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互联网基金」九联科技股票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近日,中概互联网ETF(159607)将迎来大更新。根据中证指数的公告,中概互联网ETF跟踪的指数——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了调整,整体方案没有太大变化 ,但其中有一条非常醒目,“针对同一家公司的多个境外市场上市证券作为待选样本的情形,新增‘优先纳入香港市场证券‘的选样规则“。由此可见,未来对于那些同时拥有境外和香港上市地位的公司,将会优先选择港股进入指数。
我们统计了一下目前该指数成份股中拥有双重上市地位的上市公司。目前总计有8只成份股拥有双重上市地位,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巨头。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2年6月6日。
根据中证指数公告的*一期成份股,我们可以看到一共6只成份股从美股转换成了港股,指数调整6月13日生效。由此可见,6月13日之后,中概互联网ETF的成份股将发生大更新。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截至2022年6月6日。
指数成份股发生了变化,那么指数的权重具体变化如何呢?我们基于目前的指数权重,对6月13日指数成份股变化前后港股与美股的权重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可以看出,调整之后美股的权重大大减少,由之前的56.89%减至14.85%;港股的权重大大提高,由之前的43.11%增至85.15%。若8只拥有双重上市地位的上市公司都发生了转换,则港股在指数中的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因此,随着国内在美上市公司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增多,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的港股比例将越来越高。对于看好中概互联网ETF投资价值的小伙伴来说,港股比例的增多将使得中概互联网ETF的估值和定价机制更贴合国内投资时段,更有利于投资者把握投资机会。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截至2022年6月6日。
中概互联网ETF(159607)是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的基金产品,主要投资境外上市的中概互联网公司。我们认为,此次中证指数对指数规则的调整,是对未来发生在美上市中概股退市极端情况的积极应对。提高了中概互联网ETF(159607)的可持续投资性,保障了基金持有人在极端情况下的利益。虽然我们认为未来中美双方达成合作协议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也无法排除中美监管协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更多不确定性。根据*消息,中概股退市风险的确有所缓解。中美就将PCAOB检查组带到中国进行现场审计检查正在进行谈判,现场检查是遵守美国法律的第一步,虽然目前两国尚未就现场检查达成最终协议,但谈判取得一定进展,显示美国股市向中国企业开放的积极信号,但长期看,中概股回归仍是大势所趋。
关于国内的行业强监管,政治局会议表述内容的解读中已经可以明确:后续将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过去“非常态化”的强监管即将进入“常态化”,行业“政策底”已经明确。
国内方面,受疫情影响宏观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新的刺激政策有望继续出台。中概互联网板块的随着行业“政策底”的显现,业绩底也有望到来。当前中概互联网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短期虽然受海外流动性收紧扰动,但考虑到国内疫情趋于尾声,并且政策压力已经削减、正向信号明确,值得积极布局。中概互联网板块虽然前期受政策干扰较大,但是其中长线成长具有确定性,仍是一类非常优质的资产。
风险提示:前文对指数成分股的列示不构成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或投资价值评判。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智通财经APP讯,九联科技(688609.SH)发布公告,公司A股股票于2022年3月24日、3月25日、3月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1.59%,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公告称,关于媒体报道、热点概念情况:目前公司基于鸿蒙系统的投入开发,在常见芯片适配鸿蒙化一直在持续版本迭代开发,同时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共建;下一代跨设备端应用开发相关的智慧家庭产品,处于产品开发迭代优化阶段还未形成相关销售收入,未来市场存在不确定因素。
目前鸿蒙操作系统处于生态建设早期,操作系统的发展有赖于整个生态建设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后续应用推广存在不确定性。经公司自查,公司近期日常经营情况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未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生产经营秩序正常,不存在为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新项目等情况。
今年后半年a股市场分化明显,基金投资者盈亏更是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白酒、消费,医药、医疗,价值蓝筹的持续调整;另一边是科技、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周期等中小盘股的大幅上涨。踩对了行情,基金获取超额收益不成问题,而做反了行情基金整体亏损也会非常大。目前整个9月也已经过半,回头看后半年的上证指数走势,其实是走出了一个V字,你的基金收益是否也止跌甚至反亏为赢呢?目前据我观察,后半年甚至整个今年,基金能保持赚钱的人是少数,而浮亏的人占多数。
目前很多人都在关注热门的白酒、医药主题,因为近期确实调整很多,很多人却忽略了还有一个主题其实调整的更多,调整的时间也更长。这便是今年来各种利空不断,跌得最惨的中概互联网板块。我们看下恒生科技指数就明白了,今年来一路调整至今,和我们a股的v字走势截然相反。
关注度*的中概科技互联网板块,更是有过之而不及。两只热门的主题基金中概互联网ETF和中概互联网LOF,走势趋同,基本上就是放大版的恒生指数。
这是中概互联网ETF513050的走势,净值从2.6跌到现在的了1.2。跟踪它的场外基金为易方达中证海外50ETF联接(006327),之前一度被买到限购,前几天才恢复额度。
这是中概互联网IOf164906的走势,这个跌得更多,净值从2.7直接跌到了现在1.2。场外的基金为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其实跟踪的中国互联网指数,都说是为了蹭热度才改名为中概互联网LOF。
从宏观上来看,以上两只基金差别不大,但是从持仓来看,其实差距还挺大。
易方达中概互联50,*控股和阿里巴巴占比超52%,加上美团的话占比超65%,妥妥的高集中度。如果看好以上三只股票,那么这只基金就很符合你的口味。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持仓相对均衡,如果看好整个行业而不是某家公司,那么该基金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看好港股的价值洼地,想要投资整个港股市场的话,还为你准备了第三种选择:香港大盘和香港小盘。
华宝香港大盘(501301):均衡配置了港股中优质的大盘蓝筹股票,互联网科技、银行保险、消费等,港股起飞的话,少不了这些核心成分。
华宝香港中小(QDII-LOF)A(501021):和华宝香港大盘正好互补,均衡配置了港股中优质的中小盘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品牌。目前a股中小盘涨势很好,港股会不会也来一波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转载近期机构和业内人士对港股和科技互联网的观点:
光大证券:长期来看,由于互联网公司近期的股价调整,投资价值已经凸显。
嘉实基金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张金涛:下半年A股和港股市场仍将呈现震荡格局,结构性机会仍然比较丰富,但是市场会对估值和盈利质量更加苛刻。
汇丰晋信基金:港股目前下行风险有限,未来的风险可能在于高波动。但对于中长期来说,港股市场仍有较多投资机会,坚持长期投资,才更可能在高波动的市场行情中获得收益。
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冉凌浩:2020年港股表现明显不如美股及A股,但港股前期的滞胀正是为将来的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也将会有多重动能驱动港股上涨。长期来看,港股市场走势完全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决定;未来两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快速上行,有力支撑港股走势。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公开表示已经买入*股票,并表示,如果*股票进一步下跌还会加仓。
某趋势风格的基金经理表示:我对互联网龙头股的质地没有异议,但还是不想在当前买入。虽然从静态市盈率看,龙头股估值已处于罕见的低位,但如果放眼长期,互联网龙头股的持续盈利能力还需观察。
沪上某绩优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从基本面看,港股龙头股的投资价值凸显,但由于港股是离岸市场,资金进出很快,所以波动巨大,这对投资者来说是巨大的考验,比较适合拿到长期资金的机构。”
当然,任何时候都有多空分歧,才会促成股票市场的买卖交易,港股市场和互联网科技板块被低估是公认的,但是不是到底了,该不该抄底还有一定分歧。市场永远都是这样充满分歧,你怎么看呢?又会怎样做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逐日学基金,每日更新分享基金知识,置顶文章有系统的基金知识分类索引,可按需查阅。喜欢记得关注+转发,谢谢!
#基金##投资不懂就问#
今年以来,互联网概念的ETF累计已经上市了11只,包括五月份刷爆朋友圈的恒生科技ETF七连发。
而在此之前,互联网概念的ETF总共也只有两只:中概互联(513050.SH)和中国互联(164906.SZ,实际是LOF),分别于2017年和2015年上市。
互联网概念ETF这个家族越来越壮大了,目前总共13只,跟踪指数6只,覆盖了A股、港股和美股三地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具体如下。
上述这些ETF跟踪的指数总共有六只,分别是中国互联网50、中国互联网、SHS科技龙头、SHS互联网、恒生互联和恒生科技。
前面4只是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后面两只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
这六只指数的成份股均以国内互联网企业为主,但是成份股及权重分布均有一些差别,各有特点,这样也正好方便我们在挑选ETF投资时,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各取所需。
具体来看:
中国互联网50指数和中国互联网指数覆盖的是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区别在于,中国互联网50指数的单只成份股权重*可以达30%,而中国互联网指数的单只成份股权重*为10%,权重股分布比较均衡,
所以国内*的两家互联网公司:*和阿里,在中国互联网50指数中的合计权重高达55%,中国互联网指数的权重分布则均衡的多,*阿里合计也只有20%。
SHS科技龙头指数和SHS互联网指数的成份股均来源于沪深港这三个交易所,区别在于SHS科技龙头包含其他领域的科技龙头公司,比如恒瑞医药、海康威视、京东方等,而SHS互联网只包含互联网公司。
恒生互联和恒生科技的差别,我的理解是,恒生互联侧重的是资讯科技类公司,近似就是互联网公司,而恒生科技则包括其他科技领域,比如半导体芯片等。
互联网概念ETF越来越多,对我们当然也是件好事,因为这丰富了我们的投资工具可选范围,并且以*、阿里、美团等互联网龙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与投资的方向,
互联网概念ETF在今年的迅速发展,其实也是国内ETF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是今天出的一则新闻:
随着被动投资理念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募ETF产品“供需两旺”:今年新发公募ETF产品数量已达106只,刷新历年新高,叠加20只在发和63只待发ETF基金,今年将再度成为ETF发展的大年,并助推非货币ETF市场冲击万亿规模大关。
截至6月5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公募ETF产品数量多达106只(排除ETF联接基金),募资总规模为701.44亿元。
实际上,从2019年至今的不到三年时间里,A股市场所发现的ETF数量和规模,已经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