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龙蟠科技2022年6月21日在上证E互动上发布消息称,截至2022年6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27万户,较上期(2022年6月10日)增加8982户,增幅达16.72%。
龙蟠科技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20日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3.67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0.5万~1.5万区间占比*,为33.88%。
基础化工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2年3月31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显著增长,区间涨幅为21.56%。2022年3月31日至2022年6月20日区间股价上涨43.25%。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6月20日,公司*总股本为5.65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4.82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8972股下降至7687股,户均流通市值29.05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龙蟠科技户均持有流通市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20日,基础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28.03万元。其中,26.17%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1.5万~19.5万区间内。
基础化工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沪股通持股
2022年6月20日,沪股通持有龙蟠科技的股份数量为105.53万股,占流通股本的0.21%。
沪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月17日,小编了解到,在2021年末隆重推出财富号之后,上周,“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的财富号正式在中信证券APP亮相,并迎来了首批入驻的基金公司。
截至发稿,该财富号已经吸引到10余家头部基金公司入驻,包括华夏、广发、南方、易方达、博时、华安、工银瑞信、汇添富等在内基金公司均已经发布入驻公告。
据介绍,中信证券将依托其在基金行业的优势地位,推出财富号及配套的内容开放平台,构建基金生态圈,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市场即时变化、行业分析、基金策略、产品售前售中售后陪伴等服务。并致力于解决当前“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的痛点,目标让投资者、卖方、买方目标一致,走向基金挣钱与基民挣钱的财富管理之路。
与传统互联网机构及银行的财富号所不同的是,中信证券的财富号并非简单的在APP中为基金公司提供产品推介及广告宣传页面,而是将基金公司、券商、买方、卖方投研、券商线上、线下流量、场内场外产品以及客户建立了生态链接,有温度的客户陪伴和专业的财富管理并行。
除了在中信证券APP中常态化的广播式展现之外,中信证券还在内容分发层面以线上+线下+智能化分发的三位一体的方式将客户经理的专业资产配置能力和线上经营相结合,为客户提供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财富管理服务。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信证券在券商股权+混合公募基金的销售规模中稳坐头把交椅,*,同时在全市场位次中排名第14位。
尽管与基金代销市场上的头部商业银行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据中信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勇进在去年11月份举办的中信证券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基金投顾分论坛上透露,从产品保有方面,中信证券公募及私募产品保有规模达4000亿,较2018年增长2.5倍,未来上升空间较大。
此外,据李勇进介绍,中信证券财富管理板块收入中,传统通道业务收入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占比已由2017年58%下降至46%,而财富管理收入占比则由16%提升至28%,财富管理板块收入已经成为中信证券最重要的收入增长点之一。
而此次中信证券携头部基金公司倾力打造财富号,也有望激活过往券商对财富号的消极态度。
据了解,中信证券之前,仅国泰君安和平安证券的财富号实现了与头部各大基金公司的互动,而其余中小券商却一直对财富号持观望态度。特别是在当下财富号市场主要由蚂蚁基金和天天基金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占据“寡头”垄断之位的情况下,中小券商发力财富号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
据某华南券商网金部门负责人坦言,对于中小型券商而言,一方面其掌握的基金公司的资源相对有限,吸引入驻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从时间和精力上看,开设财富号确实是一项大工程。
但也有人表示,证券公司发力财富号会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便于证券公司KOL(关键意见*)的内容输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的培养。
华林证券首席技术官(CTO)刘亚猛认为,券商的经纪业务未来将进入以生态为王的4.0时代。所谓生态为王是指一个开放性的平台,邀请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的入驻,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服务。
上交所2021年1月7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龙蟠科技因属于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跌幅偏离值累计20%而登上龙虎榜。龙蟠科技今日报收28.00元,异常区间(1月5日至1月7日)涨跌幅为-17.89%,累计偏离值-21.04%,区间成交额13.64亿元。
异常区间(1月5日到1月7日)买卖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异常区间内共有4个机构席位参与该股。机构合计净卖出3901.60万元。
榜单上出现了2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二、买四、卖四,合计买入5065.53万元,卖出2998.60万元,净额为2066.93万元。
买二、卖四均为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该营业部买入2700.61万元,卖出2998.60万元,净买额为-298.00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41次,实力排名第25。
买四为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该席位买入2364.93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349次,实力排名第10。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从汽车润滑油到锂电赛道,龙蟠科技(603906.SH)“抱上”宁德时代(300750.SZ)“大腿”,意图大展拳脚。但在内卷的磷酸铁锂赛道,谁才是那匹黑马?
自2022年5月30日龙蟠科技宣布完成22亿元定增后,股价开始上窜。以收盘价计算,截至6月15日,公司股价由29.95元/股涨至36.78元/股,11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20%。15家定增认购机构账面浮盈38%。
自傍上锂电概念,龙蟠科技市值大涨,从2020年5月末的29亿元到如今的177亿元,涨幅约510%。只是在投资磷酸铁锂一路内卷的赛道上,这一涨势是否能够持续?而龙蟠科技又是否留足了后劲?
傍上\"宁王\"
龙蟠科技原来的主业围绕汽车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开展,主要产品包括润滑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发动机冷却液、车用养护品。公司在2021年以前营收增长进入瓶颈期,股价上涨缺乏想象空间,市值一度停滞在二三十亿元。
2020年公司开始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
当年年末,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与龙蟠科技签约,将其磷酸铁锂相关资产和业务出售给后者。2021年公司以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常州锂源)为跳板,开始转型并承接新能源业务。
天眼查显示,常州锂源也才成立于2021年5月12日。2021年6月,贝特瑞旗下天津纳米、江苏纳米两家公司完成交割转让,转投常州锂源旗下。
在拿下磷酸铁锂资产后, 常州锂源傍上了上海国资委和“锂电龙头”宁德时代。
2021年12月16日常州锂源迎来2家颇具重量的投资机构。天眼查显示,福建时代闽东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约10.43%,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问鼎投资)持股约9.57%。
前者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资委,股东方包括:上海国资委旗下的青岛上汽创新升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德市国资委旗下的宁德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为宁德时代。
而问鼎投资正是由宁德时代***出资控股。综上,宁德时代持有常州锂源的股份达12.72%。
2021年6月,常州锂源公司并表至上市公司,带动龙蟠科技营收倍增。2021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 40.54亿元,归母净利3.51亿元,同比分别大增超110%、70%。
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营业收入18.95亿元,占上市公司营收的比重为46.7%,净利润2.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贡献了上市公司近五成的归母净利。
70亿押注磷酸铁锂
市值大涨、营收飙升,龙蟠科技全力押注磷酸铁锂赛道。
今年6月13日公司决定将张家港的原投资项目“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项目”变更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他项目”,并增加投资规模至15亿元。
事实上,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以常州锂源为核心开始加速向锂电赛道转型,或成立或收购锂源子公司,并连续宣布多起产能扩张计划。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其计划与已签署项目合计涉及投资总额近70亿元,虽然其中不少项目为合建产能,并且分一期、二期建设,但是资金规模仍不可小视。
比如今年以来:
4月,龙蟠科技拟与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同书》,计划投资19亿元在襄城区建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2.5万吨磷酸铁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二期追加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2.5万吨磷酸铁项目,在一期项目投产后24个月内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产。5月11日,公司为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拟与唐山鑫丰锂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9亿元在湖北省或河北省唐山市投资开发建设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碳酸锂项目。成立多家锂源子公司、产能大扩产,钱从哪来?
2021年8月28日公司公告 拟定向募资约22亿元,今年5月30日完成募资。
“嗷嗷待哺”的项目让刚刚募集而来的资金耗去大半。6月14日公司称,募集资金中的12.9亿元对常州锂源进行增资,并由常州锂源对其全资子公司、公司控股孙公司四川锂源以募集资金12.9亿元进行增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公司有息负债达33.8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就达22.40亿元。
“傍上”锂电,市值似乎有了可想象的空间。龙蟠科技市值从2020年5月末的29亿元,*涨至2021年10月末的340多亿元,如今市值约177亿元。
锂电概念也使得该公司定增项目受到机构的追捧。
此次定向融资发行股份采取询价方式,其发行价格不低于2022年5月10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即24.13元/股。经过向24家投资机构和自然人询价,最终的发行价格定为26.51元/股,该价格与发行底价的比率为109.86%。
此次定向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5家,按照6月15日收盘价36.78元/股计算,15家投资机构已浮盈38%。
与此同时,仅2个月时间有近万名投资者“杀入”其中。
龙蟠科技2022年5月31日在上证E互动上发布消息称,截至2022年5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12万户,较上期(2022年3月31日)增加9590户,增幅达18.59%。不过筹码的分散对股价并不是好事情。
龙蟠科技股价上涨的势头还能否持续?
多股势力搅局
从行业上而言,这一赛道越发内卷,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或将过剩。
锂电池存在两大主流技术路线,以正极材料来划分,分别是三元锂电池、碳酸铁锂电池。两者材料上*的分别在于,后者不含钴和镍。在过去,三元锂电池多年市占率约六成以上,占据市场主流。
不过,磷酸铁锂电池在2021年实现了逆袭。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到48万吨,较2020年增长接近2.5倍。
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前五家企业分别为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国轩高科、湖北万润和常州锂源,5家累计的市场占比高达69.1%。此外,融通高科、北大先行、江西升华(富临精工)、安达科技、重庆特瑞等出货量也比较靠前。
电池中国的研究指出,2021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42.9GWh和25.2GWh,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两家企业,几乎消纳了头部磷酸铁锂材料企业的绝大多数份额。其中,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常州锂源、江西升华、融通高科等第一大客户均为宁德时代。尤其是德方纳米去年69.66%的磷酸铁锂材料都卖给了宁德时代。
作为下游对磷酸铁锂吞吐量*的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也在向上游延伸,通过入股、长协、投资、合资等形式,深度同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江西升华、常州锂源等企业“绑定”。
除此之外,钛白粉赛道、磷化工赛道的诸多公司,借助成本优势也在向这一领域跑马圈地。
5月29日,钛白粉行业的金浦钛业(000545.SZ)发布公告称,拟投资12.8亿元,用于建设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20万吨/年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
事实上,2021年以来,大量钛白粉企业跨界进入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领域。龙佰集团(002601.SZ)、中核钛白(002145.SZ)、安纳达(002136.SZ)、天原股份、安宁股份等钛白粉行业公司,依托原材料成本综合优势规划了大量的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能。
磷化工企业包括云天化(600096.SH)、兴发集团(600141.SH)、万华化学(600309.SH)、川发龙蟒(002312.SZ)、芭田股份、湖北宜化、贵州磷化、川金诺等也在该领域持续加码。今年2月,川发龙蟒宣布拟投资120亿元建设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入局磷酸铁锂领域。
汽车制造赛道的富临精工(300432.SZ)则通过收购升华科技方式来加码磷酸铁锂业务。
据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规划项目超过300万吨,叠加2022年的规划项目,合计规划产能超过540万吨,远超2025年市场需求。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产能接近97万吨,加上今年新增产能释放,预计年底将达到300万吨,磷酸铁锂材料产能过剩已经迫近。
内卷的赛道,也使得千亿市值的华友钴业(603799.SH)从入局磷酸铁锂到按下终止键,只用了半年时间。
6月14日晚间,华友钴业公告,经与华友控股充分友好协商,公司决定终止通过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收购圣钒科技***股权事宜。该公司解释,为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加快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和下游产品开发、产能扩建,公司决定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
如今,磷酸铁锂赛道多股势力跑马圈地,市场洗牌将加速,谁将成为其中的黑马?券商分析师指出,未来具备产品与成本差异化的公司才可能会脱颖而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龙蟠科技》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龙蟠科技、中信证券软件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