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1月10日讯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优势增长混合,代码000021)11月09日净值上涨2.3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8260元,累计净值为3.9960元。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478.60%,今年以来收益47.42%,近一月收益9.15%,近一年收益57.00%,近三年收益48.19%。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4次,累计分红金额104.9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郑晓辉,自2013年05月1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36.1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宁德时代(持仓比例5.96%)、立讯精密(持仓比例5.94%)、先导智能(持仓比例5.36%)、通威股份(持仓比例3.78%)、五粮液(持仓比例3.46%)、贵州茅台(持仓比例3.29%)、北摩高科(持仓比例2.30%)、璞泰来(持仓比例2.24%)、爱尔眼科(持仓比例2.14%)、七一二(持仓比例2.01%)。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3季度,全球经济呈现触底弱复苏态势。新冠疫情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不断蔓延态势,美国、欧洲新冠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加剧,而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新增患者数目仍在高位徘徊。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方案迟迟无法出台,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发生动摇。美国8月中旬进一步收紧对华为的限制,9月中旬对海思的限制正式生效,台海局势进一步紧张,中美冲突不断升级。国内方面,工业增加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延续回升态势,新增社融、新增信贷等金融数据高位震荡,随着PPI环比不断回升,央行货币政策逐渐回归正常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行。
3季度,A股市场先扬后抑,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军工、免税等内需受益板块以及部分经济复苏相关的汽车、建材、化工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估值相对基本面透支较高的部分TMT、疫苗等股票表现较差。
报告期内,本基金基本上维持了较高的仓位。主要增持了部分基本面逐渐变好、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军工、光伏等成长股,减持了一些涨幅偏大、估值明显透支的疫苗、计算机等个股。由于坚持了一贯的中高成长型价值投资风格,本报告期基金净值表现一般。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小编:记得关注哦
文 | 文学
以太坊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ICO陨落,“发币机器”以太坊失去了*的用例;公链争霸,EOS、波场等后起之秀势如破竹,在网络性能、dApp增长、用户活跃度等方面均优于以太坊,就连币安、火币、OKEx等交易所也参与其中,一边开发公链,一边将各类资源和力量纳入生态。
至于ETH,熊市跌幅超9成,不管作为价值存储工具还是支付手段,均面临各方挑战:价值存储干不过BTC,后者市值占比超50%,是当之无愧的“数字黄金”;就支付而言,以太坊虽有雷电网络,但风头不及比特币闪电网络,而身后的瑞波在跨境支付赛道越走越远,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也跑步入场,留给以太坊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种种迹象表明,以太坊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自救之路唯有以太坊2.0。然而,以太坊扩容工作进展缓慢,就连既定的君士坦丁堡升级也一再推迟,极大考验着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留给以太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成也ICO,败也ICO
“去俄罗斯维权,打倒狗庄维塔利克(V神),空气币!”
去年8月14日,以太坊12小时连跌20%,投资者怒不可遏,将矛头直指以太坊创始人V神。
这与以太坊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区块链2.0时代的代表作,以太坊曾被寄予厚望。具体而言,它搭建了一个公链平台,便于以太坊用户开发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原有区块链世界的想象空间。
得益于以太坊的加持,各类ICO项目横空出世,将虚拟货币市场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以太坊由此坐稳加密世界第二把交椅,*市值突破1300亿美元。据etherscan.io统计,当前共有168827只代币基于以太坊ERC-20代币合约,另外还有1108只代币基于以太坊ERC-721代币合约。
很大程度上,以太坊的估值基于为项目方发币提供底层服务。这其实为以太坊的衰落埋下了伏笔:牛市时,项目方风生水起,用于募资的ETH价格水涨船高;熊市时,项目方抛售ETH套现离场,ETH价格下跌在所难免。由此可见,对于以太坊而言,成也ICO,败也ICO。
在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看来,以太坊所做的事就像《水浒传》中的“洪太尉误走妖魔”,基于底层技术平台放出了“妖魔鬼怪”。
既然是“妖魔鬼怪”,肯定会搞得市场乌烟瘴气。随着传销、跑路等乱象频发,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信仰迅速崩塌。整个2018年,熊市持续发酵,以太坊一步步走下神坛,市值一度跌破100亿美元大关,较历史高点缩水超9成。
2018年ETH市值及价格走势图。CoinMarketCap
这恰恰印证了前以太坊CEO查尔斯·霍金森在2017年的观点:“人们认为ICO很适合以太坊,但不可否认的是,ICO就是一个危险的定时炸弹。现在的公司在过度地进行凭证化,但事实上,同样的目的,利用现有的区块链也能做到。人们都被赚快钱迷花了眼。”
比特币核心开发者Jeremy Rubin也在去年9月公开发文抨击以太坊:就算以太坊网络继续存续,ETH的价值也必然会归零。
面对质疑,V神的回应却没有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如果以太坊不改变,Jeremy Rubin的言论可能是对的。”此外,他还在Twitter上表达了自己退居二线的想法,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虽然ETH会否归零尚无定论,但随着各国监管加剧,ICO模式已然陨落。这对于以太坊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毕竟ICO是以太坊迄今*的用例。
改变迫在眉睫,但以太坊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公链*”屡遭围剿
归根结底,以太坊是一条公链,曾被视为“公链*”。不过,在ICO模式折戟的同时,以太坊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由于交易速度慢、燃料费贵、扩展性差等缺点,以太坊屡遭诟病。尤其在2018年,诸多公链项目揭竿而起,誓要超越以太坊。其中,EOS和波场(TRON)势头最猛。
EOS一直宣称实现“百万TPS”,其超级节点竞选更是赚足了眼球。虽有过度营销的嫌疑,但EOS在主网上线4个月后,总日活跃用户数超过以太坊3倍之多。
至于波场,更是从来不缺少话题。去年4月,波场创始人孙宇晨曾发推特炮轰以太坊,列举7大波场优于以太坊的理由,涉及TPS、手续费、可扩展性等。此后,他还多次与V神上演隔空论战。
营销归营销,但EOS和波场迅速发展为“新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网络性能、dApp增长、用户活跃度等方面均优于以太坊。
据DAppTotal 2月18日数据显示,过去一周,综合对比ETH、EOS、TRON三大公链的dApp生态情况发现,不管是总用户量、总交易笔数,还是总交易额,三者的排名均是EOS>TRON> ETH。
面对这些数据,以太坊开发者足以汗颜。虽然EOS和波场聚集了大量游戏、***类dApp,被戏称为“大***”,但它们的存在并非没有价值。正如BitGuild CEO贾瑞德所言,如果连这类游戏都跑不动,其他应用就更跑不动了。
况且,dApp的用户留存也非常考验项目方的运营能力,而EOS和波场在这方面的优势早已超过以太坊,为后期的dApp繁荣打下了基础。相比之下,以太坊更像是无为而治,只负责将平台搭好,至于如何“唱戏”,则交由dApp开发者负责。
与此同时,币安、火币、OKEx等主流交易所也纷纷进军公链赛道。与以太坊相比,各大交易所拥有更*的用户、更明确的应用场景,不管是公链开发,还是链上生态构建,都极具想象空间。
以币安为例,不仅要做公链,还要基于公链构建去中心化交易所。此外,币安众筹平台Binance Launchpad还计划在2019年每月至少推出*新代币,这实则承担了过往以太坊的功能。就算ICO再度狂热,以太坊也不可能再一家独大。
综上所述,曾经的“公链*”已经身陷囹圄,自救之道唯有以太坊2.0。
早在2017年11月,V神就曾披露以太坊未来发展的2.0路线图,但当时没有一锤定音,随着更多新想法的加入,以太坊2.0的设计也在不断变化。
去年9月,V神推特转发“呼吁开发人员共同建设以太坊2.0”的消息。根据帖子内容,以太坊2.0包含了Beacon Chain、Casper FFG股权证明、Sharding和eWASM。
然而时至今日,以太坊网络拥堵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V神一再宣扬的分片技术也未见进展,更别提每秒处理百万次交易了。
鉴于以太坊团队宣布推迟Casper开发12个月,而既定的君士坦丁堡升级一再推迟,不能不让人怀疑以太坊2.0距真正到来仍遥遥无期。
支付场景机会渺茫
以太坊作为公链的优势已然丧失,那么ETH作为货币的价值重塑呢?
众所周知,比特币诞生10年,市值占比超过50%,虽然没有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但作为一种价值存储或投资工具,没有任何加密货币可以跟它叫板,ETH也不例外。
由此可见,ETH往价值存储方向发展并无机会。至于支付方向,ETH虽然当前市值排名第二,但在与BTC、XRP的竞争中同样处于下风。
比特币在支付领域的武器是闪电网络。该方案将使比特币的转账交易不在主网处理,而在另外开通的支付通道上进行,交易费接近0,交易性能达到每秒百万笔,足以挑战万事达、Visa卡、微信和支付宝等传统支付平台。
近期,推动全球使用闪电网络的“闪电火炬”正在火热传递中,赵长鹏、孙晨宇、Twitter创始人Jack等知名人士纷纷接棒,对于闪电网络的普及和推广可谓重大利好。
截至目前,BTC闪电网络的总容量已经增加到710.54 BTC的历史*水平,价值282万美元。闪电网络的通道数量在一个月内增加了35.02%,闪电网络上的节点数量增加了15.84%,目前为6480个节点。
连V神都曾大赞,在没有ICO的情况下,闪电网络能取得这样辉煌的业绩是个奇迹。
其实,以太坊也有自己的“闪电网络”——雷电网络。该项目始于2015年,与闪电网络原理类似,把以太坊区块上的绝大多数交易转移至链外处理,大幅降低每笔交易的燃料费用,有望实现每秒百万交易量。
2017年9月,雷电项目的测试网络在以太坊上部署完成,同年12月,“微型雷电网络”(uRaiden)上线以太坊主网。在此期间,项目方还发行了代币RDN。目前,RDN市值1321万美元,排名第203位。
令外界质疑的是,开发团队在ICO时并没有提供白皮书。虽然官方解释称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发上,但显然无法让投资者信服。V神也曾公开对雷电项目ICO表示反对,质疑RDN代币的必要性。
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了解到,在以太坊社区开发文档中,以太坊2.0被称为A Sharded PoS Ethereum 2.0,也就是说以太坊2.0的重心是分片技术和PoS共识机制。因此,雷电网络在以太坊未来的发展中,不太可能像闪电网络那样在比特币支付上大有作为。
更加遗憾的是,在与瑞波的PK中,以太坊也不占优势。
自2012年公司成立至今,瑞波始终深耕跨境支付领域,旨在让货币转账能像发电子邮件那样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累计服务200余家银行和金融机构,XRP市值一度超越以太坊,成为第二大加密货币。进入2019年,XRP依然表现强势,与以太坊轮坐加密货币第二把交椅。
韦氏评级甚至发布报告称,XRP可能成为2019年最重要的加密货币:“Ripple的XRP旨在打破SWIFT(全球银行系统支付网络)的垄断。如果能成功抢占SWIFT的部分市场份额,甚至在某些领域完全取代它,XRP最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加密货币。”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也纷纷进军虚拟货币支付领域。如果以太坊也想在支付赛道分得一杯羹,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去中心化的困局
一代“公链*”缘何四面楚歌?
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认为,以太坊衰落的根源在于它的PoW共识机制,也就是去中心化的困局。
在《以太坊PoS:成则周公三千,败则田横五百》一文中,火星财经曾剖析过制约以太坊发展的PoW机制:
1.相对于PoS机制,PoW更加公平和去中心化,但其低效导致了持续的网络拥堵。据etherscan.io数据,当前以太坊待处理交易为33932笔,而这项数据现日常维持在3.5万左右。
2.在PoW共识机制下,以太坊的打包速度为14~15秒,完全无法满足其作为大规模应用平台所需的性能,更别提未来作为大规模商用dApp的平台所需的性能。
3.以太坊当前的扩容方案还远远不能满足其商用化网络的需求,而其中*的原因是以太坊PoW机制与其扩容需求的冲突。以太坊想要实现大规模商用,只能甩掉现在的“累赘”——低效的PoW共识机制。
其实早在2015年,V神等人就制订了PoW—PoS的进化路线,但区块链底层共识的改变显然不会这么容易,况且以太坊PoS仅仅是走向真正商业化应用平台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
与以太坊相比,竞争对手EOS、波场显然已跑在了商用前列。二者均采用DPoS共识机制,拥有超级节点,虽屡被吐槽中心化,但运行效率高的优点足以让它们占据商业应用的主动权。
各大交易所布局的公链,更是自上而下的商业行为,决策效率、推进速度是去中心化社区无可比拟的。
至于瑞波,中心化特征向来明显,传统金融巨头自不必说,而闪电网络也被认为会导致超级节点的出现。
各路玩家摩拳擦掌,已在大规模商用和去中心化间做出了平衡和取舍。
对于以太坊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以太坊能在有限的时间窗口脱离PoW束缚,完成向PoS的过渡,以太坊2.0的构架便真正成为可能,届时随着其他技术的完善与接驳,以太坊将兼具高效和高可扩展性,或许能再掀巨浪。
否则,等待以太坊的将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浩劫。
本文为火星财经分享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须在文章标题后注明“文章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若违规转载,火星财经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为入驻“火星号”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2022!终于来啦!!
2021年的公募基金的年终争霸之战也正式收官!
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年度*基本早早就被锁定,市场对战局的关注程度明显要弱于往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序看,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的前海开源崔宸龙管理的两只基金包揽行业冠亚军,重演2019年、2020年一人独揽“冠亚军”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崔宸龙更是获得了股票和混合“双料”*,此前实现这一成绩的是广发基金刘格菘。
2021年A股整体演绎“震荡”行情,新能源、半导体等成为投资主线,而2021年的投资难度明显增大。但整体公募基金继续实现“炒股不如买基金”,权益基金整体斩8.81%的平均收益率,超越了主流指数。
较为吸引人的是涌现一批*的新生代基金经理,逐渐成为新“顶流”,除了前海开源的崔宸龙,大成基金韩创、金鹰基金韩广哲、宝盈基金陈金伟、交银基金杨金金、平安神爱前等等。
江山代有才人出。投资基金核心是投资基金经理,因此,投资者在布局基金时,多了解基金经理风格以及这一风格所契合的市场环境,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希望2022年投资基金都有好收成。
主动权益基金
2021年收益8.81%
经历了2020年公募基金历史性“超级大年”之后,2021年初市场普遍降低了预期,然而,在市场波折之中仍有不少基金在这一年间抓住了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展现出“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实力。
“分化”是2021年A股市场的关键词,这是一个行情极端分化的年份,不仅不同行业间的分化明显,如景气度比较高的新能源全年表现突出,偏上游的强周期个股全年走势比较强,但过去两年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2021年以来的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较大;而且,2021年小市值个股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大盘蓝筹股;产业结构上,上游大宗原材料类个股2021年表现较好,而偏下游的消费类个股表现较差。
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不少主流指数都呈现上涨态势,上证指数时隔28年后再次收获年线三连阳。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上涨4.8%、2.67%、12.02%,均连涨三年。但是沪深300则下跌了5.2%,上证50更是大幅下跌10.06%,凸显指数表现的较大分化。
从行业表现来看,中信一级行业中,2021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表现*,全年涨幅达到50.41%,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的涨幅也超过40%。此外,电力及公用事业、建筑、汽车、综合等也表现不错。但消费者服务、非银行金融、家电、房地产等表现较差。
在这一结构性行情之下,整体公募基金抓住了“黄金赛道”的机遇,整体表现要好于主流指数。
基金君统计发现,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获得8.39%的收益(仅统计公布了 2021年12月31日净值数据产品,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
相对来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要好于指数产品,整体拥有8.81%的收益,而指数产品整体仅有6.71%的收益。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10.04%、7.91%,整体表现好于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沪深300等主流指数,但是不敌创业板指。
从权益基金整体表现来看,在纳入统计的5947只基金中(各类型分开计算),大概有1674只基金出现亏损,占比28.15%,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基金2021年收益为正。
翻倍基金达3只
最牛基金业绩近120%
2021年,一波光伏、新能源等行业,给了基金经理们表现的空间,年内也出现翻倍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3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过100%。从基金历史收益来看,基础市场走好的背景下,权益基金年度收益翻倍也常常出现,而目前是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均出现翻倍基金,属于历史较为少见情况。
从过去看,2019年11月14日,广发双擎升级年内收益超过100%,当时是时隔三年多再次出现年度业绩翻倍的基金。2019年全年,有5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100%(剔除分级基金、当年度成立基金)。
而2020年来看,由赵诣掌舵的农银汇理工业4.0以166.56%收益率夺得2020年权益类基金业绩*。当年翻倍基金数量非常多,达到89只,是历史上的“业绩大年”。
从2021年业绩领先基金来看,一家公募投资总监表示,2021年以来业绩领先的基金可分为两类,一类集中布局强势行业及细分赛道,比较多重仓新能源、光伏。另一类的行业配置较为分散,对新能源车产业、化工、医药、周期等多个板块均有布局。
业绩最牛的基金,年内收益率达到119.42%。Wind资讯数据显示,由崔宸龙掌舵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以119.42%收益率夺得2021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同时也是全部基金的业绩*,体现了公募基金较好的主动管理能力。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亿纬锂能、比亚迪股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华能国际、法拉电子、中国电力、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个股。
崔宸龙在季报中也反复表示,整个人类社会目前处于能源革命的重大转折点上,光伏和锂电池作为能源革命的生产端和应用端的代表,在此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坚定看好围绕人类社会能源革命这一核心主线的投资机遇。显然,因此抓住了2021年的主赛道,获得较好收益。
同样是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新经济A也实现业绩翻倍,2021年全年业绩达到109.36%。崔宸龙也因此实现2021年股票、混合的双料业绩*。
因2021年年底的市场表现,近一周涨幅达到3.68%,年底业绩“冲刺”阶段表现神勇,也让肖肖和陈金伟管理的宝盈优势产业A最后一个交易日年内“幸运”实现全年收益率翻倍,2021年收益为100.52%。
若各类型基金分开计算,2021年有逼近100只权益基金业绩超50%,其中11只基金业绩超80%,除了三只翻倍基金之外,大成国企改革、广发多因子、大成新锐产业、大成睿景A、华夏行业景气、交银趋势优先A、长城行业轮动A等业绩也领先。
2021年不少跑在前列的基金经理,都属于“新生代”,也在这一波市场行情中展露出自己优势。前海开源的崔宸龙,广发基金唐晓斌、大成基金韩创、金鹰基金韩广哲、宝盈基金陈金伟、交银基金杨金金、平安神爱前等等,逐渐受到基民较为热烈关注,成为行业新的一线基金经理。
不过,2021年以来表现最差的权益基金出现了32.5%的亏损,和排名首尾的基金业绩差异已经超过152个百分点,凸显出“精选基金及基金经理”的重要性。投资者一定要理性布局,不要盲目追求短期业绩领跑的基金经理。
混合基金前50强
混合型基金冠亚军分别花落前海开源和宝盈
整体来看,2021年,混合型基金平均斩获8.68% 的收益率。在所有混合型基金中,2275只产品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斩获正收益,占比超7成。从业绩领先的基金看,除聚焦新能源的产品外,不少年度绩优基金属于“散打”选手,有着自己的独特打法。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21年混合型基金中有两只翻倍基。其中崔宸龙管理的灵活配置基金前海开源新经济A收益率为109.36%,位居2021年混合型基金业绩*。该基金“子弹”主要聚焦在去年领跑的新能源领域。
肖肖、陈金伟管理的宝盈优势产业A紧随其后,以100.52%的回报率夺得2021混合型基金业绩亚军。该基金并未重仓押注新能源,而是偏好选择市场新兴行业标的,调仓灵活,其以市值小于500亿元的中小盘上市公司为主。截至三季度,宝盈优势产业混合重仓股多以医疗器械类企业以及建筑类企业为主。
韩创管理的大成国企改革以94.76%的收益率位列2021年混合型基金业绩榜第三名。过去一年,除新能源、有色煤炭外,其实市场还有一条主线,便是国企改革。多家国企上市公司在去年开展了改革,把旗下的资产注入或者置换到上市平台当中。
大成国企改革的投资方向是通过投资于国企改革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因此斩获不俗收益。截至三季度末,其重仓持股大多以制造业、以及一些传统能源类企业为主。
唐晓斌管理的广发多因子、韩创管理的大成新锐产业、同为韩创管理的大成睿景A分别获得89.03%、88.25% 的年内收益率。其中广发多因子基金经理致力于“在低估值中寻找成长”,依靠重配去年走势较强的新能源及周期股获得亮眼成绩,多只券商股出现在该基金去年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之列。
此外,华夏行业景气、交银趋势优先A、长城行业轮动A、金鹰民族新兴、信诚新兴产业A、平安策略先锋等多只基金凭借重仓新能源等高景气赛道或通过把握快速轮动的板块机会跑出超额收益。
股票基金前50强
崔宸龙以压倒性优势夺得股票型基金*
伴随着2021行情收官,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年度业绩排行榜也新鲜出炉。尽管与2020年60%以上的平均收益率相比差距明显,2021年股票型基金整体赚钱效应依然突出,平均录得10.04%的收益率。
不过,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分化显著,超6成主动股票型产品斩获正回报的同时也有近4成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
与混合型基金总体比较密集的业绩排名不同,主动股票型基金*有着极大的领先优势。由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最终位居头名,年内收益率119.42%。
主动股票型基金中,周智硕管理的建信中小盘A以67.26%的年度回报位居亚军。不仅如此,这位基金经理在股票仓位*80%的前提下,年内*回撤控制在16.35%,收益与回撤都表现优异。
据了解,周智硕是纯自下而上投资,全行业选股,围绕发掘行业中竞争力突出、业绩确定性增长的公司进行投资。
陈西中管理的招商稳健优选紧随其后,2021年全年收益率66.09%。这只基金规模不大,截至三季度末的资产净值金3.49亿元。
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担纲的中庚小盘价值去年年度回报65.15%,位列股票型基金第四名。丘栋荣注重小盘股票,行业配置分散,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重仓持有的股票都为小盘风格。在机构和其他基金经理纷纷看好蓝筹、白马股时,邱栋荣仍坚定看多中小盘。
三季度末其配置的前十大重仓股均为低估值、高成长性的小盘股,由于这些公司估值足够低下跌空间也很小,盈利预期反转估值有向上修复动力,上涨空间也较大。
此外,陈金伟管理的宝盈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A、陶灿等管理的建信新能源、何肖颉管理的工银瑞信生态环境以及曹春林股管理的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A等股票型基金去年收益均超过50%。
总体来看,这些年度业绩领先基金主要抓住了高端制造、新能源、顺周期等板块优质小盘股的投资机会,在去年中小盘风格占优的结构性行情中得以领跑。
指数基金前50强
环保、煤炭、新能车指数型基金业绩领先
2021年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跟踪部分板块相关指数的指数型基金同样取得不错的年内回报,助推指数型基金整体录得6.71%的年内回报率。整体来看,过半指数型基金2021年获得正收益。
中信证券二级行业指数显示,2021年稀有金属指数以80.46%的年内回报领先所有指数。农用化工、煤炭化工、化学原料、新能源动力系统等指数全年业绩领先。
受此带动,跟踪新能源及周期板块相关指数的被动产品,例如环保、煤炭、钢铁、光伏、新能源车等主题基金表现领先。从年终业绩排行榜来看,申万菱信中证环保产业A以50.91%的收益率位居指数型基金首位。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国泰中证煤炭ETF分别以50.24%和50.22%的年内回报位居第二、第三。鹏华中证环保产业2021年获得49.74%的收益率,位居第四。
跟踪新能源车指数及CS新能车指数的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西藏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A、博时新能源汽车ETF、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等,得益于指数较高的年内涨幅,2021年净值同样实现40%以上的涨幅。
04月14日讯 华夏优势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优势精选股票,代码005894)公布*净值,下跌1.58%。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3046元,累计净值为1.3046元。
华夏优势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8-08-07,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指数*40.00% + 沪深300指数*50.00% + 上证国债指数*10.00%”。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30.46%,今年以来收益2.39%,近一月收益-10.24%,近一年收益12.03%,近三年收益--。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240/718),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282/847)。
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6.70%,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基金经理为李湘杰,自2018年08月0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0.46%。
*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立讯精密(持仓比例9.11% )、歌尔股份(持仓比例5.89% )、宁德时代(持仓比例5.35% )、韦尔股份(持仓比例4.91% )、京东方A(持仓比例4.65% )、亿纬锂能(持仓比例4.49% )、欣旺达(持仓比例3.10% )、信维通信(持仓比例2.43% )、鹏鼎控股(持仓比例1.87% )、赣锋锂业(持仓比例1.79%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43.59%,整体持股集中度(中)。
*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卓胜微(持仓比例8.95% )、贵州茅台(持仓比例8.19% )、五粮液(持仓比例7.60% )、生益科技(持仓比例6.86% )、立讯精密(持仓比例5.87% )、沪电股份(持仓比例4.64% )、汇顶科技(持仓比例4.15% )、歌尔股份(持仓比例2.28% )、深南电路(持仓比例1.70% )、韦尔股份(持仓比例1.36%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51.60%,整体持股集中度(高)。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贸易战缓和、流动性宽松、新一轮科技创新是贯穿全年的主旋律,全球股市均呈现较好表现。贸易战方面,12月中美双方宣布两国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标志着已经持续一年多的贸易纷争终于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年内连续3次降息,也对市场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美国方面,年内GDP增速超预期,叠加贸易缓和与降息的影响,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全年分别大涨28.8%、35.2%。新兴市场方面受益于美元走弱、流动性宽裕、风险偏好提升等,也普遍录得较好表现。国内方面,上证指数全年上涨22.3%,创业板指数受惠于5G、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消费电子回暖、新能源车等新一轮科技创新拉动,全年大涨43.7%,领涨全球主要指数。港股市场由于贸易战缓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扭转了去年的低迷表现,恒生指数上涨9.6%。
在报告期内,本基金持续跟踪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投资机会,重点在科技、生物医疗、消费升级、先进制造4大方向寻找优质个股,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精选细分板块里领先的优质龙头公司,从全球投资及外资的视角与方法着手,对国内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质量、负债情况等进行严格筛选,确保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维持长期竞争力和持续稳定的内生增长,为投资组合贡献稳定的回报。报告期内,基金上半年重点配置消费、医药等龙头个股,下半年随着科技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基金适度减少了消费、医药板块的配置,增加了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车等领域的配置。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274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7.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2.84%。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增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尤其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预计将受到较大挑战。但我们对此并不悲观,贸易战的持续缓和与流动性偏松仍会持续,在下行压力下,国内也将出台更多的政策对经济增长进行托底。板块配置上,我们仍看好5G手机、新能源车、创新药等科技创新板块的增长动能,保持积极配置,而优质的消费龙头在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的股价调整后,估值回到合理的区间,也提供了逢低配置的机会。
本基金将继续跟踪分析全球宏观政策和经济态势,采取积极的仓位策略,持续跟踪新经济板块,聚焦优质个股,寻找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珍惜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每一分投资和每一份信任,本基金将继续奉行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信任奉献回报”的经营理念,规范运作,审慎投资,勤勉尽责地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长期、稳定的回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优势增长基金今日净值查询》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优势增长基金今日净值查询、以太坊历史价格走势图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