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每经记者:胥帅 每经编辑:徐斐
连续吃了五个跌停的康美药业(600518,SH),终于在今日(5月10日)打开了跌停板。今日康美药业成交金额达26.09亿元,换手率高达9.74%。这意味着康美药业10%的流通盘获得了换手机会。
从盘后龙虎榜数据看,知名的游资“抄底王”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以下简称荣超商务中心)又来了!
荣超商务中心居于买一,买入9313.69万元,占比达3.57%。另外还有华泰上海共和新路、华泰上海武定路两名游资紧随其后,分别买入5897.93万元、4966.7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龙虎榜买方席位还包含了一家机构。
事实上,荣超商务中心偏爱抄底“黑天鹅”。譬如2016年的金亚科技,因退市风险股价连续跌停。然而在连续跌停5个交易日后,荣超商务中心斥资上亿杀入,助金亚科技结束连续跌停。
去年11月1日开始,ST新光连续八个跌停。11月13日,荣超商务中心抄底,当日ST新光股价实现涨停。
不过从荣超商务中心的操盘痕迹来看,尽管偏好“火中取栗”,但几乎在次日就会选择卖出,鲜有恋战。
若荣超商务中心在今日跌停板位置抄底康美药业,收盘时也将录得12.56%的浮盈。
有意思的是,5月6日~5月9日,沪股通席位也慢慢抄底康美药业,斥资超过了1000万元。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每日经济新闻
深交所2021年11月26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新国都因属于日涨幅达到15%的前5只证券而登上龙虎榜。新国都当日报收12.03元,涨跌幅为19.70%,换手率17.57%,振幅22.49%,成交额7.15亿元。
11月26日席位详情如下: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2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卖二、卖五。合计净卖出1268.82万元,占该股今日总成交额的1.77%。除此之外还有巨一科技、千金药业、通化东宝等35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20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巨一科技,净买额为3.25亿元;15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的为通化东宝,净卖额为9593.54万元。
榜单上出现了2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三、卖四,合计买入856.21万元,卖出1220.23万元,净额为-364.02万元。
买三为招商证券交易单元(353800),该席位买入773.51万元,卖出527.43万元,净买额为246.09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446次,实力排名第8。招商证券交易单元(353800)今日还参与了川恒股份(净买额880.30万元),金钟股份(净买额761.68万元),旗天科技(净买额-593.52万元)等4只个股。
卖四为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该席位买入82.70万元,卖出692.81万元,净买额为-610.11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27次,实力排名第33。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通化东宝(净买额-2049.14万元),重庆路桥(净买额-497.08万元),神马电力(净买额395.51万元)等4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天天财经*,速关注
康美药业的“重创”还在继续。
20日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康美药业从中华通名单中移除并加入到中华通特别名单。这意味着投资者只可经沪股通卖出不能买入康美药业。同日,上交所发布公告表示,5月21日,康美药业被实施其它风险警示,上交所将于21日起将其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此外,部分重仓康美药业的医药ETF也更正了定期报告中的表述,把康美药业被调查的一事写进定期报告的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一系列“重创”之后,今日ST康美复牌。从股吧发言来看,尽管股民多弥漫悲观情绪,但是也有人在期待神奇反转。
今日ST康美究竟将上演怎样的剧情?
部分重仓康美药业ETF更正定期报告表述
证监会5月17日通报康美药业案调查进展,康美药业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问题浮出水面,部分重仓持有康美药业的医药指数基金就此发布公告,更正其定期报告中的表述。
广发基金日前公告显示,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ETF、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ETF联接A2018年第四季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正文及摘要、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投资组合报告附注“根据公开市场信息,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本期未出现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也未出现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形”,更正为“康美药业(600518)于2018年12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编号:粤证调查通字180199号)。根据《调查通知书》内容,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上述股票系标的指数成份股,投资决策程序符合公司投资制度的规定。除上述证券外,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本期没有出现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形。”
目前,市场上重仓持有康美药业的基金包括华夏上证医药卫生ETF、嘉实中证医药卫生ETF、华安中证细分医药ETF、申万菱信医药生物A/B等基金。其中嘉实、华安、申万菱信相应基金已在2019年一季报中投资组合报告附注中说明了康美药业出现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的情形。
图片来源:申万菱信医药生物分级2019年一季报
还有多少跌停在路上?
5月17日,证监会通报对康美药业调查的进展时表示, 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年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这坐实了康美药业财务造假。
5月17日晚间,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股票将在5月20日停牌一天,21日股票简称由“康美药业”变更为“ST康美”。与此同时,康美药业的合作对象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因涉嫌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已经被多家上市公司拒绝继续合作。
而4月30日至5月13日,康美药业出现7次跌停。截至5月17日,康美药业股价收盘6.64元 。
7次跌停之后,还有几个跌停在路上?
此前,华宝基金5月7日晨间公告称,自5月6日起下调该公司旗下基金持有的ST康美股价为5.7元,相当于5月6日收盘价基础上再下调近4个跌停板。
5月6日,申万菱信基金发布关于旗下基金所持有康美药业股票估值调整公告,自4月30日起,将康美药业估值调整为6.42元。
截至5月20日, 康美药业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6.64元,按照华宝基金给出的估值,ST康美至少还有一个跌停。但这是基金公司在证监会5月17日发布调查进展之前的判断,随着事态发展,基金公司也可能会进一步下调估值。
机构大撤离
财报数据显示,康美药业公司利润从1998年的0.13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13.59亿元,增长104倍。 这只“千亿市值医药大白马”一度是机构心头好。
除了医药ETF,不少机构投资者也曾大量持有康美药业。Wind数据显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2015年底即持有7838万股康美药业,并一直持有至2018年底,期间未曾减持。但2019年一季报显示,中央汇金已经退出康美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以一季报第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量5183.79万股看,中央汇金在今年一季度至少减持了2654.21万股康美药业。
证金公司近五年对康美药业持有情况
此外,代表北向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去年4季度抄底康美药业,在2018年4季度末持有7454.60万股康美药业,位列第十大流通股股东。但*一季报显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康美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今年一季度至少减持2270.81万股。
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在2018年三季度末持有3760.72万股康美药业,不过,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康美药业的数量骤减至608.45万股,多为指数型基金的被动持有。
机构已经大幅撤离,戴帽之后,康美药业命运几何,静待市场检验。
(本报记者:林荣华 李惠敏 吴娟娟)
编辑:王寅
推荐阅读
➤28万股东的噩梦!康美明天将被“ST”,港交所:北向资金只能卖出不能买进
➤“打折”诱惑全线来袭,*便宜近7%!这个指数的“大便宜”捡不捡?
➤“幺蛾子”加速蔓延至13省!“虫口夺粮”战打响,这些公司称提供解决方案
➤MSCI中国区:不对个股投资价值背书,对沪深港通移除个股会及时反应
戳!
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不,在五一假期前夜,又一朵不清新不可人的奇葩冒了头。
曾经的医药股“大白马”康美药业(600518)朝资本市场扔了一颗惊天巨雷:根据康美药业发布的会计差错更正公告,2017年的货币资金居然多计了299.44亿元!
请注意,不是300元,也不是300万元,而是300亿元!
对于A股有史以来最骇人的“会计差错”,广大股民的态度很坚决,一是不能信!二是不能忍!
面对22万股东的诘问和无数网友的质疑,康美药业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1、我们用这299.44亿元买了存货、在建工程,但是由于我们公司很*,对方没着急让我们付款,所以我们多计了货币资金299.44亿元;
2、我们的确多算了一些收入和利润,但不多,也就虚增了大概19亿元吧;
3、现在我们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我们改过来了,这些存货入账了,去年的利润也减少了。
机智的股民们又笑了。难道康美又想玩转存货、再减值这个招数?
跟之前的那些个甲鱼跑掉了、扇贝游走了、白酒挥发了、二师兄饿死了的说辞,真是一脉相承啊。接下来的套路,我们都帮贵公司想好了:再来个“人参成精了”的公告,计提个减值损失,几百亿的存货窟窿就可以一笔勾销啦。
康美药业的水分,非自今日始。
康美药业的官网信息显示,公司1997年成立,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成立4年就能上市,足以让众多公司艳羡,神速上市的原因,或许可以从***新闻的报道中看出点端倪。
除了上市过程为人诟病,康美药业的业绩嘛,其实也早有媒体质疑。2012年,《证券市场周刊》发文直指康美通过土地购买、虚增投资等方式虚增利润18.47亿元。
不过对于这些质疑,很多券商研究机构居然好像跟康美药业是亲戚般地帮腔回应。屡次推荐康美药业的申万证券*分析师罗鶄不仅迅速组织公司和投资者开沟通会,更是公开指责相关机构受利益驱动、动机不纯。在其2012年12月17号发布的康美药业研究报告中,罗鶄称,投资康美实际是在投资整个中药材产业,投资其以溯源和质量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盈利模式,其背后的市场是全中国人“大健康”,并给出“买入”评级。
这些年来,对康美药业的唱多研报更是连篇累牍,不少券商言之凿凿:看多!增持!推荐!某分析师甚至说千亿市值只是起点,还把康美药业比作“中医药的BAT”。
也许是康美药业公关能力太强,《证券市场周刊》质疑其财报一事居然很快止于口水战层面,公司也没被立案调查。除了在资本市场上引发了股价短时下跌外,康美药业很快又风平浪静,歌舞升平。
此后,康美药业继续在资本市场上继续大举融资,向着中药第一股的“宏伟目标”急速狂奔。据统计,自上市以来,康美药业股债合计融资金额为803.93亿元。自2012年起,除2014年外,康美药业每年至少要发两期短期融资。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2018年10月,又有一些财经媒体对康美药业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贸易毛利率高等发出了质疑。对此,康美药业又公告回应称,“公司2018年6月30日账面货币资金为398.85亿元,加上公司日常的业务经营和中药材贸易,公司需要保持较高的货币资金余额。”
然而,2018年12月28日晚间,康美药业公告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财报谜团开始露出冰山一角。其2018年10月的公告中述及的398.85亿元货币资金也就被自己半年后的会计更正公告啪啪啪打脸。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尽管在*的公告中,康美药业自爆家丑对2017年财报中的货币现金和存货进行了重大调整,但这并不足以澄清财报迷雾,相反给市场增加了更多疑问。
这么巨额的会计差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持续了多久?
如果说是存货,那么调整后账目上的300多亿元存货到底在哪?难道贵司的采购部门不管销售实际就知道买买买吗?
这么多年巨额直接融资到底用在哪了?
财报中涉及的近90亿元关联交易资金到底去哪了?康美药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到底怎么样?
能出这么荒唐的“会计差错”,负责康美财报审计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居然没看出来?
连续19年都是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是给相互串通开了方便之门?
那么多券商和基金研究机构一致唱多,难道都是眼拙吗?
……
这一切,22万公司股东和无数股民期待着监管部门一查到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权威答案,并在调查结论的基础上依法依规严惩相关责任者。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资本市场的信心,更胜真金白银。当前,金融市场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如果这样的事件得不到监管部门迅速、有力的处理,相信会有更多心存侥幸者前赴后继,浑水摸鱼。这样,将会给股民信心和市场根基带来莫大伤害。
不要让康美药业这颗老鼠屎,坏了资本市场这锅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