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地产,一直是中国绕不开的话题,忆往昔,可谓峥嵘岁月稠。
2021年下半年至今,时代浪潮下的地产大变天,恒大、世茂、融创、龙光等大大小小的民企陨落,暂时还在岸上的碧桂园、龙湖、新城、旭辉等民企也处于挣扎状态,几乎被资本市场无视。取而代之的,是保利、金茂、招商、华润等央企崛起。
在诸多停牌的民营企业里,融创中国(1918.HK)可谓焦点之一。原因有二:其一,6年10倍的牛势让不少投资者在融创身上赚到过大钱;其二,老板孙宏斌的传奇经历令投资者铸建了信仰,相信他们能够东山再起。
停牌至今的融创中国,与诸多房地产民企一样,在债务展期、债券停牌、购房宽松政策等宏观浪潮中反复挣扎。
放眼望去,虽如今地产整体销售依旧颓势未消,但随着我国房地产利好政策大礼包的逐一兑现,让房地产行业看起来似乎出现了新转机。
2021年1月-2022年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但,债务缠身、销售量走低、疫情困扰、市场购房观念改变等,似乎已经把融创逼入绝境,融创中国从3月底停牌至今,是在闭门抢救还是就此道别?拥有众多一二线核心城市货值的融创,是否会倒在黎明前?
我认为融创品牌价值依旧坚挺、家底雄厚,因此不会就此黯淡,它缺的是时间,等的是高质量行业秩序的恢复,而不是仅剩卖不掉的楼盘。
一、崛起与陨落
曾市场流传一句话,买融创,就是买孙宏斌,买信仰。
从联想到顺驰再到融创,创始人孙宏斌经历过一场又一场的大起大落,在过去的荣誉岁月轨迹里,也从乐视、绿城、佳兆业里面踩过无数的坑,最后造就融创从一个小民营地产成为地产前四强的龙头企业之一。
在2014-2020年股价涨幅约10倍;销售从2014年的658亿元升至2021年的5974亿元,净利润从2014年的32亿元升至2020年底的395亿元;
数万亿货值分布在一二线核心城市,是融创十年以来储备下来的家底。
2021年上半年,融创在土拍市场仍加杠杆拍地及收并购,总成交金额为1226.92亿元,成为土拍市场最亮眼的地产公司。
在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面对逆周期拍地的疑问,创始人孙宏斌提及最不可能暴雷的就是融创,其底气在于在售货值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地段不愁需求,因此高周转模式能玩得转。
一切的转折点在于2021年的秋天,地产一夜入冬,众多走高杠杆高周转模式的民企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出现流动性紧张,引发债务危机,融创也不例外,普遍出现股债双杀。
首先是高周转模式难以持续。截止2022年底,融创在2022年到期的境内外债券(公开债务)总额为165亿元。相比账上1000亿的货币现金,尚不用太担心的偿还问题,但由于房子不好卖,疫情时常阻挠影,响开工率、看房意愿、成交量,导致高周转模式再也无法持续。
其次就是可能存在隐形的债务增加市场恐慌,项目的收并购往往附带贷款利息或债务,一旦无法实现高周转,利息不会暂停,周转困境必然出现。
其三,对“资金困境超预期演绎”的消极猜测。在于2022年3月申请一笔40亿的债券展期,5月四笔美债利息拖到最后一刻才给,因此过往市场对融创的担忧被兑现。
正是市场资金担忧融创债务违约,因此公司股价节节下跌,市值蒸发1000亿港元。
最后,公司不得不以简单粗暴的无奈方式——“停牌”来阻止股价连续暴跌。
有趣的是,在停牌前一周的十多个交易日,公司成交量飙升,卖空股数较过往翻了数倍,期间也有不少平仓的空头及看好公司能够“困境反转”的投资者。
回到开头,融创,不乏信仰追随者。
二、漫漫长路
那么融创是绝地重生的几率大还是倒在黎明前的几率更大呢,停牌又意味着什么?
融创停牌源于无法按期披露2021年业绩,不过从阶段地产全面放松趋势以及股市环境差的角度看,长时间锁仓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一来是直接平滑短期波动,二来是给足时间融创解决债务问题。
地产及融创债务事态发展至今已经不是简单的审计完出年报复牌了事,而是已经到了不得不变卖资产或国资入股才能解决短期的债务危机,因此融创停牌越久就越大可能会有变卖资产或入股可能性。
如果顺利运行,只要不是贱价卖资产或股权,对停牌前夕买入该公司投资者而言大概率是好事。
我们从好、坏角度分析融创还行不行。
先看坏的方面,融创债务展期以及货值重仓的长三角区域以及杭州、上海市,债务及销售遇到重挫,直接加重投资者对融创债务危机的担忧。
首先,3月底债务展期之前的融创并没有选择躺平。
2021年四季度风云突变时,融创就开始通过出售贝壳股票、处置项目、不拿地等,两次配股融资90亿等方式开始自救,可以见到融创还是有应对风险的警惕性,但没想到这一次整个民营地产的融资渠道基本全断,信用危机、挤兑效应笼罩民营企业。
恒大事件后的保交付,间接令到房企预售受限资金监管趋严,房企流动性紧张,例如融创的受限资金约200亿,约占其货币资金的17.81%。
地产行业恶化后,壮士断腕的手段去决心去卖文旅项目或其余商住项目就已经来不及了。期间的小插曲是融创老板孙宏斌押上个人身家及连带责任替公司还债,这一举动,无疑振奋了投资者信心。
面对未来三年的美债偿还高峰,只有销量回暖才是融创变现资产,真正翻身的机会。
2020年下半年至今,房地产市场销量加速下行,包括在前三月的销量并没有出现小阳春,反而越来越差。
截止2022年4月底,百城城市同比下降60%,其中一、二线成交量分别同比下滑48%、60%。
楼市销量集体回落,各地产公司前四月的销量纷纷同比下跌20%以上,这与一二线城市因疫情及经济环境走弱,大部分消费者的心态及购买力发生了变化有关。
在普遍销量差的时候,销量排名就变得比较重要,由此可知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品的信任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购买。
由下图可以见到融创前4月销量金额及权益口径分别为859亿元、507亿元,销量排名第四,而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央企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的销量仍在其身后,由此可见融创楼盘的地段及产品还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如果不是长三角区域及华北区域疫情严重程度超预期,融创单月4月的136亿元的销量或会有较大的提升。
由于融创并没有出2021年年度报告,因此我们以2021半年报的土地储备作为参考来说明长三角区域及环渤海区域货值对其销量的重要性。
货值重仓的长三角区域尤其是上海因疫情出乎意料的出现长时间封城,楼市连续两个月陷入停摆,防控氛围直接蔓延到江苏、无锡、杭州等周边城市;以互联网基地著称的杭州市,受互联网公司人员优化的影响,楼市销量并不好,而在疫情前,这类人员大部分是楼市需求的主力军。
融创另一货值重仓区域环渤海地区的大连、天津、哈尔滨等华北城市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疫情的困扰,例如哈尔滨、吉林等地也封了不少时间,天津因毗邻北京,疫情管制力度一直在线,因此天津楼市也不好。
再看好的一面,楼市大环境迅速转差,同时加快国家对楼市调控政策力度的转变。
政策全面催化,待地产行业销量回暖之际,融创重仓的一二线核心城市地段将更容易实现畅销,届时也就能够实现债务偿还。
近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多有提及房地产。
表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矫正对民营房企信贷收缩的行为;因城施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适当提高宏观杠杆率,加强逆周期调节,支持财务可持续的企业适当加杠杆,居民家庭部门稳杠杆。
意味国家对房地产的严格调控告一段落,民企在去杠杆方面能够暂时歇一口气。
自2021年底至今,政策面放松的力度在逐渐加码,不少城市开始放松限贷、限售,甚至全面下调首付比例。
鉴于房地产是国家经济的压舱石,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于公于私按理会得到喘气的机会,那么对于股市而言,地产行业就存在困境反转的逻辑,前一段时间A股的地产板块就是演变该行业困境反转的逻辑预期。
而港股房地产之所以没有像前段时间A股炒地产板块那样演绎,因为A股市场本身炒地产板块是一个预期,实际业绩短期不会被兑现,其次是与国内外机构对股票的定价体系不一,且港股能做空赚钱,而A股只能做多,因此港A股地产走势不一。
假如社会常态化后,融创高周转的能力以及多项目位于核心城市,销量回暖速度大有可能超同行,其次是其整体的资产价值远高于碧桂园地产等三四线房企或泛一二线城市。
如果融创活过来,从PB的角度看,目前融创PB约0.16,远低于碧桂园的0.45,这部分的差价很可能就是股票复牌后反弹的涨幅空间。
三、结束语
时至今日,疫情成为了一众房企业绩的“遮羞布”。房产红利渐退,现金流困局已经宣告民营房企过去高杠杆、高周转模式的结束。
假如日后房子好卖了,但民企股价已经很难恢复往日的荣耀,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对民营地产发展预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例如民企将永别高杠杆的发展路线,相当于中长期不具备成长逻辑,债务安全存疑以及地产行业存量维持缺乏或下滑迹象等因素。
假如融创通过合理价格变卖资产或国资入股最终实现重组成功,届时短期股价走势更多是以交易因素为主来实现股价修复,大概率是以PB对标碧桂园作为潜在上涨空间的锚。
而中长期则是看融创如何规划转型改变当前的运营模式,即通过实打实的业绩表现和良好经营状况的结果回馈投资者,最终实现股价上涨。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美国股市上周创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最差表现,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其中标普500重挫5.79%,创下2020年3月以来*单周跌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也双双重挫约4.8%。标普500指数上周一即跌入熊市,道指最近12周已有11周下跌,纳斯达克指数最近11周已有10周下跌。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当地时间18日表示,支持下月再次大幅加息。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称,住房和消费开支等美国经济的关键领域正受到高通胀和利率上升的冲击,这引发了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日本经济新闻》17日称,预计美国的基准利率最早到2022年秋季将超过3%。不仅是美国经济面临减速风险,背负过度负债的世界经济也将迎来考验。
《华尔街日报》认为,持续的供应短缺、创40年新高的通胀以及美联储旨在抑制通胀的大力举措都在给美国经济降温。加息举措推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成本。报道称,有公司高管对抵御经济下行的能力表达信心,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衰退已到来。
同样经历跌势的还有欧洲股市。代表欧洲市场的Stoxx 600指数累计下跌4.6%,几乎触及2021年3月以来的*水平。近两周德国DAX指数连续下跌,跌幅近9%。法国CAC40指数也已连跌2周。另外衡量新兴和发达市场的富时全球指数上周下跌5.6%,也创下2020年3月疫情以来的*单周跌幅。
除A股外,亚太股市17日集体下跌,日经225指数17日跌1.77%,上周累计下跌6.69%。越南VN30指数17日跌1.74%,上周累计下跌5.10%,已连续三周下跌。17日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跌1.76%,上周跌6.6%。新西兰NZX50指数17日跌0.54%,上周跌4.91%。中国香港恒生指数17日收盘时上涨1.10%,但周累计下跌超过3%。
在全球股市集体下挫之际,A股近几周连续上涨,走出独立行情。17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上周表现集体上涨。其中上证综指上周涨0.97%,深证成指上周涨2.46%,创业板指数上周涨3.94%。三大指数均为连续三周上涨。另外,北向资金上周累计净流入174.04亿元,主要增持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银行等行业。
行业机构Wind数据显示,自4月27日以来A股锂矿、汽车、光伏和锂电池指数都超过50%。新能源产业链设计行业广,大部分产业有政策支持、需求旺盛等天然有利条件,股价涨幅最为明显。
对于股市的未来走势,中航证券分析师董忠云认为,目前全球与通胀作斗争的并非只有美联储,全球各央行都在收紧货币政策以对抗高企的通胀。而随着全球流动性拐点的出现,利率整体进入回升期,将导致全球高估值风险资产可能被持续抛售,新兴市场股债及外汇市场可能同时承压。不同于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中国自今年以来采取的一系列宽松货币及财政政策,包括降准、专项债增发以及各行业的稳增长措施都是助力A股摆脱美国震荡影响,走出独立行情的重要因素。
对于A股未来的走势,广发证券认为得益于国内政策暖风频吹改善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海外风险对A股的影响或将钝化。招商证券分析师章宏宝认为,外围市场对A股产生一定的扰动,但国内政策支持力度加码,经济复苏预期相对确定,国内与全球经济周期错位将对A股形成正面支撑。
刚刚刷抖音,刷到融创4.1号停牌,俺才疏学浅,也不懂啥意思,但看评论是非常不好,这可咋办啊?去年年底刚买的,房子12月底才交房呢.会不会有危险啊?懂这方面的能给俺解释一下不?一辈子的心血全压在上面了,这要是爆雷了,活都活不起了呀?!
看了很多抖音的评论,心里越来越慌,这可咋办呀?当初买房,还没跟对象领证,他在外地工作,说我看好了就行,我是看好了,他也二话不说把钱转给了我,就这么滴我们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今天看到这个着实慌得一批,不敢给对象看这个消息,但是抖音太强大了,能不能来个专业人士给解答一下呢?安慰安慰我也行。
你们有没有买融创的期房呢?处于什么阶段啊?谁来给咱们吃个定心丸啊?上天保佑,一定不要有事啊!
,
8月30日丨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盈利保持稳定。上半年实现收入达约人民币958.2亿元,同比增长约23.9%;毛利达约人民币199.8亿元,同比增长约12.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约人民币119.9亿元,同比增长约9.4%。
集团于2021年6月30日的现金余额约为人民币1,231.9亿元。于2021年6月30日的净负债率约为86.6%,较去年年底下降约9.4个百分点;集团于2021年6月30日的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6.0%,较去年年底下降约2.3个百分点。
2021年上半年,集团依托高质量的可售资源,实现了销售的大幅增长,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207.6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007.6亿元),同比增长约64.3%,稳居行业第四。本集团亦持续巩固核心城市领先地位,于武汉、杭州、重庆、上海、西安、温州、苏州、北京等9个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逾人民币百亿元,其中于武汉、杭州2个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逾人民币200亿元。
2021年上半年,集团严格控制拿地总量,在保证财务指标持续优化和完全满足三线四档5%管控要求下,审慎决策,在核心城市适当补充了高质量土地,进一步巩固了土储竞争优势。上半年集团新增权益土地储备约1,708万平方米,新增权益货值约人民币2,135亿元,截至六月末的连续12个月累计权益拿地销售比约为28.5%,其中2021年上半年权益拿地销售比约为37.9%。截至2021年六月末,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权益土地储备约1.64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货值预计约为人民币2.0万亿。
2021年上半年,集团的物业管理板块融创服务经营业绩持续高质量增长,收入盈利大幅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上半年,融创服务收入达约人民币3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85.4%,融创服务拥有人应占溢利达约人民币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54.4%。2021年上半年,在地产板块和第三方拓展持续发力的支持下,融创服务管理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六月末,融创服务在管建筑面积达约1.73亿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达约3.22亿平方米。
2021年上半年,集团的文旅资产运营板块融创文旅经营业绩取得快速增长,同时全国多项目成功开业,旗下冰雪业务发展迅速,影响力持续上升。2021年上半年,融创文旅收入达约人民币26.1亿元,同比大幅增加约166.3%;管理利润达约人民币4.4亿元;客流量达约7,201万人次,同比大幅增加约102.9%。
2021年下半年,预计集团总可售资源超过人民币6,600亿元,其中29%位于长三角地区,25%位于西部核心城市地区,20%位于环渤海地区,13%位于中部核心城市地区及13%位于华南地区。充足、高质量的可售资源将有力支持本集团的销售表现和充裕的经营现金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融创 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融创 股票、美国股市今日实时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