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排名(全球股市指数行情)公募基金排名前100

2022-06-26 1:50:32 股票 xialuotejs

公募基金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进入2019下半年,A股由年后的一波猛涨调整为震荡模式,市场窄幅震荡依旧没有阻挡公募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

据Choice数据,三季度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逆势大增3600亿至13.78万亿元,其中非货基规模升至6.53万亿元,环比增加8.99%。

《》

22家公募基金规模超千亿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收官,各大基金公司非货基规模排名新鲜出炉,哪些基金公司非货基资产规模排在前列,又有哪些公司掉了队?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剔除货币基金规模后,2019年三季度末,易方达基金以3707.57亿元的非货币基金规模继续位居榜首,其三季度规模较二季度增长413.62亿元。中银基金规模增长339.32亿元,达到3061.08亿元,排名较二季度上升两位,排在第二。博时基金同样上升两位,三季度以2985.90亿元的管理规模排名第三。华夏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则分别排名下降两位,排名分别跌至第四和第五位,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2899.69亿元和2848.80亿元。而排在第6~10位的分别是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和富国基金,截至三季度末,其非货基规模分别为2705.94亿元、2590.24亿元、2377.78亿元、2048.54亿元和1977.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前十名榜单较为稳定,并未有头部公司掉出前十,仅是在内部进行了局部调整。

另外,三季度末非货基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扩容至22家,二季度末这一数据则为19家——平安、中欧、国泰等基金公司新晋千亿俱乐部。

尽管头部公司规模排名难以超越,但仍有部分基金公司三季度非货基规模增速不俗。比如长安基金、华泰证券(上海)三季度非货基规模涨幅翻倍上涨,均上升11个名次,*排名分别为第73位和第78位。

而从非基金规模增量上看,部分大中型公募基金公司的非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明显。其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高达413.62亿元排在第一位。另外,中银基金、鹏华基金和富国基金的规模增长均超300亿元。此外,排在非货基规模增长TOP20的基金公司,其规模增量均超百亿元。

三季度公募基金盈利2057亿元

比基金公司非货基规模更令投资者关注的还有,三季度公募基金的盈利能力。

据天相投顾数据,三季度,各类公募基金为基民合计赚取2057亿元,算上今年上半年盈利的6563亿元,前三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达8620亿元。

其中,权益类基金贡献了其中绝大部分收益。Wind数据显示,混合型基金三季度盈利959.2亿元领涨各大资产类别;股票型基金稍显劣势,三季度盈利267.31亿元。固定收益类方面,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三季度分别盈利337.82亿元、489.38亿元。而QDII成为*亏损的基金类别,受油气、港股基金拖累,三季度整体亏损6.29亿元。

据天相投顾统计,盈利能力排在前列的依然是易方达基金,该公司三季度盈利160.97亿元;南方基金紧随其后,三季度赚取90.58亿元;另外,嘉实基金、华安基金三季度分别盈利76.59亿元、76.01亿元。与此同时,三季度仅有中泰证券资管、恒越基金略微亏损,分别亏损为0.03亿元、0.01亿元。

此外,13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共有24家前三季度旗下基金利润超过100亿元大关。排在前列的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前三季度累计为基民赚超350亿元。




全球股市指数行情

财联社6月13日讯(编辑 史正丞)如果说周一亚盘和欧股下跌主要反映上周五美国CPI“强震”的余波,美股三大期指周一盘前继续大幅走弱,则令投资者在初夏的六月感受到了熊市凌冽的怒涛。

按照开盘时间排列,除了中国A股展现韧性外,日韩指数以及刚开盘的欧洲市场跌幅大都超过 2%。美股三大期指(9月期货)盘前继续重挫,纳指期货跌超一度跌超3%。按照这个跌幅今日开盘后标普500指数又要跌回熊市。

(标普500指数料将挑战近一年新低,TradingView)

在上周五收盘后,标普500指数较1月初的历史高点回落18.7%。累计跌幅达20%以上,即进入技术性熊市。

欧洲市场方面,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可能会丢掉议会多数地位,叠加英国四月GDP意外创一年多来*幅度萎缩,也进一步拖累欧洲市场的情绪。

熊市恐惧正当道

与股票市场类似,债券市场也出现新一轮暴走。美股投资者极为关心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周一摸到3.24%,续刷2018年10月以来的新高,背后也反映出市场对美联储对抗通胀的焦虑情绪。

Bel Air投资咨询主席Todd Morgan直言:“这就是熊市,当恐惧正当其道,迫使投资者涌向交易所出口,迫使人们清空投资组合并举手投降”。

美股的*一轮恐慌,正反应出投资者愈发怀疑美联储“稳稳地加息”是否最终会引发通胀彻底失控。

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虽然本周加息50个基点仍是市场的主流预期,但7月和9月出现单次加息超过50个基点的概率分别接近70%和80%。虽然有鲍威尔官方背书,但巴克莱和杰富瑞仍提醒投资者,本周美联储未必不可能祭出75基点的强力加息。

(7月目标利率区间概率,CME)

高盛策略分析师Zach Pandl也安慰市场称,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市场流动性将足够紧张,同时经济经济增速也会放得足够慢,到那时美联储就能暂停加息了。

但Pandl也表示,现在离那个时间点还非常远,意味着债券受益率的上行风险,风险资产持续承压,以及美元的广泛强势。

在美元拉升的背景下,日元和印度卢比成为周一最显眼的背景板。美元/日元汇率日内一度触及135,也是1998年以来的极值,推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发出迄今为止对日元贬值最严厉的警告。而印度卢比兑美元的创下历史新低后回升,印度央行此前也承诺使用千亿美元级别的外汇储备捍卫汇率大幅波动。

同样在全球市场逆风的背景下,被视为另类资产的加密货币也难免中招,比特币和以太坊日内跌幅均超10%。

不过这类资产的下跌更多与Defi平台Celsius的*状况有一定关联。




公募基金排名2019

大红大紫的权益类ETF,今年又突破了1万亿大关。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净值更新,全市场542只权益类ETF,总管理规模达到10003.67亿元,今年正式突破万亿关口,成为权益类ETF市场的里程碑事件。

万亿体量的权益类ETF市场中,华夏基金管理规模2276亿元,在51家公募中独占鳌头。易方达基金权益类ETF管理规模1257亿元,市占率也超过12%,已经形成“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

突破1万亿元

权益类ETF继续高歌猛进

继2018年-2020年权益类ETF大发展后,2021年权益类ETF(统计股票ETF和跨境ETF)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基金市场总规模不断扩容。

截至11月22日净值更新,全市场542只权益类ETF总规模已经达到10003.67亿元,正式突破万亿关口,创下权益类ETF市场的里程碑事件。

“这是公募权益类ETF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国内权益ETF市场也突破了万亿大关。”沪上一位公募业内人士称。

在权益类ETF总规模突破万亿的同时,百亿体量的权益类ETF也在持续扩容。

截至11月22日,全市场百亿权益ETF产品已经多达24只,比2020年底新增7只。其中,华夏基金旗下A50ETF、恒生互联网ETF两只产品,都是今年新晋百亿产品,华夏A50ETF更是在今年11月1日才成立,易方达旗下中国A50ETF,也是今年新增的百亿基金,规模增长非常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基金是今年权益类ETF规模大增的“生力军”。

截至11月22日,今年以来新发股票ETF产品数量232只,发行总规模达到1647.36亿元,在今年新增规模中占比高达74%。

虽然今年权益类市场表现相对低迷,但权益类ETF发行热度仍在,部分产品还成为爆款产品。比如汇添富、易方达基金旗下MSCI中国A50ETF,今年都发行规模达到8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华夏基金恒生互联网ETF,发行规模75.55亿元,也是不错的发行成绩。

目前,景顺长城、国泰、招商、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四只指数增强ETF也在火热发行,为投资者布局权益类ETF创新产品再添新选择。

万亿权益类ETF市场中,各家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分化也愈演愈烈,51家基金公司布局的权益ETF市场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强者恒强”的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华夏基金权益类ETF管理规模2276亿元,万亿市场中占比22.75%。其中,24只百亿基金中,华夏基金独占7只,全市场*规模的上证50ETF、近年来崛起的芯片ETF、华夏A50ETF、恒生互联网ETF,都为华夏基金总规模贡献巨大。

易方达基金权益类ETF管理规模1257亿元,市占率超过12.5%,位居全市场第二。另外,国泰、华泰柏瑞、南方基金的管理规模也超过800亿元,位居第二梯队。

沪上一位权益类ETF基金经理表示,国内ETF规模出现向几家头部ETF管理公司集中的现象,而海外ETF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格局。在这种环境中,各家公司需要全方位布局有特色的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交易及配置工具,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多因素推动国内ETF市场大发展

未来前景依然可期

谈及近年来权益类ETF规模大扩容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大力推动发展权益类基金、股市结构性行情给细分行业ETF带来的赚钱效应,以及ETF产品本身的优势等,都为股票ETF产品大发展,各家公募密集布局该类产品,带动权益类ETF总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认为,ETF市场大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监管层重视机构投资者,近年来一直在提倡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也带动了ETF市场的扩张;二是沪深证券交易所指导基金行业开展了大量投资者教育和宣传工作,更多投资者充分了解和认识了ETF这个产品类型;三是ETF本身具备交易便捷、风格清晰、透明度高、费用低廉等特点,激发了投资者对于优质ETF的需求;四是市场的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基金管理人参与其中,各个细分行业主题指数都有多家基金管理人竞争,大幅增加了市场热度和投资者关注度。

华宝基金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胡洁认为,ETF蓬勃发展的背后涉及多方面因素:一是近几年海外ETF同样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球股票ETF规模逼近6万亿美元;其次,今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新能源ETF、智能电动车ETF、光伏ETF、电池ETF等新能源赛道相关ETF,化工ETF、有色龙头ETF等周期类ETF,诸多热门细分主题ETF大量发行;三是国家重大政策的指导带来潜在投资机会,相关主题ETF和宽基ETF也出现集中发行;最后,ETF本身具有透明度高、交易灵活、跟踪误差小、交易成本低等投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类投资者的欢迎,也是ETF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也认为,近几年ETF大发展,原因包括:一是A股过去几年走出慢牛行情,结构性行情凸显,部分风口上的ETF获取了非常瞩目的业绩;二是投资者整体投资理念的进步,ETF投资者大部分由股民转化而来,部分投资者认识到ETF持有一篮子股票,胜率远远高于个股,同时也敢于在市场下跌中通过ETF持续入场,敢于投资上涨的长期好赛道,因此ETF规模暴涨;三是ETF产品本身的吸引力,ETF风格鲜明费率低廉,可盘中交易,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便捷程度都更高;四是监管的规范与支持,今年监管出台了指数基金指引,进一步规范和支持了ETF市场的发展。

“虽然今年权益类ETF大发展,但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非货币ETF规模占整个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和A股股市规模的占比都非常低,因此,指数基金和ETF的未来都有比较大的空间。往后看的话,股市结构性投资机会的特点和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进步,还将是ETF市场发展的*驱动力。”梁杏称。

北京一位权益类ETF基金经理也认为,权益类ETF基金具有透明度高、费率较低、投资高效等优势,随着公募FOF的推出和基金投顾的推动,权益类ETF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多,但部分传统的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充分参与这一市场,未来这一投资品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公募基金排名前100

为及时全面反映并评估基金品牌建设现状,积极促进投资者服务及证券基金业的文化传播,自2020年1月份开始,全景品基荟正式新增“头条号”和“雪球号”榜单,并将其纳入综合性榜单指标。其中侧重于资讯宣传、品牌营销的指标——媒体曝光度、微信订阅号、头条号、微博号构成“知名度榜单”。自2021年7月份开始,榜单新增“视频号”指标,各项指标权重相应调整为:25%订阅号、35%曝光度、15%头条号、15%视频号、10%微博。

综合评分结果显示,2022年4月份公募基金品牌知名度榜单前十名分别为富国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招商基金、华安基金、景顺长城。

简要榜单

注:

1.知名度综合评分体系:

2.本榜单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品牌传播及投资者关系工作的综合量化排名。需要特别声明的是,该体系中四个指标获取数据尚存诸多不足,如基于搜索技术的媒体曝光度监测,统计数据未能区分新闻资讯正负面,微信订阅号、头条号、视频号、新浪微博号因一些品牌未开通运营,也导致了评估存在完整性问题。因此,本报告“知名度榜单”评估结果是有局限的,不建议作为基金品牌IR考评的*指标。

免责声明:制表者力求客观公正使用网络工具,但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榜单数据主要反映在各大平台上、基金投资者关系工作量化排序,但不代表所述品牌的全部量化数据,不建议作为任何决策依据,更不构成对所述基金品牌旗下产品的买卖建议。对使用该报表带来的可能损失或风险,编者及其所在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公募基金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公募基金排名、全球股市指数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