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药业股票股吧(创世纪股吧)

2022-06-17 15:25:57 股票 xialuotejs

红日药业股票股吧



本文目录



(1)红日药业股票股吧

经济观察网 余诗琪/文 10月13日,红日药业(300026.SZ)公告称其第三大股东天津大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通集团”)在10月11日、10月12日因合同纠纷被法院冻结其持有部分股份。这已经是今年年内大通集团第4次被冻结股份,加上此前累计冻结的股份,大通集团持有的2.04亿股已全部被冻结,占到总股本的6.8056%。

红日药业跟大通集团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事实上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通集团都是红日药业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其21.19%的股权。据媒体报道,红日药业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短缺而引入大通集团,后者入股的条件之一便是控股红日药业。

直到2018年6月,大通集团才发布声明称放弃红日药业控股股东的地位,认可公司创始人姚小青作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半年之后,大通集团将旗下11.45%的股权以13.20亿元总对价转让给了成都市国资委旗下公司兴城集团。至此大通集团变为第三大股东,之后还多次减持。

红日药业在公告中表示,大通集团所持股份被冻结不会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是让不少投资者有些疑虑,尤其是红日药业近几年情况也算不上好。在这个节点,核心股东还出现了问题。

2016年以后,红日药业的营收规模从38.67亿元增长至64.88亿元,但净利润却不增反降,2018年降至*,仅有2.11亿元。之后虽有一定恢复,但直到2020年也只有5.73亿元,仍然低于2016年的6.59亿元。这家公司可以说掉进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它的主业有很大关系。红日药业的营收主要由三块构成,分别是中药配方颗粒、成品药和医疗器械。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是它的第一大业务,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和绝大部分利润。该业务经营主体主要为康仁堂药业,2017-2019年,康仁堂的净利润占整体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90%、97%、91%。

但就是这块业务,这几年一直增收不增利。2017年至2020年,该业务的营收从12.72亿元涨到29.91亿元,净利润则由5.15亿元逐年降到了4.06亿元。四年时间里,营收翻了一倍多,净利润反而下降了21.16%。

对于该业务现状,红日药业并未对外有太多解释,而且还在不断下重注。2015年3月,它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了9.5亿元,用于中药产品自动化生产基地项目。当时预计该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收入约24.9亿元,税后净利润约4.01亿元。上述项目于2018年6月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截止2020年上半年末,累计实现效益却为-972万元。

今年6月,红日药业继续在济南市开工新的中药配方颗粒制造基地,对外声称计划投资7.5亿元。前一个生产基地还未达到预期,新的基地又开始了。

更麻烦的是,政策环境在向着不利于红日药业的方向变化。2020年前,中药配方颗粒国内只有6家企业获批试点生产,红日药业就是其中之一,这6家企业垄断了80%中药配方颗粒市场。

但在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等四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结束了长达20年的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工作,今后所有中药企业都可以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实行备案制,不再需要申请批准。

相当于原有“垄断”的状态不再了,竞争对手们也步步紧逼。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至少有60家企业获得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格,开始布局相关品种。红日药业的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几十倍,价格战成了大概率事件,它甚至想保持“增收不增利”都要难得多。

原本的第二大业务成品药也在萎缩,营收从2019年的10.61亿元降低至8.42亿元。其根源在于贡献了该板块八成收入的核心品种——血必净在2019年以降价近五成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营收不断下滑。

而且即使在2020年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并推荐纳入抗疫中医药的“三药三方”的情况下,也并没止住颓势。该品种在2020年的销售收入只有5.04亿元,较2018年接近腰斩。

过去几年,医疗器械业务是扛收入的重要板块。去年营收21.51亿元,较2019年6.55亿元,同比大增228.31%,直接成为第二大营收来源。

这块业务的爆发是抓住了海外疫情的突发需求,业绩增长主力是子公司超思医疗,其核心产品脉搏血氧仪是新冠肺炎疫情时重要的监测产品。这家公司去年年净利润2.04亿元,占总利润的三成多。

但在疫情前,该业务表现并不好。财报显示,由于净利润实现情况低于收购时的预期值,红日药业从2017年到2019年每年都计提了亿元规模的商誉减值准备。疫情之后,该业务是否能持续增长,还是要打个问号。

目前,红日药业并没有太新的规划落地。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各个都挑战重重,如何“破局”,经观大健康将持续关注。


(2)创世纪股吧

深交所2020年12月23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创世纪因属于日涨幅达到15%的前5只证券而登上龙虎榜。创世纪当日报收10.28元,涨跌幅为18.03%,换手率8.92%,振幅12.97%,成交额11.58亿元。

12月23日席位详情如下: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4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二、买四、买五、卖三,合计净买入1.16亿元,占龙虎榜净买额的70.45%。

今日龙虎榜单上出现了深股通的身影,占据了买一、卖二的位置,净买入8290.43万元,占当日成交总额的7.16%。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红日药业股票股吧新消息

上个月,华润三九以29.02亿元溢价27.04%“入主”昆药集团,促成今年上半年A股中医药行情启动后,中医药行业*的一笔并购交易。

与华润三九的并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去年年末以来,中医药另一龙头企业红日药业接连在山东、甘肃等重点药材产地布局大规模生产基地。如今,这些基地部分已经竣工,一旦投产,规模化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一边是资本并购,一边是产业的扩张,一系列持续的商业动作,印证着中医药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同时也释放着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全新信号。

并购or扩张,中医药行业势头正劲

资本市场,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扩张,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收缩。

今年上半年,在A股“万马齐喑”的大环境下,中医药股却走出独立的行情,属于最飘红板块。此次,华润三九溢价收购昆药和今年上半年另一中医药企业巨头红日药业在各地强势布局,无疑都是中医药势头猛、后劲可期的强有力表现。

在疫情袭击之下,中医药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肯定。在*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突出了中医药治疗,就诊疗各阶段提出了相应中医药诊疗方案。这点在“北京方案”、“天津方案”以及“上海方案”等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新冠治疗方案之中得到落实。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园疫情防控中使用新冠预防方,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制定身体调理方案;长春中医药大学推出了方舱医院特色疗法,尽早进行***中药汤剂全覆盖,尽早进行身体康复训练指导等等。而在近期上海疫情应对中,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相继制定两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中医康复方案》,同时不断健全中医康复服务网络。目前,上海市区两级共有20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了新冠肺炎中医康复门诊,其中6家医院开通了新冠康复互联网诊疗服务专栏。这无疑是对中医药价值的高度认可。

当然,让中医药崛起的重要原因,还来自众多顶层设计。当前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 ,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之下,以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等为代表的中医药龙头企业争相发力,中医药的商业空间逐渐扩大。数据显示,2016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已从640亿元增长至7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以上。到2023年,中医药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2367.7亿元。在政策、需求双重利好之下,构建技术壁垒、快速占领市场成为各大中医药企业竞逐的重点。

“井喷”的市场之下,到底谁才能突围,成为*?


注重品质才能打出“漂亮仗”

虽然有政策红利加持,但并不是乘上政策这股“东风”的企业都能“起飞”,优胜劣汰的法则同样适用与中医药企业竞争发展,未来能在市场上迎来大发展的,一定是注重药品“品质”的企业。

以中药配方颗粒板块为例,随着试点工作的结束,中药配方颗粒必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药配方颗粒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市场扩容将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多家企业进军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入局者众多,拼的就是各家的真本事——品质。事实上,国家为规范行业市场,已制定了200个国标。门槛的加剧提升,也意味着,未来劣品将无法生存。这对于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众多数据和经验的龙头企业而言,无疑是参与行业竞争的一大优势,也是与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的机会,具有先发优势的“老六家”将展示出更坚固的“护城之力”。

“老六家”之一的红日药业在品质的把控上,可以称得上是业界的楷模。通过现代化的制药技术,红日药业对传统中药材进行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制成的颗粒形状的剂型,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应用到现代化的炮制过程、制剂过程中,将以前老师傅的主观判断,变成可以在产业化中实现的客观标准。同时,还建立了全国*的中药材红外指纹图谱库,库存达到10万张以上,在确保药品全程质量可控的基础上,实现了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物质基础和临床疗效”的一致性。据了解,红日药业目前协作共建超百余个药源基地,建立了全流程的溯源系统,努力向广大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中药配方颗粒。

另一“老六家”广东一方在中药配方颗粒品质把关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从提取、浓缩、喷雾干燥环节均采用自动化控制,使得每一味药材都能按照科学恒定的生产工艺操作,确保了同一产品不同批次的稳定生产。同时对中药原材料、半成品及中药配方颗粒成品等进行严格品质把控,保证整体药品质量的均一稳定。

总体来说,“老六家”在提取工艺和药效利用率方面,都表现出稳定的高质量水平。注重品种把控,也让“老六家”占尽优势。据分析机构数据统计,目前,“老六家”在配方颗粒市场市占率合计超过90%,市场地位相当稳固。

而未来,在中医药市场竞争过程中,依靠“品质”占领市场的法则,也将愈加凸显,其他“非老六家”企业能否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品质关一定是绕不过去的关键一环。


(4)红日药业股票股吧怎么样

格隆汇3月30日丨红日药业(300026.SZ)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2021年度营业收入76.71亿元,同比增长18.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19.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33.92%;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004,154,83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本文源自格隆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