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隆基绿能(601012.SH)发布公告,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条件已经满足,以2022年6月15日为本次激励计划的授予日,按照公司拟定的方案向2385名激励对象授予4680.2万份股票期权,向26名激励对象授予347.2万股限制性股票。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在新股中签收益一度大幅下滑,甚至中签如“中枪”后,近期新股中签收益再次明显回升。
就在今天,又有4只新股上市,其中两只新股中签后首日浮盈最多超过5万元,昱能科技(688348.SH)若能中签,首日盘中*浮盈甚至超过了7万元,刷新今年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浮盈*纪录!昔日中签后动辄赚数万元的场景似乎又重现A股市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四季度,新股新的询价制度改革落地,加速了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进程, “新股不败”神话破灭,自此之后,由于新股定价更具差异性,且市场形势也在不断变化,新股上市后上涨和破发都成为市场正常现象,某种程度上甚至在交替出现,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开盘瞬间暴赚7万元!
年内*钱的新股出现了
6月8日,A股市场有4只新股同日上市,上午全部上涨,其中有两只新股若能中签,首日上午盘中*浮盈均在5万元以上,新股赚钱效应喜人。
这里面昱能科技(688348.SH)首日盘中浮盈最为惊人。
行情数据显示,昱能科技上市首日一开盘便报301元,若按照开盘瞬间所达到301元的价格计算,中一签昱能科技浮盈近7万元。该股上午盘中*达到311元,若按照此价格计算,中一签昱能科技浮盈达到7.4万元。
招股资料显示,昱能科技专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领域,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及监控分析系统等。昱能科技预计 2022 年上半年经营状况良好,经营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约为 4.90 亿元至 5.3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1%至96%;预计净利润约为 1.15 亿元至 1.2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16%至 243%。
昱能科技此前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投资风险特别公告指出,本次发行价格 163.00 元/股对应的发行人 2021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摊薄后市盈率为 135.20 倍,高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发行人所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高于前述可比上市公司同期平均市盈率,存在未来股价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提请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审慎研判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理性投资。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截至 2022 年 5 月 24 日(T-3 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 30.29 倍。
除了昱能科技外,另一只新股华海清科(688120.SH)首日*浮盈也超过了5万元。
华海清科上市首日上午盘中股价一度高至246.6元,若按照首日上午盘中*价格计算,中一签华海清科浮盈达到5.5万元。
招股资料显示,华海清科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CMP 是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前道工序、先进封装等环节必需的关键制程工艺,公司所生产 CMP 设备可广泛应用于 12 英寸和 8 英寸的集成电路大生产线。
另外两只挂牌上市的新股也上涨。
宇邦新材(301266.SZ)上市首日上午盘中股价一度高至50.26元,若按照首日上午盘中*价格计算,中一签宇邦新材浮盈达到1.17万元。
招股资料显示,宇邦新材主营业务为光伏焊带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光伏焊带产品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在该细分领域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研发实力、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腾亚精工(301125.SZ)上市首日上午盘中股价一度高至40.77元,若按照首日上午盘中*价格计算,中一签腾亚精工浮盈超过9000元。
招股资料显示,腾亚精工主营业务为射钉紧固器材和建筑五金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射钉紧固器材主要产品为燃气射钉枪及其配套的射钉、瓦斯气罐等;建筑五金制品主要产品包括通风口、检查口、地板支撑等中高端建筑五金制品。
5月以来上市新股几无破发
去年四季度,新股新的询价制度改革落地,新股定价趋向市场化,新股定价估值的高低变得起伏不定,随之而来的现象是新股破发开始出现,“新股不败”的神话破灭。
今年初至今年4月份,新股破发大量涌现,据统计,这期间上市的120余只新股中,上市首日盘中就破发新股超过了40只,占比约1/3,堪称近年新一波新股破发潮,这里面发行估值较高的新股和科创板新股占了较大比例。
在新股大量破发后,投资者的打新积极性下降,持续数年高烧不退的打新大军人数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的发行估值也似乎出现自我调节迹象,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市盈率的新股不时出现,接下来便迎来了新股二级市场行情的又一波小高潮。
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上市的新股中,除了几只北交所股票外,无一在上市首日破发。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高考泄题?教育部:系考后恶意编辑,确有考生作弊!泽连斯基:恢复战前控制线才谈判丨“聪明钱”跑步进场?连续7天净买入450亿,创年内新高(附股)丨上海“重启”,快递“迎峰”!小区门口快件堆积如山,物流转运中心一片繁忙…丨比亚迪市值超越大众,跻身全球前三!销量连续3月突破“10万+”,股价接近历史高点丨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助力复工复产人才招揽,上海拼了丨格力手机不比苹果差!董明珠霸气发言:关于高瓴,*放心!承诺不裁员,再招5000大学生,还提及盾安环境
智通财经APP获悉,广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予隆基股份(601012.SH)“买入”评级,预计2021-23年业绩为109.49/146.01/185.5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02/2.70/3.43元/股,予22年业绩45倍PE,对应合理价值121.39元/股。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2.06亿元,同比+66.13%,归母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18.87%;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211.07亿元,同比54.17%,环比+9.68%,归母净利润25.63亿元,同比+14.39%%,环比+2.9%,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广发证券主要观点
上游原材料涨价叠加下游价格博弈,一体化稳健性凸显,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21.30%,同比-6.54pct,单三季度毛利率18.93%,同比-6.86pct,环比-3.40pct,主要系原材料硅料供应紧缺从而大幅涨价导致硅片及组件利润承压所致,但公司凭借一体化带来的供应及成本优势,叠加自身技术和品牌优势,盈利仍维持行业较高水平。
今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17GW,市占率24.5%,位列全球首位,预计21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达105/38/65GW以上,全年组件目标出货40GW,若按21年全球组件需求160GW计算,预计公司组件全球市占率达25%,龙头地位稳固。
N型电池再破纪录诠释研发实力,首台电解槽下线打下氢能量产基础。
N型电池技术方面,继M6尺寸HJT电池转换效率25.82%打破世界纪录后,HJT电池转换效率达26.30%,一周内两破世界纪录,此外,公司*尝试完全无铟的TCO工艺,其电池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认证,效率超25%,充分体现公司对于N型电池的研发决心及实力;
氢能布局方面,公司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下线,单台制氢能力达1000Nm3/h及以上,初步具备订单交付能力,预计到年底电解水制氢设备产能达500MW,未来五年产能达5-10GW,持续孕育业绩增长点。
风险提示:政策及装机需求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等。
今日,通威股份(SH600438,股价54.5元,市值2453亿)披露一份金额“炸裂”的订单,近日与青海高景签订多晶硅长单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买方在2022年~2026年预计向卖方合计采购不低于21.61万吨多晶硅产品,按照市价折算金额超500亿元。
不过,硅料买家并非上市公司,而是一家“新兴企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曾是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
合同金额超500亿元
今日晚间,通威股份披露了一份金额炸裂的订单,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卖方”)于近日与青海高景签订多晶硅长单
销售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买方在2022年~2026年预计向卖方合计采购不低于21.61万吨多晶硅产品。
本合同是日常经营性长单销售合同,若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近一日(2022年6月15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6.61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销售总额约509亿元人民币(不含税)以上。按照每年计算,这几乎是一年一百亿的节奏。
《》
关键问题是,青海高景是谁?
根据公告资料,青海高景注册资本是10亿元,法定代表人徐志群,主要股东由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景太阳能)***持有。
青海高景工商信息 启信宝截图
查询工商资料可以发现,高景太阳能并非一家上市企业,该公司由业内*技术团队联合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知名投资机构IDG资本共同创立。而在华发集团传统的商业版图中,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等,鲜有新能源产业链方面的布局。
“它们主要做硅片环节,最近几年的新进入者,产量上得比较快。”今日,通威股份有关人士通过微信向
实际上,这并不是青海高景第一笔百亿元级别“扫货”硅料。去年初,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协议约定,未来四年内,青海高景太阳能将向新特能源(HK1799,股价23.75港元,市值340亿港元)购买原生多晶硅15.24万吨,总金额约219.44亿元。
根据Solarbe索比光伏网的信息,高景太阳能创立于2019年7月3日,也就是说,在其创立后的三年里,每年平均有200亿元左右的投资、签约落地。高景太阳能规划的80GW硅片产能,已在光伏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隆基绿能(SH601012,股价60.85元,市值4611亿)的165GW与中环股份(SZ002129,股价46.79元,市值1512亿)的135GW。
业内预计硅料市场仍维持景气
相比公司名字的默默无闻,徐志群这一名字就不简单了。徐志群曾担任晶科能源(SH688223,股价14.5元,市值1450亿)首席运营官。晶科能源今年在科创板实现上市,市值突破千亿元。
2019年,徐志群升任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在晶科能源任职的10多年中,徐先生为公司的垂直一体化与高效运作做出巨大贡献,”晶科能源总经理陈康平曾评论道,“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执行能力,徐先生能够有效地帮助公司实现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高效运作,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产品的市场需求。他的丰富的运营领导经验,上任后将帮助公司执行既定的战略。”
不过在次年11月25日,晶科能源宣布首席运营官徐志群辞去公司首席运营官职务。陈康平当时表示,“我们祝愿徐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并感谢他多年来为晶科服务。”
此份订单对通威股份是一大利好,公司表示,本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公司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符合公司未来经营规划,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
这又进一步反映硅料的上游环节仍然处于高景气度。
6月15日,安泰科发布周评,*预期全年硅料总供应量与终端需求基本匹配,硅料和终端供需基本平衡将支撑全年硅料整体无库存的预期,在此背景下,硅片企业对于硅料产出基本照单全收,故下半年硅料价格出现极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但根据下半年140GW-150GW的终端装机预期,与同期硅料对应的硅片产出约195GW作对比,存在供需失衡的局面,预计下半年若出现阶段性市场供需失衡,产业链库存将大多集中在下游各环节,直到硅片环节开始调整开工率,届时硅料价格再根据直接下游的需求变化而波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1012 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1012 股票、最近新股上市收益一览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