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在美联储决定1994年以来*大幅加息75个基点后的*一个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数未能承受住市场抛售压力而大跌,抹去加息日所有涨幅。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纳指跌4.08%,创2020年11月以来新低;标普500指数跌3.25%,创2020年12月下旬以来新低;道指跌2.42%,为2021年1月以来*收于3万点下方,距离“熊市”区间一步之遥。
纳指跌超4%,道指跌破三万点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盘中表现乏力。截至收盘,纳指跌4.08%,创2020年11月以来新低,盘中一度跌5%,5月份以来已经有5日跌幅超过4%;标普500指数跌3.25%,创2020年12月下旬以来新低;道指一度跌超900点,收跌2.42%,为2021年1月以来*收于3万点下方。
本周前四日,美股指数已经大幅下跌。其中,道指跌4.7%,标普500指数跌6%,纳指跌6.1%。如果本星期周线录得下跌,道指周线将出现三连跌,在最近12周里实现下跌11周。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在熊市区间越陷越深,标普500指数已较近半年历史高点跌约24%,纳指则较前期高点跌约34%。道指较1月份历史高点跌约19%,距熊市“一步之遥”。华尓街并没有关于熊市的官方定义,但市场有短期损失至少20%即为熊市的说法。
盘面上看,当天几乎所有板块都录得下跌。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跌8.54%,脸书母公司Meta、英伟达跌超5%,苹果、谷歌、亚马逊跌超3%,微软跌2.7%。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主要消费板块表现相对突出,沃尔玛涨1.04%,宝洁、通用磨坊涨超0.6%。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4.44%。网易跌7.81%,阿里巴巴跌6.09%,百度跌5.14%,蔚来、小鹏汽车、贝壳跌超4%,京东跌3.59%,拼多多跌2.38%。
截至发稿,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尾盘跌至3.19%左右。兴证国际分析师田勇认为,作为无风险收益标杆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最近达到了3.5%,只要此收益率高于3%以上,都会对高估值的科技股产生向下的压力。
美国以外,欧美其它主要市场也受重挫。加拿大多伦多综合股指下跌607.50点,报收19004.06点,跌幅达3.1%。这是多伦多股市综合股指14个月以来的*点。在欧洲,德国DAX指数跌3.33%,法国CAC40指数跌2.39%,英国富时100指数跌3.14%。
英国、瑞士跟进加息,恐慌指数再大涨
本周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以遏制通胀再度飙升。这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加息幅度。今年3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接近于零的水平上调了25个基点,开启了遏制通胀的紧缩周期。5月初,美联储又宣布加息50个基点。
在美联储决定*大幅加息后,巴西、瑞士和英国等国央行陆续跟进。巴西央行上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13.25%。巴西央行曾在5月4日宣布加息100个基点至12.75%,当时业界普遍预测巴西央行将在2022年底前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3.25%。
美股开盘前,瑞士央行宣布加息 50 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也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达到1.25%,以应对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及英镑的贬值压力。
*数据显示,英国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近40年的新高。4月份英国经济萎缩达0.3%,经济面临着衰退威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测称,英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可能是七国集团中速度*的。
市场忧虑情绪加重,VIX恐慌指数大涨11.24%至32.95。该指数由芝加哥期权期货交易所于1993年推出,是衡量市场风险和投资者恐慌度的指标指数。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认为,全球央行对抗通胀,正在经历“大觉醒”。“现在是我们离开大规模流动资金注入的人工世界的时候了。我们此前在那里习惯了零利率,做着愚蠢的事情,无论是在不该进入的资本市场领域里买卖,或者是在那些毫无意义的经济活动中投资。我们在退出那个组织,前路崎岖坎坷。”埃利安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6月美股已经步入技术性熊市区间,市场整体上依然承压。一是流动性收紧估值承压。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主要受实际利率所驱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高估值的成长股进一步承压。二是盈利走弱,戴维斯双杀。加息后宏观需求走弱,此前高增长高景气或将证伪,盈利下修压力导致股价承压。标普500成分股中,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的占比高于去年,显示在高通胀和超紧缩的宏观环境中,美国企业经营正在超预期恶化,业绩差集中在可选消费、通信服务、房地产行业。三是无风险利率上行后,企业融资难度提升,通过回购股票支持股价的力度将减弱。
原油、黄金、农产品不跌反涨
商品市场方面,国际油价、纽约金价、农产品等均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28美元,收于每桶117.59美元,涨幅为1.98%;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0美元,收于每桶119.81美元,涨幅为1.10%。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黄金期价16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30.3美元,收于每盎司1849.9美元,涨幅为1.67%。黄金生产巨头纽蒙特逆势大涨3.24%。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小麦和大豆期价全线上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7.88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4.25美分,涨幅为1.84%;小麦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0.78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8.25美分,涨幅为2.69%;大豆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7.09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5.75美分,涨幅为0.93%。
东北证券*投资顾问沈正阳认为,隔夜欧美股市大跌、美联储加息后遗症继续显现,但能源、农产品不跌反涨、贵金属温和反弹,市场对美联储能否控制住通胀的信心有所下降。
为解决食品成本上升和供应链等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降低食品和燃料成本法》,该法案包含多条单独的农业条款。同时,通过进一步扩大乙醇燃料混合物的供应来解决燃油价格飙升问题,措施包括取消对15%乙醇混合物在夏季的销售限制,并拨款2亿美元用于生物燃料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
此外,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在当日简报会上表示,美国政府正在努力敲定能源部官员与石油公司之间的会议,该会议可能在未来几天内举行。她表示,拜登愿意用任何合理方式帮助提高炼油厂的产能,以帮助降低燃油价格,并将就此听取石油公司的意见,但目前尚不确定他本人是否会出席会议。
法德领导人称将加强对乌克兰军事援助
据新华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1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表示,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对乌军事援助。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同日表示,西方*此访毫无用处,“不会让乌克兰更接近和平”。
乌克兰总统网站消息显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与到访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就加强乌克兰国防能力、向乌民众提供经济支持、应对粮食危机、对俄罗斯进一步制裁施压、乌克兰与欧洲一体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泽连斯基向各方介绍了乌克兰局势相关情况以及乌方在国防领域的优先需求。他表示,乌方期待获得包括重武器、火箭炮和导弹防御系统在内的新援助。
马克龙表示,欧盟国家已向乌克兰提供经济、人道主义和军事支持,并将加大支持力度。法国将加强对乌军事支持,未来数周内将就提供更多“凯撒”自行榴弹炮做出决定。
朔尔茨表示,德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财政援助和武器,并训练乌军士兵使用现代武器等。德国与美国、英国已达成一致,将向乌克兰提供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说,罗正在向流离失所的乌民众提供一切必要援助,在边境地区的苏恰瓦已设立人道主义中心,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和多瑙河港口正在协助转运乌克兰粮食。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表示将努力确保乌粮食运输、避免粮食危机。
梅德韦杰夫1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西方*此访毫无用处,“不会让乌克兰更接近和平”。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同日表示,希望此次访问“不要只专注于以增加武器供应的方式支持乌克兰”,武器供应只会“延长人民的苦难,对这个国家造成更大伤害”。
俄媒称顿涅茨克多地传出剧烈爆炸声
战局方面,当地时间16日,据俄新社报道,顿涅茨克多地传出剧烈爆炸声。
16日,卢甘斯克地区北顿涅茨克市的控制权仍是争夺的焦点,卢甘斯克武装当天称接近控制整个北顿涅茨克市。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16日,卢甘斯克武装领导人帕谢奇尼克表示,卢甘斯克武装已经攻入乌克兰守军在北顿涅茨克市的最后主要据点——阿佐特化肥厂,但无法将乌军从那里完全驱逐。他说,目前在阿佐特化肥厂内的乌克兰守军可能有近1000到1500人,具体数量尚不清楚,卢甘斯克武装力量不会急于推进。此外,卢甘斯克武装称,在北顿涅茨克市有大量雇佣兵为乌克兰作战,他们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其中,美国雇佣兵大约有30到40人。
对于北顿涅茨克市局势,乌克兰卢甘斯克地区军事行政长官谢尔盖·盖代同一天称,俄军对北顿涅茨克市的进攻仍在持续,乌克兰守军正在尽可能阻止俄军进攻。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近日,因生产销售“核酸检测车”而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客车”,000953.SZ)股票交易多次出现异常波动情况。
根据中通客车公告,公司股票自5月12日至6月1日已累计出现股价异常波动5次,与公司基本面偏离较大,投资者较为关注。“公司产品以客车为主,核酸检测医疗专用车目前销售数量相对较少,对公司经营业绩未产生重大影响。”中通客车方面表示。
(中通客车核酸检测医疗用车。图片源自中通客车官网)
对于公司核酸检测车的生产及销售等相关问题,6月13日,《中国经营报》
在盘古智库*研究员江瀚看来,中通客车股价上涨主要还是由于受“核酸检测车”概念拉动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对核酸检测车或核酸检测设备概念更加关注。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没必要做过多的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在客车销量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及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中通客车也在加速转型。在加速国内市场变革方面,中通客车6月14日在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时表示,公司将聚焦重点市场、重点客户,进军一、二线城市及高端客运、旅游市场,推动高端示范项目,寻找一、二线及省会城市进行氢燃料及智能驾驶项目合作示范运营。
抢占核酸检测车“风口”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之下,核酸检测已成为各地进行*防控的关键手段。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
中通客车股价此番多次出现异常波动的背后,离不开核酸检测车概念的持续火热。5月5日,据相关媒体报道,中通客车在其官方平台发布消息称,“五一”期间公司一次性交付了18辆核酸检测车。不过,上述消息已被删除。
在此后的5月9日,中通客车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实现批量销售的产品有12米、13米两款核酸检测车,全部达到P2+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搭载医疗专用空气调节系统,配备高效新风过滤系统、医疗给排水系统、全自动PCR分析系统、5G信号传输等,具备随采、随检、随上报的功能。
中通客车官网披露的文章显示,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最初阶段,中通客车为贯彻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意见》精神,加紧医疗产品领域的布局、核酸检测车等产品的投入使用,有力支持了各地的常态化防控。
据介绍,采用中通客车生产制造的核酸检测车进行核酸检测,出具报告的时间可至少提前2个小时,单日样本检测量可达5万人次,按照10混1的比例,*可达8.4万人次。
对于核酸检测车的销售情况,5月31日,中通客车方面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公司前4个月累计销售核酸检测车20辆,收入6170.7万元,该产品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9%,产品以销定产无库存。
而在核酸检测车在手订单方面,中通客车方面表示:“截至5月30日,公司核酸检测车订单18辆,预计收入4578万元,核酸检测车业务不足以对业务发展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
积极转型提升盈利能力
官网资料显示,中通客车成立于1958年,1971年开始正式专业生产客车,2000年在深交所主办功上市,是国内最早的客车生产企业和客车上市企业之一。统计数据显示,中通客车目前已累计推广27万余辆客车,其中新能源客车7万余辆,客车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交流,中通客车主要以客车为主兼顾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客车产品涵盖从5米到18米不同系列各种档次,用途主要涵盖公路、公交、旅游、团体和校车等细分市场。公司经营以订单为主线,实施客户化定制,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通客车实现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3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5亿元。
而在此前的2019~2021年,中通客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41 亿元、44.08亿元和45.87 亿元,实现净利润0.33 亿元、0.24 亿元和-2.20 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为-0.79 亿元、-2.27 亿元和-2.76 亿元。
中通客车“近年来净利润下滑,且扣非后净利润为负”的情况也受到了深交所的关注。6月14日,中通客车方面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受疫情、行业总量、销售规模、成本上升、期间费用率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及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针对改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措施,中通客车方面表示,2022年,公司拟从营销、研发、制造、质量、供应链等方面强化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其中包括国内与海外市场发力;加速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切实提升工艺标准和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等具体措施。
具体到加速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方面,中通客车方面表示,一是要加快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完善进程,突破高可靠性、轻量化、经济性及舒适性,研发新一代旅团车产品;二是要完善系列车型平台,将可靠性验证、产品优化及批量推广作为重点工作;三是 2022 年燃料电池将围绕可靠性提升和性能优化,着手燃料电池系统“深水区”研究,并紧跟国家及各区域政策,实现产品销量及技术深入研究双突破。
此外,中通客车也在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通客车厂区规划总产能2万辆,2021年公司共计生产客车10220辆,产能利用率为85.17%。“目前,公司正不断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产能约增至年产3万辆左右。”中通客车方面表示。
(
智通财经APP获悉,沃尔玛(WMT.US)2021财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520.7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416.7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净亏损为20.08亿美元,上年同期录得净利润42.94亿美元;归母净亏损为20.91亿美元,上年同期录得净利41.4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0.74美元,去年同期录得每股收益1.45美元。
第四季度,美国同店销售额增长8.6%,电商销售额增长69%。
山姆会员店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0.8%,其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了42%;烟草销售减少对其总销售额造成了约41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会员收入增长12.9%。
2021财年,公司营收为5591.51亿美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为137.06亿美元,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为135.1亿美元,同比下降9.2%;摊薄后每股收益为4.75美元,去年同期为5.19美元。
另外,公司已经批准了新的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展望2022财年,公司预计美国同店销售额将出现低个位数增长,每股收益和净销售额均将下滑。
见习
当地时间5月17日,沃尔玛(WMT.US)在美股盘前发布一季度财报。在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中,该公司的季度收益与市场预期相差甚远,业绩增长前景面临考验。这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显示,沃尔玛一季度营收14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4%,高于市场预期的1389.4亿美元;但净利润仅为2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5%;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0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48美元,同比下降达23.1%。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Doug McMillon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反映了不寻常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胀,尤其是食品和燃料方面的通胀,给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利润率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影响。McMillon称,“我们正在调整,将会试图平衡客户的需求与实现利润增长的实际需求”。
由于业绩表现不及预期,沃尔玛股价于17日大幅收跌11.38%,为该股自1987年以来*单日跌幅。市值一夜蒸发近459.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98.5亿元)。18日,该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近7%。
通胀压力难顶 一季度增收不增利
在疫情、通胀等多重因素的扰乱下,实体零售商持续面临供应链短缺、运营成本上升等问题带来的冲击。
财报发布前夕,投资者格外关注沃尔玛是否能够延续去年第4季度的表现,顶住通胀压力,并扭转其增长放缓趋势。相关分析指出,以低价格作为核心价值的沃尔玛,能够在高通胀环境中保持价格竞争力,是该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独特优势。
Truist Financial 的分析师Scot Ciccarelli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疫情期间的经济刺激措施减少、工资增长趋于平缓、加之通胀水平维持在40年以来的高位,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显著下降。而沃尔玛能够略微扩大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差距,使其独具优势。
市场此前普遍预期,沃尔玛的价格优势将使其在高通胀的环境下吸引到更多消费者,该公司一季度的财报数据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但沃尔玛并没有交出一份令市场满意的“成绩单”。财报发布后,该公司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正如此前预计的那样,沃尔玛的消费者正在感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即便如此,通胀的影响程度仍大幅超出预期。由于沃尔玛的目标是在通胀环境中保持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因此,供应链、燃料、库存与人力等运营成本的全方位上涨,挤压了该公司的盈利空间。
另据财报显示,沃尔玛美国门店一季度的销售额达969亿美元,同比增长4.0%,同店销售额增长3.0%,反映出强劲的食品杂货销售。但强劲的食品销售反而给沃尔玛的盈利带来压力。管理层指出,物价的上涨导致消费者在购买鸡蛋、面包等利润较低的食品类产品时,控制了其他类别的支出,使得服装、电子产品等利润较高的一般商品销售表现疲软。而在食品杂货类的支出上,沃尔玛指出,消费者正在远离品牌商品,并转向更便宜的自有品牌商品。种种迹象均表明,在持续的通胀压力下,消费者正在缩减非必要的购买,并更加注意他们的预算。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Brett Biggs 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一季度是迄今为止*挑战性的时期之一”,坦言因受供应链中断、成本增加和高通胀的影响,无法及时地完全解决影响利润的成本增长,而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远超预期。但Biggs同时强调,沃尔玛将继续尽可能降低成本,并持续以能够保持竞争力的方式管理价格差距。
此外,从国际市场看,沃尔玛国际净销售额减少35亿美元至238亿美元,同比下降13.0%。
下调利润预期 零售业前景蒙阴
在17日的大幅下跌前,沃尔玛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实际上要优于标普500指数大盘。财报披露前,该公司的股价在2022年累计上涨逾2%,而标普500指数从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超15%。
事实上,该公司在过去的两年中享有异常强劲的营收和利润增长。通胀压力给公司带来了竞争优势,吸引了对价格较为敏感的顾客。此外,在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发生了改变,推动沃尔玛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在过去两年内累计飙升38%。
目前,疫情带来的红利开始消退,而通胀压力却愈演愈烈。此消彼长之下,沃尔玛的增长开始急剧放缓。
在一季度的财报中,沃尔玛上调了今年的销售前景。预计二季度净销售额将增长约5%,全年净销售额将增长约4%。但同时也降低了利润预期。沃尔玛预计,2023财年每股收益将下降约1%,并将二季度每股收益预期由此前的小幅增长下调至持平或略微增长。
库存水平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供应链的扰乱使交货时间变得更长,零售业还将持续面临难以预测的消费者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数据显示,沃尔玛第一季度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库存的积压同样提高了成本,给盈利带来压力。
总体而言,通胀给零售业的利润带来的冲击远超市场此前预期。Evans May Wealth的管理合伙人Brooke May指出,投入成本对零售商来说非常重要。在劳动力成本下降、供应链中断问题得到解决之前,零售商将继续陷入困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沃尔玛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沃尔玛股票、000953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