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前一刻还是被*入股的OA龙头,下一刻股票却被“ST”,年报季结尾之际,泛微网络上演了一出\"变脸\"大戏。
4月28日,泛微网络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4月29日停牌1天,并于5月5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也即是ST。另外根据公告,公司外聘的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泛微网络2021年年报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成为公司股票被“带帽”的主因。
天健所认为泛微网络的内控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其主要涉及两笔关联交易问题未如实信披问题,一是实控人、董事长通过股份代持的方式掩盖敏感关联交易,同时未如实披露上市公司向高管个人出售房产的关联交易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就董事长通过股份代持涉及公司一事,2020年5月,上交所曾对此有过专门问询是否是关联交易,但公司对此作出否认。
另外,上市公司向高管“低价”转让房产则更涉嫌向高管“利益输送”,据估算,两处房屋*折价近3000万。
董事长隐瞒关联交易事实?
交易所问询后公司仍“否认”
ST泛微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协同管理和移动办公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后于2017年1月在主板上市。
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ST泛微实现营收20.03亿元,同比增长35.11%;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4.48%。
分产品线看,ST泛微去年营收构成分三大类:软件产品、技术服务和第三方产品,三者分别对应营收9.29亿元、9.94亿元和7621万元,占总营收比重45.8%、49.6%和3.8%。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T泛微的业务可以称得上相当暴利,公司总体毛利率高达95.47%,软件产品、技术服务和第三方产品三者对应毛利率分别高达99.2%、96.97%和32.94%。
然而,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却曝出其内控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基于两起未经合法审议、及时如实披露的关联交易,会计所对泛微网络内控给出了否定意见。
第一桩关联交易是:2018年和2019年,泛微网络向上海亘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亘岩网络”)启动连续增资,但当时泛微网络并未及时、如实披露亘岩网络的幕后实际实控人实为公司董事长兼实控人韦利东。
亘岩网络与泛微网络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
ST泛微2016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亘岩网络成立于2016年2月4日,主要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电子签约和存证服务的SaaS平台。同一年内,泛微网络控股子公司点甲创投对亘岩网络增资900万元人民币,取得亘岩网络10%的股权,徐仲来、衡晓辉、周锐是三人合计持有剩余的90%股权。
但ST泛微未披露对亘岩网络增资的有关公告。直到2018年8月24日,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点甲创投持有亘岩网络股权变更为16%。
再之后,2018年12月29日,ST泛微公告称,经董事会决议,拟对亘岩网络追加投资5000万元,增资后持有亘岩网络25%的股权。至此,公司直接持有亘岩网络25%的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点甲创投持有亘岩网络12%的股权,合计持有亘岩网络37%的股权。
这笔投资很快就因为亏损而被交易所注意到。
2020年5月,上交所对ST泛微2019年年报发出监管函,其中提到,2019年亘岩网络发生亏损3819.77万元。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公司单方增资5000万元的主要考虑,以及交易价格公允性及依据,并要求公司说明与亘岩网络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在回复函中,ST泛微同样否认了与亘岩网络的投资属于关联交易。
回复函完整梳理了2016年-2019年对亘岩网络投资历程,还披露了亘岩网络的资产现状以及业绩情况。2017年-2019年,亘岩网络净利润经过连续3年亏损后,2019年末,亘岩网络总资产只有4230.39万元;净资产仅有502.82万元,尚不及ST泛微总投资额的10%。
另外贝壳财经注意到,天健会计事务所并非首个曝出ST泛微与亘岩网络关联关系的企业。
此前的2022年4月18日,ST泛微披露公告称,海通证券经过核查,2018年2月2日*增资之前,浙江今乔持有亘岩网络75.60%的股份。浙江今乔则是公司实控人韦利东的关联自然人***持股的公司。但在初始投资前,泛微网络并未披露此重要的关联信息。
海通证券因此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关联方的认定,补充确认浙江今乔、亘岩网络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系公司关联方。
“别墅转让高管”追踪
按现价算两处房屋*“折价”近3000万
隐瞒的第二桩关联交易是指,2021年泛微网络向公司两名高管王晨志及隋清定向出售房产。
起初,泛微网络并未直接向王晨志、隋清出售房产。
2021年6月,公司分别与顾正龙、李芹签署了《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将持有的江柳路888弄78号、江柳路888弄67号房产分别进行出售。交易双方基于评估机构出具的以2021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的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分别为1346.13万元、1345万元。2021年9月,上述房产交易办理完成产权过户手续。
公司同样未单独对外披露该笔交易,直到该房产被辗转到两位高管之手。根据公告,顾正龙、李芹二人分别计划将房产卖给王晨志、隋清二人。因此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该关联事件同样由海通证券于4月18日曝出。
公司方面却强调两笔房产出售价格公允。果真如此吗?
据贝壳财经
4月18日公告中披露,78号房产的建筑面积为401.92平方米,67号房产的建筑面积为390.81平方米;两套房产均为联列住宅,总层数均为3层,竣工日期均为2014年。
另据4月29日,公司回复监管工作函称,位于上海市江柳路888弄78号、江柳路888弄67号房产房屋类型为联排住宅,仅按地上建筑面积227.8平方米计算,成交单价59043.02元/平方米和59092.63元/平方米,成交价分别为1345万元和1346.13万元。交易双方基于评估机构出具的以2021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的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该价格成交单价与同小区相同户型价格大体一致,因此成交价格合理。
但事实并非如此。
5月8日下午,
不过,按照公司说法,交易价格是基于评估机构以2021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评估后定下的,那么当时该小区的别墅成交价究竟如何呢?
5月10日,诺家地产的房产中介白先生向贝壳财经
白先生另外提供给贝壳财经
同策好房的房产中介吴先生同样向
吴先生详细介绍称,2021年1月,该小区别墅成交价格 在2100-2300万元之间,此后价格缓慢上涨,2021年9月份时候,该小区别墅成交价格*,达到2600万元以上。当月成交两套,一套价格2600万元、一套2650万元,现在的价格依旧维持在2600万元左右。
95%毛利率暗藏水分?
股价连跌*浮亏已超3亿
2020年8月24日,ST泛微股价来到上市以来*点91.15元/股(前复权,下同),市值超过230亿元,然而时至2022年5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仅有35.86元/股,区间跌幅60.7%,对应市值93.5亿元,较*时蒸发超过136亿元。
公司股价何以腰斩式下跌?贝壳财经注意到,尤为从今年1月底开始,公司股价下行趋势明显。
从刚刚过去的一季报中或许能找到答案。2022年第一季度,ST泛微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17.26%;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513万元,同比下滑41.95%;扣非后净利润只有0.02亿元,同比下滑87.82%。
公司净利润以及扣非后净利润为何缩水这么多?从一季报中利润表反馈情况看,公司各项“费用”猛增或为利润下滑的关键。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93亿元、2134万元、6735万元及-1378万元。四项费用之和合计2.68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17亿元,增加了0.51亿元。
四项费用中,销售费用数值尤其显著,其占营收比重高达65.8%。这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占其营收比重长期在67%以上。
这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公司毛利率长期高达95%,但净利率却仅维持在10%-16%区间内。
销售费用包含哪些?根据泛微网络2021年的销售费用明细显示,其中一项科目为项目实施费,高达11.78亿元,占同期销售费用的85.4%。泛微网络超高毛利率背后是否暗藏水分值得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股价下跌过程中同样受到损失。2020年7月,*产业基金与泛微网络股东签署协议,以7.71亿元价格买下公司约1061.5万股股票,成为泛微网络第一大机构股东,其后*产业基金未发生增减持动作。5月9日收盘价格显示,*产业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仅剩4.57亿元,较买入时浮亏3.14亿元。
彭硕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各种关于中国载人航天的新闻、短视频、影视作品等内容越来越多。其中关于载人航天的专业词语你是否真正理解呢?
载荷
广义来说,除了带上天的货包、实验柜等产品以外,多级运载火箭在分离上一级前的上面级和燃料都算是载荷,但这些并不全是我们实际想要带上天的产品。狭义来说,载人航天新闻报道中所说的载荷指有效载荷,为直接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要完成的特定任务的仪器、设备、人员、试验生物及试件等。
垂直转运
转运,又叫转场,普遍指船箭产品、货包等从某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我们常说的垂直转运则是特指搭载了载荷的火箭从总装测试厂房以垂直固定在发射平台的方式转移至发射塔架。
受控再入
顾名思义,受控再入指的是航天器在人为或自动控制下,飞出地球后又重新再进入地球大气层。例如天舟二号与空间站核心舱脱离后,在平台状态进行确认之后,通过两次的制动减速,从一个圆形轨道逐渐衰减成一个椭圆轨道,在100公里左右受控再入大气层。最终天舟二号在大气层内经历船体解体。然后通过大气层的高温烧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及其携带的空间站垃圾、使用过的气瓶、货物包装等会一并烧毁。
发射窗口
允许航天器发射的时间范围称为发射窗口,航天器的发射需要选择相应的发射时机。窗口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航天器所执行的任务和航天器上能源设备、测量设备的特殊要求确定的,比如航天器上太阳能电池翼工作时间的要求,光学探测设备探测效果的要求。
归零
归零指的是一种故障分析模式,当系统内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需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逐一溯源,抛弃主观臆断,重新一一验证,直到问题完全解决。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
定位准确:如果试验中出现了问题,航天技术人员需要通力合作,分析数据,制作故障树,准确找到问题的原因。
机理清楚:在定位准确后,要对于问题出现的内在物理规律进行探究,将问题分析透彻。
问题复现、措施有效:分析完成后,需要用计算机进行仿真,首先确认之前分析的原因是否会造成故障再次发生,随后再验证后续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举一反三:最后要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思考是否还有类似问题的存在。
实验/试验
一般而言,实验(Experiment)是不完全依赖特定标准文件来判断是否成功(纯科研甚至往往没有标准),而主要是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的条件和方法,然后操作,来观测实验品能否达到期望或者未知的效果。
试验(Test)是依据已有的标准(国际、国家、企业标准)去验证产品或零部件或材料是否达标(比如型式试验)。也就是已知试验品“应该”到达什么结果,而进行的验证操作。
在中国空间站中,开展的往往是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前者由于需要依托太空微重力环境等条件进行地面上无法进行的操作,所以称为科学实验。后者则多是对类似于机械臂转移等在地面已经多次测试的工作的验证操作,因此被称为技术试验。
应用性飞行
所谓应用性飞行,是相对以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实验性飞行而言的。实验性飞行主要是实验飞行器的极限性能,应用性飞行则一般不会飞到极限性能。例如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就是天舟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运系统的第一次应用飞行,其特点一是飞行任务的目的具体为提供补给物资和开展空间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二是飞行产品的状态经过前期任务的验证,技术状态基本固化。
主份/备份
主份与备份互为关联,我们常听到的备份航天员指的就是为了确保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担当主份航天员全方位替补的角色。
除了航天员以外,包括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时使用的降落伞也包括了主份降落伞和备份降落伞,这都是起到了互为补充,保障任务安全成功的效果。
这些知识点你学会了吗?
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
截至2022年6月17日收盘,ST泛微(603039)报收于38.09元,下跌2.78%,换手率0.72%,成交量1.89万手,成交额7246.33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4.3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4.4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9.96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7.2。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前一刻还是被*入股的OA龙头,下一刻股票却被“ST”,年报季结尾之际,泛微网络上演了一出\"变脸\"大戏。
4月28日,泛微网络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4月29日停牌1天,并于5月5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也即是ST。另外根据公告,公司外聘的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泛微网络2021年年报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成为公司股票被“带帽”的主因。
天健所认为泛微网络的内控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其主要涉及两笔关联交易问题未如实信披问题,一是实控人、董事长通过股份代持的方式掩盖敏感关联交易,同时未如实披露上市公司向高管个人出售房产的关联交易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就董事长通过股份代持涉及公司一事,2020年5月,上交所曾对此有过专门问询是否是关联交易,但公司对此作出否认。
另外,上市公司向高管“低价”转让房产则更涉嫌向高管“利益输送”,据估算,两处房屋*折价近3000万。
董事长隐瞒关联交易事实?
交易所问询后公司仍“否认”
ST泛微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协同管理和移动办公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后于2017年1月在主板上市。
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ST泛微实现营收20.03亿元,同比增长35.11%;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4.48%。
分产品线看,ST泛微去年营收构成分三大类:软件产品、技术服务和第三方产品,三者分别对应营收9.29亿元、9.94亿元和7621万元,占总营收比重45.8%、49.6%和3.8%。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T泛微的业务可以称得上相当暴利,公司总体毛利率高达95.47%,软件产品、技术服务和第三方产品三者对应毛利率分别高达99.2%、96.97%和32.94%。
然而,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却曝出其内控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基于两起未经合法审议、及时如实披露的关联交易,会计所对泛微网络内控给出了否定意见。
第一桩关联交易是:2018年和2019年,泛微网络向上海亘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亘岩网络”)启动连续增资,但当时泛微网络并未及时、如实披露亘岩网络的幕后实际实控人实为公司董事长兼实控人韦利东。
亘岩网络与泛微网络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
ST泛微2016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亘岩网络成立于2016年2月4日,主要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电子签约和存证服务的SaaS平台。同一年内,泛微网络控股子公司点甲创投对亘岩网络增资900万元人民币,取得亘岩网络10%的股权,徐仲来、衡晓辉、周锐是三人合计持有剩余的90%股权。
但ST泛微未披露对亘岩网络增资的有关公告。直到2018年8月24日,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点甲创投持有亘岩网络股权变更为16%。
再之后,2018年12月29日,ST泛微公告称,经董事会决议,拟对亘岩网络追加投资5000万元,增资后持有亘岩网络25%的股权。至此,公司直接持有亘岩网络25%的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点甲创投持有亘岩网络12%的股权,合计持有亘岩网络37%的股权。
这笔投资很快就因为亏损而被交易所注意到。
2020年5月,上交所对ST泛微2019年年报发出监管函,其中提到,2019年亘岩网络发生亏损3819.77万元。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公司单方增资5000万元的主要考虑,以及交易价格公允性及依据,并要求公司说明与亘岩网络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在回复函中,ST泛微同样否认了与亘岩网络的投资属于关联交易。
回复函完整梳理了2016年-2019年对亘岩网络投资历程,还披露了亘岩网络的资产现状以及业绩情况。2017年-2019年,亘岩网络净利润经过连续3年亏损后,2019年末,亘岩网络总资产只有4230.39万元;净资产仅有502.82万元,尚不及ST泛微总投资额的10%。
另外贝壳财经注意到,天健会计事务所并非首个曝出ST泛微与亘岩网络关联关系的企业。
此前的2022年4月18日,ST泛微披露公告称,海通证券经过核查,2018年2月2日*增资之前,浙江今乔持有亘岩网络75.60%的股份。浙江今乔则是公司实控人韦利东的关联自然人***持股的公司。但在初始投资前,泛微网络并未披露此重要的关联信息。
海通证券因此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关联方的认定,补充确认浙江今乔、亘岩网络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系公司关联方。
“别墅转让高管”追踪
按现价算两处房屋*“折价”近3000万
隐瞒的第二桩关联交易是指,2021年泛微网络向公司两名高管王晨志及隋清定向出售房产。
起初,泛微网络并未直接向王晨志、隋清出售房产。
2021年6月,公司分别与顾正龙、李芹签署了《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将持有的江柳路888弄78号、江柳路888弄67号房产分别进行出售。交易双方基于评估机构出具的以2021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的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分别为1346.13万元、1345万元。2021年9月,上述房产交易办理完成产权过户手续。
公司同样未单独对外披露该笔交易,直到该房产被辗转到两位高管之手。根据公告,顾正龙、李芹二人分别计划将房产卖给王晨志、隋清二人。因此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该关联事件同样由海通证券于4月18日曝出。
公司方面却强调两笔房产出售价格公允。果真如此吗?
据贝壳财经
4月18日公告中披露,78号房产的建筑面积为401.92平方米,67号房产的建筑面积为390.81平方米;两套房产均为联列住宅,总层数均为3层,竣工日期均为2014年。
另据4月29日,公司回复监管工作函称,位于上海市江柳路888弄78号、江柳路888弄67号房产房屋类型为联排住宅,仅按地上建筑面积227.8平方米计算,成交单价59043.02元/平方米和59092.63元/平方米,成交价分别为1345万元和1346.13万元。交易双方基于评估机构出具的以2021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的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该价格成交单价与同小区相同户型价格大体一致,因此成交价格合理。
但事实并非如此。
5月8日下午,
不过,按照公司说法,交易价格是基于评估机构以2021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评估后定下的,那么当时该小区的别墅成交价究竟如何呢?
5月10日,诺家地产的房产中介白先生向贝壳财经
白先生另外提供给贝壳财经
同策好房的房产中介吴先生同样向
吴先生详细介绍称,2021年1月,该小区别墅成交价格 在2100-2300万元之间,此后价格缓慢上涨,2021年9月份时候,该小区别墅成交价格*,达到2600万元以上。当月成交两套,一套价格2600万元、一套2650万元,现在的价格依旧维持在2600万元左右。
95%毛利率暗藏水分?
股价连跌*浮亏已超3亿
2020年8月24日,ST泛微股价来到上市以来*点91.15元/股(前复权,下同),市值超过230亿元,然而时至2022年5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仅有35.86元/股,区间跌幅60.7%,对应市值93.5亿元,较*时蒸发超过136亿元。
公司股价何以腰斩式下跌?贝壳财经注意到,尤为从今年1月底开始,公司股价下行趋势明显。
从刚刚过去的一季报中或许能找到答案。2022年第一季度,ST泛微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17.26%;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513万元,同比下滑41.95%;扣非后净利润只有0.02亿元,同比下滑87.82%。
公司净利润以及扣非后净利润为何缩水这么多?从一季报中利润表反馈情况看,公司各项“费用”猛增或为利润下滑的关键。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93亿元、2134万元、6735万元及-1378万元。四项费用之和合计2.68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17亿元,增加了0.51亿元。
四项费用中,销售费用数值尤其显著,其占营收比重高达65.8%。这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占其营收比重长期在67%以上。
这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公司毛利率长期高达95%,但净利率却仅维持在10%-16%区间内。
销售费用包含哪些?根据泛微网络2021年的销售费用明细显示,其中一项科目为项目实施费,高达11.78亿元,占同期销售费用的85.4%。泛微网络超高毛利率背后是否暗藏水分值得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股价下跌过程中同样受到损失。2020年7月,*产业基金与泛微网络股东签署协议,以7.71亿元价格买下公司约1061.5万股股票,成为泛微网络第一大机构股东,其后*产业基金未发生增减持动作。5月9日收盘价格显示,*产业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仅剩4.57亿元,较买入时浮亏3.14亿元。
彭硕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泛微股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泛微股价、时机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