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红黄蓝股票」安徽建工股票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肖鴻月
真有机构抄底了“红黄蓝”?时隔数月,谜底终于揭开,而答案或许出乎你我的意料。
3月16日,纽交所上市公司红黄蓝(RYB)发布了*财报,该公司的营业数据也随之曝光。2017年第四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3906.1万美元、同比增长20.44%,盈利19.9万美元、同比增长113.98%;放眼2017全年,红黄蓝的全年营收为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76%,盈利711.5万美元、同比增长9.38%。
讲真,这份成绩单并不算难看,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更在意的是,同步公布的另一项数据——红黄蓝投资者的持股变动情况,它才真正揭示了市场对这家曾经曝出丑闻公司的态度。
从初步统计的结果来看,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于红黄蓝的态度仍然比较暧昧。记者暂且可以把它们分为三派,分别是“I don’t care”的抄底派、“及时撤退”的清仓派、以及“敌不动我不动”的隔岸观火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有数据均来自BBG(彭博)金融终端。下面,就是见证真相的时刻。
别不信,真有抄底的
曾几何时,“抄底红黄蓝是一件可耻的事吗?”这个话题在圈子里讨论热度颇高。彼时,不少业内人士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可能吧,谁会这个时候去买这家公司”。
然而,打脸总是来得这么快,来自BBG的*数据显示,还真有机构采取了这种“令人窒息”的操作。
红黄蓝登录美国纽交所的时间是2017年9月,也就是2017年第三季度;丑闻曝出的时间是2个月之后,也就是2017年11月。由此可以推断,如果在第四季度末还在对其继续加仓的机构,基本上就是奔着“抄底”去的,而它们买的力度也是毫不手软。
根据BBG数据,2017四季度,净买入红黄蓝的机构投资者共有18家,合计买入130.5万股。
有业内人士称,增持最多、持股总量目前也居榜首的12 West Capital是一家来自纽约的独立经纪商,且增持进入前十的有多家也是经济商,这波操作有点令人看不明白。不过,记者在这些“抄底”的公司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SHANDA ASSET MGMT HLDGS LTD。
这是谁?业内也是颇有名气的盛大资产管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资管)。没错,就是那个以游戏起家、现在已经“不做实业”了的盛大,盛大资管则是该集团旗下主要的资产管理平台之一,曾经因为抄底全球*的P2P平台Lending Club名噪一时。这次,他们也没有放弃这个抄底的机会。
相比之下,“跑路”的更多
虽然有不少机构抄底了红黄蓝,但最真实客观的数据显示,减持乃至清仓的投资者还是大多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BBG数据发现,共有47家机构投资者减持了红黄蓝,其中有42家采取了清仓的操作,态度很是坚决。这里就选取减持数量在5万股(含)以上的机构,让大家一目了然:
可以看出,除了施罗德国际商人银行还保留了约1.6万股外,其余机构都是直接清仓。这些机构里面,我们也发现了两个非常熟悉的名字,HILLHOUSE CAPITAL MAN*EMENT LTD(高瓴资本)、GREENWOODS ASSET MAN*EMENT LTD(景林资产)。
先来说说高瓴资本。此前,红黄蓝刚刚曝出丑闻时,曾有一名财经大V称高瓴资本趁机抄底,该公司也迅速回应称,“(红黄蓝)是IPO买进的,不是新进的,言论属于误导”。等到了2017年底,高瓴资本果断出手,将IPO买进的43万股红黄蓝股票全数卖出。
除此之外,另一家在国内颇为有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景林资产,也出现在了清仓红黄蓝的名单上。其*公布的财报也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公司将持有的20.2万股红黄蓝股票一举卖光。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第四季度,红黄蓝上市初期的前十大股东已经全部换人,一个都不剩。不过,新十大股东的总持股量直接从老十大的389.12万股骤降至155.62万股、下滑幅度超过60%。
其中的老十大股东是不是都有点眼熟?恩,几乎都是前面清仓式“跑路”的。
“敌不动我不动”,观望比较重要
当然,除了前面两种情况,还有一类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则要平缓得多。它们既没有趁机“抄底”,也没有减仓,而是一动不动、直接躺下。对于这类机构,记者实在是看不懂。不过好在,它们的数量算不上多,全部算下来也就一两家。截至*交易日,还有一些机构没有公布持仓情况,这里就不再赘述。
(“红黄蓝”近期股价一览)
最后说点题外话。
之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很多公募行业人士讨论过,在丑闻曝出后,抄底红黄蓝是一件可耻的事吗?资本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
当时我们得到的答案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表示,投资没有道德不道德,只有合规不合规,还是要把定价权交给市场;现在看来,前面提及那部分成功抄底的机构,或许就是这么想的。而另一部分人则明确表示,有道德风险的公司*不纳入考虑,并且一定要远离,这或许正是危机爆发后那些清仓的公司心中所想。
就像一位QDII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的,自己不知道也不太理解都是什么人在买红黄蓝,就像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买A股某视频网站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样。“不可理喻,我个人也不感兴趣,不会去看的。”
不论怎么说,虽然红黄蓝的业绩仍有增长,但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们已经用脚投票,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所谓资本市场的道德底线,或许就投射在他们今天所做的这个选择中。
5月19日安徽建工(600502)涨6.05%,收盘报7.01元,换手率15.73%,成交量270.8万手,成交额18.39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5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68.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903.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198.3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6141.9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8.91万,融券余额减少。
重仓安徽建工的前十大基金请见下表: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24。
根据2022Q1季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13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华宝动力组合。华宝动力组合目前规模为10.49亿元,*净值2.8463(5月18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68%,近一年上涨21.74%。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刘自强。
华宝动力组合的前十大重仓股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原标题:两度熔断!红黄蓝3分钟蒸发17亿,国务院发令:严管民办学前教育过度逐利,A股港股教育板块7200亿市值承压
中概教育板块全线暴跌!红黄蓝盘中暴跌近60%,碧桂园旗下学前教育股博实乐跌幅扩大至29%!红黄蓝*回应称,目前还没办法给出评论,内部还在紧急开会研究。
美股开盘不足3分钟,红黄蓝跌幅扩大50%,市值蒸发约2.5亿美元(约17亿人民币)。随后半个小时内,红黄蓝两次触发熔断,*跌幅约60%。
从A股市场来看,不少公司都涉足学前教育机构,如威创股份、秀强股份、电光科技、昂立教育、群兴玩具等。多家公司紧急回应,威创股份董秘兼副总经理李亦争表示,“这个事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内部也在研究中。”群兴玩具回应称,公司目前所受影响不大。
今日开盘后受影响的不仅仅只有幼儿教育板块,整个教育板块都可能受到影响。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A股和港股教育板块市值累计约7200亿元。
15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明确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民办园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在资本市场方面,为了遏制民办园过度逐利的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条举措进行规范,在《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国家重点要求:
1、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已违规的,由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清理整治完成前不得进行增资扩股。
2、参与并购、加盟、连锁经营的营利性幼儿园,应将与相关利益企业签订的协议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当地教育部门应对相关利益企业和幼儿园的资质、办园方向、课程资源、数量规模及管理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核,实施加盟、连锁行为的营利性幼儿园原则上应取得省级示范园资质。
3、幼儿园控制主体或品牌加盟主体变更,须经所在区县教育部门审批,举办者变更须按规定办理核准登记手续,按法定程序履行资产交割。所属幼儿园出现安全、经营、管理、质量、财务、资产等方面问题时,举办者、实际控制人、负责幼儿园经营的管理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
4、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5、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据*新闻消息,红黄蓝CFO魏萍表示,目前还没办法给出评论,内部还在紧急开会研究。但她同时表态,对于这一新政\"毫无疑问支持\"。
中概教育板块暴跌,红黄蓝盘中暴跌近60%
15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明确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民办园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受此影响,在美上市的红黄蓝(RYB.N)率先受到冲击,股价盘前大跌逾10%,随后跌幅继续扩大至约25%。
美股开盘后,红黄蓝教育大跌35%,随后跌幅扩大至52.97%,触发熔断停牌。
短暂停牌后,红黄蓝复牌继续下跌,跌幅扩大58%。
随后,红黄蓝再度触发熔断,跌49.25%。
截至15日23点,红黄蓝两次触发熔断。
此后,红黄蓝再度恢复交易,跌幅约50%,市值蒸发约2.5亿美元。
红黄蓝*数据显示,前四大股东持股69.3%。
不止红黄蓝,截至券商中国发稿,碧桂园旗下学前教育股博实乐跌幅扩大至29%,创历史新低,市值蒸发4.5亿美元。朴新教育跌幅近13%。
多家A股公司涉及幼儿教育,公司紧急回应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美股中概股市场,A股、港股教育板块今日也将承压。
近年来,学前教育行业发展迅速,亦是众多资金追捧的热门产业。从A股市场来看,不少公司都涉足学前教育机构,如威创股份、秀强股份、电光科技、昂立教育、群兴玩具等。
威创股份:加盟服务幼儿园5200家
半年报数据显示,威创股份旗下的幼教品牌共管理和服务接近5200家幼儿园,从市场占有率上来说,公司是目前幼教行业内服务幼儿园数量最多的公司。威创股份表示,公司于2017下半年收购的两个幼教品牌——可儿教育和鼎奇教育运营情况良好。
据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威创股份董秘兼副总经理李亦争表示,“这个事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内部也在研究中,在我们了解清楚之前不方便对外发布观点。”
群兴玩具:设立并购基金用于收购40-50家直营幼儿园
群星玩具今年7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天润资本、魔法星球共同签署了相关协议,三方共同参与设立群兴彩虹蜗牛幼儿园并购基金,基金规模2亿元,用于收购40-50家直营幼儿园。
据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群兴玩具证券部相关人士向表示,设立(该基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公司玩具主业相关的行业中寻找投资转型的方向和机遇,但目前公司没有在这个行业(幼教)投入太多资源和精力,该基金目前也没有太多落地的项目,公司目前所受影响不大。
昂立教育:已参与组建3个教育产业并购资金
昂立教育2018年半年报显示,在幼儿教育领域,公司主要以上海新南洋昂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充分整合原有“世纪昂立幼儿园”师资及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昂立教育旗下幼儿培训课程,以直营幼儿园和托育早教中心为主营业务,积极寻求并购资源,旨在打造国内*的幼儿教育品牌。公司已参与组建3个教育产业并购资金。
电光科技:布局中高端幼儿园
2017年3月份,电光科技发布公告称,以自有资金9000万元购买义乌市启育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进而受让义乌欧景国际幼儿园100%的权益。电光科技表示,未来将继续收购区域中高端直营幼儿园。
秀强股份:教育产业毛利率60%
和威创股份不同的是,秀强股份主要是自营幼儿园。秀强股份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正是通过收购两家公司循序切入幼教市场。2018年半年报显示,秀强股份直接运营管理的早教中心及幼儿园近100所,在园幼儿近15000名。
和晶科技
和晶科技半年报显示,公司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荆州慧和将在战略、资本、管理等多方面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荆州慧和系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团队管理的深圳国调招商并购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设立的投资主体。招商资本系招商局集团的全资二级子公司,专门从事另类投资与资产管理,是招商局集团投资业务的管理与发展平台;国调招商系专注于并购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教育相关产业包括幼儿教育、互联网教育、职业教育等是其重点布局的行业板块之一,在此领域拥有较丰富的项目储备和运作资源。
阳光城:地产+幼儿园模式
阳光城是主业为房地产开发的多元化综合集团,是房地产企业进军教育的代表。教育业务已经覆盖幼教、K12教育、国际教育、高等教育。特殊的是,阳光城集团的大股东福建阳光集团是一家民办教育集团,拥有多年的教育经验。
时代出版:集中高端幼儿园投资与管理运营
时代出版是国有控股文化出版企业,主营业务是教材教辅和一般性图书出版,依托幼儿教育图书领域的优势发力幼教,在内容、衍生和幼儿园等领域进入幼教产业。
A股港股教育板块7200亿市值承压
市场人士分析,今日开盘后受影响的不仅仅只有幼儿教育板块,整个教育板块都将承压。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A股市场成人教育板块共有34只股票,在线教育板块共有59只股票,两者市值累计达6274.49亿元。
此外,政策影响定将波及港股教育板块。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教控股、成实外教育、枫叶教育、宇华教育、希望教育等23只,累计市值达973.86亿元。若A股和港股教育板块市值累加,约7200亿元。
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控学费控融资
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民众的烦心事之一,其中有一些民办园过度逐利。
《意见》指出,民办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园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非营利性民办园(包括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具体办法由省级政府制定。营利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由幼儿园自主决定。地方政府依法加强对民办园收费的价格监管,坚决抑制过高收费。
同时要求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民办园分类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分类管理政策。现有民办园根据举办者申请,限期归口进行非营利性民办园或营利性民办园分类登记。在此期间,县级以上教育、民政、市场监管部门做好衔接等工作,确保分类登记平稳实施、有序进行。
在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方面,《意见》指出民办园应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收取的费用应主要用于幼儿保教活动、改善办园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每年依规向当地教育、民政或市场监管部门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已违规的,由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清理整治完成前不得进行增资扩股。参与并购、加盟、连锁经营的营利性幼儿园,应将与相关利益企业签订的协议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当地教育部门应对相关利益企业和幼儿园的资质、办园方向、课程资源、数量规模及管理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核,实施加盟、连锁行为的营利性幼儿园原则上应取得省级示范园资质。幼儿园控制主体或品牌加盟主体变更,须经所在区县教育部门审批,举办者变更须按规定办理核准登记手续,按法定程序履行资产交割。所属幼儿园出现安全、经营、管理、质量、财务、资产等方面问题时,举办者、实际控制人、负责幼儿园经营的管理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对于无证办园,要稳妥做好排查、分类、扶持和治理工作。加大整改扶持力度,通过整改扶持规范一批无证园,达到基本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卫生等办园基本要求的,地方政府要坚决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2020年年底前,各地要稳妥完成无证园治理工作。
2020年公办园达50%,降低高收费民办园比例
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也是导致“入园难”的关键。
《意见》要求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大力发展公办园,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在政策扶持方面,一是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公办园,在为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对于军队停办的幼儿园,要移交地方政府接收,实行属地化管理,确保学前教育资源不流失。
二是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健全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做好配套幼儿园规划、土地出让、园舍设计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2019年年底前整改到位。老城(棚户区)改造、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应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予以建设,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
四是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到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拨款水平;因地制宜制定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村集体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政策;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过去几年,幼儿园“虐童”事件、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每次极端案例的出现都会造成社会负面舆论,《意见》要求强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意见》明确要严格依标配备教职工。各地要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民办园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各类幼儿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同时,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有条件的地方可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规定,可将公办园中保育员、安保、厨师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所需资金从地方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民办园要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并办好学前教育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保育员。根据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目标,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划,扩大本专科层次培养规模及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学历的幼儿园教师。2018年启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国家认证工作,建立培养质量保障制度。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出台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严格教师队伍管理。认真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标准,坚持公开招聘制度,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切实把好幼儿园园长、教师入口关。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幼儿园从教须经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
严格掌握幼儿园审批条件
幼儿园的审批将越来越难。按照《意见》,将严格幼儿园准入管理,各地依据国家基本标准调整完善幼儿园设置标准,严格掌握审批条件,加强对教职工资质与配备标准、办园条件等方面的审核。幼儿园审批严格执行“先证后照”制度,由县级教育部门依法进行前置审批,取得办园许可证后,到相关部门办理法人登记。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事业单位登记。强化对幼儿园教职工资质和配备、收费行为、安全防护、卫生保健、保教质量、经费使用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动态监管,完善年检制度,健全家长志愿者驻园值守制度,充分发挥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作用,推动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重大事项决策和日常管理。
强化安全监管。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落实园长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强化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并通过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方式提高幼儿感知、体悟、躲避危险和伤害的能力。对存在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等行为的幼儿园,及时进行整改、追究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吊销办园许可证,有关责任人终身不得办学和执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针对学前教育新规,红黄蓝副总裁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红黄蓝教育会坚决支持《意见》的颁布实施,目前红黄蓝没有退市想法,早已暂停加盟。
对于近期股价出现暴跌的情况,张帆称,红黄蓝的经营及指标都在理性和平稳的空间之内,“资本市场有它的经济属性在里面,我觉得大家应该理性客观地去看待波动,”
此前,红黄蓝回应称,公司管理层已经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意见规定将做出策略性调整。短期股价可能会有一定波动,接下来是否撤出幼儿园上市资本,要等待政策进一步安排。
11月15日晚,新华社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以及金融监管部门要对民办园并购、融资上市等行为进行规范监管。
消息一出,在美国上市的红黄蓝教育应声下跌。下跌超50%。*股价信息显示,红黄蓝目前股价7.95美元/股,市值仅剩2.32亿美元。
2017年9月,红黄蓝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8.5美元/股,目前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