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钢铁期货行情大盘)

2022-06-15 8:33:34 基金 xialuotejs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钢铁期货行情大盘》,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
  • 钢铁期货行情大盘
  •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光伏储能电池上市公司
  •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派能科技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

未来,新增储能将主要集中在“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电化学能+储能”等新型储能方面。

比亚迪发布了*数据,三季度电池动力及储能装机合计 10.72GWh,同比增长228%,环比增长44%,其中9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装机 4.2GWh,同比+231%,环比增长 20%。

动力电池与储能的景气度不断得到提升,现在市场对动力电池和光伏逆变器公司的估值溢价一部分就是来自储能业务。

在说储能龙头股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储能背后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第一,市场成长空间大。储能市场近五年将要增长近10倍,股价会出现戴维斯双击;第二,储能板块将迎来利好消息密集期;第三,储能需求持续高增长。

老余特地用了一天时间,帮大家梳理出来了储能产业链具有高景气度的潜力龙头公司。

第一,派能科技,全球户用储能龙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公司在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中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电力系统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位于国内前三名。

第二,上能电气,公司储能逆变器相关产品已大规模应用在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领域。公司与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已共同为多个储能示范项目提供了光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第三,盛弘股份,公司现拥有较为完善的储能解决方案及成熟的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公司的储能逆变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光储一体集装箱系统、户外储能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项目已经量产。

第四,科华数据,公司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微网等储能领域打造多项应用“首例“。公司开发了基于液流电池的新型储能逆变器,并已经获得重要客户的小批量订单,在储能变流器细分还是具有先发优势,在国际上排进前三甲。

第五,科士达,公司是最早布局并拥有储能核心技术的公司之一,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储能产品远销海外地区,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能力。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公司,发展储能业务,公司的储能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第六,百川股份,公司持有海基新能源32%的股份。海基新能源是国内储能第一梯队的企业,海基储能项目2019 年新增装机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海基新能源目前产能为 1GW,年底有望新增1.5GW产能。

第七,英维克,公司的储能温控业务高速增长,储能用户包括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和阳光电源等公司,公司在国内的电化学储能相关温控设备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和先发优势,同时海外布局深入,为海外储能系统独立集成商提供温控设备。

第八,高澜股份,公司目前已有基于锂电池单柜储能液冷产品、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式储能液冷产品等技术储备和解决方案。

第九,德业股份,公司储能逆变器在美洲市场业务拓展得好,已经构建了市场认证壁垒,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公司的毛利率高,增速高,导致业绩持续增长,而且后面的业绩增长预期非常好。

第十,星云股份,公司开发了储能变流器及智能电站控制系统,公司与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宁德时代进行战略合作并推广储充检一体化储能电站系列产品,积极布局电网侧、用户侧储能。

以上十大潜力龙头公司,是老余从102家储能概念股中,选出具备潜力基因的储能龙头概念股,希望大家能够收藏好,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给我留言。

#股票##A股##今日看盘##今日复盘##财经#


钢铁期货行情大盘

【乐从钢铁世界现货行情概况】

5月17日早市,乐从钢铁世界现货市场价格涨跌互现,其中,冷轧卷板现报5480元/吨,涨10元;热轧带钢现报4970元/吨,跌20元;中厚板现报5320元/吨,跌10元;型材价格平稳运行,管材价格稳中伴跌,其中方管、焊管、无缝钢管跌幅分别为0.7%、0.4%、0.2%。

基差方面:5月16日,乐从热轧卷现货主流价格报497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10元/吨;热卷期货2205主力合约价格收报4774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7元/吨。本地热卷期现基差196元,较前一交易日扩张3元,近一个月基差均值为178.4元。

【期货情况】

5月17日早上收盘,国内黑色系期货价格涨跌互现,呈现成材弱原料强趋势,其中螺纹钢主力合约跌0.09%;热卷主力合约跌0.04%;铁矿石期货涨0.3%;焦炭期货涨2.14%;焦煤期货涨2.46%,不锈钢期货跌1.26%。

【南北热卷价差概况】

5月17日,乐从市场热卷主流价位报497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持平,较天津热卷价格高50元/吨;较上海热卷高120元/吨。目前,南北价差利润缩窄,套利空间基本关闭,北材难南下,上海疫情好转,但当地短期仍难全面复工,上海热卷价格依然处于相对低位。

【钢铁世界地磅指数】

2022年5月16日,钢铁世界地磅出货指数录得90点,较上一交易日涨21点,涨幅30%;较上周同期跌10点,跌幅10%。钢铁世界地磅进货指数录得49点,较上一交易日跌9点,跌幅15.5%;较上周同期跌28点,跌幅36.4%。昨日乐从管材型材普跌,板材暂稳,商家进货意愿不强,出货量略有回升,市场成交不畅,交投气氛不佳。

【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动态】

1、进口铁矿石价格动态:

截至5月16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130.75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4美元/吨,月均值为140.25美元/吨。

2、上游动态:国家统计局——原煤生产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原煤生产较快增长,进口由降转增。煤炭增产增供政策持续推进,原煤生产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生产原煤3.6亿吨,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放缓4.1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09万吨。进口煤炭2355万吨,同比增长8.4%,上月为下降39.6%。

3、钢坯价格:

5月17日,唐山地区部分普碳方坯含税出厂价持平,现报4580元/吨,与上月同期相比跌230元,跌幅为5.0%。

4、2022年4月份我国粗钢产量9278万吨,同比下降5.2%

国家统计局15日数据显示:2022年4月,我国粗钢日均产量309.27万吨,环比增长8.6%;生铁日均产量255.93万吨,环比增长10.8%;钢材日均产量382.77万吨,环比增长1.5% 。2022年4月份,粗钢产量9278万吨,同比下降5.2%;生铁产量7678万吨,同比持平;钢材产量11483万吨,同比下降5.8%。2022年1-4月份,粗钢产量33615万吨,同比下降10.3%;生铁产量28030万吨,同比下降9.4%;钢材产量42682万吨,同比下降5.9%。

5、2022年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从环比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7.08%。分三大门类看,4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制造业下降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

6、截至5月16日24时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5月16日0-24时,全省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新增出院19例(境外输入4例),目前在院162例(境外输入22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2例(境外输入20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83例(境外输入135例)。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光伏储能电池上市公司

作者:暴雪Blizzard

储能业务哪家强?2021年H1储能业务(除电池)占比

电化学储能系统产业链按构成分:电池,储能逆变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集成,EPC,运营等等。

电池部分已经是成长期,非常成熟,成本也在迅速下降。同时,储能部分对整个电池市场是在较大基数下的边际增长,对上市公司标的的业绩提高弹性有限。

我们主要关注除了电池以外的部分,这一部分基数低,渗透率在10%的边缘,正在爆发中,业绩弹性会更高。

正是由于这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基数比较低,统计起来相对困难,各公司有不同的口径,行业格局还不明朗,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

单从国内PCS的出货量角度(注意不是销售额)排名如下:

但是,各种分析、白皮书、公告和研报众说纷纭,甚至相互矛盾,令人困惑。

尽管是雾里看花,还是要努力挖一下,通过财报、电话会纪要等等信源,我们大概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本文,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模糊的正确”,总比“精确的错误”好一点。

以下讨论期是2021年上半年度。

阳光电源

2021H1储能系统占比11.2%。

锦浪科技

储能逆变器占比4.57%。

科华数据

科华的统计口径只有笼统的新能源,2021H1总收入2.95亿元。

根据会议纪要披露信息,其中发电营收2500万,光伏1.9亿,储能是8000万。

计算一下,储能占比3.6%。

上能电气

统计口径中的储能行业包括交流储能变流器、直流储能变流器和储能集成系统。

储能行业占比7.69%。

盛弘股份

储能系统的业绩没有清楚的口径,只是笼统的放在“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数据待补充。

根据公司的7月份的纪要,公司认为如果看国内出货量盛弘排第六,如果按总体收入排名,阳光第一,盛弘第二,科华第三。不过没有给出具体营收数据。

如果认可这个说法,盛弘这部分收入应该超过0.8亿。

科士达

统计口径把逆变器和储能设备放一起了,储能单独数据待补充。

德业股份

报告期内,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7,942.10 万元,同比增长 234.76%,延续高增长态势,其中并网逆变器的销售收入约为 1.9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99.02%,
储能逆变器的销售收入约为 1.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85.62%。

这样可以计算出储能逆变器营收占比是9.35%。

固德威

2021年半年报中说:

报告期内,公司逆变器出货量约为23.85 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出货量约为 21.75 万台,占比约 91.19%;储能逆变器出货量约为 2.10万台,占比约 8.81%。

没有营收数据,显然各种逆变器单价不同,如果粗略按出货量看,储能逆变器业务占比8.81%。

派能科技

2021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8,162.50 万元,同比增长 37.81%;实现营业利润
17,866.38 万元,同比增长 25.8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5,506.32 万元,同比增长
25.53%,主要系:
1、 受益于全球储能市场持续向好以及中国“双碳目标”的政策指引,2021 年 1-6 月销售
量 492.60MWh,同比上涨 59.02%,其中储能产品销售量 444.24MWh。

储能业务占比接近95%,不过电池是大头。非电池部分数据待补充。

星云股份

储能系统属于公司的前瞻性业务布局,公司主要的业务是锂电池设备和检测。

虽然通过抱大腿,肯能间接获益,但是直接储能业务占比从2021年上半年财报看是0%。

汇总一下,按储能业务营收额排序做了个表:

网上卧虎藏龙,各位大神如有更具体的信源和数据,欢迎指正!

Collective Intelligence,CQ肯定比IQ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中国十大储能上市公司排名派能科技

作者:暴雪Blizzard

储能业务哪家强?2021年H1储能业务(除电池)占比

电化学储能系统产业链按构成分:电池,储能逆变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集成,EPC,运营等等。

电池部分已经是成长期,非常成熟,成本也在迅速下降。同时,储能部分对整个电池市场是在较大基数下的边际增长,对上市公司标的的业绩提高弹性有限。

我们主要关注除了电池以外的部分,这一部分基数低,渗透率在10%的边缘,正在爆发中,业绩弹性会更高。

正是由于这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基数比较低,统计起来相对困难,各公司有不同的口径,行业格局还不明朗,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

单从国内PCS的出货量角度(注意不是销售额)排名如下:

但是,各种分析、白皮书、公告和研报众说纷纭,甚至相互矛盾,令人困惑。

尽管是雾里看花,还是要努力挖一下,通过财报、电话会纪要等等信源,我们大概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本文,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模糊的正确”,总比“精确的错误”好一点。

以下讨论期是2021年上半年度。

阳光电源

2021H1储能系统占比11.2%。

锦浪科技

储能逆变器占比4.57%。

科华数据

科华的统计口径只有笼统的新能源,2021H1总收入2.95亿元。

根据会议纪要披露信息,其中发电营收2500万,光伏1.9亿,储能是8000万。

计算一下,储能占比3.6%。

上能电气

统计口径中的储能行业包括交流储能变流器、直流储能变流器和储能集成系统。

储能行业占比7.69%。

盛弘股份

储能系统的业绩没有清楚的口径,只是笼统的放在“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数据待补充。

根据公司的7月份的纪要,公司认为如果看国内出货量盛弘排第六,如果按总体收入排名,阳光第一,盛弘第二,科华第三。不过没有给出具体营收数据。

如果认可这个说法,盛弘这部分收入应该超过0.8亿。

科士达

统计口径把逆变器和储能设备放一起了,储能单独数据待补充。

德业股份

报告期内,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7,942.10 万元,同比增长 234.76%,延续高增长态势,其中并网逆变器的销售收入约为 1.9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99.02%,
储能逆变器的销售收入约为 1.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85.62%。

这样可以计算出储能逆变器营收占比是9.35%。

固德威

2021年半年报中说:

报告期内,公司逆变器出货量约为23.85 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出货量约为 21.75 万台,占比约 91.19%;储能逆变器出货量约为 2.10万台,占比约 8.81%。

没有营收数据,显然各种逆变器单价不同,如果粗略按出货量看,储能逆变器业务占比8.81%。

派能科技

2021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8,162.50 万元,同比增长 37.81%;实现营业利润
17,866.38 万元,同比增长 25.8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5,506.32 万元,同比增长
25.53%,主要系:
1、 受益于全球储能市场持续向好以及中国“双碳目标”的政策指引,2021 年 1-6 月销售
量 492.60MWh,同比上涨 59.02%,其中储能产品销售量 444.24MWh。

储能业务占比接近95%,不过电池是大头。非电池部分数据待补充。

星云股份

储能系统属于公司的前瞻性业务布局,公司主要的业务是锂电池设备和检测。

虽然通过抱大腿,肯能间接获益,但是直接储能业务占比从2021年上半年财报看是0%。

汇总一下,按储能业务营收额排序做了个表:

网上卧虎藏龙,各位大神如有更具体的信源和数据,欢迎指正!

Collective Intelligence,CQ肯定比IQ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