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编者按
董事会建设是推进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基础性重要工作。全国国企党建会以来,国资央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不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推进央企董事会建设,全面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董事会建设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国资报告》
今天,为您带来第一篇央企董事会建设*案例《中国船舶集团:坚持战略引领 深化重组整合 努力建设世界*船舶集团》。
坚持战略引领 深化重组整合
今天(5月24日)两市股指早盘震荡走低,午后更是大幅下挫,沪指跌超2%失守3100点整数关口,深成指跌超3%,创业板指大跌近4%逼近2300点;两市上涨不足300只,板块全线下跌,计算机、建筑装饰、医药生物板块领跌。
wind
截至收盘,沪指跌2.41%报3070.93点,深成指跌3.34%报11065.92点,创业板指跌3.82%报2318.07点;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全日成交约9900亿元;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全日净卖出超95亿元。
所以今天股市就又跌上热搜了,真是涨一周不够跌一天。
微博热搜榜截图
为何如此下跌?
今天之前A股走的很独立,也很感人,但是今天突然来这么一根非理性的大阴线,这调整幅度有点大。如果是在牛市里发生倒也能接受,但在这种底部刚刚构筑的阶段难免搞的心很虚。
舵主觉得,当前的调整一方面是政策博弈告一段落,本轮反弹A股从2863反弹至超3100点,已近一个月,由于流动性充足,带来了信心修复与风险偏好稳步提升。本轮反弹主要是博弈一轮政策,现已如期落地,资金有波段兑现需求。另外就是市场已经展开了将近一个月的反弹行情,积累了不小的涨幅,技术上也面临调整需求。
除此之外,今天市场也有可能受到“印太经济框架”的影响。就在昨日美在日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首批有13个国家参与,包括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文莱。
有分析称,短期可能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影响,但是实际作用不大,中国是全球*的贸易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印太地区*的经济体,中国的经济体量大于日本、韩国、印度、东盟的总和,中国是印太地区名副其实的经济龙头,任何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经济框架都会是失败告终。
舵主也觉得这个“印太框架”就是喊喊口号罢了,往往喊的越响越难落实。
所以,以上种种带来的这种调整不需要太过于担心,A股整体震荡上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短期在获利盘变现的抛压小进行调整而已。
整体来看,市场仍处于低位震荡期。后续各项经济刺激政策落地后,在投资和消费的驱动下,经济增长动能会得到显著的修复,特别是疫后复苏会持续提升风险偏好。后续政策仍有持续的期待,7月会议前后也是重要的时点。
机构如何看后市?
短期持续上涨后,市场面临回调,那么后市如何走向?又该如何布局行业机会呢?来看看机构怎么说?
安信证券指出,对于市场反转,A股还需等待更为明确的右侧信号,当前处于低位平衡区。我们一直认为国内基本面分子端盈利预期拐点是市场反转的首要核心信号,市场始终期待政策面能出“真招”、“实招”,切实扭转当前国内基本面预期的“好招”。当前建议“心向光明”,二季度期待“或跃在渊”。
国海证券则指出,尽管悲观预期的扭转并非一蹴而就,但政策的加力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经济高频数据的好转将得到逐步验证,而经济复苏的斜率决定了后续市场能否延续超跌反弹、拾级而上。A股的交易主线有望从以扩大投资为核心的稳增长方向逐步转移到以刺激消费为核心的复工复产方向。
在操作策略上,重点关注三个细分领域,一是调整比较充分且受益于疫情边际好转的食品饮料、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二是政策重点扶持与刺激的新能源车、家用电器等可选消费板块;三是受益于产品涨价与通胀上行的农林牧渔,以及估值处于低位的医药生物等。
最后舵主也觉得,虽然短期扰动因素较多,但长期视角是乐观的。当前价格已在低位,回调中资金也会尝试寻找结构性机会,稳增长、中报兑现的高景气有望反复活跃。当前不利宏观环境下反而容易挤掉泡沫,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也更容易找到未来两到三年优质的品种。加上价格整体处于低位,长期视角可以战略看多并勇敢定投。
而就短期来看,回调后市场关注点可能会转向基本面,随着中报走强的行业有望得到市场更多关注,如光伏、军工、周期等产业。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距离去年7月中国船舶集团承诺的上市公司资产一年内不重组的期限,还有4个月。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加上今年的大事件,2022年7月后拿出重组方案的概率非常大。
中国船舶集团重组是明牌,重组前旗下个股的热度是下不来了,极端情绪下的杀跌,可能就是*的买入机会。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A股公司9家,中船防务和中国动力已经出了重整方案,目前还剩下中船汉光、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船应急、中国海防、中船防务、久之洋。
造船这块业务,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三家存在同业竞争,这块怎么解决是未来*的押注点。
从去年资金的介入看,中国重工好像是被市场放弃了,中国船舶的成为造船的总装平台的可能性*,因为两船合并前,南船就计划把广船国际注入中国船舶。
中船防务有H股,之前可能成为动力平台,现在这块资产给了中国动力,现在怎么定位没有任何迹象。
中国重工好多年前就盛传将注入28家科研所,未来成为船配和科研平台的概率不小,有意思的事情是船舶工业前两年只增持了中国重工,不增持中国船舶。船舶工业目前还是被套的。
中船应急经营范围去年增加了“武器装备研发、生产;”,给人想象力。
中船防务目前主要业务是信息电子领域的科研生产制造(主要包括水下信息传输装备、水下武器系统专项设备等特装设备、系列船用特种电源产品等)、试验检测服务。目前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业绩*的上市公司。
久之洋公司业务领域涵盖红外热像仪及以红外成像为核心的系统集成光电产品、激光类产品、光学元件及膜系镀制、星体跟踪器等四大业务板块,和造船的关系也不大。
中船汉光主营业务是打印复印静电成像耗材及成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和造船没有关系。
中国船舶集团的整合规模和难度不是中国中车可以比拟,在重组方案没有拿出来之前,无法猜想。
期待重组的*放低预期,不要和06-07年比,不要和14年中国重工注入军工资产比,现在的市场环境和时代背景,和以前没有可比性。
潜伏重组股,最重要的是持股成本,成本越低,坚持到最后的概率越大。
经济观察网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2019年11月26日,新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一名国资人士认为,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重组,是应对国际造船业整体产能过剩,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举措,对国际造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两船”重组整合了行业优势资源,舰船研发制造进展大大加快,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重组后的新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企业市场地位更加稳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同时,组建中国船舶集团是加速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举措之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船舶重组*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船舶重组*消息、为什么股市最近一直跌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