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01-26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邱祖学,张航,孙二春对西部矿业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西部矿业2021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玉龙投产量价齐升,业绩同比大增》,本报告对西部矿业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3.27元。
西部矿业(601168)
事件:2022年1月25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9.0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20%,扣非归母净利润28.46亿元左右,同比增加144%。单季度看,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50亿元左右,环比减少23.28%,扣非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左右,环比减少23.0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玉龙铜矿二期增量叠加主要金属全年价格高位运行,公司2021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产量:2021年公司玉龙铜矿二期顺利达产。2021H1公司铜精矿产量由23346吨提升至56043吨,增量32697吨,考虑到Q1仍在产能爬坡阶段,下半年产量应当更高,年内玉龙二期预计贡献增量7万吨以上。加上玉龙一期的3万吨和内蒙古获各琦铜矿2万吨,预计全年铜精矿产量或超过12万吨,较20年的4.75万吨同比增长150%以上。价格:2021年铜均价同比增长40.4%至6.83万元/吨,锌价同比增长23.1%至2.23万元/吨,均有大幅增长。
21Q4铁矿石价格环比下跌,同时年末或有较多费用计提致使利润环比下滑。产量:玉龙铜业二期投产顺利,预计下半年均为满产状态,Q4产量环比持稳。价:Q4铜、锌价格环比稳中有升,铁矿石价格环比跌幅较大。LME铜、LME锌、LME铅、铁矿石价格Q4环比分别变化+1.9%、+10.74%、-1.9%、-37.7%。此外,临近年末,Q4或有部分费用计提或减值。
未来核心看点:
①玉龙铜矿二期2022年完全满产,铜精矿产量或达10万吨,假设玉龙铜矿一期与获各琦铜矿产量不变,2022年公司铜精矿产量或达15万吨。玉龙铜矿是国内第二大单体铜矿,已探明铜金属量约为650万吨,品位达0.68%,满产后年产矿石量近2000万吨,根据平均品位测算,年产铜精矿13万吨。公司目前持有其58%股权。该铜矿项目一期工程于2016年完工,二期工程于2020年底正式投产,2021年开始贡献增量并逐渐满产,2022年全年满产,铜精矿产量同比或仍有增长。
②镍、钒项目预计2022年相继投产。2020年度公司镍保有资源储量25.24万吨,镍矿的改扩建项目预计2022年上半年投入试生产,达产后年产镍金属量3000吨;西矿钒科技公司二期扩建预计2022年4月份带料试车。
投资建议:金属价格高位,玉龙持续增厚公司盈利,公司业绩平稳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将实现归母净利29.2亿元、34.1亿元和36.1亿元,EPS分别为1.23元、1.43元和1.51元;对应1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1、9和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等。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6.2;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西部矿业(601168)好公司评级为3星,好价格评级为2.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智通财经APP获悉,安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安徽建工(600502.SH)厚积薄发业绩加速释放,装配式建筑强势启航。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84.36亿元、805.70亿元和916.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2%、17.73%和13.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0亿元、14.08亿元和16.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99%、22.44%和18.19%;EPS分别为0.67元、0.82元和0.97元。维持“买入-A”评级,目标价5.3元。
安信证券指出,2020年公司实现569.72亿元的营业收入,17.26亿元的利润总额,12.14亿元的净利润。公司是建工控股上市公司,核心业务是建筑工程施工业务,包括房建工程和基建工程。
安信证券主要观点
■省属大型建筑国企,千亿建工整装待发。公司是安徽省属大型现代化建筑企业集团,全球知名跨国承包商,连续10余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ENR全球承包商250强、中国承包商80强,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和港口与航道施工总承包等7项特级资质。公司是国企改革的标杆,2017年6月建工集团实现了整体上市,释放了改革红利,增强了发展动力,推动公司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了569.72亿元的营业收入,17.26亿元的利润总额,12.14亿元的净利润。2021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建工控股董事长赵时提出建工控股围绕“世界知名、全国*的创新型、科技型、智慧型城市服务商”战略定位,以“智能科技平台、资本运作平台”为支撑,升级工程总承包、区域综合开发、投资与现代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围绕“三者定位、六新发展、四深支撑”的发展思路,打造“千亿建工”。作为建工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未来高质量增长值得期待。
■区域发展环境良好,装配式产业迎来新机遇。安徽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受益于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经济增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6-2020年安徽省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12%、6.79%、8.77%和13.42%。建筑行业总产值稳步增长,集中度持续提高,国进民退现象明显。建筑行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11.65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6.40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9.52%;2018年一级、特级资质企业的新签合同、总产值、施工面积和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70.33%、62.32%、64.74%和85.66%;2020年国有及控股建筑企业新签订单、总产值占比分别为46.88%和57.75%。装配式建筑迎来政策东风,省内竞争格局基本成型。安徽省大力支持装配式产业发展,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合工大、省建筑院、安徽建工等入选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省内竞争格局基本成型。
■工程结构持续优化,商业模式有望转变。建筑工程施工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房建工程和基建工程。目前,公司房建工程已经形成“开发+设计+施工+服务”的一体化优势,基建工程已经从“单一施工”向“投资+施工”、“投资+施工+运营”转变。公司工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高毛利的基建工程占比提高,低毛利的房建工程占比下降。公司基建业务占比从2017年的55.70%提高到2020年的58.09%,房建业务占比从2017年的44.30%下降到2020年的41.91%。工程业务结构的变化带动工程毛利率提高,2017-2020年公司工程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74%、9.41%、8.94%和9.66%,预计未来几年工程业务仍将呈现出结构优化和毛利率提高的态势。公司PPP项目逐步进入运营期,对公司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工程业务有望从“工程驱动”向“工程+运营”双轮驱动转变。截至2020年末,公司累计承接了46个PPP项目,投资总额达到551亿元,其中18个进入运营期,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较高的投资回报,并有助于负债率的下降。
■量价齐升步入佳境,地产业绩确定性强。公司通过“工程+地产”联动模式顺势进入房地产业务,土地成本低廉,降低了投资风险。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完成后,公司拥有了和顺地产和安建地产两大地产开发平台,业务涵盖了商品房开发销售、棚户区改造等领域,房地产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2017-2020年公司房地产业务收入分别为20.16亿元、32.60亿元、62.30亿元和79.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35%、7.56%、100.28%和22.04%,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近几年,随着土地市场的持续升温,公司采取了“低储备、高周转”的经营策略,房地产预售收入明显下降,但公司预收房款仍处于高位,未来几年房地产业绩确定性强。2017-2020年公司房地产预售收入分别为58.26亿元、93.33亿元、71.70亿元和58.38亿元,预收房款余额分别为49.48亿元、97.37亿元、85.95亿元和80.96亿元,未来两年房地产业绩确定性强。同时,公司房地产业务减值计提充分,2019-2020年分别计提了5.23亿元和2.93亿元,减值回冲夯实业绩确定性。
■装配式建筑加速布局,“十字形”产业布局逐渐形成。公司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2014年公司首个装配式生产基地——安徽肥东循环经济园建成运营,拥有年产16万立方预制构件的产能,是*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公司旗下的安徽建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业务,是全国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研究基地”。目前,公司已经取得装配式建筑领域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开发、施工、物流一体化优势,成本管控能力突出。为了抢占省内装配式建筑市场,公司加大装配式建筑投资力度。2020年11月吴山北城工业预制构件PC基地建成运营,2021年4月蚌埠嘉和工业预制构件PC基地试运营,预计2022年吴山轨道交通管片基地、铜陵PC构件基地、芜湖钢结构基地和淮北PC构件基地有望建成投入运营,预计新增产能41万立方。未来公司装配式建筑有望形成合肥为中心、以蚌埠为重点,争取在1-2年内完成省内装配式基地建设,形成“十字形”的装配式产业基地格局,打造形成面向长三角的装配式建筑基地产业化集群。
■估值与投资建议:估值优势较为显著,装配式产业助力估值提升。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84.36亿元、805.70亿元和916.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2%、17.73%和13.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0亿元、14.08亿元和16.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99%、22.44%和18.19%;EPS分别为0.67元、0.82元和0.97元。预计2021-2023年公司动态PE分别为6.0倍、4.9倍和4.1倍,动态PB分别为0.9倍、0.8倍和0.7倍,PEG分别为0.2、0.1和0.2,公司动态估值优势较为显著。公司工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长;PPP项目运营将带动公司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变化,影响公司现金流、负债率和利润率,助力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同时,公司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能释放将加快对省内市场及周边市场的渗透,带动公司新型业务高速增长。公司估值优势显著,成长性良好,未来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共振。维持公司“买入-A”评级,目标价5.3元,对应2021年动态PE为7.9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府付费出现滞后或违约、订单增长乏力、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融资成本上升、房地产减值冲回不及预期等。
在监管层“喊话”护盘下,29日市场集体大涨,其中创业板收盘涨幅高达5.32%,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也纷纷收红。市场的爆发,驱散了投资人连日来的恐慌情绪。
《红周刊》
但对于高毅资产重仓的海康威视和西部矿业而言,从基本面和消息面来看,并未出现负面信息传出,相反两者不仅在二季度被机构资金继续重仓甚至增持,且三季度以来,公司还陆续接待了诸多机构的调研,尤其是海康威视,7月份以来已接待了517家机构的参观访问,成为近期最受机构关注的公司。
冯柳继续蝉联海康威视第二大股东
随着上市公司正式中报的披露,近日私募基金二季度的持仓图谱开始显露真容,身为安防龙头,海康威视早早完成了中期业绩的披露工作,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9.68%和40.17%。
图1:海康威视走势图
结合之前的数据,可发现海康威视自2020年中期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后,业绩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今年前两个报告期,其净利润增速始终保持在40%以上,其中,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还高达44.99%。若以今年上半年64.81亿元的净利润进行日均化,则公司平均每天实现的利润额即高达约3581万元。
附表 海康威视、西部矿业2020年以来的业绩变动情况
翻看海康威视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高毅资产的冯柳二季度末依然以2.15亿股的持仓位居公司第四大股东,这已是其自2020年三季度*现身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后,连续第4个报告期蝉联公司大股东。结合二级市场的走势来看,在去年三季度期间,海康威视的平均股价在35元左右,即使经历了本周大幅回调的影响,其去年四季度至今的阶段涨幅仍高达60.06%,由此凸显出冯柳的浮盈仍是颇为丰厚的。
图2 :海康威视二季度末前十大股东
邓晓峰的两只产品现身西部矿业大股东名单
不同于冯柳对科技、医药公司的偏爱,邓晓峰则更钟情于资源类公司,一季度末时,西部矿业、西部材料、中金黄金、锡业股份、天山铝业等公司均被其收入囊中。近日,西部矿业率先公布的中报显示,邓晓峰掌管的产品中,不仅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继续加仓505.52万股,由此前的第三大股东位置提升至第二大股东位置。与此同时,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以3784.97万股的持股,新进成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截至二季度末,邓晓峰合计持有西部矿业公司股份8057.61万股,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
西部矿业二季度末前十大股东
其实,早在此前的渠道路演时,邓晓峰就表示看好上游的机会。他认为上游的一些行业在经历多年的投资不足,又叠加了国家推行“碳中和”“碳减排”,这个过程会让很多上游的行业产能投放处于偏紧的状态,从这个维度来说,上游行业细分龙头会有比较好的机会。而从西部矿业的股价表现来看,在去年三季度邓晓峰建仓期,股价*时还不到6元/股,随后行情启动,股价一路震荡上行,以去年四季度以来的阶段表现统计,累计涨幅达74.82%,这让邓晓峰赚的钵满盆满。
股价的持续上行是离不开基本面向好加持的,西部矿业2021年中报披露,因控股子公司玉龙铜业改扩建项目投产,铜精矿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且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持续向好,公司主要产品铜精矿和锌精矿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实现了336.41%的大幅增长。
图4:西部矿业走势图
超500家国内机构投资者
扎堆调研海康威视
在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期,机构调研热度明显升温,譬如刚刚披露中期业绩的海康威视,在7月24日一天就接待了517家国内外机构的集中调研,高瓴资本、高毅资产、IDG资本、睿远基金等国内外明星机构均位列其中。
虽然海康威视今年前两个季度持续保持了较高的业绩增速,但公司在机构调研时也表示,下半年的经营环境仍然较为复杂,宏观经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的反复出现是当前的常态。原材料紧张将持续考验各个厂商的供应链组织能力,预期短时间难以缓解,交付问题不可小觑。美国制裁对公司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公司产品的认证限制还在立法过程中,最终会限制到何种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美国市场的前景非常不明朗。整体看三、四季度,公司认为存在一个逐季下行的趋势,同时,三季度受重点软件企业所得税退税影响,净利润会存在一个缺口。
相对于公司的谨慎,各大券商近期却对海康威视给予了极大的青睐,譬如国元证券、华泰证券等纷纷对公司的评级进行了调高。国元证券认为,海康威视上半年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未来PBG业务稳健增长,EBG继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创新业务方面,萤石、机器人等业务的高增长趋势也依然不减,且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由此给出了海康威视82.35元的目标价。华泰证券也进一步调高海康威视目标价至86.4元,认为海康威视处于龙头地位享有优势,看好多重挑战下头部企业的应对能力。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4月19日西部矿业(601168)涨6.24%,收盘报14.48元。
重仓西部矿业的前十大基金
西部矿业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0.62亿元,同比上升37.03%;归母净利润22.58亿元,同比上升171.91%;扣非净利润22.01亿元,同比上升176.64%;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9.43亿元,同比上升28.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上升66.9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8.39亿元,同比上升68.04%;负债率63.74%,投资收益-13105.24万元,财务费用6.67亿元,毛利率19.71%。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0.49。
根据2021年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210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大成新锐产业混合。大成新锐产业混合目前规模为125.72亿元,*净值5.933(3月22日),较上一日上涨0.97%,近一年上涨33.54%。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韩创。韩创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大成睿景灵活配置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0年1月2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82.36%;大成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管理时间为2021年1月13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2.0%;大成产业趋势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1年2月9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4.22%。
大成新锐产业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西部矿业2022年目标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西部矿业2022年目标价、60050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