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天消耗多少石油(361黄金)

2022-06-19 7:32:46 证券 xialuotejs

中国一天消耗多少石油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每天消耗多少猪肉

14万吨

目前中国每天消费猪肉14万吨,正常猪出栏体重为90公斤左右,按这个计算一天就要消费147万头猪,那么就需要杀147万头猪。一天就需要消耗147万头猪

中国每天消耗多少石油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等公布的数据统计,中国每天消耗的石油数量约为1300万桶。而据国土资源部2015年的统计,中国石油的地质资源量达到1257亿吨、可采资源量301亿吨。但*情况如何还有待官方进一步通报。从世界排名来看,我国石油储量位居中东、俄罗斯等产油国之后。。

中国每天消耗多少粮食

70万吨

中国人口现在大约14亿左右,每人每天需消耗粮食约一斤,其中食用人均0.6斤,余0.4斤用于油盐酱醋茶味精和衣帽鞋帽对等折耗,这样中国人一天需要消耗粮食:14亿乘以0.5公斤=7亿公斤=70万吨。

中国一天浪费粮食多少

10万吨左右

我国每一天浪费粮食大约在10万吨左右。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6%。

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用电量为831.3度”,平均每月为69.3度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




361黄金

文|AI财经社 周享玥

编| 鹿鸣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分享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继李宁之后,361°也交出了自己上半年的“成绩单”。


8月18日,361°发布2020年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其实现收益26.86亿元,同比下降17%,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02亿元,同比下降17.8%。


受此消息影响,361°午盘后股价一度下挫,后缓慢回升,截至8月18日收盘,361°股价报收1.12港元/股,总市值23.1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68亿元)。


而同期安踏、李宁、特步的市值分别为2280亿港元、793亿港元、63亿港元。据此来看,361°这一国产运动品牌老四的市值尚不足老大安踏的市值零头。


而在业绩上,安踏、特步尚未披露2020年上半年业绩,李宁则在上半年实现营收61.81亿元,同比下降1.18%;归母净利润6.83亿元,同比下降14.05%。不管在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上都是361°的2倍多。




2000元起家的亿万富豪


1983年,陈棣镇村民丁建通叫回在附近的制鞋厂当学徒的四个孩子,凑出2000元成立了361°最早的前身——华丰鞋厂。而在此之前,他放过牛,种过地,抓过鱼,抬过石头,偶尔还跟着戏班子外出吹唢呐补贴家用,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唢呐阿通”。


鞋厂就建在自家客厅里,工人就是丁建通和他的四个孩子。打样、做鞋底、做鞋面……每人负责一道工序,最开始一天最多能生产5双鞋,后来慢慢变成10双、20双。1985年,丁建通又引进专业的制鞋设备,开始鞋子量产化,并于同年转型做运动鞋,生意越做越大。


1994年,丁建通偶然看到美国别克汽车的“子弹头”Logo,觉得图案好看,就将自己鞋子的品牌名定为了“别克”,成立别克鞋业有限公司,开始了品牌化经营。直到1996年,别克汽车想进入中国,双方引起纠纷,经过协调之后,鞋厂才最终于2003年更名为361°。


而在此之前,还有一段晋江鞋企集体搞营销的故事。


1999年,安踏以“破局者”身份,花80万重金签下刚获得男子乒乓球世界*的孔令辉作为代言人,并豪掷300万在***黄金段打广告,拉开了晋江鞋企品牌代言的序幕。


眼看安踏一炮而红,其他品牌也都纷纷效仿,吴奇隆、刘德华、周杰伦、郭富城、谢霆锋、孙燕姿、F4等各路明星纷纷遭到哄抢,***-5甚至还因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有近1/4的广告时间都是晋江运动品牌,而被戏称为“晋江频道”。


361°也不例外。其不仅在2000年签下李永波为首的中国国家羽毛球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还在2004年借雅典奥运会之机投入4000万元打广告,2016年又击败耐克,以1.25亿元人民币,拿下***2007—2008年体育赛事直播的体育用品*合作伙伴权,争取到了北京奥运营销的*。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361°,多一度热爱”也是这个时间段,361°花巨资砸出来的。


在明星代言和广告轰炸下,361°快速发展起来。数据显示,早在2001年至2004年间,361°就连续4年位居中国运动鞋销售量前三甲。


期间,丁建通逐渐淡出企业决策层,将公司交到女婿丁伍号和两个儿子丁辉煌、丁辉荣手中,由丁伍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丁辉煌任董事会主席职位。


随后,361°上市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最终于2009年6月登陆港交所,成为继安踏、特步之后,第三家赴港上市的晋江鞋企。


有了资本助力后,361°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跑马圈地”,2008年,其门店数尚为4632家,到2011年,就已经暴涨至7682家,2012年达到8082家的*。


彼时,晋江经贸委曾发布一组数据显示:制鞋业年产量占全国40%、世界20%,实现行业产值600亿。以361°、安踏、特步等为代表的晋江鞋企俨然迎来了其高光时期。


规模扩张的同时,丁建通家族的身家水涨船高。资料显示,2016年,丁建通家族曾*以10亿元身家闯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在第292位。到2011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其身家就已经达到了52亿元,排在第234位。


掉队的361°


然而,361°还没能在高点待上更久,就在行业进入调整期时渐渐掉了队。


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体育热”曾让各大运动品牌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空前繁荣,每个品牌都在扩张铺货。但仅仅两年多后,形势就陡转直下,“短缺”变成了“过剩”,大量产品滞销,库存危机成了压在每个体育品牌头顶的大山。


为了尽快调整,鞋企们不得不通过打折、关店等去库存、回流现金,同时还纷纷将原来的“品牌+批发”模式转为了“品牌+零售”以求快速降库存,当时的国产运动鞋老大李宁更是在2011年以18亿巨资“刮骨疗毒”,回购库存。


通过这波危机,行业进行了重新洗牌。安踏速度最快,仅用两年时间就解决掉库存危机,开始爆炸式增长,很快就逆袭成行业老大。其他品牌则挣扎了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李宁在2012年至2014年间血亏31.52亿元,渐渐丢掉老大之位,特步则直到2017年才完成库存清理。


具体到361°上,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3年,其营收、利润连续两年下滑,营收从2011年的55.69亿元跌至2013年的35.83亿元,净利润也跌去八成,从11.33亿元跌至史上*2.11亿。


尽管后来经过几年的调整,361°的业绩到2019年终于再次超过2011年的55.69亿元,达56.32亿元,同比上涨8.57%,但归母净利润却始终未能达到2011年的水平,长年在4亿元左右徘徊,2019年也仅为4.3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安踏、李宁、特步的营收分别为339.28亿元、138.7亿元、81.83亿元,同比增长40.78%、31.95%、28.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4亿元、14.99亿元、7.28亿元,同比增长30.25%、109.59%、10.84%,均远超361°。



这与361°转型较慢有着直接关系,这点不仅体现在其应对库存危机时的反应上,也体现在其在电商方面布局速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商只是被361°作为清理库存的一个渠道,一直到2016年,361°才收购原来负责运营其电商业务的公司,将分销模式调整为自营,亲自接管电商业务。


实际上,近两年,认识到自己在电商上“相对慢了点”的361°一直在加大电商渠道方面的布局力度,为此也付出了不小代价,但效果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2017年,361°付给电商平台的佣金及其他服务费约为8590万元,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1.24亿元。与电商有关的其他开支(包括工资、邮寄及运输)则从2017年的4820万元增长至7290万元。受此影响,电商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17年的7.7%升至了2019年的16.3%,但其规模仍较同行有较大差距。


而据*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这两个指标均有所下滑,分别为2640万元、1440万元,同比下滑37.88%、36.56%;电商销售额为3.16亿元,同比减少25.3%,占总营收的比重也由2019年上半年的13%降至了11.8%。


而从天猫旗舰店的粉丝数看,截至目前,361°仅有680万的粉丝数,不敌安踏1555万、李宁1892万以及特步867万的粉丝数。


重塑品牌之困


困局之下,361°也在积极求变,推出了重塑品牌计划。但就目前来看,尽管361°的业绩已经有所回升,但品牌重塑计划的效果仍不算理想,而年初的疫情更是加大了361°的经营压力。


据半年报显示,2019年至今,361°和百事可乐、小黄人、高达、队长小翼等多个经典IP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以求实现破圈营销。2020年2月15日,其还签约了国际篮球*阿隆·戈登成为品牌代言人,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此外,近年来,361°还投入了大量资金,成为雅加达亚运会、杭州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等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赞助中国国家游泳队、中国国家自行车队等运动队伍,*签约孙杨,并签约李子成、李冰洁等多位运动员及歌手谭维维成为其品牌代言人。


图源:361°官方微信*


据2020年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361°的品牌代言人多达27位,赞助的运动队伍也达到了17个之多。


不过,营销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361°广告支出分别为5.57亿元、5.08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0.7%、9%,但营收仅分别增长2924.6万元、4.44亿元。


与此同时,据其半年报显示,近年来,361°也在关闭较小门店和精简零售门店,并试图在商场及百货店等地方开设规模更大的门店。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361°旗下共有5289家核心品牌门店,较2019年底的5519家缩减230家,较2012年库存危机时的8082家更是已经跌去超3成。


而在这些门店中,依旧约有75.74% 位于中国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仅6.54%、17.72% 的门店分别位于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转型的效果并不明显。


不过,2020年上半年,361°鞋类产品的批发价格有一定提升,由106.1元/双提升为了111.8元/双,同比上升了5.5% 。



对此,361°解释称,鞋类的平均批发售价增加主要是因为市场推出若干高端新产品,与现有鞋类及服装产品所有业务线的分销商下调平均批发售价(为支持于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导致不利市况下的分销商)部分抵销。


—End—




中国一天消耗多少石油等于多少钱

此前,由于油价上涨,不少车主驾车在加油站外排起了长队,只为在油价调高之前先把油箱灌满。

而自油价上涨以后,“95加满”成为了*调的炫富。

可见,作为石油加工产品的汽油,在市场上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

原油价格居高不下

当然,除了能够提炼出汽油,石油还能够作为润滑剂、溶剂等等,反正用处非常的广泛,是名副其实的“万金油”。

因此,人们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巨大的需求之下,不论是陆地石油还是海底石油,都处在持续开采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地球每天消耗的石油其实相当于一条河流了,那么,地球会不会因为失去过多的石油而变得越来越轻呢?

石油的需求量占据全球能源类别*份额

地球每天消耗的石油“数值”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再生”的。它的性质根据不同的环境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密度在0.8到1.0克/立方厘米左右。

人们虽然知道未来石油会面临枯竭的问题,但是现阶段被称为“工业血液”的它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开采量和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

据保守估计,石油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三分之一。

资料显示此前EIA下调81 万桶/日,至同比增长242万桶/日,日需求量达到9980万桶;欧佩克下调40万桶/日,至同比增长368 万桶/日,日需求量达到10050万桶。

1965年~2020年世界耗油量变化

从消耗量来看,地球每天消耗的石油数值可达1000万吨以上,这一数值可以抵得上一条小型河流每日的径流量了。

如果将石油消耗等同于河流的话,那么每天都会有一条小型河流被“抽干”,这不就是在吸地球的“血”吗?

而让很多人担心的是,在人类这样不知节制地开采之下,地球会不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变得越来越轻呢?

据说石油是由生物沉积变化而来

“减肥成功”还是“不断增重”

我们想知道地球在这种影响下到底是在“减脂”还是在“增重”,就必须先知道它的基础体重是多少。

从资料来看,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07.85千克/立方米,其质量为5.97×10^24千克。

地球正在逐渐变小?

按地球的体格来看,其实每天失血1000万吨对它来说算不上什么,就像是人掉了几根头发一样。

不过,石油毕竟是不可再生的,那么地球这头发天天掉也不行啊,长此以往咱们真的把地球薅成了“地中海”怎么办?

假如石油用完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许多人还是担心人类开采和消耗石油会让它脱发严重,最终变得越来越轻。

那么,科学家对此是怎么说的呢?

事实上,地球的体重变化一直都是科学家的重点关注数值,此前,美国的科学家就利用了新的测量方法给地球称了体重。

结果此次得到的数据为5.97×10^21吨,这明显是轻了许多,难道说咱们真的让地球“减肥成功”了吗?

海上石油的开采

其实并没有,科学家认为地球的体重有“轻微幅度”的变化是正常的。

在咱们没有测量的时候,地球的体重应该也是上上下下的,有时候重有时候轻。

至于认为石油的“消耗”就是有去无回,会让地球持续减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地球上存在着“质量守恒定律”,石油在被开采完成进行燃烧之后,就会释放出气体,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加到一起后,就会发现它的质量其实没有改变。

毕竟按照质量守恒定律来说,经历化学反应之后,物质的总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地球始终保持着自身的能量守恒

当然,变成气体之后可能会有一小部分“溢出去”,像比较轻的氢和氦,但是大部分还是被牢牢地锁在大气之中的,不然地球的“全球变暖”也不会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越变越严重了。

物理学家表示,地球每秒都会失去3千克氢气,每年失去的氢气高达95000吨,氦则会散失1600吨左右。综上所述,每年地球都可能会变轻50000吨。

全球变暖示意图

此外,石油的各种加工品都会换上一副模样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你以为它被消耗了,殊不知通过各种途径,它会再度与你见面。

这样来说的话,石油的消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不见”,而是在循环之后重返地球。

除了循环以外,地球也非常会给自己“贴秋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地球会从太空当中吸引大量的太空风尘,每年少说也有几万吨。

这些粉尘咱们一般是察觉到不到的,但是偶尔地球也会给自己加餐,比如整几块个头大的“陨石”尝尝鲜。

地球引力将地球上每一个物体牢牢抓住

英国《焦点》杂志指出,每年地球仅从微陨星那里就会获得大约50万吨的质量。 并且它还会从太阳风中获得一些以带电粒子形式存在的质量。

所以,别担心地球会因为石油的消耗变成“皮包骨头”的模样,它是很擅长给自己做加减法的。

作为太阳系当中“最靓的仔”,地球很明白,要怎样保持自己匀称的体型,大家就不用瞎操心了。

无数陨石落到地球上使地球重量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会说,那人口的增加会不会也让地球增重呢?

按照质量守恒定律来说,人口的增加只会加重资源的消耗,但对地球本身的质量影响并不大。

那么说到这里,今天解决了诸多问题的质量守恒定律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

质量守恒定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毕竟在初中的化学课当中就已经有相关的实验了。

纵使时隔多年,许多人已经不记得这场实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是不变的”这句话却深深地印入了我们的脑海。

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说起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其实是从1756年开始的,那时候德国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锡放在了密闭的容器里燃烧,却发现物质总质量在燃烧前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而这一“物质质量守恒”的实验到了1777年,经过法国的拉瓦锡再次证实,人们开始重视起来。

直到上世纪初,又有科学家使用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来证明,从而使得质量守恒定律得以被承认。

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当初,人们还只是将质量守恒定律放在化学当中来看,并未意识到这东西并不只适用于化学。

所以在后来的发展当中,它成为了自然学科当中一个被普遍运用的规律。

有了这一定律的支撑,就能帮助我们形象理解石油的减少和地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了。

不过,这是咱们站在后人的角度,用已有的知识去看。

在质量守恒定律没有诞生之前,人们可不知道这些,那时候科学家们还在侥幸脑汁的思考,怎样才能给地球称重。

如何给地球称重呢?

卡文迪许——给地球称重的人

人类想给地球称重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一直苦于地球太大,咱们也造不出这么重的秤,所以始终没有成功。

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之后,人们发现或许可以根据万有引力常数的数值来测得地球的质量,可是那时万有引力的常数G还是个未知数。

科学怪人卡文迪许就在此时出战了,为了能够排除实验的误差,他将一种叫做“扭秤”的装置进行了改良,然后开始了自己的观察之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得到了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481克/立方厘米。

卡文迪许扭秤

虽然这个数值和如今的正确数值之间的误差为0.65%,但是能在1979年凭借着简易的装置得出这个成果已经相当不易了。

因此,卡文迪许也被称为“第一个给地球称重的人”。




中国一天消耗多少石油2019

石油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素有“工业血液”的美誉,石油不仅是一种利用效率较高的能源,而且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参与化工产品的生产。

正是因为石油高效且用途广泛,所以全世界每天所消耗的石油是非常巨大的,粗略估计至少要在1000万吨以上。一天消耗1000万吨,一年就是将近40亿吨,如此下去,地球会不会越来越轻?1000万吨对于我们而言,的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10万量超重型卡车或现代主战坦克。那么对于地球而言,1000万吨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地球有多重,地球的质量为5.965X10∧24kg,也就是大约60万亿亿吨,在如此庞大的数字面前,1000万吨根本不值一提,如果将地球比喻为一个人,那么这1000万吨不过是这个人身上的一根毛发而已。


1000万吨对于地球而言非常渺小,但日积月累又会如何呢?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大概在2500亿吨左右,科学家估计地球的石油总储量应该不会超过一万亿吨,无论是2500亿吨,还是一万亿吨,在地球60万亿亿吨的质量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即便地球上所有的石油都被消耗殆尽了,对于地球而言也不过就是失去几根毛发,无伤大雅。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石油的总储量对于地球而言是多还是少,关键在于地球的质量并不会因石油的消耗而出现丝毫的减少。

石油是什么呢?石油的成分其实是相对复杂的,不过其主要成分就是各种碳氢化合物,所以当石油燃烧之后,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石油燃烧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是不变的。


石油经过燃烧后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水以及残留物的总质量与石油燃烧之前的总质量是相等的。

这些反应生成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到大气之中,之后又会再次以液体的形式回到地表,流入地下或汇入河流。而石油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会补充到地球大气之中,地球大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温室效应也就变强了,于是就有了全球变暖。

这些进入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难道不会减轻地球的质量吗?当然不会。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球,指的并不仅仅是那个肉眼可见的蓝色岩质星球,同样也包括地球表面的大气,它们都是地球的一部分。如果气体不被算作星球的一部分,那么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气态行星岂不只剩下一个很小的固态内核了。


大气是地球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并没有离开地球,所以地球的质量也并未因此而减少,所以无论每天消耗多少石油,都不会导致地球质量的降低。

而且进入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也并不会永远呆在大气之中,这些二氧化碳最终会因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再次被固定,重新进入地球的岩石圈。那么地球的质量不会因任何原因而减少吗?也不是,在地球的外层大气,由于氢氦等气体分子的质量很轻,在太阳风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离开地球,但总质量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从总体上来讲,地球的质量并不是在一直减少,而是在少量增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地球质量的增加呢?在宇宙中,任何天体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质量的天体会不断吸收周围的物质来增强自身,地球也是如此。


现在,地球周围的物质越来越少了,所以地球质量的增加也越发缓慢了,但它吸收宇宙物质的行为并没有停止。

科学家估计,现在每天受地球引力影响而坠落地球的陨石应该不少于5万吨,当然,它们之中大部分都会在与地球大气的摩擦之中消耗殆尽,只有少部分能够来到地表,但无论是在大气中消散的,还是最终坠落地表的,它们都成为了地球的一部分,使地球质量得以增加,尽管这5万吨的质量对于地球而言微不足道。

为地球增加质量的不仅有这些天外来客,还有太阳。地球上的植物每天都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通过光合作用,它们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质量。本质上质量只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质能方程E=mc∧2可知,非常巨大的能量只能转化为极为微小的质量,所以通过将能量转化为质量的方式为地球增加的质量是极其微小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一天消耗多少石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一天消耗多少石油、361黄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