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信达基金」千禾味业股票》,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6月22日,中国信达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信托保障基金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中国信达将作为首家AMC正式参与信托风险资产,也意味着,继个贷不良批转后,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再迎来一个崭新的万亿规模的战场。
中国信达董事长张子艾、总裁张卫东、副总裁赵立民、副总裁李洪江、总监彭朗辉,信托保障基金公司董事长肖璞、总裁白伟群、副总裁张利、副总裁李勇锋、总裁助理刘江、首席投资官钱晓强等出席签约仪式。
2021年5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推进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处置风险资产的通知》,明确支持信托保障基金、AMC等专业机构与信托公司合作处置后者固有不良资产和信托风险资产。这意味着,AMC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处置目前至少7000亿的信托业的风险资产,同时,信托公司风险资产转让时必须打折,损失或由投资人与信托公司共担。
6月22日,中国信达与信托保障基金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对银保监办发〔2021〕55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落实。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信托业风险资产处置、信托公司风险化解、金融服务及其他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推动信托业风险资产处置生态圈建设,共同助力化解信托业风险。双方将进一步建立多层次沟通渠道,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合作关系不断优化,开启全面深入合作新篇章。
AMC开启新的万亿市场
2020年是信托行业风险事件暴露最多的一年,先后有4家信托公司被监管层托管(管控)或暂停业务,另外,出现信托计划逾期的信托公司也明显增多。
在信托业协会最后一次公布的信托风险资产数据中,截至2020年3月末,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660.56亿元,增幅达11.45%;行业资产风险率为3.02%,创历史新高。
从已经公布2020年年报的62家信托公司自营资产数据来看,按信用风险五级分类结果披露的信用风险资产规模总计6983.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35.25亿元,增幅为15.46%。其中,不良资产规模为477.35亿元,同比增长157.38亿元,增幅达49.18%。
不良率排名前五的信托公司分别为,安信信托、民生信托、华宸信托、中粮信托、国民信托。
“以往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方式包括用自有资金先垫付、发行新的信托计划对接之前的风险项目、寻找资产管理公司接盘、走司法途径,处置还款来源。”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表示,此次下发的通知允许信托公司通过风险资产转让、委托专业机构处置资产、反委托收购等方式处置风险资产,使得信托公司对风险资产的处置更加灵活及市场化。
4大主要转让方式+多模式配合
信托公司转让风险资产的方式有哪些?银保监的通知内容显示:
1、可向专业机构直接转让资产,信托公司卖断信托业风险资产后,由专业机构独立处置或与信托公司合作处置。
2、可以向特殊目的载体转让资产。信托公司向信托保障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卖断信托业风险资产,整合各类机构在资金实力、专业人才、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共同推进风险资产处置。
3、信托公司委托专业机构提供风险资产管理和处置相关服务,如债权日常管理、债务追偿、债务重组等,充分利用专业机构优势,在资产出险早期开展风险处置,以提高处置效率,实现风险处置关口前移。
4、信托保障基金公司还可反委托收购。信托保障基金公司收购信托业风险资产,并委托信托公司代为管理和处置,以缓解信托公司流动性压力,助力其风险资产化解。
“鼓励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探索其他处置模式,通过多种手段降低行业风险水平,如专业机构批量买断信托业风险资产包,并通过批量转让、证券化、财务重组或管理重组等方式进行后续处置。”通知还称。
AMC经验不足 初期以委托收购模式为主
信达资产首席不良资产研究员王洋认为,信托保障基金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按照市场化原则,预防、化解和处置信托业风险,其对信托行业较为了解。通知下发后,初期或以信托保障基金公司反委托收购的模式居多。
一位信托公司的人士指出,信托保障基金的优势是对信托公司比较了解,这些年与多数信托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但其在人力、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方面则较为有限,尤其是面对市场化处置的竞争经验不足。所以反委托收购是一种对双方都比较好的处置方法。
王洋亦认为,信托保障基金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定价以及处置经验方面需要加强。另外,对于AMC而言,尽管拥有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但信托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与银行业的可能有所不同。
曾刚也表示,信托行业资产的属性、风险资产的性质和商业银行不尽相同,处置信托行业不良资产给AMC带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需要AMC积极去探索和加强一些符合信托行业的风险处置模式和能力。
机会还是鸡肋?
火栗网创始人邵平认为,信托风险资产对于AMC来说也有鸡肋的一面:
首先是信托转让风险资产的折扣力度。AMC收购银行不良,特别是对公不良的流程及估值已轻车熟路,价格(折扣水平)趋于市场平衡,银行不良资产的折扣使得不良资产的处置链条还有利可图。而信托公司毕竟规模有限,折扣大了损失不起、兑付压力大,折扣小了处置机构盈利空间有限,甚至费力不讨好。
其次,信托风险资产单个项目普遍规模很大,尤其是地产公司的信托,大几亿、数十亿,比较常见。AMC承接的门槛比较高,对资金、对团队的要求很高,接手处置后往往也要走重整、重组之路,单个项目的周期也不好估计。
再次,信托风险项目背后往往有复杂的地方关系与债务结构,民营成分高的信托项目还可能存在复杂的利益链条,从投放到处置都可能不是简单的市场业务逻辑。AMC能否趟得动这些项目的“浑水”?
信托风险资产估值是难点
虽然整体监管框架已经形成,但如何进行合理价值评估、明确责任赔偿界限依旧是未解难题。
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认为,在市场化风险处置过程中,首先信托公司面临着对转让资产进行合理价值评估的难题;其次,风险损失承担以及赔偿责任的明确也是风险处置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在构建风险资产市场化处置机制方面,监管还应鼓励探索更多公开化风险处置方式,提高处置效率和透明度,引入更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增强市场交易活跃度,以更好地促进市场化处置机制的形成。
“未来资金信托产品实现净值化转型后,资产的估值将更加合理、规范,这将对风险资产的市场化处置提供有利条件,当前应加快推动资金信托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同时建议,信托业应尽快出台资金信托产品的估值指引,信托公司也应加强资金信托产品估值方面的研究。”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谢运博表示。
2022-02-24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寇星对千禾味业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定增彰显大股东信心,股权激励护航长期增长》,本报告对千禾味业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20.6元。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该研报作者对此股的盈利预测准确度为42.61%,对该股盈利预测较准的分析师团队为西南证券的朱会振。
千禾味业(603027)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限制性股权激励草案,拟向核心员工合计授予0.575%的股权,*授予价格为9.79元。
公司发布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5-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发行对象为实控人和董事长伍超群先生。
分析判断: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管理层,提振内部积极性
公司股权激励业绩考核年度为22-24年,解锁目标以21年为业绩基数,分别为22年收入增速不低于18%或净利润增速不低于50%;23年收入增速不低于38%或净利润增速不低于90%;24年收入增速不低于60%或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30%。简单核算后,对应公司22-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不低于18%/17%/16%,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50%/27%/21%,以股权激励目标算,公司2024年收入规模有望超过30亿元,净利润规模有望超过4.6亿元,进一步强化千禾在调味品行业的竞争力和规模优势。公司预计将通过在调味品赛道中差异化布局,持续探索零添加赛道机遇,以酱油为核心,加码食醋和料酒业务,推进多元化布局,渠道端零售、餐饮和电商等多点发力,多力并举提升市场覆盖率,确保股权激励目标顺利完成。
公司此次限制性股权激励*授予价格9.79元,较*收盘价19.66元折价50%,价格吸引力强,叠加业绩解锁目标相对合理,预计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参与积极性高。从覆盖面来看,此次股权激励合计授予员工73人,涵盖公司董事、*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有望进一步提升核心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董事长全额参与定增,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公司此次发行对象为董事长伍超群先生,发行额度在5-8亿元之间,将由董事长全额认购,定增费用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此次定增董事长全额认购,将进一步提升董事长持股比例,强化其对公司的掌控力,彰显董事长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公司定增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年产50万吨酿造酱油、10万吨料酒产能,定增募资提升公司资金储备,借助公司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有望加速产能顺利建设。公司新增产能建设完成后,酱油和料酒产能将实现翻倍,将有效保障公司规模扩张,为公司在行业内持续扩张发展保驾护航。
行业持续改善,静待千禾竞争优势兑现
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商超人流恢复和社区团购等渠道影响减弱,叠加全行业提价,行业经营有望持续改善,盈利水平回升,虽然行业整体经营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我们长期仍看好调味品行业稳中有升,持续扩容。千禾在行业中具备差异化优势,此次股权激励和定增对于提振内外部信心,加码产能布局有较为直接的效用,我们看好伴随行业回暖,千禾差异化优势持续兑现。
投资建议
参考股权激励目标,我们下调公司21-23年营收19.64/24.60/30.54亿元的预测至19.64/23.60/27.94亿元,调整21-23年EPS0.26/0.38/0.51元的预测至0.26/0.39/0.50元,对应2022年02月23日19.6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76/50/39倍。因公司股权激励提振信心,我们判断公司业绩将稳步提升,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成本上涨、食品安全、行业竞争加剧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4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9.37。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千禾味业(603027)好公司评级为4星,好价格评级为2.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经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设立上海分公司,已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分公司名称: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办公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芳甸路1155号1107-1108室
电话总机:021-20519000
传真:021-58811601
邮 编:201204
本公司深圳总部、北京分公司的办公地址和联系方式保持不变。投资者可登录本公司网站http://www.fscinda.com/或拨打本公司客户服务电话400-8888-118(免长途话费)或者0755-83160160垂询相关事宜。
特此公告。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二一年十月十三日
2021年12月1日科思科技(688788)发布公告称:朴树资本、国源信达于2021年11月22日调研我司。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问:同行业部分企业三季度业绩出现波动,存在产品交付不及预期的情况.公司目前有没有出现延迟交付的情况?
答:目前公司产品交付正常,公司会依据现有销售订单、备产协议以及预计订单情况预估生产产品数量,进行备货并组织生产,以适应产品交期急、交付集中的特点。
问:今年8月在采购信息网上发布的倡议书提出加快推动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公司有没有感受到相应的变化?
答:倡议书提出“大力推进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公司目前已经中标的产品属于竞争择优的方式成为合格供应商,招投标时有确定的指导价。
问:公司今年三季报业绩保持很好的增速,全年能否延续这样的增幅?展望2022年的业绩情况?
答:公司在今年初做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给出了未来三年的目标。其中2021年公司层面的考核目标为2021年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相较于2020年增长不低于30%,从截至三季度的营收水平来看,公司是有一定底气的。
问:公司应收账款高的原因?
答: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相对较大,主要是由客户产品采购模式决定的,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营业收入的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也相应增长。公司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坏账准备。公司主要客户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客户质量较高,主要客户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风险较低。
问:公司产品是否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答:跟据相关规定,公司特定产品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公司已办理免征增值税的备案。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属于国家支持特定企业或特定行业发展的长期性政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均具有可持续性。
问:公司未来的研发投入和研发队伍建设的战略?
答:公司非常注重技术创新,每年都是大比例投入研发费用,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开拓更多的项目产品。根据研发产品和方向的不同,公司组建了第一研发中心和无线产品部两个研发团队。其中,第一研发中心主要负责信息处理类、计算机类、火控类等领域产品的基础平台研发、研制、预研、项目管理;为研发项目提供软硬件基础平台设计支撑、结构设计支撑、工艺设计支撑、PCB设计支撑、标准化技术支撑等工作。无线产品部主要负责便携式无线指挥终端、无线自组网等无线通信领域产品的研制和项目管理工作。无线通信领域是公司未来重点布局的领域,所以这几年无线通信团队发展非常迅速。
问:公司的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是为自己的产品适配还是会为下游客户的终端产品适配?
答:目前公司研发的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主要支撑公司智能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利用无线自组网技术,可实现在复杂电子环境下和无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目前的布局是用在公司的产品,给自己的产品增加分数值。公司智能化无线自组网技术的战术优势明显、网络覆盖面广、应用拓展性强,带宽大、时延小,也可应用于无线通信、应急通信、野外科考、矿区作业、无人控制、物联传感以及其他环境复杂多变的无线通信场景等各个方面。芯片研发成功后,公司将以此为起点研发更为先进且适用更为广泛的一系列系统产品,丰富公司产品数量。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未来是否会为下游客户的终端产品适配要看未来的应用需求。
问:产品的国产化要求跟之前是否有变化?
答:对于已经定型批量供货的产品,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受行业的影响,公司会提前布局采购。公司需外采的元器件量小,且在公司产品中占比很小,其变化对公司产品没有太大影响。对于公司新研发和竞标的产品,国产化要求越来越高,公司会满足产品项目的要求的同时尽量寻找最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
科思科技主营业务:军用电子信息装备及相关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科思科技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68亿元,同比上升65.96%;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上升351.97%;扣非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上升457.21%;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5亿元,同比上升143.2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87.67万元,同比上升139.9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879.67万元,同比上升131.55%;负债率4.19%,财务费用-2976.14万元,毛利率69.1%。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4285.29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万,融券余额增加。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科思科技(688788)好公司评级为3.5星,好价格评级为1.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