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370024
同系列文章:苹果价格为什么波动这么大?
一、概述
棉花是我国农产品中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纺织业、医药行业、汽车工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国内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即细绒棉,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即长绒棉,中国80%以上的棉花都产自于新疆。中国、印度和美国是世界棉花市场影响力*的三个国家。2014年以前,中国的棉花产能常年居世界第一,2014年以后,中国和印度轮流占据世界棉花产量榜首。2021年,中国的棉花总产量为570万吨。作为世界上*的棉花消费国,中国2021年的棉花消费量为857万吨,需要从国外进口。
从1999年棉花市场开放以来,棉花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在2004年6月推出棉花期货合约,为现货企业回避经营风险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二、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
1.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棉花产量
产量直接决定市场的供给能力。国内产量主要受到当前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棉花的播种面积主要受上年度棉花价格的影响,上年度棉花的价格较高,则本年度的播种面积将增加,反之,播种面积则下降。另外,棉花生长周期较长,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棉花生长关键时期的气候因素会影响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而会影响到单产水平。收获期雨量过多就会使棉花产量受到影响,棉价上涨。从历年的情况看,8、9、10月份的天气情况,是决定国内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全球主要棉花生产国的产量也会影响棉花的价格。今年以来,印度、美国等主要棉花生产国受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棉花产量大减,造成全球棉花期货价格年内飙升70%,达到了2011年以来的*增幅。
2.棉花消费量
国内对棉花的消费主要来自于纺织业。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发,世界各国经济严重倒退。由于传统纺织制衣大国印度和孟加拉等国疫情严重,造成纺织企业停产,订单被迫转移中国,使中国棉纺服装企业订单快速增加,加快了国内对皮棉的需求,棉花价格出现了多年不遇的上涨行情。棉花价格从2020年仅上涨13%开始,到2021年上涨了45%。
3.国家政策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组织政策、收/放储政策以及农业补贴政策和纺织品进出口政策都会对棉花价格产生影响。国家的收储、轮储政策能够改变市场的供应关系,从而影响棉价走势。2010年-2013年,我国棉花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棉纺织企业因为成本高企而生存艰难,企业开工率下滑,库存不断攀升,国家由此了收储政策,使国内棉花价格得到保障。2015年-2017年,棉花市场供应出现结构性紧缺、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国家启动了储备棉的抛售政策,让棉花价格市场化,缩小了国内外棉价差距。
4.替代品
化纤是棉纱的主要替代品。化纤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棉纱的需求,间接影响棉花需求量和棉花价格。近两年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大涨,导致棉纱价格上扬,化纤的需求量增加。
其他相关品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重要提示:
本文内容仅为期货交易相关知识的介绍、分享,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推介和投资建议,请投资者充分了解投资风险并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后谨慎参与。交易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8月20日讯 上投摩根核心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上投摩根核心优选混合,代码370024)08月19日净值上涨1.74%,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5140元,累计净值为2.7290元。
上投摩根核心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80.92%,今年以来收益38.36%,近一月收益5.99%,近一年收益21.30%,近三年收益18.73%。
上投摩根核心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0.8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孙芳,自2012年11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76.12%。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长春高新(持仓比例6.00%)、隆基股份(持仓比例5.33%)、通威股份(持仓比例4.73%)、凯莱英(持仓比例4.33%)、亿纬锂能(持仓比例4.13%)、恒瑞医药(持仓比例3.51%)、正邦科技(持仓比例3.25%)、牧原股份(持仓比例2.81%)、中兴通讯(持仓比例2.70%)、格力电器(持仓比例2.5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二季度A股市场指数多数为下跌,唯有上证50一枝独秀获得了3.24%的正收益;从行业板块来看,多数行业都属于弱势调整状态中,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5个取得正收益,其中又仅有食品饮料行业取得了超过3%的收益,达12.1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11个行业本季度跌幅超过10%。二季度市场的调整是由流动性、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共振下行造成的。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引发对企业盈利预期下滑的担忧,叠加包商银行事件,市场的流动性分层现象极为明显,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及其蔓延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令市场风险偏好迅速下降。本基金对短期市场判断偏谨慎,适当地降低了权益仓位,并加大了对消费及防御性行业的配置,本季度取得了一定的正收益。时至6月末,中美贸易重启磋商,全球也逐步进入流动性宽松共振时期,市场情绪趋缓,有望给市场带来良好的反弹窗口。虽然暂无法预期盈利改善,但整体盈利增长有可能在三四季度筑底,故我们对下半年的市场还是有较大期待,震荡格局中依然蕴含着机会,同时市场的风格差距可能会收敛。我们将围绕着行业景气和企业盈利趋势,在估值合理区间进行投资。
本报告期上投摩根核心优选混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3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91%。
棉花风波又起。国内棉花期货受到一定压力。
截至3月25日收盘,国内棉花期货主力合约2105的报价回落至14890元/吨,盘中一度跌至2月以来*点14665元/吨,几乎回吐了2月以来的所有涨幅。
不过,新疆棉花企业与棉户并未因此蒙受较大损失。
一位期货公司棉花领域分析师向
上述分析师透露,2月上旬棉花期货价格一路涨至17080元/吨期间,不少新疆棉花企业通过在16000-17000元/吨开展沽空套保,几乎获得比去年高出逾6%的种植销售收益。
在上述期货公司棉花领域分析师看来,新疆棉花企业与棉户之所以积极参与期货套期保值操作,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疆地区棉花种植产量持续增加,加上棉花价格波动加大,他们已将期货市场套保视为新的销售渠道与锁定利润路径。
“目前我们通过举办期货知识讲座等形式,引导新疆棉花企业、棉户加大期货市场套保操作,给种植棉花获益提供更全面保障。”一位期货公司负责人指出。
棉企借期货套保规避“过山车”
“春节前,很多内地下游企业都跑到新疆抢购棉花。”一位棉花贸易商告诉
今年1月,中国棉花协会对全国12个省市和新疆自治区共2771个定点农户进行的棉花交售进度情况调查显示,临近春节,国内棉花价格上涨,棉农交售积极。按照被调查户产量及采摘、交售量计算,截至1月31日,全国棉花交售进度为99.06%,同比高0.5个百分点;棉花交售平均价格为6.7元/公斤,同比上涨14.33%,环比上涨3.08%。分区域而言,新疆棉花交售已经结束。
在上述棉花贸易商看来,这让新疆多数的棉户与棉花企业避开了2月以来的棉花期货过山车行情。
受美国农业部在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全球2020-2021年度棉花年末库存预估、以及持续上调消费量及出口量的影响,加上全球通胀交易升温,2月以来美国ICE棉花期货涨幅逾10%,一度创下过去两年以来*值,带动国内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从15000元/吨持续上涨,一度触及17080元/吨的年内高点。
但是,棉花期货上涨潮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此前下游企业疯狂补库存,导致国内棉花工业商业库存高企,棉花期货价格从2月底开始回落,如今基本回吐了2月以来的全部涨幅。
上述期货公司分析师坦言,目前新疆棉花企业的持棉成本并不低,南疆地区约在16000元/吨附近,北疆地区在15500元/吨左右。在下游企业因库存高企而采购意愿减弱的情况下,新疆棉花企业通过期货市场逢高沽空套保,不失为对冲持棉成本与锁定种植销售利润的一个好办法。
而且,目前新疆地区的棉花基差交易明显增多。
所谓基差交易,主要指特定大宗商品在某个特定时间与地点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由于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因此基差定价一方面更准确地反映当前大宗商品*的供需状况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规避基差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在上述分析师看来,以往新疆棉花企业主要接受点价与挂单交易,但随着棉花价格波动加大导致买家“毁约”几率增加,目前他们对基差交易的接受度正日益增加。
贸易商囤货待涨“盼解套”
“在春节期间棉花价格快速上涨期间,不少棉花贸易商选择了囤积货源,待涨而沽。如今棉花价格下跌,且下游企业补库存意愿减弱,他们如何消化手里的棉花库存,成了一个大问题。”前述期货公司分析师透露。
相比棉花企业与棉户,这些贸易商在棉花期货市场的套保操作力度更加“凌厉”。不少贸易商将手里的皮棉库存做了***套保。究其原因,是当前棉花现货交易价格比期货价格略高100-200元每吨,通过期现套保操作,这些贸易商能获得相应收益,进而缓解持续持有库存的财务压力。
“随着5月棉花销售旺季来临,我们仍有机会卖出一个好价钱。”上述棉花贸易商告诉
除了棉花贸易商加大期货套保力度,越来越多投资机构超配大宗商品CTA策略,也无形间加大了棉花期货交易活跃度,给棉花贸易商、棉花企业与棉户创造更多元化的沽空套保锁定利润的机会。
对此,银河期货总经理助理兼资产管理部负责人郝刚表示,目前不少投资机构正在超配管理期货类策略,究其原因,一是它与其他主要大类资产有着低相关性。有机构统计发现,管理期货类CTA策略与传统股票、债券策略相关系数都在0.2附近,相关性很低,是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非常好的品种;二是管理期货类CTA策略多年以来业绩表现相对稳健可观,除了去年获得约30%收益率,从2012年开始,CTA策略平均收益率都是正回报,平均达到15%左右,最近4-5年*回撤值不超过10%,算是一个非常小的收益回撤。
“若棉花期货交易持续活跃,价格发现功能日益增强,我们就能说服新疆等地区棉花企业持续加大期货套保操作,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同时,拓宽全新的产销渠道。”上述期货公司负责人指出。
棉花市场年度为每年9月至次年8月,站在新年度起点,简要回顾梳理棉花市场运行情况,并分析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机制,以期更加客观全面地展望棉花市场发展趋势。
2019/2020年度棉花市场表现
从近三年棉花市场价格情况看,2019/2020年度棉花价格总体低于此前两个年度。2020年8月31日,国内标准级棉花(3128B级,下同)价格12708元/吨,同比下降277元/吨,比2017/2018年度同期下降3608元/吨。自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以来,国内棉花市场价格明显下跌,加之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标准级棉花现货价格从16000元/吨降至13000元/吨之下。
从2019/2020年度来看,棉花价格大体经历了先上涨、后下跌、再回升的N字型走势。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棉花价格小幅反弹至14000元/吨。随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棉花市场价格大幅下跌, 2020年3月国内现货价格*降至11000元/吨,期货价格更是跌破10000元/吨,为棉花期货上市交易以来(2004年6月1日上市)第三次跌穿万元关口。4月以后随着我国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棉花价格逐步回升。
2019/2020年度美国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价格大体也经历了N字型走势,价格重心整体较上年度下移。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随着中美经贸磋商推进,棉价小幅回升;2020年2—3月疫情逐渐加速在全球蔓延,国际棉价大幅下降,2020年4月一度跌至48.35美分/磅,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之后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棉价稳步回升。8月底,美国洲际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上涨至65美分/磅左右。
2019/2020年度国内外棉花价格均出现下跌,受中美经贸关系影响,国内价格跌幅大于国际市场,内外棉价差总体收窄,部分时间段国内棉花高于进口棉到港成本,国内外棉价格倒挂。
影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受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及出疆棉花运费补贴等政策扶持,近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为稳定棉花市场供应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我国棉花产量基本占到年度需求量的7成左右。2017—2019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8600元。棉花目标价格综合考虑了生产成本与合理收益,新疆农户棉花种植积极性提升,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2019/2020年度全国棉花产量589万吨,比2016年增加了55万吨;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比例为85%,比2016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中央储备棉轮出有效增加了棉花市场供应。2016—2019年中央储备棉实际轮出量分别为267.1万吨、322.5万吨、249.6万吨和99.6万吨;2020年计划轮出量50万吨,截至9月24日,已经成交48.8万吨。此外,受国内外棉花价差及进口利润提振,棉花进口保持增长势头,有效补充了国内市场供应,满足了部分用棉企业需求。2019年我国进口棉花185万吨,比上年增加29万吨,比2016年增加95万吨。
从供应端看,2019/2020年度我国棉花市场运行稳定,保证了不同类型企业用棉需求。
2019/2020年度棉花价格下行主要由需求不足引致。我国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美国是*的出口市场,棉纺产品出口萎缩反过来向产业上游传导,导致棉花消费需求下降。年度内,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反复,对棉纺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美国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364.52亿美元,同比下降10.16%。受到疫情和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2020年1—7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21.33亿美元,同比减少42.8%。从我国海关统计数据看,2020年1—6月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额106.1亿美元,同比减少30.07%。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蔓延,世界主要国家经济负增长,受收入下降影响,棉纺消费需求明显萎缩。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1—8月我国服装累计出口额826.09亿美元,同比下降12.9%。如果剔除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出口增加的部分,棉纺产品出口减幅可能更大。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6936亿元,同比均下降15%,其中8月零售额967亿元,同比增长4.2%。从单月看,棉纺产品内需外销正逐步回归常态。目前全球疫情形势及中美经贸关系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后期棉纺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预计,2019/2020年度我国棉花消费量735万吨,同比减少95万吨,减幅11.4%。
2020/2021年度展望
9月中下旬,新季棉花已经开始收获上市,机采棉(籽棉,衣分40%左右)开秤价5.5元/公斤以上,手摘棉开秤价6.2元/公斤以上,并有上涨趋势,籽棉开秤价整体比去年上涨0.5—1元/公斤,棉价连续两年下跌之后有所反弹。新年度棉花行情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疫情发展情况和中美关系走向的影响将最为突出。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疫情发展常态化,消费*迷的时候已经过去,2020/2021年度棉花消费将从低位回升,但短期内棉纺产品内需外销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加之全球棉花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内外棉价回升空间有限。
美国是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出口份额有所下降。201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额占总额的16.6%,比前一年下降1.1个百分点,美国部分进口需求转向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国家。
今年新疆棉花整体长势好于去年,丰产预期较强;内地受种植面积下降影响,棉花产量有所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503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全国棉花产量585万吨,同比减少4万吨,棉花产量变化不大。2020/2021年度中央储备棉轮出及进口情况尚为变数,但整体上棉花市场供应端相对稳定。
2020/2021年度棉花市场行情波动更多依赖于需求侧变化。后期棉纺市场外循环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支持外贸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强内循环,或将是突破目前困局的方向所在。 (作者单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20年棉花期货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棉花期货行情、370024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