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广发证券怎么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公司正有序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广发证券(000776.SZ)董秘徐佑军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说。
这句话的背景源于广发证券投行业务的低谷时刻。2020年7月,广发证券被证监会采取责令改正、暂停公司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等行政监管措施。
受此影响,广发证券投行业务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失。2019年,广发证券投行业务在券商中排名第九位,到了2020年,广发证券掉到了第三十三位。此外,有业界人士表示,或许是因为投行业务遭受处罚,广发证券无缘日前进入券业首批“白名单”,近日也落选了第二批基金投顾试点机构资格。
所幸的是,广发证券正在重拾投行“旧地”。解禁后,广发证券拿下了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长龙”)、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德芯”)与上海福贝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贝宠物”)三笔单子。
广发证券将如何东山再起?带着若干问题,《华夏时报》
截至7月1日收盘,广发证券股价报15.03元/股,市值为1145亿。从去年7月10日以来,广发证券区间跌幅达16.96%。
重启第四个月拿下首单
2020年7月10日,证监会对广发证券在康美药业相关投行业务中的违规操作依规下达行政部门管控措施事前告知书,拟对广发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相关文档12个月的管控措施。
按此推算,今年1月,广发证券保荐业务正式重启。从深交所创业板披露信息来看,广发证券保荐的北方长龙与成都德芯创业板上市申请分别于5月25日和6月24日获深交所受理,其中北方长龙已开始接受交易所问询。此外,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广发证券保荐的福贝宠物的IPO上市申请,已于6月24日获证监会受理,这是广发证券保荐重启后,主板IPO项目首单业务。
综上,广发证券投行业务解禁后,已有三单IPO业务。但从1月恢复直到5月25日才有IPO新单出现,这个速度在市场看来,并不是那么的理想。毕竟在广发证券IPO停摆半年的期间,券商投行格局已然重新洗牌。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披露的证券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指标排名上,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国金证券拿下了投行业务收入的前十位置。
而广发证券原本在这前十之中,其在2019年位列第九名,但在2020年,广发证券退至行业第三十三名,从第一梯队离开。
据
在2020年7月,广发证券被下发《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之前,公司IPO在审项目共有23家,其中主板及中小板(已合并至主板)14家,创业板6家,科创板3家。除此以外,广发证券还手握66家正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阶段的拟上市企业。
据悉,广发证券保荐的3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已被华泰联合和中泰证券瓜分。而截至目前,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广发证券仅有48家正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阶段的拟上市企业。
其中,股权融资业务方面,2020年完成IPO主承销家数8家,IPO主承销金额43.94亿元,而2019年完成IPO主承销家数和金额分别为16家和89.6亿元,主承销家数及金额较上年大幅下降。
债券融资业务方面,2020年企业债、公司债等合计主承销金额734.9亿元,发行数量104只,而2019年债券方面主承销金额1359.29亿元,发行数量166只。
那么,这三单业务是否能给广发证券注入一剂强心剂?为此,
北方长龙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1,7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均为新股发行,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拟募集资金6.82亿元。分别用于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5.0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1.8亿元。
德芯科技亦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数字视听软件、软硬件一体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德芯科技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均为新股发行,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拟募集资金2.77亿元。分别用于总部生产基地技改建设项目1.70亿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5423.88万元;技术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5273.77万元。
作为广发证券重启后主板IPO项目首单业务,福贝宠物格外受到关注。福贝宠物于2005年成立,旗下有4家子公司,主营业务集宠物食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为300多个品牌提供服务。该公司主营产品以宠物干粮类主食为主。
据悉,福贝宠物曾计划借助中宠股份登陆上市公司资本平台。根据中宠股份2019年7月17日公告,其拟收购福贝宠物不低于51%股权。同年7月31日,双方的重大资产重组宣告终止,历时不足1个月。2019年12月,福贝宠物筹谋独立上市。值得一提是,截至目前,汪迎春为福贝宠物的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3.66%。同时,汪迎春也是福贝宠物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何时重返第一梯队?
券业人士指出,广发证券因投行业务违规遭遇监管处罚,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重业务轻管理,内控把关不严的问题。针对此次投行业务“停摆”,广发证券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公司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反思、严格落实整改要求,并按照内部问责制度对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
同时,广发证券通过调整投资银行业务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完善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制衡、有效监督的内控机制,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整体合规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坚持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底线要求。
据《华夏时报》
广发证券董秘徐佑军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公司正有序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东方证券认为,广发证券IPO业务开展资格已于1月正式恢复,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装待发”,公司IPO业务将重回正轨,投行业务大概率将否极泰来。
其中,在谈及风控问题时,广发证券具体提出,“多年以来,公司资产质量优良,各项主要风控指标均持续符合监管指标,杠杆监管指标安全边际较大,拥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或许是由于广发证券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广发证券IPO项目储备量排行业第15位。在投行人才方面,广发证券仍保有了一定的规模。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广发证券共有保荐代表人175名,较7月被罚之前仅减少了2名。
*董秘余慧芳在接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有业界人士表示,或许是因为投行业务遭受处罚,广发证券日前无缘进入券业首批“白名单”,近日也落选了第二批基金投顾试点机构资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组织架构及业务调整能否帮助广发证券力挽狂澜,这个昔日的翘楚何时回到投行第一梯队,该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也将在今年7月解禁,表现又该如何?《华夏时报》
1月21日丨电子城(600658.SH)公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至2000万元,同比减少96%至99%。
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00万元至-5900万元。
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2021年公司计划中的收入利润主要来源于南京等项目,且计划项目主要收入利润结转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后由于南京地区受疫情影响,项目主要交接节点被压缩至12月。虽然南京项目全年实现签约44.3亿元,实现销售回款38.5亿元,但因项目交付等相关程序影响未能最终交付,根据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原则,已实现的销售回款未能于2021年确认为收入及利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在股价上涨一个月后,8月30日,半年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广发证券(000776.SZ)在早盘迎头吃下一记跌停,令人错愕。尽管随后不久跌停一度被打开,但此景还是叫人不解。当天,券商股一众下跌,广发证券收盘报18.24元/股,封死在跌停板上,与东方证券一同跌停。
不难发现,这是广发证券“换帅”后,新任董事长林传辉任职的首份财报,分量很足,受关注程度也很高。今年上半年,该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80.07亿元,同比增加2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88亿元,同比增加2.38%。
《华夏时报》
关于8月30日的跌停,广发证券董秘办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
投行业务之伤未愈
2020年7月20日,受康美药业造假风波影响,广发证券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暂停公司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及责令限制*管理人员权利的行政监管措施。
至此,投行业务的经营情况成为广发证券被市场及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业务。关于投行业务“停摆”,广发证券曾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公司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反思、严格落实整改要求,并按照内部问责制度对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
目前,广发证券保荐业务与债券承销业务均以重启,但“伤口”似乎尚未愈合。在今年这份营业收入达180.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8.88亿元的双增“成绩单”中,广发证券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1.45%,同比减少38.78%。广发证券称,已有序开展股权融资业务,但是无已完成的股权融资项目。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发证券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企业有47家,排在券商机构第15位,今年上半年新增8家辅导备案企业。*的IPO动态显示,日前备受市场注目的广发证券重启后的若干IPO之一的上海福贝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8月13日的审核状态为“已反馈”,拟登陆上证主板。
在债务融资业务方面,广发证券称公司已有序开展债务融资业务。今年上半年,广发证券主承销发行债券13期,主承销金额49.02亿元。该券商表示,2021 年上半年,受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暂不受理的行政监管措施限制,公司相关债务融资发行承销项目和主承销金额大幅减少。
针对该情况,广发证券表示,公司将持续强化作为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责任、能力和职业操守建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财务顾问业务方面,截至6月底,广发证券作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挂牌公司共计34家。此外,在境外投资银行业务领域,该公司主要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开展相关业务。报告期,广发融资(香港)完成主承销(含IPO、再融资及债券发行)、财务顾问等项目10个。
据安信非银中报点评显示,该券商机构认为,广发证券投行业务全面重启,下半年恢复增长可期。
财富管理表现不俗
作为“财富管理三剑客”之一,广发证券在今年上半年还是拿出了非常亮眼的财富管理业务成绩。据中报披露,广发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回购交易业务及融资租赁业务。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67.31亿元,同比增速为38.53%。
具体来看,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广发证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同比增长44.84%,代销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在券商中位列第三;手机证券用户数超过3490万,较上年末增长约9%;微信平台的关注用户数达322万;报告期易淘金电商平台的金融产品销售和转让金额达1722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股票基金成交金额 8.84 万亿元(双边统计),同比增长 16.71%。
对此,广发证券表示,2021 年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高净值客户数量持续增长,科技金融水平提高,营业收入、开户数、产品销售和产品覆盖客户数等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此外,融资融券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广发证券融资融券业务期末余额为916.63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8.72%,市场占有率5.14%;回购交易业务方面,公司市场股票质押业务规模继续保持下降态势,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开展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为122.26亿元,较 2020年末下降2.11%;融资租赁方面,广发证券直言,公司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应收融资租赁及售后回租款净额为 12.32 亿元。
关于财富业务的发展空间,
“换帅”后的首份财报
广发证券这份“成绩单”备受业界关注的原因还与广发证券“换帅”有关。据悉,今年7月,广发证券发布公告称,曾担任广发证券董事长9年的孙树明因年龄原因辞任,选举现任总经理林传辉担任董事长。也就是说,这份中报是广发证券“换帅”后的首份财报。
据履历显示,新任董事长林传辉生于1964年,曾历任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干部、组织局副处级调研员,1995年12月-1998年1月任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北京业务部总经理,1998年2月-2001年2月任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上海业务总部总经理,2001年2月-2002年10月任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不难发现,林传辉的从业经验都与投行有关。
中报中,广发证券指出,“自 2021年7月22日起,林传辉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提高了公司发展战略的执行,并促进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
就在披露“换帅”消息之际,该券商也发布了多条层人事变动信息,涉及高管换人。
除了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广发证券在交易及机构业务、投资管理业务等业务方面表现也很不错。其中,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收66.55亿元,同比增速为32.81%。
广发证券在券商分类评级上在今年晋升至AA级,此前在2019年与2020年均在BB级。在8月27日开源证券发布的研报中,该券商机构维持广发证券“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有三个,一是大财富管理驱动业绩增长,利润贡献 28%;二是广发基金业绩超预期,资管业务线条合计利润贡献24%;三是财富管理优势明显,代销收入持续高增。
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广发证券(01776.HK)“中性”评级,目标价由13.5港元升至15.5港元,提升今年至2023年每股盈利预测5%至10%,以反映资产管理业务提高等因素。
报告中称,公司今年上半年纯利同比仅增长2%至59亿元,与同业相比属低位。而经调整收入为166亿元,同比上升18%。该行表示,需要更多决定性的转势讯号,特别是投资银行业务,才能对公司看法转为正面。另外,虽然公司被暂停投行牌照,但投行行业的人才竞争更为剧烈,而年初至今A股市场的成本也增加。
新年伊始,券商人事任免的新闻就屡见报端。
1月10日晚间,广发证券发布公告称,首席风险官孔维成辞职,公司第十届董事会提名聘任吴顺虎先生担任公司首席风险官,此外,董事会还提名聘任崔舟航先生担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并提名葛长伟担任执行董事。
前任首席风险官仅履职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前期公告来看,在前任董事长孙树明到龄辞任后,广发证券去年7月就曾在关键职位上进行过一次大变动,并引发行业关注。
在去年7月发布的一份公告中,广发证券宣布由林传辉担任董事长,同时宣布了包括副总经理、合规总监在内的数个职位任命。
本次辞任的首席风险官孔维成,就是在去年7月的那份公告中被宣布履职的。简历显示,孔维成自2000年7月就进入广发证券工作。去年7月才出任首席风险官,仅仅履职半年就已经辞职,颇有“过渡”意味。不过,孔维成辞职后将继续担任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董事职务。
而将接任的吴顺虎,早年在监管工作多年,2011年进入证券行业。简历显示,其2000年5月至2005年2月历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培训部副主任、主任、教育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任中国证监会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科员,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任中国证监会上海专员办调研员。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先后任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任中新汇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任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6月起任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合规负责人,2018年8月起任广发证券合规与法律事务部总经理。其职业生涯可以被概括为“十年监管、十年券商”——而近年来,不少券商的首席风险官,也具有丰富监管经验。
新任的人力资源总监崔舟航则是“80后”。简历显示,他1984年3月生,2012年加入广发证券,前期主要工作为风险管理有关,2021年12月起任广发证券人力资源管理部总经理。本次从中层升为高管,广发证券特别指出:崔舟航先生正式履行上述职务尚需通过证券公司*管理人员资质测试,公司将按相关规定向监管部门履行备案程序。
而提名执行董事的葛长伟则政界经历丰富,曾任国务院办公厅副局级秘书,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广东省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他2021年6月才加入广发系,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此次到广发证券任执行董事,对广发而言则是“新人”。
去年三季度广发净利润微增
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同时也激发了证券行业转型热潮。尤其是金融科技倒逼券商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注册制落地又引发了券商投行条线改革。在此背景下,券商高管、员工之间变动频频,同一家公司也常常因业务架构、组织架构调整而出现高管任免消息。
从定期报告来看,广发证券本次高管变动,或许也与公司转型战略有关。2021年半年报中,广发证券指出,公司围绕“积极变革,聚焦核心能力建设,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任务,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转型,加强公司平台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优化业务结构。
去年三季度,广发证券净利润微增,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68.71亿元,同比增加2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41亿元,同比增加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8.79亿元,同比增加4.63%。
2022年刚刚开篇,人事变动、战略转型将为2022年的广发证券带来什么?值得投资者持续跟踪关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发证券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广发证券怎么样、600658电子城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