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月21日丨康泰医学(300869.SZ)公布,近日,公司与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理委员会经充分交流和深入沟通,就公司在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投资建设康泰医学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相关事项达成共识,拟签订投资协议。
项目内容及规模:新建输液器、注射器、牙科材料等医疗器械生产线、配套设施及康泰医学其它产品的改扩建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3亿元(包括厂房、设备以及土地出让金等)。
投资和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规模共计约5万平方米,自取得项目用地使用权之日起24个月内建成投产。
成本投入较高,及价格偏低的经济快递产品占比提升,是顺丰控股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图/IC
文|《财经》
编辑|陆玲
作为A股快递龙头,顺丰控股(002352.SZ)近日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由于一季度表现较为糟糕,虽然二季度盈利环比大幅改善,但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仍同比下滑79.8%,扣非后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
拟将快递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升级为技术密集型的顺丰控股,面临成本投入较高,及价格偏低的经济快递产品占比提升的难题,这也是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顺丰控股净利润亏损近10亿元的表现,连累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持续低迷。2021年8月23日,公司股价跌2.33%,收盘于每股56.71元,相对于2月18日的115.88元每股收盘价,跌幅为51.06%,市值蒸发2695.79亿元。
业绩和股价的低迷,让部分机构将顺丰控股调出了十大重仓股。
2021年一季度持有顺丰控股1600万股的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将顺丰列为当期第七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排序)。到了二季度,顺丰控股已经不在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名单中。
“对原来重仓的快递业龙头进行了清仓,我们原来重仓这个行业龙头的原因是基于其日常生活的黏性,以及用户愿意为时间付费从而加强其行业护城河壁垒的判断,事实证明我们的误判很可能只是基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基金经理焦巍在二季报中表示,“在一季报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对需要基于信息优势的投资标的处于先天劣势,因此本着亡羊补牢的态度予以了认错回避。”
亦有市场人士对顺丰控股前景表示乐观。一位快递行业研究人士告诉《财经》
“公司处于资源投入和经营转型升级期,短期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和业绩波动。”安信证券指出,随着公司资源投入逐步释放成效,竞争力将进一步夯实,参照海外快递物流巨头成长经验,顺丰有望成长为国际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商,持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净利润下滑
8月23日,顺丰控股发布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2%至883.4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79.8%至7.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113.85%至亏损4.77亿元。
相对于一季度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亏损9.89亿元、11.34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209.01%、236.28%的表现,上半年顺丰控股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所好转,但仍尚未摆脱低迷的困境。
在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同比下滑12.65%的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高达9.43亿元的投资收益,成为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增长的主要功臣,也是公司净利润为正的主要推手。
2021年上半年顺丰控股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合计12.37亿元,相对于上年同期的3.17亿元,同比增长209.22%。公司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来自公司将位于中国佛山、 中国芜湖、中国香港的三项物业资产的权益,转让至顺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处置收益。
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急送、供应链及科技服务是顺丰控股五大业务板块。
成本投入增加及价格偏低的经济快递产品占比提升,仍是顺丰快递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上半年公司利润总额10.93亿元中,其中速运分部实现利润总额15.14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滑,一方面因整体网络资源集中于2021年加大投入导致成本增长过快,另一方面因定价相对偏低的 经济快递产品业务占比提升过快导致毛利承压。
同期,顺丰控股快运分部亏损总额为5.08亿元。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因为推进四网融通、 加速快运网络建设 、加密干支线运力以提升陆运时效所致。公司快运分部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25%、-3.99%。
2021年上半年,顺丰控股营业为794.21亿元,同比增速为37.26%,高于同期营收24.20%的同比增幅。对此,公司表示主要是业务增长引起成本增加,以及公司加大产能建设和新业务拓展等投入综合影响所致。
今年一季度,顺丰控股净利润亏损金额9.89亿元的表现,引起市场一片哗然。
对于一季度业绩变动,公司给出的解释,包括继续加大新业务的前置投入、网络融合调整的初期存在资源重叠投放导致成本提升、部分定价偏低产品的件量占比上升较快等。
在顺丰控股2020年度股东大会,公司实控人王卫表示:“首先跟股东做一个道歉,因为我认为第一个季度真的没有经营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他坦言在管理上有疏忽,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从顺丰控股二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一季度环比增加约17.91亿元表现来看,公司业绩环比确实得到好转。
对此,顺丰控股称,上半年公司续审视各业务线的资源投放,加强速运网络、快运网络、仓储网络及加盟网络的场地、线路等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利用率、营运效能等 指标第二季度环比提升,持续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伴随业务量的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成本摊薄,规模效应有所体现。
2021年二季度,顺丰控股营业成本为398.54亿元,相对于上年同期的296.89亿元,同比增速为34.24%,相对于一季度该数据40.44%的同比增速,下滑6.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控股重点发力的供应链业务,上半年营收52.94亿元,同比增长79.02%,这一数据在公司分产品同比增幅中位居首位。
顺丰控股表示,建设数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是公司向综合物流供应商转型的重要一步,该项目不直接产生收益,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公司供应链一站式服务能力,提升客户黏性。
一位物流行业分析师对《财经》
“从平台供应链方面来看,顺丰在供应链业务方面的竞争对手是京东和阿里,商流(消费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是供应链业务四大模块,顺丰拥有信息流、物流资源。”一位供应链行业人士曾向《财经》
多渠道融资
处于转型期的顺丰控股,对资金需求较大。
从公司2021年半年报的现金流来看,现金净增加额有所好转,同比由负转正。2020年上半年,顺丰控股的现金净减少83.74亿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顺丰控股的现金净增加7.77亿元。
分析现金流的构成可发现,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减少了38%;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减少了39%;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188%。现金流的好转,更多是由筹资现金流所带来的贡献。
事实上,原本在融资方面保守的顺丰控股,近年来已开始改弦更张。
发行债务方面,2019年11月,顺丰控股发行了58亿元的可转债。从2018年开始,顺丰控股的下属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下称顺丰泰森)每年都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4期的超短期融资券,每年募资总额在15亿-25亿元之间。
2021年2月,顺丰控股公告称,将通过顺丰泰森及SF Holding Investment 2021 Limited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等值人民币200亿元(含200亿元)的债务融资产品。
定增方案,2021年2月,顺丰控股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定增募资220亿元用于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湖北鄂州民用机场转运中心工程、数智化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此次非公开发行的申请已于5月31日通过证监会审核。
顺丰控股还频频通过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方式,拓展融资平台。
6月30日晚间,顺丰控股旗下子公司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顺丰同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顺丰控股公告,此次分拆上市将搭建顺丰同城国际资本运作平台,拓展子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顺丰同城所募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主营业务拓展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前,5月17日,顺丰房托(2191.HK)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这是香港房地产信托基金市场首个物流REIT,以及首个快递企业赴港发行的REIT。
《财经》
有观点认为,顺丰控股自身现金流也并不宽裕,顺丰同城赴港上市募资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母公司在财务压力下的应对举措。
纵观顺丰控股近三年各报告期的现金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部为正值,金额在10亿元-75亿元之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只有2021年一季度为负,金额为-12.49亿元,其他各期均为正值;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部为净流出,流出金额在90亿元-180亿元之间。
顺丰控股每年上百亿的投资支出,或与其2018年以来的多元化扩张策略有关,在2019年收缩战线回归主业之后,公司不断加码物流行业。
今年2月,顺丰控股发布自愿性现金部分要约的综合文件,宣布开始以175亿港元进行要约收购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下称嘉里物流,股票代码:00636.HK)51.5%(按全面摊薄股本计算)股权。8月11日晚,顺丰控股和嘉里物流发布了该要约收购的综合文件,表示要约期12日正式开始,9月2日截止,收购溢价较最近三十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高56.22%。
顺丰控股在更加聚焦物流主业的同时,也砍掉了部分业务,比如保理业务。
8月4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其持有深圳市顺诚乐丰保理有限公司、顺元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的股权,基于公司自身战略规划,将于6个月内,通过股权对外转让、注销、或变更经营范围等方式,退出商业保理业务。而这距离顺丰控股的商业保理牌照到手不到1年。顺丰的保理业务是顺丰供应链金融中的一环,为其采购单位的上下游企业及其他优质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
在此之前的5月12日,顺丰控股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承诺在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使用完毕前或募集资金到位36个月内,不再新增对类金融业务的资金投入(包含增资、借款等各种形式的资金投入)。
有观点称,此次顺丰控股承诺退出商业保理业务,主要是由于其正在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
证监会的再融资规定中,对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类金融业务做了明确的边界划定,重点指出,上市公司开展类金融业务应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业态所需、行业发展管理及产业政策,应当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行业发展或符合行业惯例。
1月12日丨康泰医学(300869.SZ)公布,近日,公司收到康泰投资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进展的告知函》及《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获悉康泰投资于2021年10月8日至2022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55.39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823%。
此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康泰投资持有公司股份2008.95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99%,不再属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从股价来看,康泰医学(300869,SZ)当初可谓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里的“新人王”,发行价只有10.16元,却在上市当天冲到307.75元/股(前复权)的*价。不过一年之后,截至8月24日收盘时,其股价已下跌至49.84元。
后疫情时代,因疫情防控需求而实现业绩起飞的康泰医学,能否继续撑起高业绩和高股价?政策春风推动行业扩张,康泰医学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确立自身优势?这都成为影响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
从康泰医学这一年的行动来看,产品的“质”与“量”是主要突破口。一方面,康泰医学两度扩张产能,其*募投项目的预计产能达到每年3000万台(套);另一方面,康泰医学要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渗透,提升家用医疗产品和可穿戴医疗产品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的机遇期也带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
股价较上市首日收盘价下跌超57%,后疫情时代如何维持业绩?
上市这一年,康泰医学的股价可谓“一波三折”。发行价只有10.16元,股价却在上市当天一度达到307.75元的*价,并报收于117.75元。
不过,投资者对康泰医学的信心并没有维持太久。从去年12月至今,康泰医学股价整体上维持着下滑趋势。据Wind数据,康泰医学去年底还有1330家机构投资者,但截至一季度末仅剩2家。上市一周年(8月24日),康泰医学收盘价为49.84元,较上市首日收盘价下跌57.6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康泰医学股价的大起大落与疫情防控有直接关系。从历史数据来看,康泰医学以往的盘子并不算大。据其招股说明书,康泰医学2017年至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0.62亿元和0.74亿元。
去年,疫情防控的需求使得红外体温计、血氧类等产品需求大涨。2020年年报显示,康泰医学去年的归母净利润达到6.13亿元,同比增长731.37%。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康泰医学的业绩增速还能维持吗?
在康泰医学今年的两场业绩说明会上,一个屡次被提起的问题就是公司如何在后疫情时代维持增长。而康泰医学近日披露的半年报,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投资者的担心。
据其半年报,康泰医学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15亿元,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1.45%和44.34%。对此,康泰医学也在半年报中表示:“市场需求逐渐趋于理性。”
疫情防控的需求回落是整个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问题。鱼跃医疗(002223,SZ)、宝莱特(300246,SZ)等被康泰医学视为同行的公司,均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如何开发后疫情防控时期的业绩增长点,继而获得投资者的信心,成为每一家业内公司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对此,康泰医学多次在公告中表示,将抓住医疗器械行业扩容时机,扩大产能、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并加强成本管理。
从产品创新来看,经统计,康泰医学上市一年内新增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及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文件》,还表示要拓展远程业务。不过截至目前,康泰医学还未就该业务的进展披露实质性细节。
此外,康泰医学还成立了新的子公司,以完善公司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关键零部件供给的及时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押注高端市场、大幅扩张产能,竞争压力下如何突围?
除了疫情防控因素,去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助力康泰医学所在的医疗器械行业进入提速发展期。根据康泰医学的招股说明书,当前老年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快速增加。
不过,机遇的存在往往也意味着竞争的纷起。一方面,康泰医学的每一类产品均有较多同业厂家。另一方面,这一年医疗器械行业并购、整合不断。重重竞争之下,康泰医学要如何突出重围?
打入高端市场成为康泰医学的突破口之一。去年8月,康泰医学在全景网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就表示,其产品技术水平处于中等,但产品应用场景广泛,如医疗机构和家庭个人。而今年8月,康泰医学在发布的可转债可行性报告中表示,计划投资7亿元建设“康泰产业园建设项目”,其中一个目的便是优化产品结构、布局高端市场。
据上述公告,康泰医学认为家用医疗产品和可穿戴医疗产品有望成为医疗器械的主要增长点。
但消费者对上述产品的外观、人机交互、产品可靠性、产品智能化等方面会有更高的要求,而康泰医学现有注塑车间、模具车间只具有加工中低端产品的能力。
不过,布局高端市场并不只是康泰医学一家的想法。“疫情防控+政策”带来的行业规模扩张,使得不少长期面向国内中低端市场的企业,有了向中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渗透的机会。如何维持自身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需要康泰医学关注的命题。
另一方面,扩张产能、抢占市场也是康泰医学上市以来的基本战略之一。上市不到两个月,康泰医学便宣布要调整募投项目的实施方式,扩张“医疗设备生产改扩建项目”产能,原预计每年新增产量142万台(套)变更为500万台(套)。
此外,今年计划的“康泰产业园建设项目”还要进一步扩大产能,在公司现有每年538万台(套)的设计产能基础上,通过产业园形成年产3000万台(套)的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康泰医学在扩张的同时,也带来融资需求的大涨。除了上述可转债,今年3月和5月,康泰医学两次决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两次授信额度合计不超过32.3亿元。这也反映到康泰医学的财务指标中,据其半年报,康泰医学今年上半年短期借款7.61亿元,而去年底为2.68亿元,并进而抬升其资产负债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300869康泰医学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300869康泰医学股吧、顺丰股票代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