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股票600481)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1条

2022-06-25 13:52:56 证券 xialuotejs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银保监会微信*1月29日消息,为促进保险业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保险保障基金的积极作用,维护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商财政部、人民银行对2008年颁布施行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今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管理办法》在修订中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少数不适应保险业风险防范和高质量发展的条款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增强基金费率的科学合理性,提升保障基金可持续能力。三是坚持强化管理。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效能。

《管理办法》共7章40条,分别为总则、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固定费率调整为基准费率加风险差别费率、建立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之间的融通机制、强化对违反办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在各方意见建议基础上,对《管理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依程序发布施行。

***网




股票600481

2020年09月17日APP讯,双良节能(600481)急速拉升0.29元,涨幅7.82%,成交量4562.51万股,成交额1.80亿元,换手率2.80%,振幅7.82%,量比75.60。

昨日(2020-09-16)该股净流入金额9321.93万元,主力净流入6671.00万元,中单净流入1133.12万元,散户净流入1517.80万元。

最近5日主力增减仓(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双良节能共计登上龙虎榜1次,表明双良节能股性一般。

公司主要从事主要从事中央空调、空冷器和化工业务。

截止2020年6月30日,双良节能营业收入7.384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6.9952万元,较去年同比减少74.1761%,基本每股收益0.011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22

新华社

5月22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患者配药。新华社图

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再次明确今年医保领域的改革目标。

重点一: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

任务明确,继续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并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这意味着,药品集采将继续扩围,进一步挤压药品带金销售的空间,扩大老百姓受益面。

三年来,集采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国家累计6批集采共采购234种药品,平均每个省份药品集采品种累计已达50个。国家医保局此前也已经明确,药品集采将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

集采不仅实现被采购药品的降价,同时也对药品市场产生鲶鱼效应。从国家医保局开展的药品价格监测数据看,2019年和2021年这两年,药品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年均达到7%左右。

在高值医用耗材方面,2022年国家层面将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针对国家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将指导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实施1次集中带量采购。

重点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是重要的民生价格。任务明确,各省份2022年6月底前印发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年底前将医疗服务价格调出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

此前,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明确通过3至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赣州、苏州、厦门、唐山、乐山5个城市成为试点城市。

4月25日,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医生、青南支医队员孙敬(左一)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坐诊。新华社图

2022年,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将指导地方科学设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触发标准及约束条件,年内开展1次调价评估,符合条件的及时调价。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同时,也将不断完善配套措施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包括做好调价可行性的评估,做好医疗服务价格和支付政策协同,将调价部分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

重点三:推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为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任务明确,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40%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工作,DRG付费或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30%。

5月22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工作者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预约上门治疗的患者扫描电子医保卡。新华社图

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个人负担。2019年以来,30个城市的DRG付费国家试点和71个城市的DIP付费国家试点先后启动,在放缓医药费用增速、规范医疗行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介绍,在国家试点的基础上,部分省份也选取了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展试点,全国DRG、DIP的试点已经超过200个。根据安排,相关部门将对已进入实际付费阶段的试点城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善支付政策。

重点四: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2022年,将继续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好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

1月1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ICU病房,医护人员准备为4岁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注射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新华社图

此外,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稳步提高,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实现了市级统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等省份已经探索开展省级统筹。接下来,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将继续推进。

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面,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也将指导各地推进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再次明确!2022年医保改革重点有这些》。编辑 章卉)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1条

胡扯。

吓唬谁呢?

当第一次被问到以下问题的时候,我震惊于现在保险行业法规和产品这么复杂,已经把客户逼得这么卷了吗?

我没好意思问客户信息来源,但近期又有一位客户提到这个说法。这种信息误导是最可怕的,因为搬出法条,看起来特别可信。以下是我当时对客户的回复:

我回复中提到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是2008年修订发布的。近日该办法发布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条款中一些细节。


目录

01 什么是保险保障基金?

02 谁是保单受让公司?为什么要救助?
03 保险公司是怎样度过危机的?
04 本次修订的变化
05 消费者应该关心什么?


我们先看本次修订之前的法规: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08)》第21条:

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

看到救助不超过90%、80%,有的所谓的「大公司」/「知名保险公司」业务员就高潮了:「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个人保单利益最多只能保障90%。小公司的产品还是别买!」

真的是这样吗?用咱们小时候学过的语法,先忽略所有的定语提取主干,第21条就说了一件事:保险保障基金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这就很清楚了,对个人持有的保单来说,90%是保险保障基金给接手这些保单的保险公司帮忙的上限,不是该保险公司给保单持有人或被保险人赔付的上限,保险公司还是严格按照保单合同赔付的。

即便是在2022版征求意见稿之前,这一点也是毫无异议的。

那么,保险保障基金是什么?谁又是保单受让公司?为什么要提供救助?


01

什么是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是保险公司十大安全机制之一。

保险公司每收上来一笔保费,都得拿一点出来,每年按照保费规模给保险保障基金交一笔钱,从2008年开始,截至2021年底,各保险公司已经汇集成现在一个1830亿的大盘子。
万一某家保险公司要被撤销或破产,钱不够偿付保单利益的时候,就从保险保障基金大盘子里面拿钱出来救助。救助谁呢?在《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08)》第21条中,救助对象是:保单受让公司,不是保单持有人。


02

谁是保单受让公司?为什么要救助?


如果一家保险公司出事,面临破产或被撤销,保单持有人的合同(包括人寿保险合同、长期健康保险合同、长期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和年金保险合同)会转让给其他经营这些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这家接手的公司就是「保单受让公司」。
如果没有公司愿意接手,银保监会就会指定保险公司。但事实上与「接盘侠」不同,受让公司是很愿意接手的,为啥呢?

因为接手这些保单,虽然是接手了债务,但同时也接手了资产。资产是即时到手的,债务却早得很,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期限,慢慢还呗。
要是偿还有压力怎么办?保险保障基金帮忙还呀。

为什么要提供救助?为了不让保单受让公司吃亏呗。保险保障基金保护的并不是哪家保险公司,而是整个行业。保护了行业,才是保护了咱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03

保险公司是怎样度过危机的?


这些都是保单利益的层层保障,实操上其实都到不了接手和救助这一步。保险保障基金会收购股权、接管、坐镇整改、扶持回正轨后再退出股权架构。
从2008年保险保障基金成立以来,通过上述接管的方式共帮四家保险公司度过危机:新华保险、中华保险、富德生命、安邦保险。
这些公司的保单在接管期间消费者利益从未受损,全部正常赔付,此后也都正常运营。


04

本次修订的变化


其实就该条款来说,并没有实质的规则改变,只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相关具体内容。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22)(征求意见稿)》第23条

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长期健康保险合同、长期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和年金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

(三)涉及*保险和投资连接保险的,另行规定。

保险保障基金依照前款规定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的,救助金额应以保护中小保单持有人权益以维护保险市场稳定,并根据保险保障基金资金状况为原则确定。


01 进一步明确受保险保障基金救助的保单范畴

2022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受保险保障基金救助的保单范畴。

只要是长期保险,包括消费型重疾险(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其保单利益都是受到国家兜底保障的。

此前业内关于消费型重疾险是否属于人寿保单存在争议,修订版确认了,消费型重疾险也受到兜底保障。


02 进一步明确*保险和投资连接保险不适用该条款的规定
*险、投连险由于有「不保证」的收益部分,这部分不属于合同约定的保单利益。所以万一发生保险公司破产及保单受让,就不能按照上述条款接受救助。


05

消费者应该关心什么?


01 大公司、小公司都安全

因为即便被接管、甚至破产,合同约定的保单利益是不受影响的。

02 *险、投连险的不保证收益部分,不属于合同约定的保单利益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对于合同约定的保单利益,即便保险公司发生风险,也会按约定赔付。

安邦集团在被接管期间,银保监会坐镇推进存量保单对付,「按合同或销售时的约定利率进行给付……并已全部兑付,未发生一起逾期和违约事件」。

注意,是按照合同约定利率给付,即只有保证的利益才能***得到兑付。

03 如果你担心保司被接管甚至破产,你应该担心的不是公司大小,而是你买的产品是不是写在合同上的确定利益

纯年金险和增额寿险就是白纸黑字合同约定的确定利益,到哪一年、派发多少钱或账户有多少现金价值是确定的,不会多也不会少。

带*账户的年金险,演示利率有低档利率、中档利率、*利率,其中低档利率是保证的,其他均不保证。

万一保险公司发生风险被接管,则根据行业法规,按照保证利率(低档利率)进行给付。就算公司没有发生风险,如果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低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按照低档利率给付。

所以比起保险公司大小,消费者更应该关注保单利益是否是保证、确定的。


监管的举措是为了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部分恶意的曲解解读毫无意义。只有行业健康稳定、各家保险公司才稳定向好、广大消费者才共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END—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股票60048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