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新网2月1日电 1月30日,由专业品牌价值评价机构Asiabrand主办,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亚洲品牌网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品牌强国论坛暨2020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发布会”在线上举行。本届论坛以“品牌力才是企业免疫力”为主题,以发布“2020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品牌价值研究成果为核心,旨在助力上市企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品牌价值效应。
2020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长2.3%,不仅成为全球*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也实现了百万亿的历史性突破。踏入2021“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前景令人满怀期许。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上市公司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上,亚洲品牌集团首席品牌官、亚洲品牌研究院副院长陈曦发布“2020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并对榜单进行了解读。阿里巴巴、中国人寿、国药控股、中国人保、工商银行、*控股、中国石油、中国太保、中国建材、中国移动荣登Top10。
此次上榜品牌共涉及70个行业,涵盖了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其中从企业数量看,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别为:医药(51家);能源(40家);银行(21家);汽车(19家);信息技术(19家);零售(18家);冶金(17家);多元化发展(16家);金融(16家);通信电子(16家)。
从品牌价值总量看,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别为:金融(21378.77亿);信息技术(19769.93亿);医药(19130.53亿);银行(17971.08亿);通信服务(10838.43亿);能源(10812.61亿);汽车(8184.73亿);石油化工(8154.03亿);零售(7757.96亿);建筑(7299.43亿)。可以看出,医药行业上榜数量最多,且品牌总价值仅次于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医药行业对于人民生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完善,以及全球疫情的影响,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有望进一步快速增长。
陈曦强调,资源的价值只有被量化,才可以被管理和更好地使用。品牌作为企业资源的核心要素,通过科学的品牌价值评价,不仅可以让企业和消费者更加了解企业品牌实力和行业坐标,更可以让品牌更好地参与到企业战略和资源配置中,从而创造出更大价值。品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创新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企业抵抗危机的免疫力,是每个企业都要思考的课题,而品牌对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尤其重要,这也正是“2020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发布的意义所在。
中国新闻网
周一,全球股市遭遇血洗。
美股周一(6月13日)低开,盘中传出了美联储可能在本周会议上批准加息75个基点,三大指数显著扩大了跌幅,道指一度狂泻千点,标普入熊!欧洲股市同样遭遇重挫,法股、德股均跌超2%;纽约原油期货小幅收高26美分,纽约黄金期货重挫2.3%。
道指一度狂泻千点 标普入熊!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2.79%,报30516.74点,较历史高点下跌约1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68%,报10809.23点,较历史高点下跌超33%;标普500指数跌3.88%,报3749.63点,为2021年3月以来的*报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超21%,进入技术性熊市。
另外,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跌4.81%,有恐慌指数之称的“VIX”日内涨22.59%,显示投资者正在大举抛售风险资产。投资者原本在消化上周五高于预期的通胀报告,并为美联储在本周晚些时候加息50个基点做准备。
大型科技股全数走低,(按市值排列)苹果跌3.83%,创2021年6月以来*价;微软跌4.24%,谷歌跌4.08%,亚马逊跌5.45%,Meta跌6.44%。
新能源汽车股也全部收跌,特斯拉跌7.10%,Lucid跌9.49%,Rivian跌5.47%。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 阿里巴巴、蔚来跌超11%
中概股大幅走低,纳斯达克金龙指数跌6.73%,收于6850.40点。
阿里巴巴、蔚来跌超11%,哔哩哔哩跌超10%,拼多多跌超9%,爱奇艺跌超8%。区块链概念股跌幅居前,比特矿业跌超36%,第九城市跌超16%,嘉楠科技跌超12%,亿邦国际跌12%,行业方面,比特币一度跌破2.3万美元关口,创下2020年12月以来新低,以太坊的下跌更惨烈(截至发稿,已跌破1300美元),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此外,包括Cardano、狗狗币、Polkadot和Avalanche在内的其他货币也遭遇不同程度大幅下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和相关资产的升值对虚拟币之类高风险标的形成挤压效应,虚拟币被抛售导致暴跌。
其他中概股方面,小鹏汽车跌超7%,理想汽车跌近3%;趣头条跌近20%,叮咚买菜跌超14%,好未来跌超13%,每日优鲜跌超10%,达达跌近10%,斗鱼、荔枝、虎牙、知乎跌超8%,百度、高途跌超7%,微博、名创优品、唯品会、欢聚跌超5%,京东、搜狐、网易跌超4%,雾芯科技跌超3%;新东方涨超5%,水滴涨超8%。
欧洲主要指数全线下跌 法股、德股均跌超2%
欧洲时间周一,欧洲主要指数全线下跌,截止收盘,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于7205.81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11.71点,跌幅为1.53%;法国CAC40指数报收于6022.32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64.91点,跌幅为2.67%;德国DAX30指数报收于13427.03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34.80点,跌幅为2.43%。
个股方面,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工业类个股领涨,位于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为:贵金属生产商弗雷斯尼洛股价上涨6.25%,沃达丰集团股价上涨0.99%,汇丰银行股价上涨0.72%,联合公用事业集团股价上涨0.67%,英国电信集团股价上涨0.51%。
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矿业类个股领跌,位于跌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为:嘉能可股价下跌5.28%,矿业公司安托法加斯塔股价下跌5.09%,洲际酒店集团股价下跌4.64%,苏格兰按揭投资信托股价下跌4.51%,英美资源股价下跌3.93%。
亚太市场遭遇大跌:日本股汇双杀,韩国、印度也“崩了”!
周一白天,亚太市场也遭遇大跌,韩国综合指数跌3.52%报2504.57点;日经225指数跌3.01%报26987.44点,失守27000点关口,为5月27日以来*。
港股市场大幅下挫,恒生指数盘中跌近4%一度失守21000点;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跌超5%失守4600点;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3.39%报21067.58点;恒生科技指数跌4.72%报4598.65点。个股方面,哔哩哔哩跌超10%,阿里巴巴、百度集团跌超7%,*控股跌近5%。
A股这次也未能独善其身。沪指弱势震荡下探,一度跌超1.5%,但临近尾盘跌幅收窄;深成指、创业板指盘中数次冲高回落,临近尾盘再次探底回升,但未能翻红。截至收盘,沪指跌0.89%报3255.55点,深成指跌0.3%报11999.31点,创业板指跌0.39%报2546.49点;上证50指数跌1.89%报2844.72点;两市合计成交10910亿元。个股方面,两市超2400只个股上涨。
纽约原油期货周一小幅收高26美分
北京时间14日凌晨,纽约原油期货周一收跌。市场正在评估新冠疫情对未来原油需求的影响,以及未来原油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
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26美分,涨幅为0.22%,收于每桶120.93美元。
纽约黄金期货周一重挫2.3%
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股周一黄金和钯金期货价格大幅收跌。美联储大幅加息的预期推动美元走强,削弱了黄金和其他贵金属的投资吸引力。
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重挫43.7美元,跌幅为2.3%,报收于每盎司1831.80美元。
周一美元指数触及数十年高点,成为*的避险资产,而黄金却因此成为牺牲品。此外,周一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涨,同样降低了不提供固定收益率的黄金的吸引力。
Blue Line首席市场策略师Phillip Streible表示:“任何地方都没有安全交易。黄金将被平仓,正在进行大规模修正。当波动率达到如此之高时,你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安全或舒适的地方。”
消息称,美联储考虑在本周三加息75个基点
周一(6月13日)美股盘中,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联储考虑在本周三加息75个基点,高于预期的50个基点,引发美股市场在收市前半小时触及低点。
美联储将于美东时间本周二和周三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鲍威尔将在周三会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02:30)举行新闻发布会。在本次会议的缄默期前,央行官员已暗示将在下周和7月的会议上各加息50个基点。
但他们也曾强调,行动将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是否符合预期。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并创1981年12月以来*值。
此前,美国总统拜登认为4月通胀出现缓和迹象令人振奋,但5月数据证明尚未见顶。分析人士认为,CPI数据令人失望,目前仍看不到美国通胀形势走出“危险境地”的任何迹象。
除了官方的通胀数据,密歇根大学和纽约联储的*数据也显示很多美国人对通胀的忧虑加剧。数据还表明,美联储要想控制持续飙升的通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美国经济衰退的几率在加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如果我们看不到通胀压力正在减弱,那么我们将不得不考虑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多位官员也曾表示,如果看到通胀预期正在上升或“脱锚”的迹象,他们希望能做出更积极反应,不然通胀可能会变得根深蒂固。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认为,目前美国的宏观经济表现就是他们口中“需要更积极行动”的环境。
在上周五CPI报告当天,巴克莱、杰富瑞等少数投行就调整了预期,押注美联储将在下周加息75个基点。而今天,美国*投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Marko Kolanovic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巴克莱经济学家在今天的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美联储正在考虑采取积极行动,以增强该行抗击通胀的信誉。虽然目前处于缄默期,但长期通胀的风险已经加剧,更大幅度的加息是合理的。”
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截至发稿,市场押注美联储在下周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已上升至92.5%。
中国资产是否会受冲击?
那么,中国资产是否会受到冲击呢?
从逻辑上来看,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外围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资产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以周一的市场为例,北向资金全天单边净卖出135.19亿元,单日净卖出额创近2个月新高,同时终结连续10日净买入,此前10个交易日北水累计加仓超660亿元。港股市场亦是全线大跌,主要指数跌幅都在3%以上。若外围市场持续大幅杀跌,对中国资产的冲击还可能加大。
不过,从时间序列来看,可能又会是另外一个场景。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的 Tilmann Galler认为,尽管短期内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但主要不利因素是周期性的而非结构性的,这意味着中国的长期前景保持不变。中国市场的市盈率(市盈率)现在比长期平均水平低了20%,所以很多坏消息已经被中国股市消化了。
其实,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中国股市的估值高度取决于宽信用的程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宽信用还处于起点,一些积极信号已经出现。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加息冲击波过去之后,中国资产仍有望迎来反弹。我们的关键还是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稳定投资者的预期。
上游新闻综合报道
随着2021年的结束,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财报,有营收大幅提升的公司,如京东;有赚得盆满钵满的公司,如工行。当然,也有亏损惨重的公司,如广田集团,受恒大拖累,亏损55亿元。
据网数据,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出炉,这份榜单按营收来排序,进入的门槛是244亿元。排在第一名的是中石化,营收达到2.74万亿元。实际上,前六名位置都没发生变化,依旧是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这6家公司。
京东上升4个名次,排在第7名,超过了中国工商银行,营收达到9516亿元,在民企中*,也就是说京东成为了第一大民企。华为由于不是上市公司,不在榜单之中,但2021年华为营收才6000多亿,远不如京东。
在前20名中,只有两家民企,除了京东,另一家就是阿里,排在第11名,营收8364亿元。*营收5601亿元,跌出了前20名,排在第21名。除了这3家,民企4-10名分别为碧桂园、联想、美的、小米、龙湖、京东方、比亚迪。滴滴在去年6月底上市,*进入榜单,就排在第81名,营收达到1738亿元,只不过巨亏493亿元。
不过,营收高,并不代表赚钱能力强。在这500强公司中,大多数央企和国企都是盈利的,但民企却亏损惨重,京东营收这么高,还亏损了44亿元。而滴滴成为了2021年上市公司亏损王。美团也亏损了235亿元,华夏幸福亏损高达390亿元,蔚来汽车亏损了106亿元,看来新能源汽车的钱也不好赚。
在很多人看来,即便是华为让位,也不应该是京东成为第一大民企,一直不是说中国*的两家互联网公司是阿里和*吗?为什么它们的营收还比如京东。特别是阿里,是电商老大,市场份额也多,京东反而更大了?
实际上,之前就解释过,这和京东的经营模式有关,京东就和线下的沃尔玛,华润万家这些零售商一样,销售额都算在营收里面,而阿里只是平台,营收不包括销售额,只包括服务费、广告收入这些。论实力,还是阿里更强。
京东9516亿元的营收,有8663.03亿元来自京东零售,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一块业务也是赚钱的,但是京东其它业务却造成了上百亿的亏损,特别是京喜,虽然给京东带来了不少新流量,但亏损也是实实在在的。
为此,前段时间京东也开启了裁员,涉及到各个部门,重灾区也是京喜,有些区域还是***裁掉。下沉市场竞争激烈,获客成本提高,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只能优化运营,才能持续发展。
除了营收第一外,京东还是员工最多的民企,有近40万的员工,这里面大部分是京东物流的员工。京东说自己不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新型实体公司,在全国拥有上千个仓库,物流员工有近30万,这些人每天在线下为客户服务。另外,京东在线下还布局了京东MALL、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便利店、京东药房等数万家线下门店。所以,说京东是一家实体企业也没错。
如今,京东物流成为了京东*有优势的资产,在民企中,拥有最强的供应链和配送效率。这两年加速扩张,先后收购了跨越速运、德邦快递。在一二线城市,基本实现当天达,次日达,而在乡村地区,也能实现24小时送达。这样的效率是阿里拿下的通达系所不能比的。
京东物流除了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还能救灾救急,在这两年疫情期间,京东物流表现极其*,无论是武汉、吉林,还是这次上海,京东物流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3000多名快递小哥,开启自杀式物流支援上海,更是令人敬佩和感动。
有人说京东为什么一直亏损,而阿里却可以盈利上千亿,主要原因是京东在物流上的投入非常大,京东电商业务本身是盈利的。但坚持投入物流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如今也在逐渐发力,成为京东最核心的竞争力。
当然,对于京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了合适的接班人,在4月份,刘强东正式卸任CEO职务,交给了徐雷。过去2年多来,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彻底走出低谷,业绩增长稳定,在去年四季度增速还超过了阿里。
相信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在2022年可以再创佳绩,成为*家营收突破万亿的民营企业。
2021年股市收官,*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也火热出炉!数据显示,2021年末,500强公司总市值约80万亿元,较上年的86万亿元略有下滑。不过500强公司的上榜门槛较上年有所提升,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相较于上年,*500强公司的排名变化不小。此次前十名公司中,*控股以35885亿元的市值保持第一,贵州茅台超越阿里巴巴,位列榜单第二名。此外,2021年新能源车赛道持续强势,宁德时代市值大涨,从上年的8179亿元涨至13705亿元,排名也提升了9位。
(数据Choice数据,统计对象为所有A股公司以及主要业务在内地的港美上市公司,含A股企业以A股数据为准,不含A股的以第一上市地数据为准,A股地域以注册地为准,非A股以实际总部或办公地为准,下同)
此次500强榜单中,很多公司排名大幅飙升。除了宁德时代外,比亚迪、中远海控、隆基股份、北方稀土、阳光电源、招商银行、合盛硅业、长城汽车、片仔癀、天齐锂业等2021年市值涨超千亿,排名也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拼多多、*控股、美团等互联网公司以及房地产公司市值则大幅缩水,中国平安、恒瑞医药、金龙鱼、五粮液、中国人寿、海天味业等传统白马股也表现偏弱,市值也普遍缩水。
01、500强门槛再创新高
进入2021年市值500强的市值门槛为416亿元,较上年小幅提升了30亿元。数据显示,500强的市值门槛,除了2015年至2018年略有波动外,总体趋势一路上涨。
在市值分布方面,9家公司市值超过1万亿元,较上年减少了3家,但千亿到万亿之间的公司数量出现增加,从上年的182家增至2021年的208家。500-100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数量也较上年增加了15家。
02、信息技术、工业行业500强最多
2021年500强的行业分布数据显示,来自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最多,达91家,工业行业84家,居第二。
如以市值计算,金融行业居领先地位,达到15.66万亿元,占比19.54%,信息技术行业排名第二。
03、京粤沪浙苏500强最多
按上市公司所在的地域分布来看,500强位于北京的公司最多,合计98家;其次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共有327家企业位于这5个经济发展强劲的省市。
04、25家IPO公司跻身500强
2021年也是IPO大年,25家新股跻身500强,其中不乏一些备受关注的巨型IPO,如快手、三峡能源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滴滴、商汤-W、大全能源等总市值也超千亿元。
05、提供1825万工作岗位
数据显示,*500强公司共拥有1825万名员工。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公司是农业银行,公司员工总人数达45.90万人。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百胜中国、中国石化,其员工总人数均超40万人,居于500强公司前列。
06、总榜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市公司500强名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市公司500强名单、中国股市今天*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