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调查小米股票行情,被证监会调查的股票会上涨吗

2023-03-22 10:43:21 证券 xialuotejs

小米再度破发 “翻倍”将成泡影?

“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遭遇过山车行情

6月22日,小米创始人雷军、林斌等高管在小米招股书上正式签字,小米随即启动全球公开发售。当日上午,小米CEO助理“小米公司陈曦”在微博上喊话:港交所第一只同股不同权的股票,股票代码:1810(18年上市,10年创立),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亲爱的米粉们,账户开好了吗?

然而,“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却在上市的首月里,上演了一出过山车大戏。

尽管创始人雷军认为“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也能做互联网的全能型企业”,“小米的估值,应为腾讯乘以苹果”,但是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招股结果,雷军最后将发行价定到了最低的17港元/股。

虽然雷军认为发行价已经定到了最低,小米还是没能逃过首日破发的命运。7月9日,小米一开盘就遭遇破发,最低跌至16港元/股,较招股价下跌近6%,并已非常接近IPO前F-1轮投资者进入时的成本价15.8港元/股。

情况在“绿鞋”护盘资金等各路人马的推动下很快迎来反转。上市首日,小米的“绿鞋机制”便被触发,超募资金出来护盘,股价震荡回升,最后下跌1.18%,收报16.8港元/股。

上市首日晚间,雷军携新老朋友在香港某酒店举办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席间雷军放话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数据显示,上市首日及次日,年轻投资者的聚集地富途证券均稳居小米十大净买入经纪商第二位。

之后小米所向披靡,收复每股17港元的开盘价后,一鼓作气,仅用了7个交易日,最高冲至22.2港元/股,小米的市值也从507亿美元飙升至703亿美元。

看到小米如此凌厉的涨势,米粉似乎看到了“年轻人的第一次翻倍”的希望。但是,形势很快再次反转。

伴随着价格稳定期截止日的临近,以及全球科技股的大幅下挫,小米开始上演跳水行情,“怎么涨上来怎么跌下去”,仅用了11个交易日,股价便再度回到发行价附近,盘中再度破发。

真的如此吗?有投资人士指出,小米此举也许不会稀释存托凭证持有人的权益,但一定会影响二季度的业绩表现。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小米短期股价表现仍值得期待。受锁定期制约,小米的基石投资者和原始股东只能等半年后才能出货,雷军有维护股价稳定、市值管理的需求。

另外,从近期放出的“小米2018年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增48.8%”、“小米大张旗鼓宣布进军空调领域”等消息来看,也许雷军并没有放弃小米千亿美元市值的梦想。

来源:腾讯科技

被证监会调查的股票会上涨吗

会的。

拓展资料:

股票走势的相关要求规定:

1、当指数上涨,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上时,表示发行数量少的股票涨幅较大;而当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下,则表示发行数量多的股票涨幅较大。

2、当指数下跌时,假如黄色曲线仍然在白色曲线之上,这表示小盘股的跌幅小于大盘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线反居黄色曲线之上,则说明小盘股的跌幅大于大盘股的跌幅。

小米集团为什么要撤回去年发起的主板存托凭证公开发行申请?

曾顶着“CDR概念第一股”光环的小米集团,终止审查了,撤出了A股的IPO排队通道。证监会8月30日晚间更新的IPO排队情况显示,小米集团于8月26日终止审查,目前证监会CDR排队队列中暂无企业,时隔13个月,曾经暂缓CDR发审进程的小米,离开了A股。

记者了解到,是小米主动撤回的CDR发行申请,理由有两点,一是小米拥有充足资本,二是会集中主要精力用于业务发展。小米集团于今年年初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根据小米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小米集团的现金总储备为511亿人民币。小米集团主动终止CDR。

证监会最新更新的《2019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显示,本周有三家公司终止审查,包括了小米集团、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和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这意味着证监会CDR排队通道中再无企业,也意味着小米集团终止了A股上市之路。

此次是小米集团主动撤回了CDR申请,小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目前小米集中精力于集团业务发展,同时拥有充足资本,经慎重研究考量,决定终止本次主板存托凭证公开发行事项。小米集团已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撤回本次CDR申请文件,该撤回已获中国证监会接纳。

上市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影响股票走势吗

会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下列情况为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扩展资料:

股票走势的相关要求规定:

1、当指数上涨,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上时,表示发行数量少的股票涨幅较大;而当黄色曲线在白色曲线走势之下,则表示发行数量多的股票涨幅较大。

2、当指数下跌时,假如黄色曲线仍然在白色曲线之上,这表示小盘股的跌幅小于大盘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线反居黄色曲线之上,则说明小盘股的跌幅大于大盘股的跌幅。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证券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为什么小米a股比b股大

a股拥有绝对高于b股的表决权,加上流通在外的b股的占比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多,数据我不记得了,发行量应该不到30%。所以就算你把市场上所有b股都买了,也无法在公司治理中占主导地位。鉴于现在小米股价有点低迷,如果有人这样大量收购帮它拉股价,雷军和小米的投资人还是很开心看到的。

另外,即使在大陆,即使同股同权,要恶意收购一家公司并不是有钱就可以。根据证监会规定,你在公开市场上收购某上市公司股票,一旦持股超过5%,必须要向证监会报告,同时暂停所有操作,让资本市场充分了解此事后,经过证监会同意,你才可以继续收购,到持股达到10%你又要报告。于此反复。此时被收购方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应对你的收购,比如抬价,比如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反收购等等。你可以去找它的财报看看小米的战略投资伙伴,都是狠角色,和他们斗也要掉层皮。另外证监会也会权衡你的操作会不会对资本市场,对小米的投资者造成什么不利影响,比如说雷军,林斌是创始人,也是小米公司实际控制人,战略思想,经营模式的运作人,你如果向证监会提出收购后把他两换掉(向宝能系对王石一样),证监会会认为对公司的发展经营不利,有损投资者利益,很可能否决你的提议。

证监会否认“小米产业链IPO政策受限”,小米是否会追究造谣者?

证监会否认“小米产业链IPO政策受限”,小米肯定不会追究造谣者,毕竟目前小米产业链企业是否进行IPO还未可知。

证监会肯定不会设定特定的政策限制小米产业链企业融资上市,毕竟小米产业链企业目前都是比较有活力的,而且规模也与传闻中的两个板块上市条件差不多,再加上盈利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说证监会肯定不会设定特定的政策限制他们融资上市,同时也不会阻止他们上市。很多人一看到这个消息就笑了,大概也是因为这种相关部门针对个别公司做特殊待遇的设定实在是太可笑,某些部门还是忙得很的,他们可没有空专门搞针对。

证监会否认小米产业链IPO政策受限

证监会否认对小米产业链企业IPO政策进行限制,同时表示他们将会以公众客观的态度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法对待一切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证监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是令人信服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证监会否认政策受限这一回应中看到别的信息。证监会只是回应不会对小米产业链企业IPO进行政策显示,证监会可没有否认小米产业链企业就不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所以我们还是要多留心一下这种消息,这种消息未必就是假的,有可能只是反映出标题以外的信息而已。

小米不会追究造谣者:小米产业链企业IPO未可知

小米应该不会追究造谣者,毕竟从证监会的回应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根本就不知道小米产业链企业会不会进行融资上市,假如小米产业链企业有一天真的进行IPO了,那么小米追究造谣者这又算什么呢?对真实的消息进行造谣追究无疑太可笑,所以说,小米集团有可能对于自己的产业链企业是否会融资上市都不知道,这也就导致了它不会为这些企业强出头,更何况小米产业链企业又与小米集团有什么关系呢?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未必就是父与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