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头顶A股湿巾第一股光环的洁雅股份(301108),上市后自然少不了关注度。然而,12月6日洁雅股份的走势不免让投资者失望,当日股价跌超19%,这也是洁雅股份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 对于公司股价大跌是否有利空消息?洁雅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所有的公告都已经披露了,目前没有需要披露的相关事项”。
上市次日收跌19.01%
上市次日,洁雅股份便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
交易行情显示,洁雅股份12月6日早盘开盘价为72.12元/股,低开12.77%。低开后,洁雅股份全天维持低位走势。截至12月6日收盘,洁雅股份收66.96元/股,跌幅为19.01%。
东方财富显示,洁雅股份12月6日全天总共成交金额为6.16亿元,换手率为46.42%,当日盘中洁雅股份的股价一度跌至66.89元/股的新低。
据了解,洁雅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湿巾类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制造商,公司湿巾产品涵盖婴儿系列、成人功能系列、抗菌消毒系列、家庭清洁系列、医用护理系列和宠物清洁系列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洁雅股份于12月3日刚刚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洁雅股份收涨44.37%,但上市次日洁雅股份就出现大跌行情。
截至12月6日收盘,洁雅股份总市值为54.38亿元。经北京商报记者计算,洁雅股份在12月6日市值蒸发逾12亿元。截至12月6日,洁雅股份股东人数有2.602万户。
对于公司股价大跌是否有利空消息?洁雅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我们所有的公告都已经披露了,目前没有需要披露的相关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首日洁雅股份股价收涨,但却遭机构抛售。根据交易所盘后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12月3日,在洁雅股份前五大卖方席位中,除了卖一位置的中泰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外,其余四个席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4机构在12月3日合计卖出金额超2000万元。
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新股在上市首日历经大涨后次日出现大跌的情形并非孤例,但多家机构出逃不免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恐慌情绪。
预计2021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大跌的行情也让洁雅股份的投资者颇感无奈,有股民在股吧表示“周五开盘价买进去的死得太惨”,还有股民表示“什么情况?业绩好也跌成这样”?
单从基本面来看,洁雅股份有业绩支撑。招股书显示,2021年洁雅股份营业收入预计为9.4亿-10亿元,同比增长26.51%-34.5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08亿-2.28亿元,同比增长15.79%-26.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亿-2.2亿元,同比增长16.31%-27.94%。
公开信息来看,洁雅股份自2020年以来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8、2019年洁雅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2.83亿元、2.77亿元,到了2020年洁雅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激增至约7.43亿元。2019年洁雅股份的归属净利润为6812.27万元,2020年洁雅股份的归属净利润增长至17963.49万元。
洁雅股份坦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消费者对抗菌消毒湿巾的需求大幅上升,承接的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订单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洁雅股份的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的营业收入达32281.54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3.76%,2019年洁雅股份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的营业收入仅为1929.46万元。今年上半年,洁雅股份的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的收入更是占到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六成以上。
洁雅股份提示风险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造成短期市场供需失衡,从而导致抗疫相关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产品业绩急剧增长的情况具有一定偶然性,该类业绩增长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谈到,如果未来疫情好转导致公司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下降、 订单减少,或公司新客户开发不及预期,未来公司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洁雅股份未来营业收入是否仍将有较高增长是未知数。
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不足1%
从披露的招股书来看,洁雅股份自有品牌占比不足1%。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以及2021年1-6月,洁雅股份的自有品牌销售合计金额分别为274.07万元、169.74万元、57.18万元、33.7万元,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98%、0.61%、0.08%、0.05%。
洁雅股份称,公司主要通过ODM/OEM模式为世界知名品牌商生产湿巾类产品,并生产销售少量自主品牌产品,如\"喜擦擦\"\"艾妮\"品牌系列湿巾。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集中生产资源服务于利洁时集团、Woolworths、金佰利集团、强生公司、欧莱雅集团等大客户,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金额极小。
洁雅股份称,国内市场消费者在选择湿巾产品时更依赖于口碑宣传与品牌效应,品牌黏度较大,因此,即便公司在研发、设计、生产方面具有优势,自有品牌短期内仍较难获得消费者认可,市场开拓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品牌都不在公司掌控下,不利于公司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建设,使得公司对ODM/OEM的委托方产生一定的依赖。
洁雅股份亦坦言,虽然公司与Woolworths、强生公司、欧莱雅集团、3M等客户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外资品牌商一般亦不会轻易更换代工厂商,但仍不排除上述外资客户因采购政策、渠道发生变化更换代工厂商的可能性,从而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关于公司自有品牌业务的未来发展规划,洁雅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称“一切以我们对外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为准”。 洁雅股份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现有团队的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以ODM/OEM为主,难以直接复制应用于自有品牌的开拓。
北京商报记者 刘凤茹
所谓非公开发行股票是和公开发行股票相对。
公开发行是向新老投资者发行股票,投资者认购后成为股东的行为,其实很多朋友有过经历:突然上市公司找个理由新发行部分股份“圈钱”,对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人都以十比几或三或四的方式进行优先配售,如果你不参加配售,你的损失更大,因为一般增发价格较低。而非公开发行,自然指的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也叫定向增发。
因此,其实公开发行股票和非公开发行股票只是一种能上市流通,一种是有限制的上市流通。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都是一种募集资金的方式。不同的是,对于投资人的心理感受不同,因此会导致不一样的的市场反应!
那么,非公开发行股票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一般而言,股票非公开发行利好可能性更大一点!
原因如下:
一、非公开发行,一般是特定投资者已经找到投资的方向,才愿意主动拿出资金进行投资,投资质地较为优良;
二、有可能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整合上下游等方式给公司带来立竿见影的业绩增长;
三、有可能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非公开发行股票,往往带有限制条件,让低价发行的股票在短期内无法上市套利,由于“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度基准前二十个交易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发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因此,综上所述,股票非公开发行利好可能性更大一点!
本文由 伴风indicate 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1日讯 洁雅股份(301108.SZ)今日股价大跌,截至收盘报68.56元,下跌10.45%,振幅7.99%,成交额6.41亿元,换手率47.35%,总市值55.68亿元。
2021年12月3日,洁雅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2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价格为57.2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1.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32亿元。
洁雅股份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6.56亿元。洁雅股份于2021年11月29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3.76亿元,分别用于多功能湿巾扩建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仓储智能化改造项目。
本次发行前,蔡英传持有公司70.51%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冯燕持有公司3.55%的股份,二人合计持有公司74.06%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蔡英传、冯燕夫妇。
洁雅股份于2021年6月29日*过会,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在对洁雅股份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中指出:2021年6月7日,苏州银创以蔡英传和发行人隐瞒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计划及欺诈为由,请求法院撤销苏州银创与蔡英传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并恢复苏州银创股东资格。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有类似情形的前海银创是否存在类似诉求;(2)上述诉讼*进展情况,实际控制人收购股权的交易价格是否显失公平并存在败诉风险,相关风险是否已充分披露。请保荐人代表发表明确意见。
头顶A股湿巾第一股光环的洁雅股份(301108),上市后自然少不了关注度。然而,12月6日洁雅股份的走势不免让投资者失望,当日股价跌超19%,这也是洁雅股份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 对于公司股价大跌是否有利空消息?洁雅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所有的公告都已经披露了,目前没有需要披露的相关事项”。
上市次日收跌19.01%
上市次日,洁雅股份便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
交易行情显示,洁雅股份12月6日早盘开盘价为72.12元/股,低开12.77%。低开后,洁雅股份全天维持低位走势。截至12月6日收盘,洁雅股份收66.96元/股,跌幅为19.01%。
东方财富显示,洁雅股份12月6日全天总共成交金额为6.16亿元,换手率为46.42%,当日盘中洁雅股份的股价一度跌至66.89元/股的新低。
据了解,洁雅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湿巾类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制造商,公司湿巾产品涵盖婴儿系列、成人功能系列、抗菌消毒系列、家庭清洁系列、医用护理系列和宠物清洁系列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洁雅股份于12月3日刚刚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洁雅股份收涨44.37%,但上市次日洁雅股份就出现大跌行情。
截至12月6日收盘,洁雅股份总市值为54.38亿元。经北京商报记者计算,洁雅股份在12月6日市值蒸发逾12亿元。截至12月6日,洁雅股份股东人数有2.602万户。
对于公司股价大跌是否有利空消息?洁雅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我们所有的公告都已经披露了,目前没有需要披露的相关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首日洁雅股份股价收涨,但却遭机构抛售。根据交易所盘后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12月3日,在洁雅股份前五大卖方席位中,除了卖一位置的中泰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外,其余四个席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4机构在12月3日合计卖出金额超2000万元。
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新股在上市首日历经大涨后次日出现大跌的情形并非孤例,但多家机构出逃不免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恐慌情绪。
预计2021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大跌的行情也让洁雅股份的投资者颇感无奈,有股民在股吧表示“周五开盘价买进去的死得太惨”,还有股民表示“什么情况?业绩好也跌成这样”?
单从基本面来看,洁雅股份有业绩支撑。招股书显示,2021年洁雅股份营业收入预计为9.4亿-10亿元,同比增长26.51%-34.5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08亿-2.28亿元,同比增长15.79%-26.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亿-2.2亿元,同比增长16.31%-27.94%。
公开信息来看,洁雅股份自2020年以来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8、2019年洁雅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2.83亿元、2.77亿元,到了2020年洁雅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激增至约7.43亿元。2019年洁雅股份的归属净利润为6812.27万元,2020年洁雅股份的归属净利润增长至17963.49万元。
洁雅股份坦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消费者对抗菌消毒湿巾的需求大幅上升,承接的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订单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洁雅股份的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的营业收入达32281.54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3.76%,2019年洁雅股份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的营业收入仅为1929.46万元。今年上半年,洁雅股份的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的收入更是占到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六成以上。
洁雅股份提示风险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造成短期市场供需失衡,从而导致抗疫相关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巾产品业绩急剧增长的情况具有一定偶然性,该类业绩增长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谈到,如果未来疫情好转导致公司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下降、 订单减少,或公司新客户开发不及预期,未来公司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洁雅股份未来营业收入是否仍将有较高增长是未知数。
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不足1%
从披露的招股书来看,洁雅股份自有品牌占比不足1%。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以及2021年1-6月,洁雅股份的自有品牌销售合计金额分别为274.07万元、169.74万元、57.18万元、33.7万元,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98%、0.61%、0.08%、0.05%。
洁雅股份称,公司主要通过ODM/OEM模式为世界知名品牌商生产湿巾类产品,并生产销售少量自主品牌产品,如\"喜擦擦\"\"艾妮\"品牌系列湿巾。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集中生产资源服务于利洁时集团、Woolworths、金佰利集团、强生公司、欧莱雅集团等大客户,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金额极小。
洁雅股份称,国内市场消费者在选择湿巾产品时更依赖于口碑宣传与品牌效应,品牌黏度较大,因此,即便公司在研发、设计、生产方面具有优势,自有品牌短期内仍较难获得消费者认可,市场开拓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品牌都不在公司掌控下,不利于公司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建设,使得公司对ODM/OEM的委托方产生一定的依赖。
洁雅股份亦坦言,虽然公司与Woolworths、强生公司、欧莱雅集团、3M等客户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外资品牌商一般亦不会轻易更换代工厂商,但仍不排除上述外资客户因采购政策、渠道发生变化更换代工厂商的可能性,从而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关于公司自有品牌业务的未来发展规划,洁雅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称“一切以我们对外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为准”。 洁雅股份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现有团队的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以ODM/OEM为主,难以直接复制应用于自有品牌的开拓。
北京商报记者 刘凤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