱少醒只有40%,所以张坤的持仓在整个行业内都是非常集中的。
这就会导致,市场下跌,他的产品下跌,但是上涨的时候也会很快涨回来。
投资回报才是他看重的,而并非是回撤。
按照张坤的话来说:"真正的优质的企业,是很罕见的。他的理想,是陪这些优质企业,10年、20年的一路走下去。"
我们再来看看张坤的履历:
张坤从2008年起就入职了易方达,先后任职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12年时间都是在易方达度过的。
一心一意在一家公司工作,并管理着500多亿的资产,这在竞争激烈的公募基金中并不多见,就是这种专一的精神,让很多投资者选择了张坤的产品。
我在选择基金经理的时候非常看重稳定性,哪怕业绩差一点,因为基金经理就是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灵魂,一旦换人,影响非常大。
再来看看张坤的投资观:
前面也讲了一些张坤的投资观,除了重仓下注优质企业并伴随其成长之外,他也视巴菲特为榜样,信奉价值投资。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买入优秀的企业,分享企业经营的成果"。就如同他买茅台一样,不想持有十年以上的企业,就不要持有一分钟。
在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中,前十大持仓占比84%,港交所、腾讯、阿里、京东、美团是前5大持仓,占比50%,所以张坤的投资风格非常明显:集中仓位,买入优质企业,长期持有,降低换手。
总结一下,张坤执掌的基金,由于股权仓位很大,所以波动非常大,适合有比较强专业知识而且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否则买张坤的产品很难赚到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