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4月下旬以来,不断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引发A股市场绝地反击,上证综指10%的阶段反弹让资金看多情绪重新升温,以汽车、煤炭、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为代表的稳经济增长板块的超20%的上涨表现,反映出政策的利多效应正在稳步兑现。接受《红周刊》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发酵,市场关注的主线仍将继续围绕以新老基建为代表的稳增长板块、复工复产生产端复苏的汽车板块展开。
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下
A股走出超跌反弹行情
在经历去年年底以来的一波深度回调后,4月27日,A股市场展开绝地反击,截至6月1日,上证指数已累计录得10.25%的阶段涨幅。然而相较市场的快速反弹,当前国内的经济数据尚未见明显好转,多地区疫情仍有反复。
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向《红周刊》表示,此轮反弹的缘由主要是来自于市场对最坏预期的扭转,包括了对疫情封控、经济增长以及海外局势的判断。“虽然经济数据仍不容乐观,但稳增长政策的及时密集落地给予了市场更多信心,目前来看,4、5月很可能会成为全年的经济底。同时,上海疫情的确诊病例大幅下行并解封,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有助于经济企稳预期。”
深圳翼虎投资董事长余定恒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也表示,A股此次反弹离不开政策暖风频吹与疫情拐点出现的影响,“今年以来,A股先后经历了杀预期杀估值、俄乌战争、上海疫情、人民币汇率下跌四重打击,虽然基本面底仍需检验,但政策底、情绪底已经清晰。”
观察本轮反弹期间各大类行业的市场表现,申万31个大类行业,除了银行指数,其余的行业指数均实现阶段性上涨,超越同期上证指数表现的也有20个大类行业。其中,汽车板块的表现*,期间累计大涨31.37%,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煤炭、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7大行业的走势也十分强势,阶段涨幅均在20%以上。
结合此前的市场走势,通过观察可发现,在表现*的几个大类板块中,除了煤炭板块是受益于煤价高位运行,2021年、2022年一季度两份财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高增长而保持股价一枝独秀外,汽车、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电子几大板块此次大幅反弹均属超跌反弹范畴。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12月13日~2022年4月26日期间,上证指数累计回撤了21.27%,而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汽车、机械设备、电子板块的累计跌幅均超过30%,即使是回撤幅度相对偏小的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板块,累计跌幅也分别高达27.36%和24.54%,明显较同期市场整体回调幅度更深,在大量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下,预期的反转带来强势反弹也在情理之间。
“随着国务院5月31日正式印发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预期未来市场关注的主题还将继续围绕政策这一主旋律展开。”余定恒分析判断。
汽车板块短期可能承压
中长期配置价值基本确定
本周,工信部出台了《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线上线下促销,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刺激补贴政策加大活动优惠力度。同时,财政部也出台了《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指出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本次中央政府层面出台刺激政策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针对燃油车以购置税减半的补贴形式鼓励消费;针对新能源汽车以鼓励车企和地方政府配合促进下乡普及的形式鼓励消费。业内预计,本轮刺激政策的出台对汽车行业拉动的效果会大幅超出4~5月疫情的下行影响。
回看汽车板块的表现,2020年、2021年,行业整体走出一轮为时不短的上涨行情,直至2021年12月2日盘中指数创7146.42点高点后,才较市场更早开启调整步伐,截至今年4月26日,申万汽车板块阶段回撤幅度达35.04%。不过,随着近期市场的回暖反弹,汽车股也再次强势崛起,并成功站上本轮反弹行情中大类行业涨幅榜的榜首,期间板块累计大涨34.25%。在代表性个股中,商用车公司中通客车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股价暴涨299%,汽车服务公司特力A的股价同样实现翻倍上涨。同期,东风汽车、东风科技、江淮汽车、渤海汽车等20家公司的阶段涨幅也均超过50%。
魏伟认为,汽车板块是高景气配置的重要领域,未来仍具有中期配置价值。一方面,汽车复工复产恢复快,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需求韧劲仍较大,一季度资本开支仍维持在高增长状态;另一方面,消费是当前稳增长政策的重要抓手,汽车消费的推进政策和实施效果同样值得期待。
余定恒则表示,如果从短期来看,汽车板块的此轮反弹更多是受益于超跌+政策利好+复工复产的推动,新能源车成本结构改善的拐点尚未出现,上游承压,下游增收不增利,此轮复工复产概念上涨更多会偏向于交易型机会,持续性可能不会太长。但如果从长期产业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无疑仍处于快速渗透的过程中,板块长期价值确定。
利好信号将拉动基建全年市场回温
基建领域,国内基建投资主要由政府主导,相较于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在经济走弱时,基建投资显然更容易部署和更快的落地见效。2008年以来,基建投资一直是很好的国内稳经济增长抓手。如在2008~2009年、2012~2014年这两轮经济调整周期中,房地产和制造业出口增速明显回落时,基建投资增速均大幅回升,并在稳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本轮经济调整过程中,若不出意外,基建仍将是重要的稳增长力量。
事实上,在5月25日国务院组织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上,政府就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推动一批论证多年条件成熟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做到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加快下达中央预算的投资计划,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对此,山西证券分析师张治判断,老基建有望在专项债助力下迎来回暖,新基建则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发力点。
结合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在本轮反弹行情中,新老基建整体也确实相继走出上行行情,但相比之下,因前期回调更为充分,新基建板块近期的表现明显较老基建板块更强劲。Wind资讯数据显示,去年12月13日至今年4月26日,新基建板块整体回撤34.27%,而自4月27日反弹以来,板块整体上行了17.02%。相较之下,老基建板块在此前的回调中仅整体回撤了4.71%,在近期市场反弹中,板块整体也仅斩获8.36%涨幅。
当然,具体至个股,本轮反弹行情中新老基建强势股还是颇多的,譬如老基建领域的玻璃制造公司洛阳玻璃,阶段涨幅实现了55.18%;耐火材料公司鲁阳节能,区间涨幅也实现了52.9%。而在新基建领域,电力设备公司科士达,阶段涨幅更是高达64.74%;电网设备公司许继电气、思源电气,逆变器公司拓邦股份的阶段涨幅也超过50%。相较于同期上证指数10.25%的涨幅,在120只新基建概念股中,有91只跑赢了同期大盘;83只老基建概念股中,则有46只个股阶段涨幅超越同期大盘。
从基本面情况看,今年一季度,虽然新老基建板块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净利润方面却相继出现了下滑,其中,新基建板块净利润同比下滑4.5%,而老基建板块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26%。对此,国海证券分析师盛昌盛表示,利润下滑的原因是一季度受疫情等因素压抑了需求,随着二季度需求的有望集中释放,基建、地产的利好信号将拉动基建板块全年市场回温。且按照5月23日国常会会议的要求,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也逐步从传统基建向新基建扩容。得益于此,与老基建相关的水利工程、交建路桥、建材、工程机械等板块,以及与新基建相关的5G、特高压、新能源等板块均有望因此受益而继续走出上行行情。
机构资金已开始逐步加仓汽车、基建领域龙头公司
余定恒对近期市场出现不错的反弹背后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市场的反弹除了政策面的利多,还有此前市场超跌,机构降仓之后在近期的仓位回补原因。”
因国内机构资金的持仓都要等到各季度财报披露后才会显现,结合披露更为及时的北上资金数据可以看到,外资通过陆股通持有的1484家公司,对比*持股数量与今年一季度末的持股数量,多达855只个股的外资持股出现增加,占比57.61%。而这其中即不乏政策频繁利好的汽车、基建领域的公司。
以国内*规模,技术水平*且出口量*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福耀玻璃为例,二季度以来就获得了北上资金的高度青睐。今年一季度末,外资通过陆股通持有福耀玻璃股份2.16亿股,而在5月31日*数据显示,外资持股数量已增至2.42亿股,仅仅两个月,外资就增持了公司2639.64万股。而正是在资金看多下,个股4月12日开始反击,目前阶段涨幅超过30%。
西南证券分析认为,福耀玻璃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玻璃企业,未来3年经营业绩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9亿元、328亿元、3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8%;归母净利润分比为42.9亿元、53.9元、6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实现28.6%,看好智能化趋势下量价利齐升的汽车玻璃龙头公司的增长空间。
主营轴承、齿轮等汽车零部件的龙头公司双环传动,二季度以来同样得到了外资的较大规模增持,持股数量由4月26日的7166.29万股增至6月1日9351.54万元。同样是因外资的看多,股价自4月27日反弹以来,涨幅超过了50%。目前,新能源汽车齿轮业务已成为公司近几年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21年底,公司新能源汽车齿轮产能增至150万台套/年,且在既有产能基础上,双环传动仍在加码产能建设。在5月9日晚间,双环传动还公告,公司拟上马“双环新能源传动部件产业园及齿轮扩产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期公司年总营收将突破50亿元。
基建板块中,传统基建公司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东方雨虹,新基建公司中国联通、特变电工、汇川技术、国电南瑞等个股也相继在二季度以来得到北上资金的增持。以中国建筑为例,一季度末北上资金的持股数量为17.09亿股,但*持仓数据显示,已增至19.33亿股,增持规模高达2.24亿股。充电桩、逆变器概念公司特变电工,北上资金的*持仓则较一季度末增加了7664.91万股。
总之,对于这些外资大力增持的公司,在稳增长政策未来持续发力下,后续或有不错的表现。
本文源自证券市场红周刊
截至2022年6月15日收盘,财达证券(600906)报收于9.95元,上涨5.74%,换手率12.46%,成交量158.56万手,成交额16.24亿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0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机构一周评级320家上市公司,新能源基建龙头最受瞩目。
320家公司获“买入型”评级
机构组团评级中国电建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5月20日至26日,58家机构合计进行评级439次,320家上市公司获得“买入型”评级(买入、增持、强推、推荐)。
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生物板块上榜个股数量居多,均超25只,合计占比总量38.44%;房地产、钢铁、休闲服务等5个板块机构关注度较低,上榜个股均不足3只。
细分至个股,共计27股获3次及以上机构评级。其中,中国电建以11次评级居首;比亚迪、格力电器、北京君正等个股评级数量居前。
近期,中国电建接连发布1-4月产销经营快报以及定增预案,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发布,1-4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3338.31亿元,同比增长23.49%;同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50亿元,主要用于精品工程承包、战略发展领域投资运营、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等项目。
海通国际预计今年是公司新能源项目落地大年;基建稳增长带动公司传统业务同时发力,订单高增长有望持续;东北证券认为150亿的定增将助推公司实力增长,大幅增加资金流动性,为后续抽水蓄能以及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助力。
业绩方面,中矿资源、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首位中矿资源净利润增幅高达848.73%,主要系公司新建产能释放和锂盐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后比亚迪净利润增幅也达240.59%。此外,北京君正、爱美客净利润增幅双双超过50%。君实生物业绩同比下滑较大,主要系本期技术许可收入有所下降,导致亏损增加。
机构评级股平均上涨0.73%
11股上涨空间逾30%
5月20日至26日,上证指数横盘震荡,小幅收涨0.84%;深证成指小幅下跌0.38%。期间,机构推荐股半数以上录得涨幅;自各自推荐日以来,320股平均上涨0.73%,15股涨逾10%。涨幅*的钱江摩托在机构评级次一交易日一字涨停,累计上涨26.36%;宏柏新材今日涨停,累计上涨25.45%;可立克、和胜股份累计涨逾20%。
数据宝统计,在获3次及以上机构评级的27股中,11股上涨潜力逾30%。其中,极米科技上涨空间位于首位,高达85.08%,公司近期发布新款三色激光电视极米A3 pro以及拟收购阿拉丁业务或对其目标价形成提振。新宝股份、联赢激光、中国电建*价同样较机构目标价存在较大差距,幅度均在60%以上。
评级动向方面,海信家电、比亚迪、帝尔激光、海力风电和中际联合5股获机构上调评级,且*评级均为“买入”。无个股为机构下调评级。从行情来看,5月大盘累计上涨4.96%,5股全部实现大幅上涨。其中,中际联合累计涨幅达到54.06%;比亚迪、海力风电双双涨逾20%。
从业绩来看,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240.59%;随后海信家电、帝尔激光增幅超过20%;其余两股净利润则同比下滑。海信家电和海力风电*滚动市盈率较低,均在15倍左右。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林少筠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10日举行的“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5月,水利建设全面提速,14项重大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全国已落实投资60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54亿元,增长34.5%;吸纳就业人数103万人,其中农民工就业77万个,充分发挥了水利对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作用。受此消息影响,A股水利建设板块持续拉升,截至收盘,鹿山新材(603051.SH)涨停,金洲管道(002443.SZ)、国统股份(002205.SZ)、大禹节水(300021.SZ)、东宏股份(603856.SH)、泰福泵业(300992.SZ)等股拉升上涨。
此前,水利部6月8日召开推进水利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出席会议强调,根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聚焦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利建设等重点领域,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效益导向、分类施策,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坚持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进水利基础设施PPP项目更好更快发展。
此外,发改委近日下达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46亿元,重点支持纳入“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相关项目建设,推进太湖流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重点地区水环境保护修复,积极支持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和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重大战略内重点流域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着力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投资计划执行监督检查,及时跟进投资计划实施情况,督促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并充分发挥引导效益。
据悉,水利投资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方向。2022年1-4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同增12%(明显高于基建增速6.5%)。截至4月底,各地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58亿元,同增45.5%,增势亮眼。
长江证券表示,受到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清理等因素约束,近年来水利投资增速整体放缓。但随着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抓紧实施(截至2021年底,重点推进150项水利工程建设已批复67项,累计开工62项),水利建设投资有望迎来反转,未来几年可达两位数增长。
国泰君安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以稳增长为重,水利作为重要的基建领域之一具备社会效益强、吸纳投资大、拉动产业链长等特性。水利发力有望充分提振需求、创造就业,为实现稳增长目标做出重要贡献。结合中央与水利部工作部署,2022年水利将着重于国家水网与流域防洪等重大工程建设与智慧水利补短板。中长期规划看,“十四五”期间水利建设将从防洪、供水、智慧水利和生态修复四大投资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投资增速有望在150项水利重大项目规划加速落地的推动下进入新一轮增长期。该机构认为,水利大基建产业链上区域龙头弹性更大,水利建设发力利好建筑(工程、设计)、建材(管材、防水、水泥)领域,西南、华南与华东区域龙头具备更大弹性。
相关标的:
中国电建(601669.SH):核心业务为水利水电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是全球水利水电工程*全球市占率约50%,建设了中国65%以上大中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正筹备REITs相关项目。
安徽建工(600502.SH):公司自2016年开始运营管理白莲崖、流波、丹珠河和东月各河等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4.61万KW,拥有丰富的水电站投资、建设、运营和并购经验及成熟的运营团队。
粤水电(002060.SZ):公司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掌握先进的筑坝、河道疏浚等技术。
中国中铁(601390.SH):于5月13日收购重大水利工程滇中引水33.54%股权,预期将加快公司培育和发展水利水电业务板块,推动产业转型。
鹿山新材(603051.SH):产品广泛应用于复合建材、能源管道、高阻隔包装、光伏新能源、平板显示等多个领域,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粘接综合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热熔粘接材料企业之一。
金洲管道(002443.SZ):专业从事焊接钢管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行业知名的钢塑复合管、螺旋焊管、直缝焊管、镀锌钢管和不锈钢管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