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南极电商股票」复星医药股票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6月8日南极电商(002127)盘中创60日新高,收盘报5.88元,当日涨4.63%,换手率8.9%,成交量177.58万手,成交额10.37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178.5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01.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877.45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871.13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13.07万,融券余额减少。
重仓南极电商的公募基金请见下表: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49。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1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华宝事件驱动混合。华宝事件驱动混合目前规模为6.29亿元,*净值0.982(6月7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3%,近一年下跌13.94%。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夏林锋。夏林锋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华宝生态中国混合,管理时间为2015年2月17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98.66%;华宝未来主导混合A,管理时间为2016年11月4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55.4%;
华宝事件驱动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作者:不为彼岸_只为海
来来来,怕个毛线,昨天吴以芳那话,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来他和老郭,比我们都着急,那我们老铁急个毛线。
管你有没有主力,那个不是我们关心的事,关键在于,这公司有没有前景。如果你心中认为,他能够成长为与恒瑞比肩的*国际化药企,那就不必在意一时涨跌。
短线的哥们没法说,这个必须自求多福了,谁也说不好,反正按今年的这个业绩和估值,我是看他到100元,不到我就不走了。一堆利好摆面前,反而暴跌,还天天上沪股通龙虎榜,多少年没见到的事情,我就为了好好看看它有多妖,就算掉回30我也认了,大不了摁三年?
38掉回30那阵,咱也熬过来了,谁怕谁……
9月份出三期报告,10月份直接上市,国家收储也就这两月了,特么我就不信邪了!
阿达木单抗上市在即,PD1联用这些也即将获批。各种生物药加全方位布局已经到位,你说在100元,可能我还真的没底到底会咋样,50元上下,就算没有牛市,借着医药股整体板块的东风也是应有之义。何况我们身处牛市(结构牛)之中。
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俊岭)讯,上周五收盘后,一场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出面,吸引98家机构、204位投资人的电话调研会,在经过短短一个周末发酵后,股价竟然“翻车”了!
8月24日,星期一,“基金重仓股”——南极电商低开低走,开盘8分钟后便触及跌停,尽管此后一度打开,收盘仍大跌9.14%,当日11.7亿元的成交量,也创造了其上市13年的历史新高。
是集体无意识的偶然行为,还是不约而同的一致性预期?这家投资标的基本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为此,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多位机构投资人及服装电商专业人士,暴跌背后的或另有原因。
204位机构投资者“众星捧月”
“(机构)调研完,就跌停了!”8月24日盘后,一位散户在看到《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后,在“股吧”里愤愤不平地留言称。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份上市公司例行公告、平淡无奇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记录显示:2020年8月22日15:00-16:00,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玉祥、董事兼副总经理沈晨熹、董秘兼副总经理曹益堂作为接待人,以电话会议的形式解读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
但参与调研人员信息表名单却十分奢华,几乎涵盖了主流公募、私募、券商资管、甚至还包括几家QFII基金——大成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高毅资产、泰康资管等98家机构、204位投资人均以电话形式参会与上市公司高管互动。
“二季度GMV增速已经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但是本部收入的增速低于GMV的增速,请问是什么原因?”机构提问直指上市公司要害,对此南极电商解释称“总体来说,整个服饰大盘是下降的,整个纺服行业无论从供给侧、消费端包括消费者都是过剩的……”。
根据南极电商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为-0.49%,而其所在的专业连锁行业同期营收增速为23.49%。显然,南极电商这一数据并未达到市场对其处于“高景气周期”的预期。
一位当天切入南极电商电话会议的基金经理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消费不得不转至线上,因此线上电商整体向好,但这家占据电商“赛道”的公司业绩却让人大跌眼镜。
业绩未达预期,但股价却因为身处热门“赛道”而早早涨上去了。南极电商从今年2月4日的*点9.12元,在各路机构的看好、增持下,其股价*涨至7月10日的24.41元,*涨幅达167.65%。
“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此时正是验货的时候!”北京一位长期关注成长股的中型私募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此时也是去伪存真的时候,如果其业绩不达预期,投资人自然会用脚投票,一走了之。
爱恨交织“基金重仓股”
2020年中报显示,共有181家机构持有南极电商,累计持股8.11亿股,机构持仓占该公司流通股比例达41.51%。其中公募持股占29.44%,包含私募、QFII等在内的其他机构持股占11.86%。
如何成为一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基金重仓股”?首先,要切入一个想象空间巨大的“赛道”;其次,要起一个容易让人联想丰富的好名字。这一切,南极电商的老板张玉祥几年前就想到了。
在服装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家最早以保暖内衣起家、借壳上市仅4年的公司,借助电商概念和股权激励东风,其知名度和股票市值均顺利“出圈”,成为各路机构投资者趋之若鹜热门“赛道”上的成长股。
1998年,南极电商的前身上海南极人纺织品发展有限公司创立,随后几年,这家公司所主打的“保暖内衣”市场就迅速从“蓝海”变为“红海”,2010年开始南极人开始涉足电商来谋求转型。
2015年,南极人开始谋求借壳新民科技上市。2016年3月2日,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不过,身处股灾后重建的A股市场,这家公司并没有获得太多投资人的关注。
直到2019年初,成长股概念大行其道,南极电商也在电商概念的催化下,顺利进入机构投资人视野,并逐渐成为基金公司的重仓股,包括多只社保基金、GFII等一批豪华投资机构名单。
而其股价也从2018年10月*时的5.71涨至2019年5月*13.18元,其第一波涨幅就已实现翻番。而在这家公司基本面和市场预期的双重催化下,其在今年二季度再次被市场发掘,一度涨至24元上方。
截至2020年8月24日,南极电商A股市值468.63亿元,已经将纺织服饰行业的前三位上市公司——雅戈尔、海澜之家、老凤祥远远抛至身后,后者的市值分别为324.96亿元、307.99亿元和297.44亿元。
不过,在各路资本瞩目之下,上市公司基本面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二级市场的过度反应,这也是“基金重仓股”所普遍遭遇、不得不经历的“成长之痛”。
“即便是毫不起眼的一个细分赛道,都可能会诞生千亿市值的公司。”一位保险系基金经理透露称,在未看到基本面明显拐点之前,仍会对此类公司予以关注,短期调整反而是个不错的买点。
网传受到兴业证券对于南极电商财务造假的质疑的发酵影响,南极电商半年时间股价跌去了超过60%,作为一个品牌认知度极高的电商品牌,曾经也是机构大量抱团的白马股之一,我们要搞清楚南极电商发生了什么,还是要从兴业证券本身的报告入手。
在兴业证券的《资金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中一共提出了六点对于南极电商的质疑。
以前两点为例,总结一下其实质疑的就是看不懂南极电商凭什么能够成功,能够做到现在的规模。
而南极电商也于1月3日对这篇财务造假的质疑逐条进行了回复,相比质疑实际上南极电商的这篇回复显得专业得多。从公司的发展历史中就可以看到南极电商的回复实际上要专业的多。
南极电商成立于1998年最早也是一家集生产与销售于一身的企业,直到2010年才正式转型成为一家贴牌企业不在自己进行生产。南极电商目前收入分为两端。前端通过每个吊牌售卖几元的价格提供贴牌,后端通过子公司时间互联为贴牌商提供网店支持等获取收入。
南极电商能够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初选择得正确,南极电商以内衣、内裤等电商市场为起点,这些市场最初都是白牌市场,也就是全部都是没有知名度的小牌子的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南极电商提出口号“为消费者提供*的性价比”。
也许今天你可以说南极电商品控不严,但在当时南极电商是入门级商品中,性价比及质量最有保证的,加上南极电商本身善用电商平台流量竞价规则。
直到今天南极人这个牌子在内衣、内裤等的入门级商品市场,已经做到了*的龙头,先发优势无与伦比,无论是品牌认知度还是流量上看,可以说在入门级市场这些品类的优势已经不可能被超越了。如果你要说他贴牌就没有壁垒显然是不正确的。
南极电商的财务造假与其说是实锤不如说是噪音。现在南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同样来源于产品,“万物皆可南极人”的说法显然是不对的。
南极电商目前已经陷入了增速的瓶颈,在传统的优势领域如内衣等,南极人的品牌已经很难再为公司提供过高的增速,也在面临品控等问题的不断质疑。
南极电商想要继续维持增速只能扩充品类,而同时品类的扩充实际难度极大,南极电商目前积极布局的母婴、箱包等品类竞争格局并不良好,其他品类则更为糟糕,南极电商想要突出重围难度很大。
但同时南极电商子公司时间互联的崛起为南极电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南极人品牌的成功,时间互联的崛起也已经证明了公司领导能力出众,目前的市场也在等待,等待南极电商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从股票上看从曾经的机构抱团的大白马到现在被机构所抛弃,南极电商想要实现V型反转几乎并不可能。现在年报临近,南极电商一方面短期需要一份亮眼的报表,另一方面长期需要时间来获得市场的再度认可。现在的南极电商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而投资者也在等待南极电商能够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