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向*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冲刺,广州再现新动向。
6月19日,由广州市科技局支持,中山大学、广州金控下属广州生物工程中心与广州科技金融集团、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平安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广州市生物医药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开班仪式(以下简称培育工程“远志班”),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圆满举行。
该培育工程,旨在搭建“政、学、研、医、产、金”联动机制,打造生物医药标杆企业培育平台,提供政策指引、科技赋能、金融服务、产业联动,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为首期培育工程“远志班”企业家学员授开班第一课。
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聂林坤出席活动并致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刘泉宝、广州越秀区人民政府陈烯副区长、广州天河区人民政府袁笑一副区长、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林清伟副总经理及来自知名三甲医院和高校的特邀观察员代表、首期培育工程企业家学员一起参加活动。
总市值超2300亿
集合50家生物医药优质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科技创新战略产业。”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广州正着力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将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
他从多层次、多角度介绍广州创新发展呈现的新局面。当前,广州已凝练形成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发挥科技支撑,筑牢新冠肺炎“阻击防线”;深耕科学发现,注入原始创新“源头活水”;着力技术发明,增强科技攻关“硬核实力”;引领产业发展,打造动能转换“最强引擎”;强化人才支撑,构建全球“智力高地”;推动生态优化,厚植创新创业“天然土壤”等。
作为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优势,近年保持年均增长10%左右的增速,生物医药企业数目位居全国第三,到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将力争超过6000亿元。
首届培育工程集合了广州50家生物医药优质企业, 其中有1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2300亿,实力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劲。
学员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检验诊断、医疗服务等产业链上中下游,还有专注生物医药、大健康赛道投资及专业服务机构,将共同探索生物医药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为首期培育工程“远志班”授开班第一课。
政策引导,科技金融赋能
搭建产业培育平台
广州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基础雄厚,科教医疗资源集中,中山大学有雄厚的学术底蕴。中山大学李善民副校长强调,培育工程对于企业了解创新政策,增强创新意识,链接创新资源,朝着专精特新、引领标准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山大学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有能力、有信心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更上层楼提供助力。
“生命健康是广州金控集团五大重要业务板块之一”,广州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聂林坤在致辞中强调,广州金控集团是广州市委、市政府为整合市属金融资产而成立的金融控股平台,广州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是金控集团全资下属企业,肩负起“科技赋能、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使命,搭建企业从“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IPO”服务体系,发挥产业导向引领、科研孵化服务、成果应用转化、科技金融赋能的核心职能,全力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各项金融和产业服务。
启动仪式上,来自中山大学各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的医院管理等十位权威专家受聘特邀观察员,他们将和学员企业密切交流,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赋能。
政府引导,科技金融机构赋能,产业链深度合作,一个集“政、学、研、医、产、金”有效联动的领军企业培育交流平台正在形成。
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聂林坤致辞。
远志班,志在培育全球产业领军人才
首期培育工程以“远志班”开班,寓意着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今日志存高远、他日鹏程万里。据悉,培育工程重点遴选、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人才,他们将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他们所带领的企业不仅要成为广州领军企业,未来更应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军企业。
学员企业之一,新加坡百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运营官陈秩静女士,盛赞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实力。百吉生物主导完成6亿元融资,创建了黄埔区首家B级细胞生产实验室,作为中新合作榜样企业,该公司将继续深耕生物医药创新,为广州的生物医药发展贡献力量。她对参与生物医药产业高层次交流学习平台充满期待。
50家广州生物医药领军企业在“远志班”集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平台已现雏形。相信在中山大学、广州市科技局、广州金控集团等强大平台的加持下,培育工程一定能够引领创新、出新出彩,实现远大志向,走在时代前列,推动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地。
采写:南都
截至2022年6月15日收盘,家联科技(301193)报收于26.21元,上涨3.39%,换手率6.29%,成交量1.79万手,成交额4683.3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3.6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0.8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72.86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家联科技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162.26万元,融资偿还241.75万元,融资净偿还79.49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0.63万股,融券偿还0.89万股,融券余量9.24万股,融券余额242.12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404.19万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财联社6月18日讯(编辑 胡家荣)意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意博金融)于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外, 铠盛资本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资本(香港)有限公司为联合保荐人。
意博金融是一间香港金融服务商,并为包括高净值个人、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内的客户群体提供金融及财富管理服务,其中涉及销售及投资顾问服务、资产管理服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
公司业务稳步推进 投顾收入增幅较大
从意博金融财务数据来看,2018到2021年期间,公司收入分别为1.07亿(单位均为 港元)、1.22亿、1.42亿、1.68亿。利润分别为3150.9万元、2987.4万元、4149.1万元和3982.3万元。
从业务收入来看,公司销售及顾问服务在2018年到2021年期间占比较高(均超50%以上),其分别为5978万元、7246万元、8626万元、1.04亿元。
在销售及顾问业务中,配售佣金收入和投资顾问咨询费占比较大,以配售为例,该公司在2018年到2021年期间,配售所获得佣金分别为4845万港元、3595万元、5324万元、4667万元。
投资顾问收入也在同期逐步同比增加,该项收入分别为1112万、3236万、2449万、*6万。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投资顾问收入在2021年占销售顾问收入占比的35%,并接近同期配售佣金收入的44.7%。
对于此次融资,意博金融将所筹资金用于扩大客户基础及销售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香港之现有销售网络;计划在中国内地建立新销售网络;扩充资产管理业务等。
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及金融业不景气 未来存在不确定
此外,意博金融指出当前经济表现不佳,以及香港金融服务业竞争极为激烈,因此过去业绩可能无法作为参考 ,其未来财务表现取决于香港、中国内地及美国金融市场的表现。
正如意博金融所述一样,当前市场不景气令香港金融业受影响。据相关统计,2022年上半年,香港券商现结业潮,前5个月已有31间券商结业或暂停营业,当中如一通证券等都曾经拥有不小的客户体量,而在2016年至2018年中结业券商仅为14家。
2月24日消息,山西建投安装集团与太原市地方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山西建投安装集团综合实力雄厚,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势头强劲。太原市地方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太原市人民政府授权、太原市财政局履行出资人职责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太原金投积极整合、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在统筹、协调各类金融资源和要素交易方面优势显著。
此次签约承载了双方共同的发展愿景。太原金投积极推动金融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地方金融机构集中,发展愿景与山西建投安装集团投资业务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巨大。双方将根据协议内容,坚持优势互补,拓展合作领域。坚持平等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坚持依法合规,提高合作水平。坚持长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太原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金业集团》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金业集团、家联科技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