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潜股份股吧(a指数期货)300526中潜股份股吧

2022-06-20 4:21:11 证券 xialuotejs

中潜股份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观察网

此前的4月21日晚,中潜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持有公司总股本9.41%的第三大股东刘勇通知,其名下的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被安信证券强制平仓导致被动减持,减持股数为68万股,占总股本0.34%。

公告中显示,刘勇的被动减持时间为2020年4月19日,此为笔误。根据大宗交易数据显示,2021年4月19日,安信证券厦门湖滨东路营业部卖出68万股,均价为58.53元,卖出市值3980万元。19日,中潜股份下跌7.49%,公司在之前7日未发布任何利空消息。

随后的三个交易日,中潜股份连续跌停,这则公告于21日晚间发出的意义,似乎只是让看空情绪延续得更持久一些,因为大资金早已有所动作。

根据龙虎榜信息,4月19日至4月21日,中潜股份期间成交额共约2.5亿元。其中,中小投资者共净买入7586万元,其他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共净卖出8186万元。

打开股吧,不少用户在中潜股份的贴吧内表示要“抄底”、“全仓”,也有许多套在高位的用户发问“何时能解套?”。在暴跌之下敢于买入的股民,或许对该股仍抱有幻想,毕竟它在2019到2020年间曾完成十元股到百元股的蜕变。

中潜股份于2016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当时是我国上市企业中*一家以潜水装备作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公司营业额不大,2016年到2019年保持在3到6亿元之间,股价自上市后逐渐走低,2018年初至2019年中,股价运行在13元到18元区间。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支基本面和二级市场都并不起眼的股票此后竟成为广为人知的大妖股。

中潜股份上涨的第一阶段是从2019年5月到9月期间,收盘价从*9.26元涨至*45.33元,区间*涨幅达389.57%。

股价上涨期间,公司曾发布多封关于收购资产的公告,包括拟以1元收购北海慧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拟以1元收购上海招信50%股权等,两家公司分别宣称从事5G、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金融,但相同的是,它们均是零资产零负债零营收的壳公司。

随后股价经历了三个月左右的横盘,再次出乎大部分投资者意料的是,2019年12月初到2020年4月初,该股价格又从35.44元飙升至166.22元,再次上涨368.97%,跻身百元股行列。

期间,公司于2020年3月多次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收购以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84.116%的股权。公告称,该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存储控制芯片,2019年营收约3416万元,净利润亏损810万元。仅在《股权收购意向书》披露后的半个月内(2020年3月13日至4月2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 130%。

后续上述收并购有的交易终(中)止,有的业务停滞,有的股权已出售,没有一项进入正常经营。

2020年4月,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表示,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4月2日,中潜股份股价累计上涨近13 倍,在此期间公司先后发布资产收购或投资公告,要求中潜股份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股价炒作的情形。

2020年10月,深交所再次要求公司说明,在多次筹划跨界收购且均终(中)止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股价仍大幅上涨,是否存在通过信息披露配合股价炒作情形。

深交所反复对中潜股份的收购事项、股价异动、以及公司实控人和高管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问题进行关注,但中潜股份在回复上述函件时,一律采取矢口否认的策略。

原实控人离场

股价上涨的同时,公司原先的实控人之一进行了彻底地减持,并迎来新实控人,似乎股价上涨、多次宣布跨界收购均是为此打配合。

上市时,公司的实控人为方平章、陈翠琴夫妇以及张顺、杨学君夫妇,方陈夫妇通过第一大股东爵盟投资(香港)香港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4.01%的股份,张杨夫妇通过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爵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0.77%的股份。两大股东通过签署为期三年的《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承担公司实控人角色。

2019年8月2日,两大股东的*限售股到期解禁,香港爵盟次日即宣布拟转让1600万股。8月27日,该部分股权以24.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自然人刘勇,尽管只相当于当天交易均价38.61元的6.3折,但该价格较三个月前已上涨一倍多。

2019年9月4日,公司再度发布股东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方陈夫妇要将剩余24.46%的中潜股份股权全部转让至仰智慧,转让对价为487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5亿元。至此,方陈夫妇套现人民币约7.37亿元,成功退出。

与转让款对比鲜明的是,中潜股份在2016年到2019年四年间合计净利润仅1.3亿元。

新实控人涉嫌操纵市场被立案调查

2020年7月10日,当时占公司总股本*(31.81%)的第一大股东深圳爵盟宣布,无条件放弃行使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对应的股份表决权。香港爵盟成为单一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的股东,仰智慧正式成为中潜股份的实控人。

仰智慧是安徽人,早年经营地产公司,后赴海外开设***,人称“海外du王”。其在资本市场也是一位老玩家,涉足包括蓝鼎国际、*ST高升、ST山水等多家上市公司。

在刚入股中潜股份时,仰智慧在媒体采访中多次对外表示,“入股中潜股份代表创业进入下半程,而且未来要把投资重心放在实业上。”

但中潜股份之所以被称为妖股,或许是对其迟早要被打回原形的一种预判。2020年10月20日,公司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12月11日,公司实控人仰智慧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三天后,仰智慧提交了辞呈,辞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一职。此后,公司高层陆续有管理人员离职,包括董事长、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

在基本面上,公司打算延期披露2020年年报的公告。从2020年三季报来看,其营业收入大幅缩水,同比下降57.22%,净利润也由盈转亏。

值得股民留意的是,尽管中潜股份在2020年10月21日复盘以来至今,股价已跌去近七成,但仍未跌破仰智慧和刘勇股权转让成本价。由于未进行过增减持,刘勇持股成本价为24.5元,而仰智慧通过香港爵盟持有公司24.46%股份的成本价仅为8.27元。




a指数期货

三大指数午后持续拉升,截至收盘,沪指涨1.02%,深成指涨0.20%,创业板指涨0.07%,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934亿元,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破万亿。有机硅概念、证券、汽车整车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半导体及元件等板块飘绿。两市个股涨跌参半,北向资金早盘出逃,午后买入,全天净买入39.45亿元。

盘面上,有机硅概念全天领涨,板块内集泰股份(002909)、和远气体(002971)、德联集团(002666)、中旗新材(001212)等多股涨停;证券板块午后大爆发,财达证券(600906)、红塔证券(601236)、光大证券、中信建投(601066)、长城证券(002939)多股涨停;汽车整车午后再迎资金点火,一汽解放(000800)、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涨停,长城汽车(601633)、江淮汽车(600418)、江铃汽车(000550)等多股涨超5%;特力A午后一度触及涨停,股价再创近期新高。

板块热度:

同花顺热股榜:

异动回顾:

09:25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开跌0.96%,深成指开跌1.21%,创业板指开跌1.22%,贵金属、煤炭开采加工板块开盘领跌。

09:27 金城医药(300233)高开3.96%,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金城医化收到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准予许可决定书。这是国内首家公布获得电子烟专卖生产许可的公司。

09:28 广东鸿图(002101)开盘涨2.43%,公司公告,公司6月10日收到小鹏汽车发出的定点开发通知,小鹏汽车决定选择公司作为某车型底盘一体化结构件产品的供应商。

09:29 科创50指数开盘跌超1%。

09:30 上证指数跌幅扩大至1%,深证成指跌1.27%,创业板指跌1.24%。

09:32 有机硅概念板块异动拉升,集泰股份、和远气体涨停,宏柏新材(605366)涨超5%,润禾材料(300727)、硅宝科技(300019)、晨光新材(605399)等跟涨。

09:34 证券板块异动拉升,长城证券涨超3%,红塔证券、光大证券、锦龙股份(000712)、山西证券等跟涨。

09:36 养殖业板块持续拉升,*农牧(603477)涨超4%,温氏股份(300498)、晓鸣股份(300967)、牧原股份(002714)、湘佳股份(002982)等跟涨。

09:39 饮料制造板块异动拉升,金枫酒业(600616)涨停,百润股份(002568)涨超2%,伊力特(600197)、古越龙山(600059)、今世缘(603369)等跟涨。

09:41 煤炭开采加工板块持续拉升,郑州煤电(600121)直线拉升触及涨停,晋控煤业(601001)、安源煤业(600397)、大有能源(600403)、上海能源(600508)等跟涨。

09:43 半导体及元件板块异动下跌,安路科技跌超6%,东微半导、赛微电子(300456)、聚辰股份、士兰微(600460)、必易微等跟跌。

09:46 汽车整车板块异动拉升,一汽解放涨超8%,江淮汽车、东风汽车(600006)、江铃汽车等跟涨。

09:47 证券板块持续拉升,长城证券触及涨停,光大证券涨超6%,红塔证券、中信建投、财达证券、西南证券等跟涨。

09:52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持续拉升,中曼石油(603619)涨超7%,通源石油(300164)、新潮能源(600777)、中国海油(600938)、广汇能源(600256)等跟涨。

09:54 电力板块持续拉升,豫能控股(001896)、深南电A(000037)涨停,湖北能源(000883)涨超6%,湖南发展(000722)、穗恒运A、文山电力(600995)、长源电力(000966)等跟涨。

09:59 教育板块震荡走低,创业黑马(300688)、豆神教育(300010)跌超5%,凯文教育(002659)、昂立教育(600661)、全通教育(300359)、科德教育(300192)、中公教育(002607)等跟跌。

10:00 MSCI亚太指数下跌2%,至158.23点。

10:00 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开盘半小时,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889亿元。

10:09 有机硅概念板块持续走强,集泰股份、和远气体、德联集团、中旗新材、宏柏新材涨停,晨光新材、硅宝科技、东岳硅材(300821)、回天新材(300041)等跟涨。

10:16 磷化工板块持续拉升,新安股份(600596)、川能动力(000155)涨超5%,云天化(600096)、川恒股份(002895)、兴发集团(600141)、晨化股份(300610)等跟涨。

10:17 氟化工概念板块持续拉升,永和股份(605020)涨超5%,巨化股份(600160)、永太科技(002326)、联创股份(300343)、多氟多(002407)等跟涨。

10:21 猪肉板块持续拉升,华统股份(002840)涨超8%,傲农生物(603363)、唐人神(002567)、天康生物(002100)、*农牧等跟涨。

10:24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持续拉升,华统股份涨超9%,益客食品(301116)、安井食品(603345)、春雪食品(605567)、得利斯(002330)等跟涨。

10:47 CRO概念板块震荡下跌,皓元医药跌超5%,谱尼测试(300887)、博济医药(300404)、成都先导、义翘神州(301047)等跟跌。

10:48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5000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2274亿元,深市成交额2745亿元。

10:49 深证成指跌幅扩大至2%,上证指数跌1.1%,创业板指跌2.34%。

10:50 光伏概念板块持续走低,锦浪科技(300763)、天合光能跌超10%,福莱特(601865)跌超8%,上机数控(603185)、博威合金(601137)、江苏华辰(603097)、正泰电器(601877)等多股跌超5%。

11:03 A股比亚迪(002594)盘中跌超5%,市值回到万亿下方,港股比亚迪股份跌近4%。

11:14 科创50跌幅扩大至4%,天合光能跌超11%,时代电气、晶科能源、金山办公、澜起科技等跟跌。

12:02 美股股指期货反弹,纳指期货涨1%。

13:05 汽车整车板块午后持续拉升,一汽解放此前涨停,北汽蓝谷涨超6%,江淮汽车、中通客车(000957)、金龙汽车(600686)、长安汽车等跟涨。

13:06 美股期指持续反弹,标普500指数期货、纳指期货涨超1%,道指期货涨0.9%。

13:12 比亚迪现跌4.06%,成交额100.01亿元。

13:18 电力板块午后异动拉升,豫能控股、深南电A此前涨停,晋控电力(000767)涨超5%,湖北能源、韶能股份(000601)、长江电力(600900)、文山电力等跟涨。

13:31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午后持续拉升,中曼石油此前涨停,通源石油涨超8%,准油股份(002207)、蓝焰控股、恒泰艾普(300157)、贝肯能源(002828)等跟涨。

13:33 石油加工贸易板块异动拉升,和顺石油(603353)直线拉升涨停,岳阳兴长(000819)、中国石油、泰山石油(000554)、恒力石化(600346)等跟涨。

13:45 氢能源板块持续拉升,雪人股份(002639)、贵州燃气(600903)涨停,京城股份(600860)涨超7%,厚普股份(300471)、富瑞特装(300228)、美锦能源(000723)等跟涨。

13:53 特力A盘中再度触及涨停,成交额17.94亿元,股价再创近期新高。

13:57 海汽集团(603069)再度触及涨停,录得11连板。

14:10 汽车零部件板块异动拉升,广东鸿图、继峰股份(603997)涨停,嵘泰股份(605133)涨超8%,湘油泵(603319)、明新旭腾(605068)、岱美股份(603730)、旭升股份(603305)等跟涨。

消息面:

1、多地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4.25% 刚需购房成本降至近十年低点

据不完全统计,继5月20日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后,多地房贷利率也随之下调。截至目前,至少包括新疆、青海西宁、安徽蚌埠、江西九江、江西宜春、江苏苏州、天津、河南郑州、山东青岛、山东济南、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唐山、江苏南通、广东惠州等地的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25%。

2、两市融资余额增加95.3亿元

截至6月1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883.5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1.0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781.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4.28亿元;两市合计14665.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5.3亿元。

3、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7例

国家卫健委:6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5例;本土病例60例(北京42例,内蒙古15例,上海3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内蒙古)。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5例,其中境外输入68例,本土67例(北京32例,上海14例,内蒙古9例,辽宁5例,云南3例,四川2例,江苏1例,浙江1例)。

4、国家发改委下达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2年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重点支持建设服务于肉类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不含屠宰加工线等生产设施),公共冷库新建、改扩建、智能化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以及已纳入年度建设名单的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内的公共性、基础性设施补短板项目。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投资计划执行监督检查,指导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有效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带动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5、华为智选车接连成单,与奇瑞、江淮等敲定合作

据36氪消息,华为智选车已经在行业里大范围铺开,其在金康新能源之外,已经相继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以及极狐汽车等敲定智选车业务合作。其中,与奇瑞汽车至少有两款车型的合作,与江淮汽车也有至少*车的合作。而在和极狐汽车合作HI方案之外,也同样会有*智选车的合作。针对上述信息,

6、工信部: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据中国网消息,当前,受地缘政治冲突,新一轮疫情等的冲击影响,我国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在上升,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是这种冲击和影响,我们认为是阶段性的、暂时的。从长周期看,我国制造业体系完整、配套齐全、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中央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的系列政策措施,对稳定经济既是“及时雨”也是“定心丸”。目前,企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正在全力达产。随着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7、工信部等十一部门: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到2025年,引导大企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

8、工信部:将出台自动驾驶、信息安全等标准,适时开展准入试点

据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公共安全底线,在管理政策、技术创创新标准体系、测试示范等方面要协同发力,出台自动驾驶的功能要求、信息安全等重要标准,并适时开展准入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9、牧原股份回应虚增利润质疑:不合逻辑

据证券时报,针对媒体质疑牧原股份虚增2021年利润约39亿元,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

10、工信部:将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持续推动光伏、风电稳步发展

据中国网消息,在中宣部14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动光伏、风电稳步发展,进一步壮大绿色消费,努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11、工信部:特斯拉已实现满负荷生产

据中国网消息,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上海上汽集团(600104)6月上旬的产量实现了同比近60%的增长,像特斯拉已经实现满负荷生产。从大湾区情况看,广东的工业企业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生产。目前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率超过了98%,像汽车、电子信息等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许多企业表示要通过5、6两个月的努力,争取把3、4月耽搁的产量夺回来。

12、工信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

据中国网消息,工信部今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研究予以解决,比如要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这个政策是到今年年底结束,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延续这个政策。同时,我们还将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加大新体系电池、车用操作系统等的攻关突破,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13、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今年在上海和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外资投行报告高管薪酬细节,并提出不要给高管过高薪酬。请问证监会对此有何评论?证监会回应:上述报道为不实消息,我会及相关证监局、行业协会未召开过上述会议。




st中潜股份股吧

经济观察网

此前的4月21日晚,中潜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持有公司总股本9.41%的第三大股东刘勇通知,其名下的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被安信证券强制平仓导致被动减持,减持股数为68万股,占总股本0.34%。

公告中显示,刘勇的被动减持时间为2020年4月19日,此为笔误。根据大宗交易数据显示,2021年4月19日,安信证券厦门湖滨东路营业部卖出68万股,均价为58.53元,卖出市值3980万元。19日,中潜股份下跌7.49%,公司在之前7日未发布任何利空消息。

随后的三个交易日,中潜股份连续跌停,这则公告于21日晚间发出的意义,似乎只是让看空情绪延续得更持久一些,因为大资金早已有所动作。

根据龙虎榜信息,4月19日至4月21日,中潜股份期间成交额共约2.5亿元。其中,中小投资者共净买入7586万元,其他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共净卖出8186万元。

打开股吧,不少用户在中潜股份的贴吧内表示要“抄底”、“全仓”,也有许多套在高位的用户发问“何时能解套?”。在暴跌之下敢于买入的股民,或许对该股仍抱有幻想,毕竟它在2019到2020年间曾完成十元股到百元股的蜕变。

中潜股份于2016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当时是我国上市企业中*一家以潜水装备作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公司营业额不大,2016年到2019年保持在3到6亿元之间,股价自上市后逐渐走低,2018年初至2019年中,股价运行在13元到18元区间。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支基本面和二级市场都并不起眼的股票此后竟成为广为人知的大妖股。

中潜股份上涨的第一阶段是从2019年5月到9月期间,收盘价从*9.26元涨至*45.33元,区间*涨幅达389.57%。

股价上涨期间,公司曾发布多封关于收购资产的公告,包括拟以1元收购北海慧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拟以1元收购上海招信50%股权等,两家公司分别宣称从事5G、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金融,但相同的是,它们均是零资产零负债零营收的壳公司。

随后股价经历了三个月左右的横盘,再次出乎大部分投资者意料的是,2019年12月初到2020年4月初,该股价格又从35.44元飙升至166.22元,再次上涨368.97%,跻身百元股行列。

期间,公司于2020年3月多次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收购以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84.116%的股权。公告称,该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存储控制芯片,2019年营收约3416万元,净利润亏损810万元。仅在《股权收购意向书》披露后的半个月内(2020年3月13日至4月2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 130%。

后续上述收并购有的交易终(中)止,有的业务停滞,有的股权已出售,没有一项进入正常经营。

2020年4月,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表示,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4月2日,中潜股份股价累计上涨近13 倍,在此期间公司先后发布资产收购或投资公告,要求中潜股份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股价炒作的情形。

2020年10月,深交所再次要求公司说明,在多次筹划跨界收购且均终(中)止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股价仍大幅上涨,是否存在通过信息披露配合股价炒作情形。

深交所反复对中潜股份的收购事项、股价异动、以及公司实控人和高管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问题进行关注,但中潜股份在回复上述函件时,一律采取矢口否认的策略。

原实控人离场

股价上涨的同时,公司原先的实控人之一进行了彻底地减持,并迎来新实控人,似乎股价上涨、多次宣布跨界收购均是为此打配合。

上市时,公司的实控人为方平章、陈翠琴夫妇以及张顺、杨学君夫妇,方陈夫妇通过第一大股东爵盟投资(香港)香港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4.01%的股份,张杨夫妇通过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爵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0.77%的股份。两大股东通过签署为期三年的《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承担公司实控人角色。

2019年8月2日,两大股东的*限售股到期解禁,香港爵盟次日即宣布拟转让1600万股。8月27日,该部分股权以24.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自然人刘勇,尽管只相当于当天交易均价38.61元的6.3折,但该价格较三个月前已上涨一倍多。

2019年9月4日,公司再度发布股东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方陈夫妇要将剩余24.46%的中潜股份股权全部转让至仰智慧,转让对价为487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5亿元。至此,方陈夫妇套现人民币约7.37亿元,成功退出。

与转让款对比鲜明的是,中潜股份在2016年到2019年四年间合计净利润仅1.3亿元。

新实控人涉嫌操纵市场被立案调查

2020年7月10日,当时占公司总股本*(31.81%)的第一大股东深圳爵盟宣布,无条件放弃行使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对应的股份表决权。香港爵盟成为单一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的股东,仰智慧正式成为中潜股份的实控人。

仰智慧是安徽人,早年经营地产公司,后赴海外开设***,人称“海外du王”。其在资本市场也是一位老玩家,涉足包括蓝鼎国际、*ST高升、ST山水等多家上市公司。

在刚入股中潜股份时,仰智慧在媒体采访中多次对外表示,“入股中潜股份代表创业进入下半程,而且未来要把投资重心放在实业上。”

但中潜股份之所以被称为妖股,或许是对其迟早要被打回原形的一种预判。2020年10月20日,公司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12月11日,公司实控人仰智慧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三天后,仰智慧提交了辞呈,辞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一职。此后,公司高层陆续有管理人员离职,包括董事长、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

在基本面上,公司打算延期披露2020年年报的公告。从2020年三季报来看,其营业收入大幅缩水,同比下降57.22%,净利润也由盈转亏。

值得股民留意的是,尽管中潜股份在2020年10月21日复盘以来至今,股价已跌去近七成,但仍未跌破仰智慧和刘勇股权转让成本价。由于未进行过增减持,刘勇持股成本价为24.5元,而仰智慧通过香港爵盟持有公司24.46%股份的成本价仅为8.27元。




300526中潜股份股吧

9月22日丨中潜股份(300526.SZ)公布,公司于2021年9月17日与东莞鸿祥机械有限公司(“东莞鸿祥”)签订了《发泡设备转让协议》,公司拟转让一批发泡设备,该批设备专用于生产潜水服的防水材料。2020年10月,由于公司主营业务趋于萎缩,为了缓解公司现金流的压力,同时及时止损,公司决定停止了相关生产线的产品生产(具体内容详见《关于停止部分生产线生产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0-128))。鉴于该批设备目前处于闲置状态,经公司审慎考虑,决定将其转让给东莞鸿祥,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68万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潜股份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潜股份股吧、a指数期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