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银收益
一、国有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表现(截至4月10日)
截至4月10日,国有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榜中,5家国有行理财公司均有产品进入前十榜单。其中,中银理财5只产品霸榜,交银理财上榜2只产品,其余理财公司均各上榜1只产品。
相比于3月23日《机警理财日报》发布的同期榜单(见关联文章),本期榜单上榜理财公司变化不大,仅在排名先后上有所变动。中银理财“尊享天天A”以七日年化收益率3.055%登顶榜首,交银理财“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取代农银理财“农银私行·农银时时付”进入榜单。中邮理财“财富月月升人民币理财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跌至2.520%,位列此次榜单末尾。
交银理财“稳享现金添利”系列产品对比分析
交银理财此次有2只现金类产品上榜,分别位于榜单第五位和第八位。从产品基本信息来看,交银理财“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分别成立于2020年8月7日、2021年1月28日,两只产品的内部风险评级均为一级(低风险),业绩比较基准均为“同期央行公布的七天通知存款利率”。
在投资起点方面,两只产品有较大差别,“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投资起点为0.01元,并以0.01元为单位递增;“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作为私银产品,投资起点为600万元,并以1万元为单位递增。
推出优惠费率,“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费率打3.3折
在产品费用方面,从产品说明书原始费率来看,“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销售手续费率为0.30%/年,固定管理费率0.20%/年,托管费率0.02%/年,即综合费率成本为0.52%;“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销售手续费率为0.25%/年,固定管理费率0.15%/年,托管费率0.02%/年,即综合费率成本0.42%。两只产品均暂不收取认/申购费、赎回费及超额业绩报酬。
近半年来,交银理财陆续对这两只产品进行了费率调整。以*费率情况来看,“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 调整后的综合费率只有原始费率的1/3,优惠幅度达67%。
具体而言,2022年1月19日(含)起,交银理财对“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的销售手续费率、固定管理费率给予阶段性优惠:销售手续费率由0.30%/年优惠至0.05%/年,固定管理费率由0.20%/年优惠至0.10%/年。
“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自2021年8月10日(含)起销售手续费率由0.25%/年优惠至0.15%/年,固定管理费率由0.15%/年优惠至0.05%/年。不过2021年10月11日(含)其销售手续费率优惠终止,恢复至0.25%/年,固定管理费率优惠维持不变。
就目前而言,“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综合费率成本仅为0.17%/年,只有调整前原始费率的1/3;“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综合费率成本为0.32%/年,相比调整前优惠了0.1个百分点,优惠力度不及“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
主要持有债权类资产,前十大持仓资产均以存款为主
根据“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与“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2021年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两只产品资产净值分别约为1631.83亿元、300.37亿,期末杠杆水平分别为116.99%、111.37%。
从资产组合的方面看,两只产品均主要持有债权类资产。其中,“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持有现金资产占比为2.49%,债权类资产占比97.51%;“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持有现金资产占比为2.65%,债权类资产占比97.35%。
从2021年末前十大资产明细来看,两只产品的第一大持仓资产都是活期存款,并有多笔他行存款。
仅以前十大持仓披露数据加总,“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活期存款规模约为47.69亿,占总资产2.49%,与现金资产占比保持一致;5笔他行存款规模合计约为108.64亿,占总资产5.69%。
“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活期存款规模约为8.89亿,占总资产2.65%,与现金资产占比保持一致;4笔他行存款规模合计约为24.58亿,占总资产7.33%。
在关联交易方面,“稳享现金添利理财产品D”在报告期(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内投资于关联方承销的债券共有13项,其中在报告期内买入“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金额*,达2.08亿元。
“稳享现金添利(私银尊享)理财产品B”在报告期(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内无投资于关联方发行的证券。
二、【南财理财通】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表现
从本周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表现来看,截至4月11日,榜单中共有三只产品七日年化收益超过3%,分别为长盛货币B、永赢货币A和农银货币B。值得注意的是,上期上榜的货币基金前十均未在本期出现,货基产品收益竞争十分激烈,且多只货基收益率水平波动较大。
“长盛货币B”以七日年化收益率3.097%登顶榜首。该货基成立于2017年10月10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规模达10.88亿元。据其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末该产品的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11.40%,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38.45%,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46.00%,还有4.14%的其他资产。其中,债券投资组合以国家债券、金融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及企业短期融资券为主,公允价值分别约2997.12万元、6000.61万、6998.87万,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2.14%、4.28%、4.99%。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选取5只正在发售的新品供参考。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近期招银理财“招睿智远未来8号(三年封闭)”值得关注。4月11日,招银理财发布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公告,调整后该产品A份额业绩比较基准为5.5%-7%,C份额为5.3%-6.8%,公告将于4月19日生效。
“招睿智远未来8号(三年封闭)”投资性质为固定收益类,运作模式为封闭式净值型,起购金额为100元,风险等级为R3(中等风险),投资周期为3年。该产品还在认购期,产品终止日为2025年4月19日。
就投资策略而言,此产品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权益类资产投资以增强产品收益。管理人将基于对经济所处不同阶段的判断,结合股债性价比,选择胜率更优的标的资产进行配置。
据携程发布的《2022年暑期旅游趋势预测》数据显示,近一周暑期机票订单环比增长162%;团队旅行产品订单量环比增长109%;暑期酒店的订单环比增长超五成。多项数据指明暑期旅游市场强劲复苏。
高考结束加之暑假旺季,同时疫情控制情况较好,旅游业传统旺季已经来临,下面是未来潜力六大公司,抓住风口,你就是*!
桂林旅游(桂林市*的上市旅游企业集团,拥有桂林大量的景区资源)
该股: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介入,暂不考虑做空。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9亿股,占流通A股35.85%。
公司财务:总市值:29.30亿,流通A股:3.60亿股,营业总收入: 0.22亿元 同比下降44.85%。
主营业务:游船客运、景区旅游业务、酒店、公路旅行客运、出租车业务等。
主营产品:旅游服务业。
云南旅游(云南省为数不多的综合性旅游上市公司)
该股:短期趋势:前期强势阶段已经结束, 短线投资者及时出局为宜。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59亿股,占流通A股62.83%。
公司财务:总市值:68.54亿,流通A股:7.31亿股,营业总收入:1.98亿元 同比下降13.03%。
主营业务:旅游文化科技、文旅综合体运营、旅游综合服务。
主营产品:旅游文化科技、文旅综合体运营。
曲江文旅(国内大型历史文化景区集成管理的先行者和领先者)
该股:短期趋势:该股处于空头行情中,可能有短期反弹。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出局信号。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2亿股,占流通A股57.34%。
公司财务:总市值:25.53亿,流通A股:2.53亿股,营业总收入:1.98亿元 同比下降28.23%。
主营业务:景区运营管理业务、历史文化主题酒店管理(含餐饮管理)业务、旅行社业务、演出演艺业务、文化旅游商品业务及其他新型旅游业务、房地产的开发和销售。
主营产品:景区运营管理业务、旅行社业务、演出演艺、体育项目、文化旅游商品业务、园林绿化。
众信旅游(我国出境旅游专业运营商)
该股: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出局为宜。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0亿股,占流通A股16.34%。
公司财务:总市值:52.75亿,流通A股:7.36亿股,营业总收入:0.59亿元 同比下降37.64%。
主营业务:从事出境游批发、出境游零售和商务会奖旅游业务。
主营产品:旅游服务。
天目湖(天目湖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和经营)
该股:短期趋势:短期强势行情已经结束,建议投资者出局。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趋势。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438.33万股,占流通A股18.46%。
公司财务:总市值:44.99亿,流通A股:1.86亿股,营业总收入:0.56亿元 同比下降28.05%。
主营业务: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和经营。
主营产品:景区、温泉、酒店、旅行社。
西域旅游(新疆首家旅游开发股份制企业)
该股:短期趋势:处于强势上涨过程,可选择逢低介入,不考虑做空。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5648.53万股,占流通A股59.02%。
公司财务:总市值:37.77亿,流通A股:0.96亿股,营业总收入:0.05亿元 同比下降48.34%。
主营业务: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通过对景区景点的开发,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主营产品:旅游运输、索道运输、游船、温泉旅游、旅行社。
请注意:文章既没有推荐这只股票,也没有说这家公司有多么的好。只是以系统化的分析逻辑梳理了该企业的财报,包括亮点和暗面。本文中的内容与数据,在这家公司的财报和公告中均能找到出处。
09月10日讯 中银收益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银收益混合A,代码163804)09月09日净值下跌2.93%,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9768元,累计净值为3.9692元。
中银收益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05.47%,今年以来收益45.89%,近一月收益-5.12%,近一年收益45.10%,近三年收益92.67%。
中银收益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3次,累计分红金额23.37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黄珺,自2020年02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3.04%。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亿纬锂能(持仓比例7.31%)、完美世界(持仓比例4.99%)、安琪酵母(持仓比例4.96%)、顺丰控股(持仓比例4.06%)、拓普集团(持仓比例3.72%)、光线传媒(持仓比例3.71%)、龙马环卫(持仓比例3.59%)、香飘飘(持仓比例3.17%)、青岛啤酒(持仓比例2.74%)、美亚光电(持仓比例2.69%)。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
国外经济方面,上半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挫,主要国家大幅加码财政和货币政策。美国二季度GDP环比大幅负增长已成定局,4月14.7%的失业率为峰值水平,在美联储大幅放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断加码背景下,6月ISM制造业PMI已回到荣枯线以上,3、4季度就业和消费复苏的斜率仍掣肘于疫情控制不佳。欧元区疫情控制及经济开放情况好于美国,制造业及服务业PMI回到荣枯线附近。综合来看,全球经济在下半年将进入缓慢复苏区间,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继续加码,美国大选压力对中美关系、资产波动率都将带来脉冲式影响。
国内经济方面,内外需均遭受新冠疫情大幅冲击,后均出现缓慢恢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通胀预期回落。具体来看,上半年领先指标中采制造业PMI见底回升至50.9,同步指标工业增加值1-6月累计同比回落1.3%,较2019年末下滑7个百分点。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出口消费投资全面见底回升但尚未转正:1-6月美元计价累计出口增速较2019年末回落6.7个百分点至-6.2%左右,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2019年末回落9.8个百分点至-1.8%,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均出现修复但仍有回升空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2019年末小幅回落8.5个百分点至-3.1%的水平。通胀方面,CPI快速下行,6月同比增速从2019年末的4.5%下降2个百分点至2.5%,PPI触底后略有回升,6月同比增速从2019年末的-0.5%下行2.5个百分点至-3.0%。
2.市场回顾
整体来看,股票市场方面,一季度上证综指下跌9.83%,代表大盘股表现的沪深300指数下跌10.02%,中小板综合指数下跌2.54%,创业板综合指数上涨2.12%;二季度上证综指上涨8.52%,代表大盘股表现的沪深300指数上涨12.96%,中小板综合指数上涨18.14%,创业板综合指数上涨25.28%。具体来看,上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医药与消费行业指数表现优异,中信一级医药指数上半年上涨41.54%,消费者服务26.32%,食品饮料行业上涨25.41%。医药行业中与疫情相关的检测与疫苗板块,食品饮料中大众消费品相关子行业公司都获得了很大幅度的上涨。成长板块亦有较好的表现,电子行业中的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龙头公司表现突出,计算机行业中与云计算相关公司表现较好。市场表现最差的板块是低估值蓝筹类的金融地产板块,上半年中信一级行业银行指数下跌了13.02%,非银指数下跌10.67%,房地产指数下跌8.54%,其他周期类相关子行业煤炭钢铁类亦表现不佳。总体而言,市场板块分化巨大,以医药消费与成长类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表现大幅好于低估值类的金融周期行业。
上半年债市利率债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信用债出现小幅下跌。其中,一季度,中债总全价指数上涨2.59%,中债银行间国债全价指数上涨3.10%,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上涨1.03%;二季度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1.70%,中债银行间国债全价指数下跌1.89%,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下跌1.14%。反映在收益率曲线上,上半年收益率曲线略有平坦化。货币市场方面,上半年央行保持较高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并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银行间资金面总体宽松,但随着打击资金空转资金面边际出现收紧。可转债方面,上半年主要跟随权益市场波动,转债估值冲高回落。
3.运行分析
上半年股票市场先扬后抑,总体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债券市场各品种表现分化,本基金业绩表现好于比较基准。策略上,我们保持一致的高仓位股票配置,积极参与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优化配置结构,重点配置了以内需为主的大众消费品与传媒行业的龙头公司,医药、教育与电子板块也有一定比例的配置。
报告期内,本基金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6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05%。
报告期内,本基金H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5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05%。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面临着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疫情打断经济重启的概率在提升;国内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但就业和消费修复面临较大压力,预期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有助于稳定基建投资。通胀方面,受基数效应影响,CPI同比增速预计保持整体下降的趋势,而伴随着经济逐步复苏,PPI同比增速降幅逐步收窄,但整体仍保持负增长。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偏宽松,“防风险”限制传统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但“稳增长”压力依然存在,政策收紧概率不高,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全球疫情风险仍未消除,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状态,预计美债收益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中美利差仍将处于历史高位,境外资金对国内股市有持续增量配置需求。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市场大概率将呈现震荡偏强的格局,大选年的中美关系与海外疫情的发展仍是影响风险偏好的重要变量,但是我们认为随着中美关系的预期常态化,与疫苗研发进展的加快,这两个因素对A股市场的影响将边际减弱。市场也将继续呈现更多的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将继续选择以内需为主的大消费板块,包括食品饮料中的大众消费品,传媒行业的龙头公司,以及其他自下而上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板块的消费类龙头公司。下半年,在成长板块,我们将更多的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不管从产业政策和行业销售数据上都进入了一个往上的拐点期,并且上市公司业绩开始进入往上修正盈利预期。总体来说,市场结构性机会非常明显,上市公司估值分化严重,我们也会时刻关注流动性可能边际变化带来的估值下行风险。作为基金管理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依靠团队的努力和智慧,为投资人创造应有的回报。(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09月10日讯 中银收益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银收益混合A,代码163804)09月09日净值下跌2.93%,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9768元,累计净值为3.9692元。
中银收益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05.47%,今年以来收益45.89%,近一月收益-5.12%,近一年收益45.10%,近三年收益92.67%。
中银收益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3次,累计分红金额23.37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黄珺,自2020年02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3.04%。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亿纬锂能(持仓比例7.31%)、完美世界(持仓比例4.99%)、安琪酵母(持仓比例4.96%)、顺丰控股(持仓比例4.06%)、拓普集团(持仓比例3.72%)、光线传媒(持仓比例3.71%)、龙马环卫(持仓比例3.59%)、香飘飘(持仓比例3.17%)、青岛啤酒(持仓比例2.74%)、美亚光电(持仓比例2.69%)。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
国外经济方面,上半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挫,主要国家大幅加码财政和货币政策。美国二季度GDP环比大幅负增长已成定局,4月14.7%的失业率为峰值水平,在美联储大幅放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断加码背景下,6月ISM制造业PMI已回到荣枯线以上,3、4季度就业和消费复苏的斜率仍掣肘于疫情控制不佳。欧元区疫情控制及经济开放情况好于美国,制造业及服务业PMI回到荣枯线附近。综合来看,全球经济在下半年将进入缓慢复苏区间,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继续加码,美国大选压力对中美关系、资产波动率都将带来脉冲式影响。
国内经济方面,内外需均遭受新冠疫情大幅冲击,后均出现缓慢恢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通胀预期回落。具体来看,上半年领先指标中采制造业PMI见底回升至50.9,同步指标工业增加值1-6月累计同比回落1.3%,较2019年末下滑7个百分点。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出口消费投资全面见底回升但尚未转正:1-6月美元计价累计出口增速较2019年末回落6.7个百分点至-6.2%左右,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2019年末回落9.8个百分点至-1.8%,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均出现修复但仍有回升空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2019年末小幅回落8.5个百分点至-3.1%的水平。通胀方面,CPI快速下行,6月同比增速从2019年末的4.5%下降2个百分点至2.5%,PPI触底后略有回升,6月同比增速从2019年末的-0.5%下行2.5个百分点至-3.0%。
2.市场回顾
整体来看,股票市场方面,一季度上证综指下跌9.83%,代表大盘股表现的沪深300指数下跌10.02%,中小板综合指数下跌2.54%,创业板综合指数上涨2.12%;二季度上证综指上涨8.52%,代表大盘股表现的沪深300指数上涨12.96%,中小板综合指数上涨18.14%,创业板综合指数上涨25.28%。具体来看,上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医药与消费行业指数表现优异,中信一级医药指数上半年上涨41.54%,消费者服务26.32%,食品饮料行业上涨25.41%。医药行业中与疫情相关的检测与疫苗板块,食品饮料中大众消费品相关子行业公司都获得了很大幅度的上涨。成长板块亦有较好的表现,电子行业中的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龙头公司表现突出,计算机行业中与云计算相关公司表现较好。市场表现最差的板块是低估值蓝筹类的金融地产板块,上半年中信一级行业银行指数下跌了13.02%,非银指数下跌10.67%,房地产指数下跌8.54%,其他周期类相关子行业煤炭钢铁类亦表现不佳。总体而言,市场板块分化巨大,以医药消费与成长类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表现大幅好于低估值类的金融周期行业。
上半年债市利率债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信用债出现小幅下跌。其中,一季度,中债总全价指数上涨2.59%,中债银行间国债全价指数上涨3.10%,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上涨1.03%;二季度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1.70%,中债银行间国债全价指数下跌1.89%,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下跌1.14%。反映在收益率曲线上,上半年收益率曲线略有平坦化。货币市场方面,上半年央行保持较高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并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银行间资金面总体宽松,但随着打击资金空转资金面边际出现收紧。可转债方面,上半年主要跟随权益市场波动,转债估值冲高回落。
3.运行分析
上半年股票市场先扬后抑,总体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债券市场各品种表现分化,本基金业绩表现好于比较基准。策略上,我们保持一致的高仓位股票配置,积极参与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优化配置结构,重点配置了以内需为主的大众消费品与传媒行业的龙头公司,医药、教育与电子板块也有一定比例的配置。
报告期内,本基金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6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05%。
报告期内,本基金H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5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05%。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面临着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疫情打断经济重启的概率在提升;国内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但就业和消费修复面临较大压力,预期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有助于稳定基建投资。通胀方面,受基数效应影响,CPI同比增速预计保持整体下降的趋势,而伴随着经济逐步复苏,PPI同比增速降幅逐步收窄,但整体仍保持负增长。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偏宽松,“防风险”限制传统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但“稳增长”压力依然存在,政策收紧概率不高,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全球疫情风险仍未消除,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状态,预计美债收益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中美利差仍将处于历史高位,境外资金对国内股市有持续增量配置需求。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市场大概率将呈现震荡偏强的格局,大选年的中美关系与海外疫情的发展仍是影响风险偏好的重要变量,但是我们认为随着中美关系的预期常态化,与疫苗研发进展的加快,这两个因素对A股市场的影响将边际减弱。市场也将继续呈现更多的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将继续选择以内需为主的大消费板块,包括食品饮料中的大众消费品,传媒行业的龙头公司,以及其他自下而上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板块的消费类龙头公司。下半年,在成长板块,我们将更多的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不管从产业政策和行业销售数据上都进入了一个往上的拐点期,并且上市公司业绩开始进入往上修正盈利预期。总体来说,市场结构性机会非常明显,上市公司估值分化严重,我们也会时刻关注流动性可能边际变化带来的估值下行风险。作为基金管理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依靠团队的努力和智慧,为投资人创造应有的回报。(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银收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银收益、中国十大旅游龙头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