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健康客户端】
6月10日,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公布了2022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PharmExec是国际制药界知名的医药专业杂志,已连续23年公布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该榜单主要依据各家药企的2021财年处方药销售收入进行排名。
此次有4家中国企业上榜,分别为恒瑞医药(第32名)、中国生物制药(第40名)、上海医药(第41名)、石药集团(第43名)。
“抗肿瘤药”仍是恒瑞的营收主力
自2019年以来,恒瑞医药已连续4年进入该榜单,且排名逐年攀升。2021年,公司排名第38位,今年再次大幅跃升创新高,这也是中国药企迄今在该榜单的*排名。
据恒瑞医药发布2021年年度财报显示,恒瑞医药共有1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分别是艾瑞昔布片、阿帕替尼片、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吡咯替尼片、卡瑞利珠单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氟唑帕利胶囊、海曲波帕乙醇胺片、达尔西利片和恒格列净片。“抗肿瘤药”仍是恒瑞的营收主力,其营业收入为130.7亿,营收占比为50.7%,毛利率为90.7%。
今年的榜单也披露了上榜企业2021年的研发投入,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在该榜单中位于中国医药企业首位。经过持续多年的稳定增长,公司研发投入2021年达到创纪录的62.03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23.95%,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中国生物销售过亿元产品达到50个
此次中国生物制药位列榜单第40位。根据中国生物制药2021年度报告业绩显示,报告期内,集团收入再创新高,达268.6亿元,同比增长13.6%。
截至2021年底,中国生物制药销售过亿元产品达到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品6个,5亿到10亿产品8个,销售增量大于1亿元、增速超过50%以上的产品11个。其中,三款创新药福可维、天晴甘美和派安普利单抗,2021年合计贡献64亿,占总收入的24%。
同时,中国生物制药积极推进药物研发在国际范围内的合作与拓展。目前,超过50款创新药处于不同临床阶段,未来3年预计将有10个创新药获批上市,主要聚焦抗肿瘤、肝病、呼吸等领域。其中,包括VIII因子、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PD-L1等重点产品。
上海医药成为国内罕见病领军企业
上海医药连续第3年入选该榜单,此次位列榜单第41位。根据上海医药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158.24亿元,同比增长12.46%,研发投入25.03亿元,同比增长26.94%,其中研发费用19.87亿元,同比增长19.96%。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上海医药新药管线已有47个在研项目,其中39个为创新药,8个为改良型新药。另一方面,抗肿瘤新药I022、抗肿瘤新药I036、糖尿病肾病新药I001及脑卒中新药I037等多个创新药管线迎来阶段性进展。
在罕见病方面,上海医药已成为国内罕见病药品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拥有超过20个在销罕见病药品,涉及超过30个罕见病适应症,将极大满足罕见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石药集团未来5年有望上市超30款
2021年,石药集团*进入该榜单,以32.42亿美元处方药收入列44位。今年,更进一步,依托着恩必普、多美素和津优力的出色表现,以37.81亿美元处方药收入排名上升一位,列43位。
2021年销售高的药物包括丁苯酞软胶囊、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其中丁苯酞软胶囊的销售收入逼近10亿美元,达到9.92亿美元。
据石药集团发布2021年业绩显示,石药集团营收278.67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成药业务增长11.2%获得226.81亿元收入。目前该集团在研项目约300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新型制剂30余项,主要聚焦在肿瘤、免疫和呼吸、精神神经、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感染治疗领域;预计未来五年将有30余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产品,以及60余个仿制药上市。
辉瑞重新登顶,新冠疫苗成关键
与以往的榜单对比,前十名变化较大的是辉瑞和罗氏,其中辉瑞以720亿美元遥遥领先、位列榜首,而蝉联2年*的罗氏,因为“老三驾马车”Avastin(贝伐珠单抗)和Herceptin(曲妥珠单抗)、Rituxan(利妥昔单抗)收入的大幅萎缩,排名下降到第5位。
辉瑞无疑是2021年*赢家,其2021年处方药总营收720亿美元,其中370亿美元来自新冠疫苗 Comirnaty,这也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药物,远远超出了药王Humira。
此外辉瑞在下一次的年度榜单中依然有希望登顶,目前于去年年底获得紧急批准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上市,辉瑞预测Paxlovid 2022全年销售将达到220亿美元。
除了辉瑞外,本榜单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Moderna的“亮眼首秀”,因新冠疫苗176.75亿美元的收入,Moderna*上榜就进入前20,高居第17名。其他因新冠药物“红利”而排名上升的企业还包括:阿斯利康、吉利德、再生元。在新冠中和抗体Ronapreve的推动下,再生元的排名从第28名上升至第20名;阿斯利康从第11名上升至第9名,其腺病毒载体疫苗Vaxzevria收入39.17亿美元;吉利德的Veklury收入55.6亿美元,其排名从第13名上升至第12名。
校对:呼梦瑶
ID:jrtt
11月18日讯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代码400015)11月17日净值下跌1.8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2533元,累计净值为2.7133元。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00.42%,今年以来收益73.61%,近一月收益13.36%,近一年收益110.06%,近三年收益61.68%。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李瑞,自2018年06月2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75.55%。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比亚迪(持仓比例8.33%)、汇川技术(持仓比例7.00%)、恩捷股份(持仓比例6.53%)、宁德时代(持仓比例5.97%)、亿纬锂能(持仓比例5.05%)、赣锋锂业(持仓比例4.69%)、当升科技(持仓比例4.52%)、三花智控(持仓比例4.43%)、宏发股份(持仓比例4.08%)、天赐材料(持仓比例3.9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市场整体高位宽幅震荡,波动增大,分化加大。市场的宏观经济特征是确认复苏以及货币边际收紧,期间叠加了中美、中印关系带来的风险偏好的回落。所以当下市场的核心矛盾是估值和盈利的赛跑,需要把握盈利或景气度为主线的结构性机会。
结构上,继续看好风格均衡和增长预期强化带来的板块的修复。以汽车板块为例,到店、销量、库存数据表现都很好。中长期看好成长确定性较好的行业,包括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光伏、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板块景气度环比改善,经过前期调整可以开始布局。另外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带来的投资机会。需要关注的风险是美国大选期间中美关系的风险。
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光伏、工业自动化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正作为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展现出极强的产业趋势性机会。我们中长期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成长性及确定性,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不可逆的产业趋势。投资策略方面,我们基于长期视角的企业成长持续性、确定性和增长质量进行选股,投资方向将继续坚持围绕产品升级、全球供应这一主线,投资于具备全球竞争力,产品力或成本具有领先优势的细分产业链龙头。
根据国企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国有企业数量46万家,位居全球第一。而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国企的数量还不到1万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数量的增长一直呈现出突飞猛进的状态,而且,全球经济*的美国,才仅有17家国企,与其相比,中国国企数量遥遥领先。
那么,为何我国会拥有如此之多的国有企业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是由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情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既然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也必然以公有制作为所有制的基础。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不会偏离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根据WTO地数据,中国国有经济占GDP的比重为33%,全球国有经济占比*的是朝鲜97%、古巴93%。
2、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
实施国企改革以来,虽然有一部分国有中小企业以租赁、承包、售出、参股等方式向产权多元化转变。但是,目前中国国有资产规模已达600多万亿,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顶梁柱的支柱作用,并且构成了庞大的体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中基本上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当今世界500强上榜的中国企业几乎都是国企。
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国有企业有着突出地位,并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经济稳定来说显得意义重大,这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国有企业的原因。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者,很多国有企业都是行业龙头,可以起到稳定行业的作用,既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经济发展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型国企是我国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各种进口洋品牌的冲击下,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受到了挤压,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然而,在此情况下,大型国有企业凭借其在资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
4、国有企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支撑
在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有色金属和建材等重要产业中,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我国7大汽车集团占全行业总产值的66%,嘉陵、北方、轻骑、金城4大摩托车集团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5、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中国有着数量庞大的46万家国有企业,而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为何才仅有17家国有企业呢?这主要是由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所导致的,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所以美国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就是,每一个行业有一个企业作为国企代表就可以了,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民营经济,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所以美国国有企业的数量较少,只有17家,而且大多数知名企业,如苹果、谷歌、波音等都是民营企业。
此外,美国对于国有企业的界定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按照相关规定,其内部的国企必须是由联邦政府亲手设立,其他地方州和城市都没有这一权力。
美国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也有其优势,美国众多民营企业建立在市场竞争原则基础之上,它们之间的激烈竞争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出于体制和国情等多方面原因,不可能照搬美国的模式来发展经济,而且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建国初期,中国的民营经济还非常弱小,全靠国有企业才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边天。
尤其在重工业领域,国有企业承担了恢复经济,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研发的重任,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实现了许多重大突破。
事实上,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民营经济的崛起是我国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对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进行的改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的作用就显得不重要了。要知道,“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而如果没有众多国有企业作为基础,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手段是难以实现的。
2020年初,武汉因疫情导致封城时,中国举全国之力,345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武汉封城76天,使潜在感染人数减少了96%,全国各地医疗物资捐助武汉,一个省对口援助湖北一个地区。这所有的一切,唯有在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方能实现。
试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联邦政府不可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让美国的49个州去对口援助另一个州,这种对口援助,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中国,政府才能采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手段,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减少疫情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
6、在某些行业内,国有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事实证明,在某些行业内,国有企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国家电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属于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覆盖国土面积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建立了稳健运营于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国家电网位居2021年世界550强第二位,中国500强第一位。
近20多年来,国家电网持续创造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记录,建成多项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的电网。专利拥有量连续10年位居央企第一。
用电关系到国计民生,因为全国14亿人口都要用电,国家电网就属于国家垄断的央企。现在许多地区的居民用电一直维持在5毛钱1000瓦时,10多年来始终没有涨价,国家电网为了让贫困地区能够用上便宜且稳定的电,前期投资成本过多,但收益与成本不成正比,国家电网也因此长期处于亏损状况。
试想如果石油、电力这些重要领域如果不是国家垄断,而是由私营企业运营,那么,私营石油、私营电网肯定会按照市场需求,随行就市用来调节油价、电价,到那时,老百姓就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享用这么便宜的油价和电价了。
结语
综上所述,国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及发展道路所决定的。当前进行的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总之,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稳定之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时期,通过一系列改革,国有企业必将会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
改革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国资国企围绕“1+N”政策体系蹄疾步稳深化改革。2020年以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有力推动了国企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项扎实深入、广泛开展的系统工程。
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月例会、季综合、半年报、年总结”推进机制,以视频方式直连重要子企业,确保“一竿子插到底”;有关方面层层细化举措,压紧压实责任;实施“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等专项行动,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引领示范……系统性集成、穿透式操作、清单化推进、定量化督办,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呈现可喜气象。
这是一场直面矛盾、回应问题的攻坚战役。
从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到立破并举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从动真碰硬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到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资本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项项改革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破除影响和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顽瘴痼疾,让国有企业规模实力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这是一段迎难而上、成果丰硕的发展航程。
从效益稳步增长、经营持续好转,到交通、能源、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捷报频传,从助力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北京冬奥会,到携手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协同发展……国资国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突出贡献,也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
改革永远在路上。期待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也期待国有企业能在改革护航下持续焕发生机活力,与各种所有制企业一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 》( 2022年06月13日 06 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华企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华企业、400015东方新能源汽车今日净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