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多家车企陆续发布/即将发布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车规级激光雷达开启量产元年,获得市场高度关注,加之深圳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有望年内出台,6日早间,多只激光雷达概念股大涨,其中万集科技(300552.SZ)涨停,永新光学(603297.SH)、炬光科技(688167.SH)、蓝特光学(688127.SH)等跟涨。
政策面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计划日前正式印发,其中《深圳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已过“三审”,有望在年内出台。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对L3及以上自动驾驶权责、定义等重要议题进行详细划分的官方管理文件,有望为已达有条件自动驾驶的车型合法上路扫除政策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雷达被认为是L3以上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近日以来已有多家车企已发布/即将发布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型。
其中包括,采用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日前正式上市;李想透露标配一颗128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理想L9将于6月21日正式发布,8月正式交付,9月交付量可过万;搭载4颗128线激光雷达的吉利旗下最豪华最贵车型路特斯Eletre近日在国内开启预售;融合激光雷达推出增强版系统的小鹏ACC/LCC/高速NGP增强版也在近日迎来首秀。
另外,据西部证券产业链调研显示,比亚迪今年有望发布2款新车型,并在北京车展正式展出,预计明年Q1量产交付。2款车型将全价配置激光雷达,预计单车配置1-2颗(大概率为2颗)速腾聚创M1半固态激光雷达。
随着众多车企的新车型密集落地,激光雷达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炬光科技曾在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对汽车智能化以及车载激光雷达批量量产的行业趋势保持高度乐观,对公司在此行业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有充分的信心。基于调整后的业绩预期,公司汽车应用(激光雷达)业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继续发展,车载激光雷达整体处于发展期。
专注光学产品的永新光学也在业绩会上透露近年来公司积极把握激光雷达车载应用的行业机遇,开发多款应用于机械旋转式、半固态式、固态式车载激光雷达光学镜头及光学元器件,已与禾赛、Innoviz、北醒光子、图达通等国内外多家激光雷达方案商建立了合作。目前激光雷达业务推进顺利,订单情况较好。
西部证券预计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将在8-9月密集量产交付,由于激光雷达厂商一般提前2-3个月备足原材料,因此6月将是买入激光雷达上游供应链的“*时机”。
中金公司分析员隋诗华指出,伴随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别自动驾驶开始应用、激光雷达降本空间进一步打开,预计2030年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美元,成长空间广阔。近年来激光雷达产业链国产厂商正在崛起,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硬件先行推动激光雷达行业空间扩容,提示关注产业链中国产厂商取得突破的细分领域,有望逐步推进国产替代。
相关概念股:
炬光科技(688167.SH):公司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驾驶激光雷达(LiDAR),智能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汽车创新应用场景的车规级核心能力,拥有车规级激光雷达发射模组设计,开发,可靠性验证,批量生产等核心能力。
万集科技(300552.SZ):公司开发了性能指标优异、可靠性高的多款单线激光雷达、8线车载激光雷达、32线车载激光雷达,可应用在自动驾驶、交通、物流、港口等多种场。
永新光学(603297.SH):公司在车载激光雷达中主要配套的是光学相关产品,包括滤光片、镜头、镜片、转镜等。
蓝特光学(688127.SH):公司生产的玻璃非球面镜片产品,目前已有部分供应给下游企业,应用于激光雷达制造。
8月16日丨明阳智能(601615.SH)公布,公司部分董事、*管理人员。此次减持的股份为在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及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下*授予部分第一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后可以上市交易的股份。
王金发、梁才发、程家晚、鱼江涛、杨璞、张忠海、王冬冬、易菱娜、刘建军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窗口期等不得减持股份期间不减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126.295万股,约占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0.065%。
若减持期间公司有送股、配股等股份变动事项,减持股份数量可相应调整。但公司股权激励增发新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等引起的股份变动事项,减持股份数量不做调整。
事件消息面,周末消息面,据外媒报道,特斯拉 Model Y 正在用 Luminar 激光雷达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消息公布后,激光雷达公司 Luminar 周一盘前一度涨超 15%,最终收跌 0.98%。
但是,在此前市场预期 ,特斯拉使用激光雷达测试,只是为了验证和优化他们基于摄像头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本次测试是否只是延续FSD系统的优化,还是真正应用激光雷达技术,仍需要等待特斯拉官方的公告才能确认。
市场对特期拉使用车载激光雷达测试比较敏感,主要源于近期特斯拉汽车事故频发而引发联想。在全球造车新势力都在运用车载激光雷达大趋势下,以及车载激光雷达的优势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对于智能汽车龙头的特斯拉,未来会否运用车载激光雷达自然比较关注。
一、行业动态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与激光雷达公司 Luminar 签订了一份使用激光传感器技术进行测试和开发的合同。作为协议的一部分,Luminar 向特斯拉出售用于该辆 ModelY 上的传感器。但是截止特斯拉测试车载激光雷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仍不得而知!
技术角度,激光雷达优势明显,激光雷达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实现车辆在快速移动时的距离和速度感知,相比其他传感器更具优势,被视为未来高等级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根据有关预测,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将突破100 亿美元,2025年达到135.4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64.65%。
从行业发展来看,当前在自动驾驶领域除了特斯拉之外,大部分玩家都选择了激光雷达。小鹏汽车、蔚来、宝马、戴姆勒等大厂都将量产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今年4月份,小鹏汽车称将在6月份,发布全球*双激光雷达量产车!同时宣称将携手激光雷达供应商一起亮相,但目前暂时没发公布相关供应商的消息。
目前,市场上传闻以及与小鹏有相关合作信息的,是大疆创新内部孵化成立的独立公司Livox览沃科技!公司生产的车载激光雷达价格进入千元级别,探测距离超1000米!这是截止已知公开消息面的相关信息。除了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在年初上市的新车也采用了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技术。
二、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主要上市公司
1、均胜电子:今年1月份,公司宣布完成对图达通战略投资,将为蔚来ET7提供高精度激光雷达。双方将在激光雷达感知融合、V2X数据融合、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决策算法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和国际化落地。
*消息面,5月11日的消息,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图达通表示,公司已融资6400万美元,以加大产量为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的自动驾驶车型ET7供货。图达通的这轮融资包括了来自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和风投公司愉悦资本的新投资。部分现有投资者也跟投了这轮融资,包括蔚来汽车的投资部门蔚来资本。计入*一轮融资,图达通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
2、万集科技: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为国内交通用激光雷达领域龙头企业,产品已在全国城市及公路道路获得规模化应用。公司激光产品已涵盖交通用激光雷达、智能装备用激光雷达和面向*感知多线激光雷达等多系列产品。下图为公司相关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产品。
其它消息面,万集科技2021年5月19日称,公司接受22家机构调研。其中证券公司15家,资产管理公司3家,投资公司3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据了解,公司也是ETC龙头,是去年相关ETC概念炒作,以及相关业绩增幅*的上市公司。
3、路畅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有激光雷达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但公司也表示,公司的无人驾驶技术和产品离规模化商用尚有一定的距离。但在此前,市场的每一轮激光雷达、无人驾驶的概念炒作中,路畅均是市场炒作*的目标。
风险提醒:目前来看,车载激光雷达这条赛道只是在行业发展初期,A股暂时没有相关主业的上市公司。行业技术发展迭代比较迅速,技术迭代是机会也是风险。目前,A股市场中激光雷达仍只是题材炒作,题材炒作面临较大的不确性,注意题材炒作风险。
(风险提醒:以上观点不作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简单学之资本密码》著者。私.募基金经理、财经评论员。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1日,理想汽车将正式推出第二款SUV“理想L9,该车配备了一颗128线激光雷达,该产品由禾赛科技供应,采用半固态一维转镜激光雷达方案。据汽车之家、维科网等第三方数据统计,目前确定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近20款,按计划这些车型普遍在2022年年底前量产交付,整体产业发展方向良好,激光雷达成智能车重要卖点。东吴证券预测,2022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销量有望达20万辆。尽管2022年国内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较小(预计2.6亿美元),验证顺利情况下,2023年将迎来快速增长。
据第三方数据统计,6 月多款新车型(小鹏 G9、理想 L9、蔚来 ES7等)均搭载激光雷达,下半年密集发布新车都带有激光雷达。根据佐思汽研,2022 年 Q1 中国乘用车 L2 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装配率达 30.1%,同比提升 12.7pct。其中,L2 级装配率为 25.7%,同比提升 10pct;L2.5 级装配率为 3.4%,同比提升 1.6pct;L2.9 级装配率为 0.96%,同比提升 0.96pct。
*驾驶辅助系统(ADAS)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2 年将是 L2 向 L3/L4 跨越窗口期,智能汽车产业链迎来风口。受益政策驱动和产业链持续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如火如荼。据测算,2022 年 L2级智能车的渗透率迈入 20-50%的快速发展期,L3 级别的智能车有望实现小范围落地。随着针对汽车智能化的业务布局和产业投资加速推进,汽车智能化时代悄然而至,2022 年将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的元年。
激光雷达属于智能化自动驾驶感知层元件,感知层是处于整个自动驾驶领域最上层的步骤,感知端准确与否对于后续的决策以及执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激光雷达对于自动驾驶感知层准确性有显著提升作用,目前主流的感知传感器均有自身性能局限性,单纯从技术性能维度看,激光雷达是感知硬件的*解,智能化是一个消费属性极其显著的赛道,其意义在于提升消费者的驾乘体验(主要指 ADAS)。
激光雷达核心部件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扫描系统、信息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是激光雷达的核心和关键,具体可分为激光发射器、激光探测器及对应光学组件三部分。目前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但国内企业具有极大前景,如炬光科技、纵慧芯光和灵明光子,已经实现一定技术突破;光学部件方面,激光雷达公司一般为自主研发设计,然后选择行业内的加工公司完成生产和加工工序。光学部件国内供应链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达到或超越国外供应链的水准,且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已经可以完全替代国外供应链和满足产品加工的需求。光学组件占激光雷达整体价值量至少15%,舜宇光学、炬光科技、永新光学、蓝特光学等凭借其工艺成熟度和规模优势有望受益。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硬件预埋策略下激光雷达在L3及以上会加速装车,2025/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483/1206亿元,未来十年C*R预计在80%以上。智能驾驶是汽车产业技术升级,2020年我国新车L2渗透率15%,L2+L3 2025/2030年目标渗透率50%/70%,且2030年L4目标渗透率70%。当前主流厂商智能升级进入硬件预埋的装备竞赛阶段,具备升级到L4/L5能力的硬件系统在后续新车中加速装车,激光雷达是新增硬件增长最快的子领域,2021/2025/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5/483/1206亿元,十年C*R80%以上。
东吴证券认为,未来伴随激光雷达价格下沉,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东吴证券预测,2022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销量有望达20万辆。尽管2022年国内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较小(预计2.6亿美元),验证顺利情况下,2023年将迎来快速增长。
相关概念股:
炬光科技(688167.SH):公司基于上游核心半导体激光器元器件和激光光学元器件设计与开发中游发射模组,具有综合性的技术优势和壁垒,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永新光学(603297.SH):公司已先后与Quanergy、禾赛、Innoviz、麦格纳、Innovusion、北醒光子等激光雷达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最终将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及无人驾驶等领域。
蓝特光学(688127.SH):公司生产的玻璃非球面镜片产品,目前已有部分供应给下游企业,应用于激光雷达制造。
水晶光电(002273.SZ):公司的激光雷达罩产品已经量产出货, 并与多家行业前列的激光雷达厂商已进行业务沟通,除了激光雷达罩,棱镜等其他光学零组件也有可能量产出货。
光库科技(300620.SZ):激光雷达领域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公司可提供元器件和光源模块的集成解决方,其激光雷达光源模块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激光概念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激光概念股、601615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