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盘面情况
大盘全天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超90股涨停或涨超10%。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067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64亿。
盘面上,市场全天呈现板块快速轮动特征。赛道股再度走强,光伏、风电等板块大涨。房地产、基建等板块午后活跃。此外农业、汽车、教育、辅助生殖等板块均有所表现。下跌方面,消费类板块表现低迷。
板块方面,HJT电池、风电、房地产服务、光伏等板块涨幅居前,互联网电商、油气开采、猪肉、食品加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止收盘,沪指涨0.36%,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0.5%。北向资金尾盘加速净流入,全天净买入51.2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7.3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86亿元。
今日焦点
联合国下调全球经济预期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被俄乌冲突扰乱,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在全球范围内加剧了通胀压力,联合国下调全球经济预期。
当地时间18日周三,联合国发布了《2022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根据报告,联合国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1%,低于此前2022年1月发布的4%的增速预期。
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通胀率将增至6.7%,是2010年-2020年期间平均通胀率2.9%的两倍,粮食和能源价格将大幅上涨。
报告指出,增长前景的下调范围广泛,包括全球*的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盟,以及大多数其他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
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增长前景正在减弱,尤其是进口大宗商品的发展中经济体。
在日益恶化的粮食不安全将加剧这一前景,尤其是在非洲。全球粮食供应也推升了日益高涨的食品保护主义,越来越多国家加入食品出口禁令。
由于欧洲从俄罗斯的进口能源占比过大,在局势冲突之下,来自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输入突然停止势必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价格,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高通胀正在使家庭的实际收入减少,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缓解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影响的财政支持仍然有限。最终这些家庭将更大一部分收入用于购买食品。
最后,报告认为,美国的货币紧缩将提高借贷成本,外部金融条件趋紧将对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那些面临债务困扰或债务违约风险的全球资本市场敞口较高的国家而言。
经济衰退现端倪 美股暴跌
隔夜美股结束前几日的反弹,再度大跌,道指狂泄千点,纳指标普跌超4%,纳指100跌5%,创下2020年9月以来*跌幅。
近期美股持续下挫之际,“经济衰退”的呼声也不绝于耳,那么衰退是否已经到来?
目前美股大跌主要受美联储紧缩政策和增长以及盈利的影响。
日前鲍威尔发言称,美联储将持续行动,直到通胀明显下降为止,如有需要,将毫不犹豫地加息到超过中性利率水平。
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放鹰”后,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也支持鹰派行动,暗示至少在6月FOMC再加息50个基点,重申希望年底前接近中性利率。
同时市场对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前景的担忧加大,沃尔玛和塔吉特二者业绩因成本增加导致的不及预期,显示出了美国居民因为成本抬升,消费有所放缓。
在此担忧下隔夜美股发生重挫,这表明衰退风险正在增加。
美东时间17日周二,富国银行CEO Charlie Scharf表示,美国将“毫无疑问”走向经济下滑,“将难以避免某种程度的(经济)衰退”。
在此之前,华尔街多为CEO 接连看衰美国经济,摩根大通CEO戴蒙本发出了美国可能经济衰退的警告。
前高盛CEO布兰克费恩表示,虽然经济衰退还未成为既成事实,美国经济走向衰退的风险“非常非常高”。
市场点评
外围暴跌,但A股并没有出现黑周四,A股又赢了!
由于受到了外围美股的恐慌式暴跌走低,三大股指开盘都是一个大幅的低开,股指大幅低开之后是有一波反弹拉涨走强,尾盘全线翻红。
今日大盘为何逆势收红,究其原因分析有以下两点:
首先,近期众多利好政策托底。在早盘指数大幅低开之际,光伏、汽车、风电、半导体、房地产、教育等板块率先发力带领指数上攻,激活了市场做多信心。
其次,对于外围市场,A股已经有了免疫。在大盘大幅低开后,并没有出现恐慌杀跌,盘面还是非常稳定,这也是指数能够翻红的原因。以及,当前A股位置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每次大幅度的下跌都成了资金低吸的机会。
当前压制A股投资者情绪的因素仍然是地缘政治、美元收缩、国内疫情等因素。随着国内稳增长、保经济的政策持续不断推出,政策的叠加效应将逐步显现。
后市看法,对于市场目前仍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状态,震荡筑底的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短期指数上攻乏力,后市不排除有拉回到3000点附近整固的动作。明日预测,大盘大概率震荡走势,盘中会多次上攻3100点。
6月21日,受益于并购重组新规发布,创业板指收涨1.72%,领跑三大股指,近百只创业板股涨停。场内创业板ETF热度亦明显上升,据Wind统计,跟踪创业板指的易方达创业板ETF(代码:159915)当日开盘不到一小时成交额即超过17亿元,全天成交额近30亿元,成交量颇为活跃。另据银行人士透露,其场外份额(联接A:110026,联接C:004744)咨询人数也明显增加。按收盘价估算,该产品规模将达到220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成交最活跃的创业板ETF。
市场人士指出,根据并购重组新规,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资产将有望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此举将有效提升创业板活跃度和资产质量,从而推动创业板整体估值修复。
创业板ETF所跟踪的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规模*、成交最活跃的100只股票组成,包含了众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产业的优质龙头企业。据Wind统计,截至6月21日,创业板指今年以来涨幅已达21.85%。
中国日报网
经济参考报
当地时间5月23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发文表示,欧洲央行最快将在7月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加息,并可能在9月底之前告别负利率时代。这是欧洲央行*对外发出明确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正常化信号,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在未来4个月内加息至少50个基点。分析指出,尽管加息几成定局,但未来欧洲央行仍需解决高通胀和低增长的平衡问题,如果加息步伐过快,可能会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
9月或将退出负利率
据路透社报道,拉加德在欧洲央行官网上发表题为《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文章称,该行将致力于恢复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
拉加德在文章中介绍,欧元区现在所面对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能源价格高涨造成了高通胀,同时消费和投资的低迷也使欧元区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需要保持渐进性、可选择性和灵活性。
拉加德表示,预计提振经济的资产购买计划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初结束。“这将使我们能够在7月的会议上加息,符合我们的前瞻性指引。基于目前的预测,我们可能会在第三季度末之前退出负利率。”
分析指出,这是欧洲央行*对外发出明确的加息信号。考虑到目前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仍维持在-0.5%的负值区间,拉加德的表态意味着欧洲央行将在未来4个月内加息至少50个基点。
近期多位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释放货币政策收紧信号。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23日表示,欧洲央行必须优先抗击高通胀,“通货膨胀很高,几乎是欧洲央行2%目标的四倍,而且越来越广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原因。”荷兰央行行长诺特上周表示,支持7月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但如果通胀数据恶化,欧洲央行或采取更激进的举措,即不排除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的赞同。
德国贝伦伯格银行分析师施密丁认为,拉加德*表态说明,欧洲央行内部鸽派正在认输。预计欧洲央行将在7月、9月和12月各加息25个基点。
欧元区此前已经历了连续八年的负利率时代。欧洲央行于2012年7月*将关键利率下调至0%,意味着欧元区的量化宽松开始加码。2014年6月,欧洲央行将关键利率进一步下调至-0.1%,之后又连续四次降息至如今的-0.5%。如果7月加息,这将是欧洲央行超过10年来*加息。
通胀水平居高不下
市场普遍认为,欧洲央行计划开启加息周期,主要是为了抵御通胀。拉加德明确表示,欧洲央行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实现2%的中期通胀目标。
当前欧元区国家通胀水平已处于创纪录高位。据德新社报道,今年4月,欧元区通胀率升至7.4%,其中,最严重的两个国家爱沙尼亚和立陶宛通胀率分别高达19.1%和16.6%。
维勒鲁瓦表示,从拉加德的表态中基本可以看出,欧洲央行加息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的主要问题,至少在短期内来看,毫无疑问是通胀问题”。
瑞讯银行一位分析师表示,欧洲央行这一决定是市场期待已久的,这表明其终于承认,欧洲的通胀形势非常严峻。
美联社分析指出,随着各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消费者价格逐渐上涨,同时,俄乌冲突继续推升能源和粮食价格并进一步挤压供应链,导致高通胀问题不断恶化。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多领域制裁持续升级。欧盟委员会5月4日提交了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提案,其中包括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由于欧洲国家能源消耗严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等,限制俄能源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能源价格上涨和通胀水平升高。
事实上,通胀压力已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联合国上周发布报告预测,受食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22年全球通胀水平将达到6.7%,为2010年至2020年间平均通胀率2.9%的两倍多。
为应对不断攀升的通胀水平,多国央行纷纷上调利率,全球开启加息大潮。5月初,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创下2000年以来单次加息*幅度,并计划从6月起缩减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英国央行自去年12月以来已四次上调关键利率。此外,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新西兰、巴西等多国央行也持续采取措施收紧货币政策。
经济滞胀风险上升
种种迹象表明,欧洲经济正日益陷入增长停滞、信心下挫和通胀飙升的困境。如今摆在欧洲央行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平衡高通胀和低增长这两大问题。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指出,如果欧洲央行加息步伐过快,可能会进一步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
上周,欧盟委员会将2022年欧盟及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由2月预测的4%大幅下调至2.7%。其中,预计葡萄牙今年将创下欧盟*经济增长率5.8%;其次是爱尔兰,为5.4%;爱沙尼亚经济增长预期最弱,仅为1%;德国和芬兰则均为1.6%。此外,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也预测,欧盟今年经济增幅预计将仅为2.7%,远低于1月预测的3.9%。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多位人士5月23日警告,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特别是欧洲地区经济表现将更为疲弱。接受论坛访问的大多数首席经济学家预计,2022年除东亚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市场都将出现高通胀,其中92%的人认为欧洲会出现这种现象。
英国《卫报》援引分析人士指出,受俄乌冲突影响,欧盟经济正经历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其中,能源价格飙升将通胀水平推升至新高,给欧洲企业和家庭带来压力,也造成了欧元区创纪录的贸易逆差。另外,尽管欧洲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将继续增长,但增长率远低于之前。在俄乌冲突问题解决之前,欧洲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仍然很高。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时期成立的第一家专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农行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银行结算业务等。
中国农业银行
其中农行的储蓄业务包含活期储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大额存单等业务,其中储户经常涉及到的储蓄业务包括活期存款、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具体
一、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主要指存款时不限定存期,可以随存随取的存款。
众所周知,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普遍偏低,农行也不例外,活期存款利率和其他四大行一样,非常低,2022年活期利率是0.3%。储户一般也是临时、小额才会存活期。
例如1万元存一年活期的利息=10000*0.3%*1=30元
活期存款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指在存款时就与银行事先约定了期限,并根据不同期限的利率,到期后支取本金和利息。其中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是一次性存入本金,一次性取出本金和利息的存款。
农行的定期存款期限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包括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等6个期限,2022年整存整取的利率分别是1.35%、1.55%、1.75%、2.25%、2.75%、2.75%。农行定期存款利率和其他四大行差不多,但是比地方性银行要低。
例如1万元存1年定期的利息=10000*1.75%*1=175元
三、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银行向个人和企业、机构客户发行的大额电子存款凭证,是储蓄存款产品之一,起存金额是20万元。
农行大额存单的期限包括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2022年利率分别是1.7%、1.7%、1.9%、2.1%、2.9%、3.35%,相较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更高。
例如20万元存1年期大额存单的利息=200000*2.1%*1=4200元
大额存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0年到2020年存款利率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10年到2020年存款利率表、110026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