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消息(st沪科股吧)

2022-06-25 22:48:11 股票 xialuotejs

中国重工*消息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重工(601989.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国际航运市场呈现积极向上态势,全球新造船市场超预期回升,但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劳动力资源不足、综合成本上升过快等压力下,船舶工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报告期内,公司紧紧把握国际航运市场回暖、新船订单需求快速回升的机遇,积极承接订单,生产经营保持平稳,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势头稳中向好,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95.39亿元,同比增长13.27%,实现扭亏为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3元(含税)。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上年同期为-4.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变动原因为:(1)报告期内,在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与人民币的升值双重挤压下,造船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公司深入推进实施成本工程,采取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举措持续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加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跟踪研判,统筹运用汇率锁定工具,有效降低汇率风险敞口,积极对冲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2)下属子公司武船重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2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收储,报告期收到土地补偿款并确认资产处置收益10.46亿元。




st沪科股吧

截至2022年6月21日收盘,ST沪科(600608)报收于4.34元,下跌4.62%,换手率1.2%,成交量3.84万手,成交额1686.24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44.7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35.3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09.42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中国重工*消息南北船合并

分久必合。拆分设立20年后,有着“南北船”之称的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再度走向合体,

10月25日,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

当天晚间,中船集团(南船)与中船重工(北船)旗下的8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久之洋(300516)、中国动力(600482)、中国应急(300527)、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中国船舶(600150)发布公告称,10月25日接到控股股东来函,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19〕100号)。

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官方尚未宣布新设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有说法称,原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将出任新设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党组书记、董事长;原中船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杨金成,将出任新集团的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对此,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尚未确认。

那么,南北船当年为何要拆分,如今又为何要合体?

“两船”缘起

199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在业内分别被称为“南船”和“北船”,主要以地域区分。

其中,长江以北包括武汉在内的造船工业(船舶总装、科研院所及一些非船业务)归属中船重工(北船),长江以南的船舶总装资产划归中船集团(南船)。北船偏军工生产,南船民品居多。

南北船当年分拆的大背景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目的是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同时建立适度竞争机制,以利于企业搞活等目标的实现。

据界面报道,按照当时的方案,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将逐步改组为若干个企业集团。这五家军工总公司最终全部一分为二,十大军工集团由此成立。这也促成了中国船舶工业*实现政企分开,中船总公司从一家部级国家机关变更为两家企业集团。

这场一分为二的改革,自启动之初就有一个担心:两家公司布局的交叉地带的增多,未来会不会产生内耗,尤其是在海外市场进行竞争的时候。随着南北船的发展,以及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这种担忧有所升温。

近年来,全球船舶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尤其是民品船舶业务。在这一短期内难以逆转的行业大背景下,合并清理南北船重合的业务,减少内耗,去产能,提升整体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这类考量开始占据上风。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此前在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国务院国资委自201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船舶等领域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海工装备等领域专业化整合。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推进船舶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高层表态,以及这两年来南北船高层的持续换防,也为两船重组合并添了许多预期。

今年7月1日晚间,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久之洋(300516)、中国动力(600482)、中国应急(300527)、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中国船舶(600150)等8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于7月1日接到控股股东通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这也是官方*正式确认中船集团、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标志“两船”合并正式提上日程。

对此,李锦分析,两家内部本身分别都在产业重组,有的企业是亏损的,包括上市公司比较多,所以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矛盾,应该用了比较长的时间。7月的公告说明,两家应该在主要矛盾方面已经理顺。

两大央企旗下资产梳理

今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在接受

在南北船集团层面的重组推进过程中,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层面的重组也在同时展开。

今年以来,南北船资产整合动作频频。“北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动力拟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展中高速柴油机业务整合;而“南船”加速对内部上市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及中船防务日前双双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前者拟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总装资产,后者将置入船舶动力资产。

10月24日晚间,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根据批复内容,国资委原则同意中国船舶本次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的总体方案。根据此前中国船舶发布的资产重组方案,此次资产重组主要内容为,该公司向中船集团、中船防务、中船投资等多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江南造船100%股权、外高桥造船约36.27%股权、广船国际51%股权等资产。

安信证券研报解读称,这是将中船集团旗下核心的军民船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将作为中船工业集团的船舶总装资产上市平台,上市平台定位进一步明晰。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中国船舶与中船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

近年来南北船集团资本运作频繁,旗下各上市公司定位相对清晰:北船拥有28家科研院所、5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船舶总装)、中国动力(动力)、中国海防(海洋信息化与电子)、中国应急(应急装备)、久之洋(光电装备)。南船拥有10家科研院所、3家上市公司——中国船舶(船舶总装)、中船防务(动力)、中船科技(高科技平台)。

国盛证券团队预计,南北船战略性重组后,或将按各业务板块继续推动内部整合,加快核心资产证券化进程。

合并前景

对于两船合并的前景,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方面,李锦认为,当初分开是为了促进竞争,加快市场经营的步伐。分开这些年,市场竞争是加快了,功不可没。但另一矛盾上升了。拆分后,此前的重复建设现象加剧。如果一家船厂只造10万吨级的船,另一家造30万吨级的船,肯定是两家都造30万吨级的船才算竞争关系。这样便加重了重复建设。

“将两大集团分割开来,多年来均存在发展的短板,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建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身处产能过剩行业,从南北船到海工装备领域,这一系列的整合至少能避免一些竞争层面上的问题,比如企业之间抢单子,互相杀价。重组后,还能降低企业背负风险的可能性,更容易协调产业发展。”

此次南北船联合重组,李锦认为也合乎世界趋势。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造船企业选择通过并购重组焕发生机。今年1月,韩国现代船厂并购韩国大宇船厂,成为世界*的造船企业。李锦表示,这起并购深深地刺激了中国造船企业,中日韩三国造船市场竞争惨烈,韩国超级巨无霸船厂的诞生将会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为了追赶对手,国内船厂也需要强强联合。”

不过,他也表示,南北船合并后,或会对国内其他船厂,如招商局和中远海运集团两家央企旗下的多家造船厂,以及民营船厂形成一定的冲击。所以他认为,“重组后,不能简单结束各个下属船厂之间的竞争关系,合理的要保持,也包括允许地方船企和民营船企能够与其充分竞争。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持竞争,这是改革的成果,要维护这个成果,这就要研究了。”




中国重工*消息新闻

视频加载中...

被誉为“中国重机工业的摇篮”的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多种重型机械制造能力,为冶金、矿山、隧道、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大型装备,却一度面临破产重整的困境。

2019年,北方重工实施混改以来,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打破了传统国企“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僵化局面,“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赛马”管理,让老国企有了提质增效的紧迫感,深厚的技术积淀成为企业创效的发力点,公司从传统的单一设备生产商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商转变,打出了高质量发展“组合拳”,“跑”出深化改革加速度。如今,百年国企正焕发新动能。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重工*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重工*消息、st沪科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