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微信群(603185上机数控股吧)

2022-06-16 15:15:51 证券 xialuotejs

股票微信群



本文目录

  • 股票微信群
  • 603185上机数控股吧
  • 股票微信群二维码
  • 股票微信群诈骗又有新伎俩


(1)股票微信群

最近松松编辑杰哥从大佬爆料了解到,圈内一波搞股票微信群的杀猪盘团队暴雷,被一锅端了,涉案金额3.2亿元,专骗女性!

根据透露的信息,杰哥了解到,这波被一锅端的外汇诈骗杀猪盘团队,业务做得很大,直到被抓团队涉案金额达到3.2亿元,累计骗了100多号人,真的难以想象会有这么多人中招!

跟其他杀猪盘一样,他们的整个业务线也是他们自己全盘掌控的,他们通过地下渠道租赁了貌似外汇交易MT4的虚假外汇平台,然后通过在他们提前搭建好的微信群内引导,借助现在大家都想赚大钱的贪婪心理,在群内安插大量骗托宣传自己盈利多少钱,吸引群内的人在他们外汇平台大额下注!

不过群内被骗的那波人根本不知道,整个所谓的外汇平台其实是一个虚假软件,不仅无法提现,软件上的数字账目他们都可以随意操控,虽然一开始不少受害人都赚了钱,但其实这也是他们提前设计好的,先发钱,再收割,他们运营模式就是,小金额的让你提现到账,大金额直接平台吃掉,最后还是把所有人给套进去了!

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波团队,用户群体很明确,他们一般专挑女性下手,一旦如果有人在他们微信群内曝光吐槽,自己赔钱了,直接会被立刻踢群,也是很专业了!

最后针对,这波被抓的诈骗团队,有网友表示,现在的诈骗团队越来专业了,很多都开始学会筛选*用户,定向诈骗,也是没谁了。

不过那些被骗的女人也不值得心疼,如果没有贪婪之心,也不会被人家收割,现在如果有人敢告诉你,在家躺着啥都不用做,投点钱就可以赚更多钱,十个里面九个都是骗子,长点心吧,铁子们!

来源:卢松松博客 欢迎分享


(2)603185上机数控股吧

智通财经APP讯,上机数控(603185.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第二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规定的授予条件已经成就,同意确定2022年6月14日为授予日,向736名激励对象授予209.86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77.79元/股,同时向152名激励对象授予147.86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48.08元/股。


(3)股票微信群二维码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微信群“学炒股”实为诈骗,大学生寒假“兼职”成帮凶,团伙之外还有团伙……一起诈骗案牵出了多个电信犯罪链条,40余人的2个电信诈骗“引流”团伙终落网。

11月9日至10日,这起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在虹口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微信群里学炒股,8人被骗500多万元

2021年1月,上海市民徐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证券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邀请他进入股票交流微信群,称群里有专业股票分析师指导。徐先生加入后,听从群内指导,下载了*股票投资软件,向其中投资了190多万元。但不久后,提现通道被关闭,App也无法打开……徐先生遂报警。

警方很快锁定了打电话邀请徐先生进群的“客服”小邵,而通过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一个运作成熟、利益分配和分工明确的多人团伙浮出水面。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杨某在成都租赁多个办公地点,招募多人担任小组长,并雇佣多名业务员,工作内容便是打电话邀人组建微信群。

经过培训,业务员们拿着小组长分发的“客户”手机号码和微信群二维码,用上固定话术,冒充证券公司客服拨打电话,邀人进微信群,再推荐其添加“群助理”微信。等微信群满员后,小组长们便要求业务员们退群离场,按各自所邀人数分发报酬,然后打电话组建新的群聊。

在两个月里,8名被害人被拉进这些微信群,共被骗取500余万元。

微信群成“养猪场”,上家背后还有上家

杨某到案后交代,“客户”手机号码系从网络非法渠道购买,微信群二维码则是从上家“李小姐”处购得,建成的微信群会卖回给上家,他们从中抽取“中间费用”。

时隔不久,“李小姐”到案。之后,“李小姐”的上家“熊先生”也到案,检察官发现,“熊先生”背后,还有上家……

而业务员们做的只是最基础、最初的“引流”工作。他们并不知道,由他们组建的微信群会通过无数上家一层层售卖出去,最终成为诈骗犯的“养猪场”。

1月以后,杨某团伙便拆伙分散。警方锁定一名业务员时,发现他在离开原“团队”后,又加入了张某的“团队”。

由此,一个犯罪模式一模一样的团伙也被锁定。5月13日,上海警方远赴成都,在一天内抓获上述两个团伙43人。

经审查,张某团伙以“荐股”投资为名,骗取5名被害人90余万元。2个团伙中,43名犯罪嫌疑人各自参与设立微信群组10余个至30余个不等,非法获利1000余元至20余万元不等。

寒假兼职大学生被附条件不起诉

这些“业务员”大多是“95后”,由于法治意识欠缺,成为了诈骗分子的帮凶。虹口区检察院认为,上述两个电信犯罪引流团伙,为从事股票投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人员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的通讯群组,其行为均触犯刑法,应当分别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提起公诉。

同时,犯罪嫌疑人小邵被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小邵尚不满20岁,是在寒假中“兼职”的大一学生。检察官考虑到其尚在接受教育,要求小邵父母和学校后续对其做出教育惩戒和在校观察,并以此为前提,经过公开听证和审查,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

11月9日至10日,该案在虹口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澎湃新闻记者从庭审中获悉,目前,法院一审判决:该案被告人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主犯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分别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其余业务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刘威


(4)股票微信群诈骗又有新伎俩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微信群“学炒股”实为诈骗,大学生寒假“兼职”成帮凶,团伙之外还有团伙……一起诈骗案牵出了多个电信犯罪链条,40余人的2个电信诈骗“引流”团伙终落网。

11月9日至10日,这起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在虹口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微信群里学炒股,8人被骗500多万元

2021年1月,上海市民徐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证券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邀请他进入股票交流微信群,称群里有专业股票分析师指导。徐先生加入后,听从群内指导,下载了*股票投资软件,向其中投资了190多万元。但不久后,提现通道被关闭,App也无法打开……徐先生遂报警。

警方很快锁定了打电话邀请徐先生进群的“客服”小邵,而通过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一个运作成熟、利益分配和分工明确的多人团伙浮出水面。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杨某在成都租赁多个办公地点,招募多人担任小组长,并雇佣多名业务员,工作内容便是打电话邀人组建微信群。

经过培训,业务员们拿着小组长分发的“客户”手机号码和微信群二维码,用上固定话术,冒充证券公司客服拨打电话,邀人进微信群,再推荐其添加“群助理”微信。等微信群满员后,小组长们便要求业务员们退群离场,按各自所邀人数分发报酬,然后打电话组建新的群聊。

在两个月里,8名被害人被拉进这些微信群,共被骗取500余万元。

微信群成“养猪场”,上家背后还有上家

杨某到案后交代,“客户”手机号码系从网络非法渠道购买,微信群二维码则是从上家“李小姐”处购得,建成的微信群会卖回给上家,他们从中抽取“中间费用”。

时隔不久,“李小姐”到案。之后,“李小姐”的上家“熊先生”也到案,检察官发现,“熊先生”背后,还有上家……

而业务员们做的只是最基础、最初的“引流”工作。他们并不知道,由他们组建的微信群会通过无数上家一层层售卖出去,最终成为诈骗犯的“养猪场”。

1月以后,杨某团伙便拆伙分散。警方锁定一名业务员时,发现他在离开原“团队”后,又加入了张某的“团队”。

由此,一个犯罪模式一模一样的团伙也被锁定。5月13日,上海警方远赴成都,在一天内抓获上述两个团伙43人。

经审查,张某团伙以“荐股”投资为名,骗取5名被害人90余万元。2个团伙中,43名犯罪嫌疑人各自参与设立微信群组10余个至30余个不等,非法获利1000余元至20余万元不等。

寒假兼职大学生被附条件不起诉

这些“业务员”大多是“95后”,由于法治意识欠缺,成为了诈骗分子的帮凶。虹口区检察院认为,上述两个电信犯罪引流团伙,为从事股票投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人员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的通讯群组,其行为均触犯刑法,应当分别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提起公诉。

同时,犯罪嫌疑人小邵被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小邵尚不满20岁,是在寒假中“兼职”的大一学生。检察官考虑到其尚在接受教育,要求小邵父母和学校后续对其做出教育惩戒和在校观察,并以此为前提,经过公开听证和审查,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

11月9日至10日,该案在虹口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澎湃新闻记者从庭审中获悉,目前,法院一审判决:该案被告人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主犯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分别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其余业务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刘威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