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们公司最适合元宇宙!”B站CEO陈睿宣称。近两个月以来,上市公司纷纷披露卡位元宇宙。
“炒股的没赚钱,卖课的反而先赚钱了。”投资者11月18日在股吧上调侃。
11月18日,A股元宇宙概念指数11连阳之后,出现3.34%的下跌。
11月最强概念
近日,外界对于元宇宙质疑的声音显著增多。
另一边,资本市场元宇宙第一股Roblox(RBLX.N)在Q3业绩公布之后大涨42%,A股元宇宙指数11月以来涨幅20%,大幅跑赢其他概念板块。
9月以来,A股宣称自身业务“与元宇宙相关”的上市公司接近20家。互动易平台上也交流火热,以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为例,近一个月涉及元宇宙的问题超过2700个。投资者热情火爆。
上市公司也积极备战元宇宙。在海外,不仅有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Facebook、谷歌、亚马逊、迪士尼也纷纷布局元宇宙;国内*、网易、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也已悉数入局Metaverse元宇宙赛道。
11月17日晚间,B站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等高管回答了分析师提问。被问及是否在元宇宙领域有所布局,陈睿回答称,元宇宙概念包含了部分产品的要素,比如虚拟现实、紧密的社交体系、在游戏内的自循环生态系统。这些要素本身并不新鲜,已经有一些公司实现了,B站也实现了这些要素中的一部分。
他表示,如果现在听到元宇宙的概念,再宣布布局或者进军元宇宙的那些公司,应该是来不及了,因为刚才提到的元素,不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就能够做好的。
“目前B站已经有一套出色的创作生态,围绕这个生态已经形成一个月活2.7亿人的大社区,而且这2.7亿人中大部分是中国最有创造力和最有活力的年轻人。我认为在中国,B站就是最适合实现元宇宙这个概念的公司之一。”陈睿表示。
不少公司自称拥有元宇宙概念,以期待提振公司股价。11月16日,蓝色光标在互动平台称,公司与*在作为元宇宙入口的虚拟人业务也有较深入合作。受消息影响,本来走势低迷的蓝色光标股价瞬间飙升,股价从跌超2.5%直线拉升,盘中一度涨至15.83%。
重点监管
沪深交易所对于元宇宙概念股持续重点监管,月内已有12家相关公司收函。
专家提醒称,热点题材往往有较大波动性,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炒作。特别是当公司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时,投资者须注意其中的风险。
11月16日晚间,元宇宙概念股德艺文创和大富科技均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德艺文创结合在互动易平台上对投资者的答复,具体说明现有业务与元宇宙概念的关联性,公司及相关方是否存在热点炒作。公司明确目前暂未涉及“元宇宙”业务,但公司此前在互动易回复时提及未来在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商业模式拓展等方面将运用相关技术。
11月12日至15日,德艺文创股票价格累计上涨44.01%。
不少个股股东高管趁着这波炒作趁机减持。凯撒文化、中青宝、力源信息、易尚展示、汤姆猫等元宇宙概念公司,近期也纷纷披露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减持计划。
公募提示风险
对于“元宇宙”概念为何突然爆发,富国基金认为,主要是虚拟产品与应用需求的增长,加速推动了元宇宙概念的爆发。
华泰柏瑞游戏ETF基金经理李沐阳表示,资本的入局代表元宇宙不再是数年前的“空中楼阁”,其实际应用推广已经进入快车道,是一个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发展机会。游戏作为元宇宙的主要载体,必将成为元宇宙高速发展的核心受益板块。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李耀柱表示,元宇宙发展趋势带来的投资方向也是多样化的,虚拟商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AR/VR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最后是对于内容或者平台搭建者本身,能够建立一个集社交、娱乐、广告、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沉浸式虚拟世界,其商业价值随着用户价值链的延展而呈现几何级数的提升。
“元宇宙从长期来看,具有不错的长期投资机会。但是当下蹭热点的公司不少,基本面还有待时间验证,因此题材的持续性是要打问号的,可能不会太过关注。”沪上某成长型基金经理直言。
富国基金认为,当下力推元宇宙概念、标榜“元宇宙概念股”的,多数是游戏软件公司,或者是社交网络公司,这其中可能存在着蹭概念资本的摇旗呐喊。投资价值是有的,但从短期看,风险还是不小的,需要提防。
元宇宙
“元宇宙不是单一的静态语义概念,而是宏大的动态叙事主题。有关元宇宙的讨论必要且重要,其中隐含了利益纠葛与规则制定的多重博弈。”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称,资本市场对元宇宙的理解在不断加深;不同市场对元宇宙题材的反应时间与挖掘深度不同,存在市场间的套利机会。
资本市场通过自身学习,加深对元宇宙的理解。A股的元宇宙概念股收益率表现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结构性特征。第一阶段(8/29-10/28),元宇宙概念的炒作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与游戏和5G相关的公司之上,元宇宙指数收益率为-2.0%;第二阶段(10/28-11/15),Facebook改名加强了元宇宙与现实落地的联系。虽然当前仍处于第二阶段的早期,但截至11月15日,元宇宙指数的收益率达到22.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为0.4%。
采写:南都
中国基金报
这个周末,京东方A的股民吵起来了。
原因是京东方A抛出了一份200亿的定增计划。据悉,该募资规模为2021年以来新高。
消息一出,股民瞬间就炸了,有的表示200亿定增对股价会有极大的压力;有的则分析定增完成后,锁定了未来新增产能,股价则会大涨。
而*数据显示,京东方A的股东户数超120万,为A股最多。
京东方抛出200亿定增方案
1月15日晚,京东方A(000725)发布公告,拟向包括京国瑞基金在内的不超过35名的特定投资者定增募资不超200亿元,用于收购股权和新增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具体来说,募资资金有六大用处:
1.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24.06%股权(6.5亿元)
武汉京东方光电的主营业务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相关产品及其配套 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主要生产3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显示屏产品。
武汉京东方光电收入主要来自其建设运营的第10.5代TFT-LCD生产线,设计 产能为玻璃基板投片量12万片/月,于2019年9月产品点亮,并已于2019年12月底 实现量产。
2.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6亿元)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有三:一是AMOLED 柔性显示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成为高端产品的重要选择;二是AMOLED 柔性产品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公司需快速提升产能抢占市场;三是半导体显示企业争相布局 AMOLED 产能,公司需确保市场占有率。
3.对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10亿元)
Micro OLED凭借独特的优势,契合AR/VR等近眼显示的技术需 求。未来几年AR/VR将迎来爆发期,为匹配更大尺寸、更高亮度、更低功耗等高 端技术趋势需求,公司有必要跟进12英寸产线布局,确保竞争力持续领先。
4.对成都京东方医院增资并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项目(5亿元),
5.偿还福州城投集团贷款(30亿元)
6.补充流动资金(30亿元)
京东方表示,本次定增,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公司的产品结构,发挥规模效应,增强公司的 抗风险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影响力,提高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对公司财务状况将带来积极影响。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资金实力将得到有效提升,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资 产结构更加合理,财务结构更加优化,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并为公司的 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顺利实施后,公司的业务规模将会大幅扩大,有利于公司未来营业收入和 利润水平的不断增长
北京国资拟认购40亿元
已有一个特定投资者计划出现出手。
根据定增预案,本次发行的对象为包括京国瑞基金在内的不超过35名的特定投资者。
京国瑞基金拟以40亿元现金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根据公告,京国瑞基金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控制的主体。截至2019年底,京国瑞基金净资产为113.81亿元;2019年盈利10.80亿元。
鉴于京国瑞基金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控制的主体,且京国瑞基金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根据《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京国瑞基金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构成关联交易。
截至2021年1月8日,北京电控合计拥有可支配公司表决权股份数为3,940,161,09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32%。
京东方2014年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北京国管中心通过与北京电控签署的《表决权行使协议》,其直接持有的京东方股份其余30%的表决权在行使股东表决权时与北京电控保持一致。
因而,北京电控与京国瑞基金于2021年1月15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约定自京国瑞基金取得京东方股份之日起,在涉及京东方的重大事宜上,京国瑞基金与北京电控保持意思表示一致;京国瑞基金在京东方股东大会中行使股东权利、表决、投票时与北京电控采取一致性行为,以巩固北京电控在京东方中的控制地位。
因此,考虑到京国瑞本次认购股票之规模以及上述《一致行动协议》,本次发行完成后,北京电控实际可支配表决权股份比例将得到提升,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
股吧吵翻了:生产显示屏?还是生产股票?
200亿定增方案出来之后,京东方A的股吧吵翻了。
不少股民的第一反应是股价要跌。有的质疑:京东方是生产的是显示屏?还是生产股票?
不少股民认为,京东方A近期股价刚走势向上,就抛出200亿的定增方案,股价将受到很大的压力。
但也有股民分析,看好这个定增。这个定增完成后,锁定了2022-2024年的新增产能,OLED-AMOLED方向不会太短板了。股价上看,这次定增之后,很难再看到5块钱以下了。
累计定增募资超700亿元
上市以来分红不足60亿
wind数据显示,京东方A已完成5次定增融资:2006年10月募资18.6亿元,2008年7月募资22.5亿元,2009年6月募资120亿元,2010年12月募资90.4亿元,2014年4月募资457亿元。这5次募资共计708亿元。
然而,定增超700亿,京东方却分红不足其十分之一。自2001年上市以来,京东方A累计分红10次,累计现金分红不到53亿元。
也许是早已预料到股民的情绪,在抛出200亿定增方案后,京东方还发布了一份未来三年(2021年-2023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京东方表示,除特殊情况外,公司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优先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百分之十。
其中,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应达到80%。
坐拥超120万户股东
被称作“散户*”
说起京东方A,不少股民都应该挺熟悉,是目前A股LCD面板龙头企业。据悉,2020年上半年,京东方LC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主流产品显示屏出货量和销售面积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
三季报显示,京东方A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6.88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24.76 亿元,同比增长33.67%;扣非归母净利润8.88 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89 亿元。
业内看来,面板龙头业绩步入上升通道。
其账上还躺着623亿货币资金。
二级市场来看,其股价近大半年也进入上升通道,在近日一度突破7元关口,近8个月*翻倍。截至15日收盘,该股报6.8元,成交136.9亿元,深港通净买入5.77元,已经连续多日净买入.*市值已经超过2333亿元。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京东方坐拥A股最多股东户数,被称作“散户*。”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京东方的股东户数仍超120万人,而二名的股东户数为76.4万。
元宇宙热蔓延 十余只概念股抛减持计划
交易所持续重点监管,专家提醒投资者勿盲目跟风
元宇宙概念近期持续火爆,A股市场多只概念股股价大涨。与此同时,十几只元宇宙概念股抛出高管、实控人减持计划。
监管层面,沪深交易所对于元宇宙概念股持续重点监管,月内已有12家相关公司收函。专家提醒称,热点题材往往有较大波动性,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炒作,特别是当公司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时,投资者须注意其中的风险。
9月以来14只概念股意欲减持
随着多家科技巨头入局,近段时间,元宇宙概念越发水涨船高,A股市场多只概念股股价大涨。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9月以来元宇宙概念指数涨幅超过34%,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增幅。“元宇宙热”持续蔓延,据
不少市场资金正加速涌入元宇宙板块。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数据,截至11月16日收盘,近一个月,对于元宇宙概念板块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总计约251.4537亿元,其中,11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约为58.7743亿元。此外,企业也加速入局,今年以来就有688家公司申请了4366件元宇宙商标。
但与此同时,《经济参考报》
11月16日晚,凯撒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凯撒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志凯有限公司,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566650股,即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需要,减持价格则根据减持时二级市场价格确定。
此前,凯撒文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于元宇宙概念产业的发展还处于探索理解阶段,运用到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公司将来也会持续、及时跟进。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6日收盘,凯撒文化自10月底以来累计涨超31%。
此外,中青宝、力源信息、易尚展示、汤姆猫等元宇宙概念公司近期也纷纷披露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减持计划。
《经济参考报》
近半数概念股前三季度净利下滑
概念火热的同时,又有元宇宙概念股受到监管问询。
11月16日晚间,元宇宙概念股德艺文创和大富科技均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德艺文创结合在互动易平台上对投资者的答复,具体说明现有业务与元宇宙概念的关联性,公司及相关方是否存在热点炒作。公司明确目前暂未涉及“元宇宙”业务,但公司此前在互动易回复时提及未来在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商业模式拓展等方面将运用相关技术。11月12日至15日,德艺文创股票价格累计上涨44.01%。而大富科技15日晚间宣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大富网络为“元宇宙的完美*”。该公司11月1日至15日,股价累计涨超48%。
据《经济参考报》
从业绩来看,同花顺数据显示,77只元宇宙概念股中,37只概念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下降,其中多家因元宇宙概念受到交易所问询。例如大富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72.39%,佳创视讯下降151.06%,宝鹰股份下降96.18%,昆仑万维下降48.76%,易尚展示下降22.26%。
多位专家提醒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炒作。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目前元宇宙仍处于炒概念的阶段,投资风险也比较大,建议投资者要谨慎参与。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也表示,现在元宇宙市场炒作氛围很重,概念被无限地泛化,很多股票大涨。但目前元宇宙和实体经济进行有效结合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对其要辩证去看,也要谨慎操作,很多人不理解就盲目操作特别是盲目追高,其中有很大风险。他表示,现在的热门板块实际上都存在这个问题,题材很多,但确定性不高,带有很大的波动性,投资者要掌握好节奏,特别是当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团队在不断卖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当中可能蕴含的风险。
“特别是现在,一夜之间这么多公司都说在搞元宇宙,让我想起20年前大家都在搞网络,当时说是‘一往情深’,到最后是‘一网打尽’了,这个教训还是要吸取。资本市场会有热点,也会有各种各样新生的东西,但关键在于你怎样去把握住它,而不是盲目地追随。”桂浩明说。(
经济参考报
“我们公司最适合元宇宙!”B站CEO陈睿宣称。近两个月以来,上市公司纷纷披露卡位元宇宙。
“炒股的没赚钱,卖课的反而先赚钱了。”投资者11月18日在股吧上调侃。
11月18日,A股元宇宙概念指数11连阳之后,出现3.34%的下跌。
11月最强概念
近日,外界对于元宇宙质疑的声音显著增多。
另一边,资本市场元宇宙第一股Roblox(RBLX.N)在Q3业绩公布之后大涨42%,A股元宇宙指数11月以来涨幅20%,大幅跑赢其他概念板块。
9月以来,A股宣称自身业务“与元宇宙相关”的上市公司接近20家。互动易平台上也交流火热,以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为例,近一个月涉及元宇宙的问题超过2700个。投资者热情火爆。
上市公司也积极备战元宇宙。在海外,不仅有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Facebook、谷歌、亚马逊、迪士尼也纷纷布局元宇宙;国内*、网易、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也已悉数入局Metaverse元宇宙赛道。
11月17日晚间,B站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等高管回答了分析师提问。被问及是否在元宇宙领域有所布局,陈睿回答称,元宇宙概念包含了部分产品的要素,比如虚拟现实、紧密的社交体系、在游戏内的自循环生态系统。这些要素本身并不新鲜,已经有一些公司实现了,B站也实现了这些要素中的一部分。
他表示,如果现在听到元宇宙的概念,再宣布布局或者进军元宇宙的那些公司,应该是来不及了,因为刚才提到的元素,不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就能够做好的。
“目前B站已经有一套出色的创作生态,围绕这个生态已经形成一个月活2.7亿人的大社区,而且这2.7亿人中大部分是中国最有创造力和最有活力的年轻人。我认为在中国,B站就是最适合实现元宇宙这个概念的公司之一。”陈睿表示。
不少公司自称拥有元宇宙概念,以期待提振公司股价。11月16日,蓝色光标在互动平台称,公司与*在作为元宇宙入口的虚拟人业务也有较深入合作。受消息影响,本来走势低迷的蓝色光标股价瞬间飙升,股价从跌超2.5%直线拉升,盘中一度涨至15.83%。
重点监管
沪深交易所对于元宇宙概念股持续重点监管,月内已有12家相关公司收函。
专家提醒称,热点题材往往有较大波动性,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炒作。特别是当公司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时,投资者须注意其中的风险。
11月16日晚间,元宇宙概念股德艺文创和大富科技均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德艺文创结合在互动易平台上对投资者的答复,具体说明现有业务与元宇宙概念的关联性,公司及相关方是否存在热点炒作。公司明确目前暂未涉及“元宇宙”业务,但公司此前在互动易回复时提及未来在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商业模式拓展等方面将运用相关技术。
11月12日至15日,德艺文创股票价格累计上涨44.01%。
不少个股股东高管趁着这波炒作趁机减持。凯撒文化、中青宝、力源信息、易尚展示、汤姆猫等元宇宙概念公司,近期也纷纷披露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减持计划。
公募提示风险
对于“元宇宙”概念为何突然爆发,富国基金认为,主要是虚拟产品与应用需求的增长,加速推动了元宇宙概念的爆发。
华泰柏瑞游戏ETF基金经理李沐阳表示,资本的入局代表元宇宙不再是数年前的“空中楼阁”,其实际应用推广已经进入快车道,是一个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发展机会。游戏作为元宇宙的主要载体,必将成为元宇宙高速发展的核心受益板块。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李耀柱表示,元宇宙发展趋势带来的投资方向也是多样化的,虚拟商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AR/VR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最后是对于内容或者平台搭建者本身,能够建立一个集社交、娱乐、广告、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沉浸式虚拟世界,其商业价值随着用户价值链的延展而呈现几何级数的提升。
“元宇宙从长期来看,具有不错的长期投资机会。但是当下蹭热点的公司不少,基本面还有待时间验证,因此题材的持续性是要打问号的,可能不会太过关注。”沪上某成长型基金经理直言。
富国基金认为,当下力推元宇宙概念、标榜“元宇宙概念股”的,多数是游戏软件公司,或者是社交网络公司,这其中可能存在着蹭概念资本的摇旗呐喊。投资价值是有的,但从短期看,风险还是不小的,需要提防。
元宇宙
“元宇宙不是单一的静态语义概念,而是宏大的动态叙事主题。有关元宇宙的讨论必要且重要,其中隐含了利益纠葛与规则制定的多重博弈。”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称,资本市场对元宇宙的理解在不断加深;不同市场对元宇宙题材的反应时间与挖掘深度不同,存在市场间的套利机会。
资本市场通过自身学习,加深对元宇宙的理解。A股的元宇宙概念股收益率表现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结构性特征。第一阶段(8/29-10/28),元宇宙概念的炒作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与游戏和5G相关的公司之上,元宇宙指数收益率为-2.0%;第二阶段(10/28-11/15),Facebook改名加强了元宇宙与现实落地的联系。虽然当前仍处于第二阶段的早期,但截至11月15日,元宇宙指数的收益率达到22.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为0.4%。
采写:南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艺文创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德艺文创股吧、京东方a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