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天健集团(420001)

2022-06-20 5:16:52 证券 xialuotejs

深圳天健集团



本文目录一览: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西南证券 王颖婷)

1 深系国资品牌,全产业链驱动发展

1.1 深圳国资品牌,建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具有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城市服务三大主营业务,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

自 1983 年市政公司成立开始,公司在建筑产业链耕耘 40 年,逐步实现从传统“基建+地产”向“运营+服务”转型升级,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立足深圳,基建起家(1983-2000 年):1983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 302 团改编为深圳市政工程公司,于 1988 年、1991 年先后成立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公司,业务格局初步形成;1997 年成立天健集团公司,两年后赴深交所上市;

2)业务版图扩张,结构优化(2001-2017 年):2001 年后陆续在长沙,南宁,广州,惠州,上海成立子公司;2014 年收购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2016 年成立棚改投资发展公司,承接罗湖棚改项目;2017 年地铁项目获詹天佑奖;

3)深化布局,全链发展(2018 年至今):在业务结构方面,2018 年公司明确“以城市建设与城市服务为主体,以投资开发及新型业务为两翼”发展战略,营收*破百亿;在业务布局上,公司进一步聚焦湾区城市。

2019 年公司成为深圳特区建工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同年成立东莞地产,2021 年公司组建特区铁工、光明建工和深汕建工。

特区建工集团*上市子公司,享集团全产业链优势。

2019 年公司成为新组建的特区建工集团旗下核心企业,持股比例 23.47%。

特区建工集团是深圳市国资委于 2019 年 12 月设立的深圳市国有全资大型建工产业集团,业务涵盖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业化、城市服务、综合开发、建筑科技六大板块,是深圳市国资系统*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企业,拥有市政、建筑施工总承包“双特级”等建筑业资质 150 余项,承担了深圳全市超 65%道路、桥梁、隧道管养任务。

截至 2021 年底,总资产超 600 亿元,净资产超 140 亿元;2021 年营业收入超 300 亿元,利润总额超 23 亿元。

1.2 营收利润创新高,运营能力持续加强

公司业绩创新高,保持高增速。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3 亿元,同比增长 35.9%, 2018-2021 年 C*R 增长率为 36.3%;实现归母净利润 19.3 亿元,同比增长 30.1%, 2018-2021 年 C*R 增长率为 33.9%。

在 2021 年房地产行业整体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业绩表现稳健。2022Q1 公司业绩保持平稳,营业收入 39 亿元,同比下降 6.7%,归母净利润 9.1 亿元,同比下降 1.6%。

城市建设板块贡献主要收入来源,综合开发业务决定利润总量。从收入构成来看,2021 年公司城市建设业务营收 147 亿元,地产开发业务 98 亿元,城市服务业务 12 亿元,占比分别为 57%/38%/5%;从毛利构成来看,综合开发板块盈利能力更强,2021 年公司城市建设、地产开发和城市服务业务毛利占比分别为 22%/73%/5%。

毛利率有所下滑,运营能力的增强带动 ROE 逆势提升。2017-2021 典型房企整体毛利率、净利率水平下滑明显,202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19.7%,同比下降 4.1pp,其中房地产销售毛利率 36%,净利率 8.4%,近三年来稳定在 8%以上,盈利能力优于房企平均水平;2021 年公司 ROE 为 16.3%,同比提高 1.8pp,近五年来持续提升,较 2017 年增加 6.9pp。

公司 ROE 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公司运营能力持续增强,近 5 年来总资产周转率持续 提升,在杠杆率和净利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拉动 ROE 提升。

费用率有所上升,运营能力持续加强。2021 年公司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0%、3.7%、2.9%,营销费率下降 0.6pp,管理和财务费率有所上升;公司持续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地产项目去化加速,存货周转周期由 2020 年 742 天大幅下降至 530 天,近 5 年来持续下降;回款速度也平稳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至 47 天。

1.3 三道红线仅触及一条,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融资渠道多元,债务结构明显优化,经营性净现金流实现转正。

2021 年公司授信规模增加 167 亿,使用超短贷 149 亿元,滚动发行超短融 42 亿元,发行永续债 25 亿元,签发商票 5.9 亿元、保理 1,500 万元,供应链金融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1 年末公司短期负债 46 亿元,在有息负债中的占比降至 33%,债务结构明显优化。另一方面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2021 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 10.7 亿元,实现转正。

三道红线仅触及一条,在手资金充裕。

2021 年公司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 74.5%,较 2020 年提高 1.5pp;净负债率 66.4%,近 5 年来逐步降低,2022 年 Q1 为 48.6%,远低于红线水平;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在手货币资金 84 亿元,现金短债比为 1.8,连续 5 年高于 1,资金充沛。(报告远瞻智库)

2 地产开发:聚焦深圳销售高增,旧改扩充土储资源

2.1 聚焦深圳销售高增,打造“天骄”豪宅标杆

销售创新高,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2021 年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公司主要在售项目 20 个,实现合同销售金额 158 亿,同比增加 121%,呈现逆势提升。公司房地产销售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2021 年实现毛利率 36%,2017-2021 年综合开发毛利率维持在 35% 以上。

公司持续聚焦深圳布局大湾区,辐射 8 大核心城市。公司地产项目大部分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重点区域及部分省会城市,项目类型包括住宅、产业园区、商铺、写字楼、别墅等多业态。

近两年公司实现大湾区地产项目收入占比维持在 70%以上高位,2021 年公司大湾区城市收入贡献 76 亿元,占比高达 78%,其中深圳创收 39 亿,占比 40%。其他区域包括上海、苏州、长沙、南宁等收入合计仅占 22%。

2022 年 Q1 公司受益于天骄项目结转收入 28 亿元,深圳贡献收入占总地产结算收入高达 85%,占公司总营业收入 73%。

深圳天骄项目是公司盈利主力军。2020 年地产开发业务中深圳市场毛利率*,达 61.2%,其中天骄项目毛利率高达 62.5%。

2020 年天骄项目实现营业收入 43 亿元,利润 18.6 亿元,收入占比 67%,利润占比 87%,对应地产销售毛利率为 48.2%。

2021 年天健集团房地产业务毛利率降至 36%,同比下降 11.4pp,主要是天骄南苑和天骄北庐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合计 39 亿元,占总地产销售收入比例下降至 40%,占公司总营业收入仅 17%,综合毛利率下降 4pp 至 20%。

2022 年 Q1 项目受益于天骄项目结转 1.5 万方,创造营业收入约 25 亿元,占地产销售收入比例 65%,占总营业收入比例高达 53%,综合毛利率提高 25pp 至 45%。

打造“天骄”豪宅标杆,*品质打响天健品牌。公司坚持耕耘深圳,*切入高净值人群改善型需求,打造不可复制的高端人居产品,体现出超强的去化能力。

1)*地段:雄踞福田CBD,位于香蜜湖国际金融中心,集国际交流中心、国际演艺中心和深圳金融文化中心于一体;

2)*交通:地下交通距地铁 2 号线和 9 号线枢纽——景田站仅百米,地面交通被北环大道、香梅路围绕,30 分钟可通达全城各大枢纽;

3)*配套:位于第一教育强区,配建幼儿园、荔园外国语小学天骄校区,500 米以内可达缤悦荟生鲜市场,直线一公里内有北大医院、莲花山公园、香蜜湖、市民广场、深圳图书馆等医疗及休闲娱乐资源,成为未来房价的强有力支撑;

4)*生态:与山湖为邻,坐拥一湖两山六公园;

5)*设计:由欧洲*设计和工程咨询机构阿特金斯和知名建筑设计公司欧博联袂打造。

改善型需求叠加品牌溢价,销售均价远高于市场。2021 年天健地产项目预售均价为 41482 元/平方米,2022 年为 31430 元,深圳地区表现突出,销售均价 116120 元/平米,品牌溢价兼核心区位加持,深圳天骄南苑、天骄北庐和天健悦桂府销售(预售)均价分别达 176773 元/平方米、146949 元/平方米和 103389 万/平方米,远高于 2021 年深圳商品住宅平均价格*水平 87613 元/平方米。

从二手房市场来看,天骄周边项目二手房除香蜜湖高端别墅区外,销售均价均低于 10 万/平方米,天骄项目销售均价 12 万/平方米,表现出高于市场的增值保值能力。

2.2 深耕大湾区土储优质,南岭村旧改项目储备大量货值

土地储备充足,未结资源丰富。2021 年末在建、在售及储备等各类项目计容总建筑面积累计超过 269 万方,未来营收增长确定性强。2022Q1 公司拿地积极,以 8.9 亿元竞得成都天府新区 2.7 万平方米宅地,4 月份以 25.8 亿元的成交价格公开竞得深圳坪山区 7.6 万方宅地,持续补充优质土地资源。

公司深耕大湾区和深圳市场,在手资源优质。2017 年以来公司加大湾区城市项目投资,聚焦深圳,同时逐步辐射广州、惠州、东莞等城市。

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在建湾区项目 51 万方,占比 74%,累计投资 128 亿元,占比近 80%。其中深圳项目建筑面积达 21 万方,占比 30%,累计投资 98 亿元,占比 62%。

2021 年公司大湾区项目未结建筑面积合计 39 万方,占比 46%,深圳项目未结面积 13.1 万方,占比 12%。2022 年公司计划新建和续建项目建筑面积 107 万方,其中大湾区项目面积 72.1 万方,占比 67%。

未来两年现金牛天骄项目结转,盈利增长确定性强。一季度公司地产销售实现营业收 入 24.5 亿元,其中深圳区域实现 20.8 亿收入,均来自天骄项目结转面积 1.5 万方,剩余未结转面积 5.5 万方。其中天骄南苑和北庐结算均价分别为 17.1 万元/平、13.5 万元/平,预计会在两年内结转完毕。

若按一季度结算均价、2020 年毛利率 62%测算,可实现约 76 亿营业收入,47 亿毛利,与一季度已结算收入合计可实现至少 31.8 亿的确定性收入,近 19.7 亿毛利润。

前瞻性调整投拓布局,积极推进一批城市更新项目。深圳“十四五”规划提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打造国际化都市圈建设,加大旧改力度,给城市更新业务带来机遇。

1)罗湖金翠城市更新项目:用地面积预计 34521 平米,项目更新后配套包括住宅、新型产业园区,已列入 2021 年度深圳市重大项目,公司正积极推动项目专项规划申报工作;

2)龙华华富工业区项目:位于龙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区域,重建用地面积预计为 52923 平米,项目更新后配套包括住宅、商业等,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立项的预申报工作;

3)南岭村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前期服务项目:2021年公司发挥旧改优势拓展的首个片区统筹项目,目前房屋申报登记率已达 99.07%。

南岭村周边将推出大规模旧改项目,公司有望延伸旧改版图。“十四五”对龙岗区提出全新目标定位: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和幸福家园。南岭村项目位于龙岗区优质地段,东临惠沙路,南临求水山公园,西临湖中路,北临龙岗大道,周边持续推出大规模城市更新项目,未来将有大型的住宅、办公等业态入市。

其中平方公里级重点更新单元 5 个,拆除重建面积超 527 公顷(龙岗布吉一村项目计划调整拆除 95 公顷);重点利益统筹项目 5 个,总研究范围 2337 公顷,位于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重点区域,未来将带动房价提升。

南岭村项目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1)交通便利:毗邻高铁站——深圳东站,地铁 3 号线、17 号线在项目片区设置多个停靠站;

2)教育医疗资源丰富:周边有英郡年华幼儿园、南岭小学、沙西小学、布吉*中学,一公里距离内可达南湾人民医院;

3)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南邻求水山公园,多家华润万家、沃尔玛、汇佳购物广场等大型商超密集。

南岭村项目货值近 2000 亿,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当前南岭村周边优质一手房资源稀缺,周边优质二手房源汇聚,均价 4-5 万。对标距离最近的万科公园里,二手房销售均价达 47300 元/平方米,南岭村项目建筑面积规模远大于天骄,总建筑面积约 370 万方,货值预计超过 2000 亿,天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17 万方,预计未来收入规模不亚于天骄项目,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3 城市建设:项目资源丰富,转型 EPC 提升盈利能力

3.1 在手项目资源丰富,签约规模快速增长

以深圳为核心,做强湾区建设。城市建设板块主要产品为市政工程、建筑工程、轨道交通工程、道路养护等,持续多年聚焦大湾区建设,不断向上海和江苏等核心城市扩张,子公司和分公司遍布深圳各区,其中在核心区域福田区成立了 4 个子公司,布局 5 个分公司,持续提升在深圳核心片区的市占率,2021 年公司城市建设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47 亿元,同比增长 19.3%,2018-2021 年复合增长率 33%。

在手项目资源丰富,业务拓展能力持续增强。

2017-2021年公司在建项目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2年 Q1 公司在建合同造价 461 亿元,同比增长 42%,2018-2021 年来复合增长率 33%。

2021年公司新签约合同金额 229 亿元,同比增长 97%,2022年 Q1 实现新签约金额 38 亿元,同比增长 24%,已中标未签约订单金额 32 亿元,未来营业收入增长确定性强。

施工总承包仍是创收主力,EPC 项目在建规模持续扩张。

2021年 DBB 项目新签合同金额 190 亿元,占比 79%,EPC 项目 28.5 亿元,占比13%。2022年 Q1 DDB 新签合同金额 29.4 亿元,占比 79%,EPC1.2 亿元,占比 3%。

近年来公司中标多个 EPC 项目,在建合同金额逐步提高,截至2022年 Q1 公司在建 EPC 项目合同金额 68.6 亿元。

3.2 转型 EPC 提升效率,毛利率持续提升

EPC 模式在流程管控和降本增效上具有更大的优势。DBB 模式下设计和施工严重割裂。EPC 模式下,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对设计-采购-建造进行总承包,对企业管理要求更高,在流程管控和降本增效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2020年7月住建部提出要形成加快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2022年1月福田发展改革局鼓励学校、保障性住房、市政道路、装配式建筑等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数据中心等工程采用 EPC 模式,与公司业务结构高度匹配,预计未来将持续收益。

公司转型 EPC 总包商已形成技术、业务和品牌等优势。

1)技术集成,市政公司是市属*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拥有涉及市政、公路、桥梁、房建、机电安装、轨道交通、水利水电等 66 项施工建筑类资质,全年引进项目经理150余人,新增一级建造师162人,在册一级建造师达到575人,成建制团队共145支,市场拓展团队148人,自有产业工人2,700余人;

2)业务协同,可以提供全过程服务,包括项目管理、设计、采购、施工、开车服务;

3)多年承建民生工程,加强政府合作,匠心打造天健品牌。

转型 EPC 带动毛利率持续提升,未来仍有较大提成空间,有望带动利润持续增厚。

2016年公司推行建筑施工业务升级转型以来,EPC 在建项目规模持续提升,2017年末公司在建 EPC 项目金额仅 38 亿元,毛利率为 4.8%,截至2022年 Q1 公司在建 EPC 项目金额 69 亿元,毛利率稳步提升至 7.4%,参考国内工程项目类似、具有 EPC 特级资质的公司平均毛利率达 8.9%,公司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1年公司城市建设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假设毛利率提高1%,不考虑收入增长,可增加毛利至少 1.5 亿元。

4 城市服务:培育利润新增长点,业务一体化协同

探索城市大物业,业务一体化协同。深圳市天健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具有国家注册物业管理一级资质,业务范围涵盖物业服务、城市服务、商业运营、智能楼宇、园林工程和天健蜜生活六大板块。其中物业服务包括住宅物业、写字楼物业、政府物业、景区物业、产业园物业、商业物业等;城市服务主要包括物业城市、长租公寓、市政管养、政府窗口、三供一业、养老托育、城市更新、工程服务后勤一体化服务等,形成多元品牌效应。

2020年位列深圳市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100强第13位、全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0 强第43位,获“2020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价值100强”。

积极培育棚改和代建服务,延展城市更新服务链条。公司棚改服务不断拓展经营业务范畴,业务遍及罗湖、宝安、福田、龙岗、坪山、南山、盐田、光明、龙华等“九大区域”。公司是深圳市最早从事代建业务单位之一,具备丰富的代建管理和建设经验,近年来积极服务政府代建制,先后入选深圳市及福田、南山、罗湖、宝安、坪山、光明等各区代建单位预选库,现有代建项目 70 多项,涉及景观照明、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综合环境整治、城市公园景观、保障房、学校、派出所等多个领域。

经营业务和地域范围实现从 1 到“N”的飞跃。

1)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拥有国家物业管理一级资质,管理面积达3000多万平米,其中2021 年新增项目82个、续约项目94个,新增服务面积1492万㎡,立足深圳布局全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34个城市建立了区域公司和分公司,物业管理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

2)道路、隧道、桥梁养护业务在深圳市占约40%;

3)写字楼、长租公寓、产业园区、社区综合体、酒店的商业策划与运营服务领先,现有产业园区5个,总建筑面积52万㎡;

4)代建文化教育、景观提升、环境整治等各类项目超100个。

5)近年在物业城市、一体化管养、长租公寓、智慧园区等业务方面先行先试。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5.1 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假设 1:2022-2024年公司房地产销售金额增速为15%/15%/10%,毛利率分别为36%/40%/40%;

假设 2:2022-2024年公司工程施工收入增速为15%,毛利率分别为7.5%/7.8%/8.0%;

假设 3:2022-2024年公司物业租赁收入增速分别为30%/25%/20%,毛利率分别为37%/37%/38%;

假设 4:2022-2024年公司棚改项目管理服务收入增速为5.0%,毛利率为20%;

假设 5:2022-2024年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增速均为10%,毛利率为8%;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分业务收入成本如下表:

5.2 相对估值

我们选取建筑施工行业上海建工、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三家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PE为5.5 倍;地产开发行业选取滨江集团、华发股份、万科 A 三家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PE为6.5 倍。考虑公司建筑板块利润占比不高,地产业务土地储备资源丰富,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7 倍PE,对应目标价8.75元。

6 风险提示

项目结算不及预期、政策调控风险等。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文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




420001

2020年1月15日,智联招聘发布“2019年白领年终奖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只有三成白领拿到年终奖,相比2018年几近腰斩;2019年白领年终奖的均值为9547元,相比2018年的7100元有显著增长,这表明年终奖的发放结构上出现调整,绩效突出的白领拿到了更多的年终奖,而阳光普照式的年终奖明显减少;从行业来看,国企中拿到年终奖的白领占比接近私企的两倍;从城市来看,上海白领年终奖高居榜首,达13275元,北京紧随其后,为12830元。

没有年终奖的白领自然苦恼,但拿到年终奖的白领也有“幸福的烦恼”:年终奖要交税,该如何省点税呢?

新的年终奖税收优惠办法:一个“不应该有,但应该会有”的政策

2018年12月27日,《财政部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横空出世,明确了年终奖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个文件出来之前,我在美国访学,就经常在深夜收到来自国内朋友的问题:年终奖的税收优惠还有吗?面对所有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年终奖的税收优惠不应该有,但应该会有。

为什么说不应该有呢?因为在过去的个人所得税法下,工资薪金收入是要按月交税的,年终奖作为一年的激励,放到一个月里交税,一次性收入畸高,不合理。所以,要给一个优惠政策,允许年终奖除以12去找税率,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把年终奖平均摊入每个月,降低税负,这种政策优惠是对的。但在2018年的新个税法下,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共同构成“综合所得”,已经是按年汇总纳税了,年终奖跟全年工资除了发放时点不同,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凭什么给优惠呢?所以说,不应该有。

但为什么又说,应该会有呢?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年终奖税收优惠的核心是什么,大家只是知道,原来有优惠,现在怎么能没了呢?不是说好了“减税降费”么?优惠没了,我税负不就增加了吗?其实,新旧个税法对比,大部分人算上年终奖的税负都已经下降了,只是可能没有你所希望的那么多,这是事实。只有那些年终奖特别多的人,才有可能税负上升。但老百姓希望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税负的呼声也在情理之中,应当给予考虑,所以说应该会有,于是有了财税[2018]164号文。

需要强调的是,新的年终奖税收优惠办法的关键,并非很多人误以为的“除以12去找税率”,因为在按年汇总纳税的计税办法下,不需要给任何优惠,年终奖就可以除以12去用月税率表,如果不除以12,就用年税率表。财税[2018]164号文给出优惠的关键在于,2021年12月31日之前,年终奖可以选择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这就相当于把收入拆成了两部分,在7级超额累进的税率结构下,综合所得和年终奖适用的税率可能就降低了。但你要知道,年终奖单独计税是不符合个人所得税法的,所以只有2019-2021年的3年过渡期,过渡期结束之后,政策自动取消。这意味着,我们有且只有3年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年终奖优惠办法,尽可能省点儿税。如何选择单独计税还是合并计税

最近很多人都面临企业财务的“灵魂拷问”:你的年终奖要单独计税还是合并计税?

首先,对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综合所得不足以交个税的人来说,即综合所得扣掉“三险一金”、基本免征额6万元、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允许的扣除之后小于零,没必要把年终奖单独计税,选择合并计税,可以将之前扣不完的扣除进一步扣除,从而降低税负。

其次,对于综合所得和年终奖都要交税的人来说,哪种方法更划算需要具体计算,但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可以参考,比较综合所得和年终奖对应的税率,如果综合所得适用的税率更高,毫无犹豫选择年终奖单独计税;反之,则可以考虑合并计税。

由于多数公司是在年初发年终奖,所以2018年的年终奖往往是在2019年1月或2月发放,在发放当月进行预扣预缴,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进行汇算清缴。所以,很多人在2020年1月份领到的是2019年的年终奖,在2021年进行汇算清缴。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现在要考虑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2019年发放的2018年年终奖在2020年如何交税;

第二,2020年发放的2019年年终奖选择单独计税还是合并计税。

关于第一个问题,年终奖的个税已经在2019年预扣预缴过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的官方解读,在2019年取得年终奖时选择单独计税的,在2020年汇算时可以重新选择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也就是说,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但注意,这个选择是单向的,即选择单独计税的可以改为合并计税,但选择合并计税的不能改为单独计税。这种制度设计是为了防止有人将一大部分收入从综合所得中划分出来作为所谓的“年终奖”去单独计税从而逃税。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由于有上述重新选择的政策托底,很多人选择单独计税会更有底气。避开年终奖禁区,远离低效区间

由于年终奖优惠的特殊计税办法,存在“多发一块钱,税后收入反而少了”的尴尬情况。比如,年终奖36000元,需要交个税36000*3%=1080元,税后收入34920元。但年终奖多发1块钱,36001元,税率从3%跳到10%,个税36001*10%-210=3390.1元,税后收入32610.9元。税前多发1块钱,个税多交2310.1元,税后收入少了2309.1元。

我们把这种“税前年终奖多发,税后收入少得”的情况称为“年终奖禁区”。年终奖六大禁区是:36001-38566.67、144001-160500、300001-318333.3、420001-447500、660001-706538.46、960001-1120000。当公司老板要给你发37000元年终奖时,一定要好好跟老板沟通,劝他三思而后行,发36000元就可以了。

避开了年终奖禁区,还要学会远离“低效区间”,即多发一块钱年终奖,到手不到5毛,超过一半都交税了,不划算。比如,发放税前年终奖39000元,交个税3690元,税后年终奖35310元。而税前年终奖36000元时,个税1080元,税后收入34920元。看起来前者比后者税后收入多290元,但你要知道公司税前多支出了3000元,这其中2710元都交了税,发钱效率太低了。年终奖六大低效区间是:38566.67-41775、160500-188000、318333.3-355000、447500-516250、706538.46-861666.67、1120000-2720000。建议公司在发放年终奖时,尽可能远离低效区间。

年终奖六大禁区和低效区间的表格

年薪制人群巧用筹划实现税后收入*化

企业高管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筹划年薪,即如何分配年终奖和工资,实现税后收入*化?

比如,某公司高管王总2019年收入扣除基本免征额60000元、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允许的扣除后是300000元,也就是个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300000元。帮王总做筹划,总共分三步:

第一,300000元除以2,150000元作为年终奖,150000元作为工资,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28590元,全年工资个税13080元,个税总额41670元,税后收入258330元。

第二,将年终奖降低一档税率,重新分配。第一步中年终奖150000元时对应的税率20%,降低一档到10%的税率,意味着年终奖最多144000元,工资156000元,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14190元,全年工资个税14280元,个税总额28470元,税后收入271530元。

第三,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税率,重新分配。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到3%的税率,也就是年终奖最多36000元,工资264000元,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1080元,全年工资个税35880元,个税总额36960元,税后收入263040元。第二步个税最小值28470元就是*筹划,年终奖144000元,工资156000元,相对于第一步的情况税后收入增加13200元。

筹划情况

再如,某公司财务总监张总2019年收入扣除基本免征额60000元、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允许的扣除后是1000000元,也就是个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1000000元。

依然是分三步:

第一,1000000元除以2,500000元作为年终奖,500000元作为全年工资,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145590元,全年工资个税97080元,个税总额242670元,税后收入757330元。

第二,将年终奖降低一档税率,重新分配。第一步中年终奖500000元时对应的税率30%,降低一档到25%的税率,意味着年终奖最多420000元,工资580000元,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102340元,全年工资个税121080元,个税总额223420元,税后收入776580元。

第三,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税率,重新分配。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到20%的税率,也就是年终奖最多300000元,工资700000元,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58590元,全年工资个税159080元,个税总额217670元,税后收入782330元。第三步个税最小值217670元就是*筹划,年终奖300000元,工资700000元,相对于第一步的情况税后收入增加25000元。

筹划情况

小结一下,年薪制人群的筹划技巧在于预测个人年收入,计算年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分三步:

第一,将年应纳税所得额对半分,即让月工资和年终奖适用税率相同,计算应纳税额;

第二,将年终奖降低一档税率,用足该级距上限,计算应纳税额;

第三,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税率,用足该级距上限,计算应纳税额。

三步之后税额最小的就是*筹划,年薪制人群由此实现税后收入*化。

综上所述,年终奖不仅要发得多,更要用得巧,充分利用税法给予我们的优惠,把该交的税交上去,该省的税省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减税降费”。

(作者葛玉御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




深圳天健集团是国企吗

天健集团一则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折射出深圳国资改革快马扬鞭式推进,尤其是城市建设领域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有望较快落地。

根据天健集团10月25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公司接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其正在筹划组建国有全资建工企业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至该待组建的建工企业集团,该事项可能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变更。

为避免公司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8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三级式改革”

天健集团目前控股股东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比例达到23.47%。公司主营市政工程、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和投资开发。根据深圳市国资委网站介绍,天健集团是深圳市属国企*一家具有自主施工能力的综合开发企业,拥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可见在深圳国资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从公告来看,本次改革的主体并非上市公司本身,而是控股股东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从公告本身推测,未来,天健集团的控股股东可能会变更为新组建的建工企业集团。

就在数月前,天健集团子公司也曾参与其他主体的改革。天健集团所属子公司天健置业曾于2015年摘取了南桥公司40%股权。2019年5月10日,A股公司上海临港曾披露,拟以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90%的发行价格,向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上海新兴技术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65%股权等,并向天健置业、上海久垄等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南桥公司45%股权、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15%股权及华万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55%股权。天健置业便以其持有的南桥公司40%股权参与上海临港重大资产重组。

深圳改革提速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尤其随着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发布,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样本城市,深圳国资国企改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在*一轮全面启动的资源整合中,深圳市国资委曾表态,围绕深圳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环境水务、地面公交、食品安全等领域企业集团的组建或重组工作。从天健集团今日公告情况来看,城市建设领域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有望较快落地。

除了企业集团的组建和重组工作之外,近年来,深圳市国资国企改革整体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态势。其中,在混改方面,公开资料显示,包括深圳交通中心、赛格物业、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全程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家企业,已经完成混改。已完成混改的企业效益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均超过25%。深圳国资委方面表示,力争到2019年,商业类企业全部实现混改。

此外,在其他资源整合重组方面,深圳国资也在一直致力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近两年来,就包括深圳国资在内部资源整合重组上便动作颇多,包括深圳国资委旗下投控公司收购天音控股、深圳地铁集团成功收购万科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等。

全资建工企业集团的组建,说明深圳国资改革仍然不断发芽生花。根据证券时报




深圳天健集团官网

证券代码:000090证券简称:天健集团公告编号:2020-7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近日,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总裁宋扬先生及副总裁尹剑辉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具体情况

一、宋扬先生辞职情况

宋扬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辞职后仍担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宋扬先生未直接持有公司股票,其2015年参与认购国泰君安君享天健如意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宋扬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公司董事会对宋扬先生担任公司总裁以来,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以及在此期间为公司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

二、尹剑辉先生辞职情况

尹剑辉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管理人员。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尹剑辉先生未直接持有公司股票,其2015年参与认购国泰君安君享天健如意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尹剑辉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公司董事会对尹剑辉先生担任公司副总裁以来,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以及在此期间为公司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

特此公告。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0年4月7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深圳天健集团》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深圳天健集团、4200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