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橡胶期货*行情》,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文|AI财经社 张可心
编辑|杨洁
时隔五年,董明珠终于“实现梦想”。
2016年10月28日下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的一幕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当时,格力电器提出,欲以130亿元估值收购珠海银隆***股权。但在股东大会上,该收购方案被否决。会议当天到场的股东们看到,董明珠对中小股东们“大发雷霆”:“格力没有亏待过你们!”“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五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董明珠没有就此放弃珠海银隆。此后,董明珠以个人名义“举债投资”,自掏腰包10亿元,更拉上了刘强东和王健林,共同入股珠海银隆。其中董明珠个人持股7.46%,位列公司第五大股东。之后,董明珠不断增持,至2017年5月已成为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同年,珠海银隆更名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反对如果有用的话,她就不是董明珠了。”有股东当时曾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果然,五年后的2021年8月31日,董明珠最终还是用格力电器的名义完成了对银隆新能源的控股。
根据格力电器发布的公告,通过司法拍卖公开竞拍的方式,格力电器以18.3亿元获得了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同时,此前董明珠个人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上市公司行使。交易完成后,银隆新能源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这一次,董明珠并没有给中小股东表决的机会。格力电器在公告中声明:“本次交易无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事实上,这五年里,银隆新能源已屡屡爆雷。被曝出供应商讨债、旗下子公司被查封,银隆创始人魏银仓与董明珠“反目”,以及公司前总裁及高管合计6人因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4亿元被刑拘,这似乎都意味着银隆新能源已经成为董明珠都陷进去的“坑”。直至2021年7月31日,银隆新能源账面上还显示着高达227亿元(未经审计)的负债。
那么,现在董明珠为何还执意要拿下它呢?
格力电器“接盘”银隆
此次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共涉及3.36亿股份,分为5个标的,起拍价总金额为18.3亿元。而格力电器则是此次拍卖的*出价方,5个标的均以起拍价成交,整个拍卖过程一气呵成。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董明珠一样,看得懂且持续看好珠海银隆。
据悉,2020年7-10月期间,银隆新能源曾9次现身阿里拍卖网,涉及股份合计4805万股。*拍卖定价35元/股流拍后,银隆新能源的标的股份还曾经以29元/股和27元/股的起拍价进行拍卖。但9次拍卖中,最终仅有3次成交,合计卖出7万股,总成交金额为210万元。
此次格力电器参与竞拍银隆新能源股份的理由,与五年前差不多:“立足家电行业,稳步拓展多元化新兴业务”,期望通过银隆新能源寻找新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点。格力电器列出了银隆新能源的种种核心优势,包括钛酸锂电池的高安全性、公司专利研发能力以及商用车应用覆盖率等。据格力电器介绍,标的公司产品类型丰富,包括市政环卫车、物流车等车型,产品应用遍布北京、天津、成都、杭州等全国229个以上的城市和地区。
但银隆新能源未来能给格力电器带来多少增长,目前还不明朗。
有居住在成都的行业相关人士向AI财经社表示,“成都大街上跑的大都是银隆新能源的公交车”。而据了解,在2018年,北京市1路公交全线车辆也全部更新为银隆新能源的车型。
但自2018年开始,国内新能源公交需求连续下滑。目前,新能源公交车市场上的头部车企已将目光转移到了三四线城市,且行业竞争激烈,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宇通客车、比亚迪、中通客车为主的头部企业占据了市场过半数的份额,多数中小企业未来恐面临淘汰危机。
对此,有投资者表示:“银隆新能源公交车在市场上还算不上排上号,我们看到的也大多是用投资换来的。”
而银隆新能源目前的财务状况,则更是让市场为格力电器捏了一把汗。据公司*经审计数据,2020年度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期亏损6.9亿元。此外,公司还有负债总计226亿元,以及应收帐款6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8%。
对此,格力电器称,银隆新能源因大股东涉嫌侵占公司利益等违法行为导致公司出现治理问题,融资受限,产能也未能完全释放,因此在近两年出现了亏损。
2018年11月份,董明珠控告银隆新能源大股东银隆集团以及银隆集团实际控股人魏银仓、前高管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同时,魏银仓与孙国华也表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董明珠违法犯罪的事实”,指控董明珠“利用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职务谋取私利”“损害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以及其股东利益”等。
2019年4月,根据银隆发布的声明,公司前总裁孙国华及高管合计6人因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4亿元被刑拘,魏银仓出逃美国。
但AI财经社查询此前珠海银隆公布的2014-2016年业绩报告发现,公司此前账面盈利也都是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银隆的营收分别为2.48亿元、38.62亿元、78.9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6亿元、4.16亿元、8.36亿元。而三年中,银隆申报的新能源补贴就分别达到5550万元、10.16亿元、21.35亿元。
“银隆新能源就是个烂摊子。”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向AI财经社表示,“而董明珠作为收购方的董事长,以及被收购方的控制人,实际就是为这个烫手山芋找个’接盘侠’。由此,董明珠先前个人投入的超10亿元资金也能够得以解套。”
董明珠不服输
有投资者也向AI财经社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未来可能“也不排除董明珠通过将银隆定向增发进格力电器的方式,进一步加强自己对格力电器的股份控制”。
在2016年,董明珠就是准备以格力电器之名收购珠海银隆的。
2016年2月22日,格力电器*停牌,宣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收购事项,引发资本市场热议。3月7日,公司正式公布标的为珠海银隆。彼时新能源汽车概念火爆,发展新能源车也得到了政府补贴政策支持,相比此前格力“做手机”,投资者们显然也对新能源汽车更看好。董明珠为此数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银隆就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我们就是要做那个把金子从沙子里刨出来的人。”
谁知这场收购谈了整整半年,双方才出具交易草案。期间格力电器数次申请继续停牌,吊足了市场胃口。格力电器当时聘用的独立财务顾问招商证券曾对此解释称,交易标的即珠海银隆股东众多,部分下属子公司属于境外主体,且交易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因此所需时间较长。
据双方最终定出的交易草案,格力电器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及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购买珠海银隆***股份。其中发行股票定增金额总计130亿元,配套募资97亿元。
根据格力电器的募资方案,公司计划以15.57元/股的价格,向珠海银隆股东发行8.34亿股份,收购其持有的珠海银隆***股权;同时,格力电器拟向格力集团、员工持股计划、银隆相关方、中信资产管理计划定向增发6.2亿股股,均分别对当时股东股权造成不同程度稀释。因此,该收购方案引起了部分中小股东的反对。
而董明珠个人也计划出资9.37亿元,以占据员工持股计划39.5%的股份,在定增收购中加强对格力电器的股权控制。如果定增成功,董明珠在格力电器的持股比例将从当时的0.74%上升至1.3%,直接跃升为第四大股东,成为格力电器*的自然人股东。
因此,当时的股东大会上,这一收购方案不仅受到了格力电器中小股东们的强烈反对,据传格力电器彼时第三大股东证金公司也投了反对票。
为此,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出现了董明珠“大发雷霆”的经典场面。2016年11月17日,公司宣布终止该收购计划。
但董明珠并不是轻易服输的人。在5年后,格力电器终于拿下了银隆新能源。
而董明珠对格力电器公司经营的掌控权也比以前更强了。2019年,格力集团欲出售上市公司15%股份,最终高瓴豪掷417亿元入局,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在此过程中,董明珠通过珠海格臻以及层层合伙人架构设计,间接持有了格力电器0.914%股权,再加上其此前直接持有的0.74%的股权,合计已持有公司1.66%的股权。
年内市值跌去千亿,格力“掉队”
2021年8月31日,海尔智家的市值超越格力电器,后者正式掉落至“白电三巨头”的末位。
“很难想象这对于骄傲的董明珠而言意味着什么。”有投资者向AI财经社表示,在他看来,格力电器“掉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不及预期。8月23日,格力电器发布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11亿元,净利润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和49%。
虽然营收数据仍是保持增长态势,但若排除2020年疫情影响,格力电器2021年半年营收、净利分别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了6%和31%。同时,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在空调营收上的差距越来越大。2021年上半年格力空调板块收入672亿元,而美的集团同期暖通空调业务收入达到764亿元,二者相差92亿元。
2020年,美的集团空调业务*超越格力电器,全年空调业务营收相比后者拉开了33亿元差距。但在2021年上半年,差距又进一步拉大,格力空调失去了核心业务优势。
中报发布后,格力电器股价经历了五个交易日连续下跌,合计跌幅9.14%。
整个2021年,白电企业的股价走势皆“遇冷”,格力电器也没能幸免。公司年内股价在1月6日攀升至高点63.78元,之后便一路震荡下行,截至9月1日收盘价41.66亿元,已低于当年高瓴入局时的46.17元/股的认购价,公司市值比年初股价高点时已蒸发1331亿元。
今年3月,高瓴以340亿元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据悉,飞利浦出售的家电部门包括空气炸锅、咖啡机、吸尘器等产品,2020年销售额为2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外界纷纷猜测高瓴之所以高价购入飞利浦家电业务,旨在利用其补足格力电器多年来在多元化战略、尤其是小家电业务发展上的不足。
但董明珠对此却并不在意。当被媒体问及此事时,董明珠曾强调“跟我们无关”。
这也令投资者们更为焦虑。前述投资者就表示:“飞利浦家电业务相比珠海银隆,资产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在与格力的业务协同关系上,显然也是飞利浦体现得更为直接。所以董明珠为何这么做,仅仅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话语权?”
在之前,格力电器通过了30亿元的员工持股计划,董明珠通过认购公司股份可浮盈7亿元“大红包”,引起了舆论热议。之后,有消息传出,格力将聘任数码博主王自如担任公司副总裁,也一度让外界议论纷纷。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董明珠未必还有当年对于造车的执着。而对于已经失守“空调老大”位置的格力电器而言,接手银隆新能源,未必能够帮助格力电器获得更多突破多元化的机会。如今,董明珠再次通过格力电器控股珠海银隆,“未来珠海银隆将纳入格力电器合并报表范围,恐怕只会进一步拉低公司估值。”前述投资人表示。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行情表现
6月1日 | 收盘价 | 当日涨跌幅 | 五日涨跌幅 |
---|---|---|---|
橡胶 | 13320.00元/吨 | 0.76% | 1.33% |
日内消息
车市刺激政策形成托底作用,沪胶延续筑底行情
宝城期货点评橡胶后市行情:4月,因我国疫情出现反复,作为橡胶*需求终端的车市销量出现意外滑坡。由此导致国内橡胶消费预期转弱,沪胶期货主力2209合约一度下跌至12410元/吨一线,创去年9月以来新低。5月以来,我国抗疫取得积极成效后,胶价止跌企稳。近日,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其中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并引发胶市热议的是“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消息一出,令沪胶市场多头信心为之一振。结合汽车购置税减征政策边际效应递减、我国居民负债率偏高以及车市基数过大的三重隐患制约,未来车市需求增长潜力和空间料有限。此次车市刺激政策更多在于形成托底作用,维护车市平稳发展。基于上述考虑,预计给予沪胶的提振作用有限,后市期货主力2209合约仍将维持筑底行情。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6月1日上海地区天然橡胶现货价格报价12975.00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13320.00元/吨)贴水345.00元/吨。
机构观点
国都期货:短期橡胶供需预期向好扭转 价格或缓慢上抬
泰国天胶STR20价格1710 (15 )美元/吨,马来西亚天胶SMR20价格1680 (0 )美元/吨,印度尼西亚天胶SIR20价格1720 (10 )。云南全乳胶SCR5上海报价13050 (-25 )元/吨,泰三烟片RSS3上海报价15600(-100)元/吨,越南SVR3L上海报价12950(-50)元/吨。橡胶价格震荡,基本面来看,上海6月份将陆续解封,轮胎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5月27日当周,全钢胎开工率56.13%,较上周提高1.6个百分点;半钢胎开工率64.17%,较上周回升2.17 个百分点。全球割胶进入旺产季,但当前胶水价格低迷,开割热情不高,叠加泰国降水较多,产出释放有限。国内云南快速放量,海南大面积开割预计推迟至6月初至6月上旬,当前浓乳利润高于全乳,挤占全乳产能。终端销售数据来看,4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几近腰斩,重卡销量同比下降77.29%,创近一年以来*降幅。整体来看,短期橡胶供需预期向好扭转,价格或缓慢上抬。
成功拿下银隆新能源的控股权,格力电器驶入新能源车赛道。
格力电器8月31日盘后公告,公司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8月31日,格力电器盘中创出逾两年新低,收盘微涨0.24%,报41.1元。今年4月以来,格力电器跌幅超过30%。
来源:Wind
银隆新能源将成控股子公司
8月30日10时至8月31日10时,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京东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公开拍卖银隆投资、厚铭投资、红恺软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部分股权。
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参与了上述拍卖标的的司法拍卖,以18.28亿元的价格竞得银隆新能源3.36亿股股份;并与董明珠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表决权委托协议》,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93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
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直接持有银隆新能源3.36亿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30.47%,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安排拥有董明珠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93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其总股本的17.46%;公司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5.29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其总股本的47.93%,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格力电器对银隆新能源的兴趣已不是秘密。2016年,格力电器原计划收购银隆新能源,但遭股东大会否决。董明珠随后以个人身份投资银隆新能源。当时,刘强东、王健林也一起参与了投资。此后,董明珠多次增持,以17.46%的持股比例成为银隆新能源第二大股东。
钛酸锂电池产能全球排名前列
格力电器在公告中称,银隆新能源是国内少有的形成了从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模组/PACK动力总成、新能源整车、储能系统设备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回收的闭合式循环产业链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
公告表示,银隆新能源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其研发的钛酸锂电池系列产品拥有优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备大倍率、快充放、耐宽温、长寿命的独特优势,可覆盖全储能应用场景。
公司拥有钛酸锂和磷酸铁锂生产线40余条,电池板块总体产能约18.31GWh/年。其中,钛酸锂电池实际产能约2.85GWh/年,在全球排名前列,磷酸铁锂电池实际产能在国内排名靠前。
此外,银隆新能源具备系列齐全的商用车、专用车、物流车等车型,产品类型丰富,其中新能源客车在行业排名领先。
2018年,银隆新能源被曝出大股东魏银仓及原总裁孙国华等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因大股东涉嫌侵占公司利益等违法行为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银隆新能源融资受限,产能未能完全释放,近两年出现亏损。
格力电器加速多元化
格力电器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充分借助银隆新能源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并在现有锂电池产能的基础上,推动银隆新能源储能产品在公司储能相关的电器产品、新能源等板块的应用,全面加速现有多元化业务发展。
公告称,格力电器和银隆新能源在汽车工业产品、储能相关的电器产品、精密模具、新能源、再生资源等多个业务板块拥有协同空间。
对格力电器而言,储能相关的电器产品可以借助银隆新能源电池及相关技术进行优化、提高产品竞争力;利用银隆新能源提高汽车工业产品在电机、控制器等汽车核心零部件行业的市场份额;再生资源板块也可以与银隆新能源电池材料回收形成合力、规模化发展。
对银隆新能源而言,可以借助格力电器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海外销售渠道拓展境内外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银隆新能源的物流车、纯电动叉车等专用车辆、设备可以服务于格力电器的物流业务、各基地生产制造活动;通过交易完成后的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此外,双方也可以在锂电池相关技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等领域进行合作开发,能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享,实现“1+1>2”的效果。
编辑:张楠 叶松
每经记者:郭荣村 每经实习记者:安宇飞 每经编辑:文多
8月31日,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京东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以18.28亿元的价格拍下了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与此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自此,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多数投资者应该都记得,其实早在五年前,格力电器就动过收购银隆新能源的念头。但在2016年的临时股东大会上,相关议案遭到了许多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终被否决。随后董明珠以个人名义对珠海银隆进行投资,并邀王健林、刘强东等人一起入股。
时隔五年,格力电器为何仍要收购银隆新能源呢?公告称,公司将充分利用银隆新能源现有锂电池产能,全面加速多元化业务发展。未来上市公司和银隆新能源协同效应显著、优势互补。
但公告同时指出,2020年银隆新能源净利润为-6.88亿元,2021年1~7月银隆新能源为-7.63亿元。
家电企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从逻辑上来说,几乎无法理解格力电器为何控股珠海银隆,因为这表面上来看并非是优质资产,而且银隆业务和格力电器的业务很难形成协同。
五年前收购议案曾被股东大会否决
2016年8月17日,在格力电器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格力电器拟收购银隆新能源***股权的相关议案。
但在同年10月28日举行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收购银隆新能源的相关议案却遭到否决。随后,格力电器对交易方案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在2016年11月16日收到了银隆新能源的书面告知函,表示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银隆新能源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第二天,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
当年的收购失败,究竟是中小股东的“短视”,还是董明珠过于“激进”,至今仍未有定论。但如今格力电器对银隆新能源的控股,似乎是要为当年的收购填上一个“迟到的句号”。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称,格力电器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并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这次收购是否会对格力电器的经营造成影响?公告指出,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银隆新能源)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不过数据显示,2020年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3.25亿元,净利润-6.88亿元。2021年1~7月,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净利润-7.63亿元。截至2021年7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81.49亿元,负债总额227.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75%。
如果说把银隆新能源纳入合并报表不会对格力电器财务状况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那是否意味着格力电器对银隆新能源扭亏为盈充满信心呢?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格力电器证券部进行询问,但截至发稿依然未取得回复。下午,记者拨打格力电器证券部电话询问回复进度时,电话则未能接通。
图片来源:银隆新能源*文章截图
新能源客车表现不佳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47.8万辆,同比暴涨近两倍,涨幅达到197.1%。
格力电器在公告中指出,银隆新能源是国内少有的,形成了从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模组/PACK动力总成、新能源整车、储能系统设备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回收的闭合式循环产业链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1~7月,银隆新能源的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位居行业第四。
为何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身为“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的银隆新能源却陷入了持续的亏损中呢?刘步尘指出,新能源汽车的火热,其实说的主要是轿车的火热,而非客车的火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根据终端上牌信息,2021年1~7月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2.11万辆,同比下降5.3%。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大增的背景下,新能源客车销量却出现了下滑。
刘步尘同时指出,客车和轿车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客车的收款非常难,账期一般都在5年,轿车则是一下子就付清了。所以客车虽然也是新能源汽车,但和轿车完全是两个概念。
尽管格力电器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对银隆新能源的收购会实现“1+1>2”的效果。但刘步尘认为,银隆新能源和格力电器的业务很难形成协同,因为一个是做汽车的,一个是做家电的。
所以格力电器控股银隆新能源,是否是为了避免主营产品过于单一,朝“多元化”方向努力?
多元化分为“相关多元化”和“跨界多元化”。刘步尘认为,高瓴不仅入主了格力,还在今年年初收购了飞利浦的家电业务,飞利浦的小家电业务比较强势、比较领先,能和格力电器业务形成协同。但董明珠曾表示,高瓴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一事和格力电器无关。刘步尘认为,如果一个能和公司业务形成协同的都“不认”,反而是一个业务不能协同的公司要去收购,这从逻辑上解释不通。
不过,格力电器在公告中也指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充分借助标的公司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并在现有锂电池产能的基础上,推动标的公司储能产品在公司储能相关的电器产品、新能源等板块的应用,全面加速现有多元化业务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