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美东时间周四,5月通胀数据公布前夕,由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忧,三大指数均大幅收跌,录得三周多来*跌幅。
美股市场周四大部分时间都在小幅走低,但抛售势头在尾盘时段增强,最终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跌超2%,道指也收跌近2%。
5月CPI数据将于周五公布,分析师表示,这份通胀报告不仅可能会严重影响市场的下一轮交易,也会影响到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的利率决定。美联储将于下周召开6月利率会议,外界普遍预测美联储6月和7月都将加息50个基点。
Orion Advisor Solutions首席投资官Tim Holland指出,市场希望看到通胀数据能证明情况在好转,这样美联储在今年秋季可能不会那么强硬。
有分析师指出,市场上的大部分争论已转向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可能采取的行动,在更清晰的形势出现之前,一些交易员不愿在市场上大举押注。这导致最近几日的交易更加震荡,因为他们试图确定市场上的抛售是否已经触底,很多人还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考虑在内。
市场动态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1.94%,报32,272.79点;标普500指数跌2.38%,报4,017.82点;纳斯达克指数跌2.75%,报11,754.23点。
热门股表现
大型科技股普跌,苹果跌3.60%,亚马逊跌4.15%,Meta平收,谷歌跌2.01%,微软跌2.08%,奈飞跌4.96%。
新能源汽车股集体走低,特斯拉跌0.89%,蔚来汽车跌7.65%,小鹏汽车跌5.52%,理想汽车跌1.57%,Nikola跌5.56%,Workhorse跌4.85%,Lordstown跌6.32%,Rivian跌3.12%,Lucid跌3.62%,
热门中概股全线下跌,阿里巴巴跌8.13%,京东跌7.63%,拼多多跌9.62%,哔哩哔哩跌14.78%,百度跌4.82%,新东方跌14.77%,网易跌2.88%,腾讯音乐跌5.32%,爱奇艺跌9.38%,滴滴跌5.98%,好未来跌16.63%。
公司消息
【苹果据称正研发15英寸MacBook Air 最早将于明年春天发布】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计划在明年推出15英寸MacBook Air和新的12英寸笔记本电脑。消息人士称,苹果正在研发的15英寸MacBook Air将搭载本周公布的M2芯片,最早将于明年春天发布。
【全球*化肥生产商Nutrien宣布增产】
当地时间周四,全球*化肥生产商Nutrien表示,到2025年,其加拿大钾肥产量将增加20%,达到每年1800万吨,以帮助解决导致全球粮食短缺的化肥供应紧张问题。Nutrien还表示,计划再回购价值20亿美元的股票。
【迪士尼*电视内容主管突遭解雇 理由是“与企业文化不符”】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迪士尼已解雇其最*的电视内容主管、迪士尼综合娱乐内容董事长Peter Rice。消息人士声称,解雇非常突然,Rice本人也对这一举措感到惊讶,他在迪士尼的许多同事也是如此,他们都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件事情。据悉,Rice被解雇的原因是“不符合迪士尼的企业文化”。
【微软、三星官宣将Xbox游戏服务搬进智能电视】
微软、三星周四联合宣布,支持Xbox云游戏服务地区的游戏玩家从本月30日开始,能够开始在三星智能电视和显示器上使用Xbox云游戏和游戏订阅会员XGP,无须额外连接游戏主机或PC。
【蔚来李斌:F1工厂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F2工厂将于三季度投产】
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江淮蔚来F1工厂目前已经全面恢复到疫情之前的产能水平,并将配合新产品的量产和爬坡逐步提高实际产出。位于NeoPark的F2工厂已实现生产线全线贯通,进入造车验证阶段,将按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
本文源自财联社
智通财经APP讯,北方稀土(600111.SH)披露2020年度报告,该公司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2.4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66.2%;基本每股收益为0.2303元/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稀土产品销量增加、贸易收入增加。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下属分工明确、各具优势和特色的直属控股、参股企业48家,资产规模和产业版图逐步优化稳固,成为全球*的稀土企业集团和稀土产业基地,是我国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在我国稀土行业有着重要影响力。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北京时间6月10日,美国劳工部下设的劳工统计局(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公布了*的物价数据:美国5月CPI同比增长8.6%,创1981年12月以来新高,高于预期值和前值0.3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上涨34.6%,2005年9月以来的新高;食品价格上涨10.1%,是1981年3月以来的新高。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长6%,低于前值6.20%,但高于预期值0.1个百分点。
当天,美国2年期和3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涨4个基点和3个基点,至2.85%和3.03%。而美国股市盘前交易即大幅下跌,随后,三大股指开盘跌幅都超过2%。截至记者发稿,道琼斯指数下跌2.52%,跌超800点,纳斯达克指数跌超3%,跌幅达3.33%,标普500指数下跌2.80%。
欧股方面,主要指数也持续走低,跌幅不断扩大。截至发稿,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均跌超2%;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超5%。
通胀高企 美联储或加快加息脚步
Bankrate 首席金融分析师格雷格·麦克布莱德 (Greg McBride) 说:“通胀已经见顶的想法不现实。任何希望美联储在 6 月和 7 月会议后放慢加息步伐的希望都遥遥无期。通货膨胀继续抬头,改善的希望再次破灭。”
另一位分析师奥利维亚·洛克曼(Olivia Rockeman)则表示,严峻的物价数据进一步表明,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通胀仍在升温,美联储将不得不在9月份的会议上保持这种激进的立场。美联储已承诺在下周开始的未来两次会议上,每次加息50个基点。创纪录的汽油价格和地缘政治因素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将通胀维持在高位,暗示美联储将不得不在更长时间内给经济踩刹车。
但美国就业情况有所好转。*公布的非农数据显示,5月新增就业39.0万人,好于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失业率为3.6%,与上一月持平,保持在历史相对低位;劳动参与率也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62.3%。海通国际认为,考虑到担忧疫情、照顾子女、提前退休以及居民仍有积蓄等因素,劳动参与率或难以回到疫情前。
截至6月3日,数据统计机构CME发布数据显示,市场预期6月和7月加息50BP的概率均为***,与之前较为一致。不过,9月加息50BP的概率超7成,较之前大幅升温,1周之前仅3成左右。市场预期,11月和12月再分别加息25BP,全年加息11次的概率回升至7成以上。
欧元区通胀高企 欧央行8年来*加息
此前5月31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5月通胀数据显示,欧元区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1%,不仅超过了4月7.4%的通胀率以及外界预测的7.7%,并再次刷新了欧元区成立以来的纪录,更呈现出通胀加速上升的恶性趋势。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今年全年的通胀率将高达6.8%,2023年和2024年的通胀率则将下降至3.5%和2.1%,三组数字均高于欧洲央行第一季度5.1%、3.5%以及1.9%的预测。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若第三季度的预测2024年通胀率突破2.1%,欧洲央行将在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中提高加息幅度,这也是拉加德*明确提出50个基点的加息。
在6月9日,在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稳健地选择了在6月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即存款机制利率(DF)、主要再融资利率(MRO)以及边际借贷利率(MLF)仍保持在-0.5%、0%以及-0.25%水平。不过根据欧洲央行的决议,欧洲央行将在7月21日的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并于9月8日的再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继续加息,9月的加息幅度则取决于届时的欧元区通胀情况。
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意味着持续8年之久的欧元区负利率时代即将结束。欧央行还在决议中将2022年欧元区的经济增幅下调至2.8%,全年通胀率则预计为6.8%。
而德国央行周五下调德国经济增长预期,并预计通胀将大幅上升,因食品和燃料价格飙升削弱了家庭购买力,打击了信心。德国央行目前预计,2022年通胀率为7.1%,远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3.6%,并将2023年通胀预期从2.2%上调至4.5%。
德国央行行长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 Nagel)表示:“今年的通胀将比1980年代初更严重。物价压力最近甚至再次加剧,但在目前的预估中并未完全反映出来,” 纳格尔还称,“如果这种发展持续下去,2022年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大大超过7%。”
在经济增长方面,德国央行目前预计今年增长率为1.9%,不到去年12月预测的4.2%的一半,而2023年的增长率预期从3.2%下调至2.4%。尽管下调了预期,但德国2022年的增长预期仍比欧盟委员会预测的1.6%乐观一些。
英国连续加息4次 全力抗击通胀
英国5月份的物价数据尚未公布。但根据英国央行的调查,英国未来12个月通胀预期创纪录新高。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4月的经济数据,CPI同比飙升了9%。这是自1989年有记录以来的*通胀水平,超过了1992年3月8.4%的增幅,也远高于今年3月7%的涨幅。英国4月的CPI环比增加了2.5%,略低于路透社预计的2.6%。
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表示,全球各国都受到高通胀的打击,英国4月CPI数据的跃升,反映了上月受监管的能源关税上调。苏纳克称,“我们不能完全保障人们免受这些全球挑战的影响,但我们正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提供重要支持,并随时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
不过英国央行连续四次会议提高利率,将借贷成本从新冠疫情期间的历史低点0.1%,提高到13年来的高点1%,希望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控制失控的通货膨胀。但英国央行预计,受能源价格上扬等影响,英国今年通胀预计将超过10%。
编辑:万健祎
第十届金鹰奖新苗榜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快为喜爱的机构、企业打Call!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燃爆!A50突然暴拉,逾百股涨超9%,外资超百亿跑步入场!食用油又要涨价?刚刚,粮油巨头发声丨东航事故调查进展,*回应丨丨刚刚,两股暴跌70%!上市21年A股“不死鸟”即将退市,曾连拉42涨停丨北京顺义阳性+2,一人曾执飞航班!一医院紧急暂停门诊丨紧急提示!操作不当或巨亏35%,时间窗仅剩今天!丨美股突然狂泻超600点丨“宁王”澄清:期货损失十亿传言不实,二号人物没有减持股票丨4倍牛股复牌!股东户数16天大增2倍,啥情况?
原标题:彻底火了!刚刚,破20亿!首个百亿票房00后诞生!突然暴雷,万亿巨头狂跌17%!谷歌却飙升!新增63+28,张文宏深夜发声!
大家看电影太热情了,春节票房已经火速突破20亿!背后的上市公司“笑”了,而不少网友却在吐槽票价太贵。
我们看电影休闲之际,海外市场却不平静,巨头财报纷纷来袭,“有人欢喜有人愁”。全球支付巨头Paypal净利润腰斩,盘后暴跌17%,而芯片巨头AMD却大涨10%,科技巨头谷歌还在发布财报后飙升万亿。
春节票房破20亿
首个百亿票房“00后”诞生
财联社2月2日电,据猫眼专业版,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破20亿元。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超过8.7亿元,领跑春节档。
其中,2月2日零点,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房已经突破8亿,目前票房已经直逼9亿。
大年初一,大家的观影热情就非常高,带动中国影史多项纪录被打破。
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止2月1日21时33,大年初一票房14.75亿,位列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第二,场次52.6万,刷新中国电影市场单日场次纪录;此外,2022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破19.00亿,档期放映场次163.0万,档期观影人次3219.2万
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档期票房突破8.31亿 成中国影史剧情题材电影首映日票房*、中国影史春节档战争题材电影票房*、中国影史春节档剧情题材电影单日票房*
《熊出没·重返地球》档期票房突破1.54亿 成中国影史春节档新片动画电影单日票房*、中国影史春节档新片动画电影首映日票房*
演员的总票房纪录也在被疯狂刷新,吴京成“250亿票房”演员,易烊千玺成为首个实现“百亿票房”的00后演员。
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2022年2月1日12时58分,吴京主演票房破250亿。2022年2月2日零时,易烊千玺主演票房破100亿。
春节电影卖得这么好,春节档影片背后的上市公司也笑了。A股的中国电影、万达电影、上海电影、光线传媒、横店影视、奥飞娱乐等,港股的阿里影业、IMAX中国、猫眼娱乐、阅文集团,都能在春节档分一杯羹。而这几家公司,在春节前就开启了上涨模式。
网友吐槽票太贵:看电影成高消费
“物价都不敢这么涨”
春节票房不断攀升的同时,吐槽“票太贵”的声音也充斥着网络。有网友表示也能理解,毕竟过年什么都贵。但还是有网友认为,和以前春节相比,今年春节的电影票也贵太多了。
有网友吐槽,看电影成了高消费。
还有网友感叹,物价都不敢这么涨啊。
安徽宣城一本地资讯博主发布网友投稿,惊讶写道:“现在电影票这么贵了吗?”截图显示,网友投稿的电影场次票价均超过100元。
有网友对比预售价格和当天购买的价格,竟然有场次差距超出三倍。
净利润腰斩!
全球支付巨头盘后暴跌17%
我们看电影休闲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股市场却不平静。
美股财报季还在持续,凌晨更是有不少巨头发布了财报,而最惨的一定是支付巨头Paypal。
由于*发布的季报显示其净利润接近腰斩,Paypal盘后暴跌17%,按17.3%的跌幅估算,其市值蒸发约357亿美元,约合2270亿人民币。
据其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四季度,Paypal实现营收69.1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61.16亿美元相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8.0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67亿美元相比下降49%。
但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PayPal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13.1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2.81亿美元相比增长3%。
利润接近腰斩
芯片巨头盘后却大涨10%
除了Paypal外,芯片巨头AMD的四季度净利润也接近腰斩。但在非美会计准则下,其净利润却猛增近80%,且高于分析师预期,因而市场对其四季报的评级还不错。
周二美股盘后,AMD股价一度涨超10%。按10.12%的涨幅计算,其市值大涨143亿美元,约合909亿人民币。
据其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净利润9.7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7.81亿美元相比下降45%,但有环比改善,与上一季度的9.23亿美元相比增长6%;实现收入48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5亿美元。
非美会计准则下,AMD的利润却猛增。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调整后EPS0.92美元,同比大增76%,且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75美元;实现调整后运营利润率27%,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4%。
展望未来,AMD的业绩指引预计一季度收入在49-51亿美元之际,整体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3.3亿美元。此外,AMD还表示,在服务器和PC处理器销售拉动下,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将达到50亿美元。
业绩超预期还要拆股
谷歌盘后大涨8%,市值飙升万亿
美东时间周二,科技巨头谷歌也公布财报,据其财报,公司2021年Q4实现营收753.2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68.98亿美元,也高于市场预期的721.3亿美元;实现每股收益30.69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2.30美元,也高于市场预期的27.48美元。
此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按20-1拆股。理论上讲,拆股将降低投资者投资一家公司的门槛,从而提升公司股票的流动性,这将有助于公司的股票上涨。
双重利好消息下,谷歌A盘后大涨8%。按照8.72%的涨幅计算,谷歌市值上涨1598亿美元,约合1.01万亿人民币。
桥水警告:
市场面临“重大风险”
市场对财报季抱有信心,周二,美股三大股指继续小幅反弹,这场科技股的危机仿佛过去了。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78%,报35,405.24点;标普500指数涨0.69%,报4,546.5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75%,报14,346.00点。
但资管巨头却提示风险。
全球*对冲基金桥水在一份投资报告中称,投资者可能低估了美联储和其他央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的需求,这将给市场带来重大风险。
桥水指出,“市场正在期待通胀将平稳回落至之前几十年的低通胀水平,市场认为这一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不需要央行采取激进的政策行动。但我们认为未来的形势演进和目前的预期将会发生冲突。”
桥水认为,疫情期间的大量资金和信贷,已经产生了高名义支出和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周期,如果美联储不大举收紧货币政策,这种增长态势不太可能降温。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63+28例
其中本土确诊36例
国家卫健委刚刚通报,2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7例(上海18例,广东5例,北京1例,吉林1例,河南1例,广西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北京1例,广东1例);
本土病例36例(浙江15例,均在杭州市;天津12例,其中河北区6例、滨海新区4例、河东区2例;广东6例,其中深圳市2例、惠州市1例、梅州市1例、河源市1例、云浮市1例;北京2例,均在丰台区;河北1例,在衡水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8例,其中境外输入24例,本土4例(均在广东,其中云浮市3例、深圳市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0例(境外输入2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10例(境外输入688例)。
北京昨新增2例本土确诊,均在丰台区
2月1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确诊病例1昨日已通报),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4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2例。
本土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现住丰台区玉泉营街道纪家庙君鼎物业宿舍,工作地点为西南郊冷库。1月3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2月1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2:现住丰台区西南郊冷库宿舍,工作地点为西南郊冷库三新公司。1月3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月1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英国籍,1月24日从新加坡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26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1月31日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2月1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已对上述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春节假期,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购物时,听从市场、商场引导,遵守测温验码、扫码登记等各项防疫要求。注意手卫生,在饮食、如厕前后及购物后,及时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等清洁双手,清洁双手前不要触碰口、眼、鼻。遵循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挑选商品或排队结账时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付款时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现金、非接触的支付方式。
如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不建议前往购物。请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为筑牢首都安全屏障贡献力量。祝广大市民朋友度过一个健康、安宁、祥和的春节假期。
天津2月1日新增12例确诊
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2月1日天津市共增加12例新冠病毒本土确诊病例。其中河北区6例,为管控人员筛查发现;滨海新区4例,为管控人员筛查发现(与河北区疫情关联);河东区2例,为发热门诊主动就医筛查发现(与河北区疫情关联)。
上述12人目前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步诊断治疗。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进行中。
广东新增确诊6例、无症状4例
2月1日0-24时,广东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深圳2例,惠州、梅州、河源、云浮各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深圳1例,云浮3例。以上均在重点人群和密切接触者筛查中发现。(详情请戳深夜通报!深圳新增3例病例,又是奥密克戎!一家四口感染,广东四地发现确诊!全是深圳病例密接)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4例,2例来自土耳其,其余2例分别来自泰国和蒙古;佛山报告1例,来自沙特阿拉伯。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为广州报告,分别来自泰国和蒙古。新增出院23例,目前在院169例。
河北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2022年2月1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例(衡水市故城县,系天津关联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2月1日24时,河北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6例;尚在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
世卫组织:现在认为抗击疫情已取得胜利还为时过早
据***新闻,当地时间2月1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疫情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自10周前*发现奥密克戎毒株以来,全球已上报了近9000万例新增确诊病例,比2020年全年上报的病例总数还要多。现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开始出现死亡病例数增加的情况,这令人十分担忧。
此外,由于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的病情严重性下降以及新冠疫苗接种进程的推进,部分国家出现了“无需再避免感染”的论调。谭德塞对此进行了反驳,并强调,现在放弃应对疫情或认为抗击疫情已取得胜利还为时过早。
谭德塞表示,新冠病毒很危险,还会继续进化,世卫组织目前正在关注奥密克戎毒株的四个亚变体,并呼吁各国继续监测病毒和进行基因测序。随着病毒进化,疫苗也需要更新。
张文宏深夜发声:未来抗疫,应该就是我们不断努力夺回正常生活的过程
2月1日晚,张文宏医生发布微博时谈到,“未来抗疫,应该就是我们不断努力夺回正常生活的过程”。全文如下: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到,比起过年前的全球性焦虑不安与不确定性,似乎过了一个中国“除夕”,那个叫“夕”的怪兽真的好像安静点了。国内虽然多地有散发甚至小范围的聚集性病例出来,但也很快归于平静,一般称之为“社会面清零”。我看到截至到晚上7点,今日初一预售票房已经破14亿!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那年的春节。至少从电影院的火爆,大家的心理似乎已经逐渐从对疫情的恐惧中走出来了,各地的防控也开始慢慢摆脱一刀切,春节回家过年虽然仍有各种限制,但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我身边的很多外地医生也纷纷回家过年,但也留下来不少。留下来的同时开始到上海周边转转,特别是在我们医院周边的一些人文景点都很有意思,都成为假日徒步的好去处。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张爱玲故居,巴金故居,《爱情神话》取景地五原路、安福路、延庆路,都写满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而且都离开华山医院不远。年前上海市领导亲自来公卫中心做动员,因为那时候输入性的疫情压力特别大,整个临床救治团队都略显紧张。等过了除夕,春节查房就开始变得祥和。初一查房的时候,我和专家组的李锋教授更多的是向仍然奋斗在病区内的陈军主任团队、刘萍主任团队、李涛主任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专家团队拜年。患者的病情都非常稳定。这种感觉是疫情第一年和第二年春节所不能想象的。这至少说明了几点:
1. 只要没有大规模的医疗挤兑,即使现在没有*药,这个疾病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未来中国一定能够通过疫情管控与创新药物的研发实现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无医疗挤兑和低病死率抗疫模式。2. “奥密克戎之谜”告一段落,人类基本已经了解了该病毒株的特征,并制定了应对方法。但就因此说奥密克戎是上帝赐予的完美的减毒毒株,根本不需要疫苗,我不同意。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的数据,如果不接种疫苗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0.03%,与季节性流感差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高,病死率逐渐上升,60-69岁之间的老人如果不接种疫苗,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2.65%,70-79岁之间的老人如果不接种疫苗,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8.87%,8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不接种疫苗,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21.54%,如果接种两针疫苗,这个病死率会降低到0.02%,1.02%,5.64%与13.07%。如果接种三针疫苗,这个病死率会降低到0.0086%,0.09%,0.42%与2.61%。人类今天能够从容应对奥密克戎,部分国家准备结束疫情管控就是因为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住院率与病死率都获得了大幅度的降低。3. 即便是接种了疫苗,世界各国的开放与结束疫情管控时间还会有差别。这主要是因为接种疫苗后,即便是接种了三针疫苗的国际数据,我们仍然看到在高龄患者中有较高的病死率(高达1.8%以上)。如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还需要*药物与医疗分级管理,同时还需要对这部分高危的脆弱人群实施特殊保护,无论是用疫苗还是药物。4. 春节里我给科室老专家拜年时,已经90高龄的王嘉瑞教授,一位长期从事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并作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传染病专家,他问我疫情怎么样,我凑到他的耳边大声说,“最坏的日子要慢慢过去啦,中国知道怎么对付这个病毒,不过不会那么匆忙着急,我们如果要以极低病死率渡过这次疫情,需要的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新冠”是道硬菜,需要“慢工”与“细活”,我想中国知道怎么“除夕。”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中国人总是要把年过热闹了才过瘾。好在今年已经比去年好一点了,明年一定也会比今年更好。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既保护生命免受威胁,同时让正常的生活少受干扰。未来抗疫,应该就是我们不断努力夺回正常生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