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银泰证券软件下载」大众汽车股票代码》,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澎湃新闻记者 孙燕
银泰证券管理层大变动!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显示,2月11日,银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银泰证券”)变更了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首席代表、合伙事务执行人等)、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职工监事、董事、监事等信息。
图片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具体而言,原董事长陈晓谷,原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首席代表、合伙事务执行人等)、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冰,以及原董事韩平、鲍建学、张丽华、高颂、贾康、赵佳共8人退出了管理层。
与此同时,原监事刘强出任董事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首席代表、合伙事务执行人等),原监事汪辉文调整为董事。此外,银泰证券新增甘韶球为总经理、董事,新增汝磊为监事会主席,新增马晨为董事,新增陈蓓蓓为监事。
银泰证券十余年来*变更董事长、副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2009年4月2日银泰证券董事长、副董事长双履新已有近13年之久。
图片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另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银泰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2006年银泰证券开业时,王翀担任银泰证券董事长,黄冰担任总经理,高颂担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
随着此次银泰证券人事变更,掌舵银泰证券近13年的陈晓谷,以及16年“元老”黄冰、高颂皆离开了管理层。
银泰证券新总经理原为私募子公司总经理
银泰证券新董事长刘强在银泰证券担任监事已有13年之久:深圳证监局信息显示,刘强的证券公司监事任职资格于2009年1月23日获得核准;另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刘强于2009年4月2日成为银泰证券监事。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则显示,刘强在银泰证券的执业经历自2021年12月23日至今,执业岗位为“一般证券业务”,此前并无证券行业从业经验。
银泰证券新总经理甘韶球曾任银泰证券私募子公司——银泰华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银泰华盈”)的总经理。银泰华盈官网显示,甘韶球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嘉鑫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方稀土董事等职位,曾在北京市团委、中国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国家经贸委、中国南方证券有限公司任职。
值得注意的是,银泰证券2020年度财务报告显示,银泰华盈在2020年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全年实现利润总额7116.55万元。截至2020年末,银泰华盈在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5只,管理规模约人民币5.35亿元,投资项目总计19个。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还显示,甘韶球在银泰证券的执业经历自2021年12月23日至今,执业岗位为“一般证券业务”,2004年至2007年间曾在中金财富证券任职。
官网信息显示,银泰证券成立于2006年7月,注册资本14亿元。发展至今,银泰证券现有分支机构54家,并设有全资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1家。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每经记者:黄辛旭 李硕
3月,汽车板块在资本市场“喜忧参半”。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73家汽车类上市公司(涵盖16家跨国整车企业、27家国内整车企业、19家国内零部件公司、11家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有32家上市公司市值“飘红”。其中,跨国车企与经销商集团两大板块整体呈增长态势,而国内车企与汽车产业链则表现疲态。
具体来看,传统车企在3月表现相对较好,大众集团(VOW3.DE)、现代汽车(000270.KS)、华晨中国(01114.HK)、*ST众泰(000980.SZ)等企业市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新势力造车企业在3月整体表现较为平稳,特斯拉(TSLA)市值微跌72.7亿美元,蔚来(NIO)市值减少626.7亿元人民币(以下简称亿元),小鹏汽车(XPEV)和理想汽车(LI)市值略有增加,但和此前“大起大落”式的变化相比,3月表现较为平稳。
汽车零部件板块整体表现不佳,19家零部件上市公司中,仅有4家公司市值出现小幅上涨。其中,宁德时代(300750.SZ)市值与2月基本持平,仍为国内汽车行业中市值*的上市公司。
汽车经销商集团中,豪华车经销商受益于豪华车细分市场的增长呈“飘红”态势,带动整个汽车经销商板块市值增加约259.16亿元。
传统车企纷纷“飘红” 特斯拉市值蒸发72亿美元
跨国车企方面,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16家跨国车企中,有12家市值“飘红”。仅特斯拉、现代汽车、塔塔汽车(TTM)和雷诺汽车(RNSDF)3月市值环比下滑。总体来看,“红”仍是3月跨国车企的市值底色,16家跨国车企的市值总计增加了1058.4亿美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具体而言,特斯拉3月市值环比微跌1.12%,市值蒸发72.7亿美元至6411.1亿美元。3月6日,特斯拉股价盘中大跌13%,直接跌破540美元/股。截止美东时间3月31日收盘,相比1月历史高点的900.4美元/股,特斯拉股价已经跌至667.9美元/股,市值蒸发22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元)。
有观点认为,宏观经济走势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变化,以及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是导致特斯拉股价近期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据摩根士丹利研究,2021年2月,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同期的81%下降至69%,而这部分丢失的市场份额,全部由福特新发布的纯电车型Mustang Mach-E所占据。另据J.D. Power调查,越来越多计划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正在考虑特斯拉之外的品牌。
与特斯拉相比,传统车企3月市值则一路“高歌”。大众集团(VOW3.DE)市值大涨587.9亿美元,单月涨幅高达54.03%;戴姆勒(DAI.DE)和宝马集团(BMW.DE)的3月市值也分别上涨逾120亿美元。此外,丰田汽车(TM)、通用汽车(GM)等传统车企在3月也有所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车企们无一例外都在持续加速电动化转型。日前,大众集团表示,到2030年,其旗下主要品牌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中,纯电动车占比将提高至70%;宝马则表示,到2025年,全球纯电动车交付量预计将达到200万辆。
Union Investment*基金经理迈克尔·穆德斯表示,随着传统车企进一步涉足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和其他新能源车企将很难证明其高估值的合理性。“我们看到的是金融市场对传统汽车制造商的重新评估。”迈克尔·穆德斯说。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尽管进入2021年以来股价连续下跌,但特斯拉的市值当前仍领跑全球上市车企;丰田汽车则紧随其后,市值为2158.6亿美元,与特斯拉的差距缩小至4252.5亿美元;大众集团位列第三,市值约1675.9亿美元。
国内整车板块市值蒸发超1512亿元 恒大汽车反超蔚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国内27家车企(包括18家乘用车公司、9家商用车公司)中,仅有10家企业市值“飘红”。27家车企在3月市值合计减少超过1512亿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具体来看,乘用车板块中,国内车企市值排行前三位的分别是比亚迪(002594.SZ)、恒大汽车(00708.HK)和蔚来。其中,比亚迪市值变化*,减少约937.3亿元至4706.8亿元。而恒大汽车3月股价延续了2月涨势,在国内车企市值排行榜上也再进一步。目前,恒大汽车市值位居国内车企市值排行榜第二位,市值增加约787亿元,约等于增加了一个长安汽车(000625.SZ)的市值。蔚来汽车则下滑至国内车企市值排行榜第三名,3月市值约减少626.7亿元。
与蔚来汽车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3月虽然市值分别增加了150.1亿元和0.95亿元,但增长势头已经开始回落。有分析认为,相较于之前,资本市场已经愈加理性,股价动荡符合资本市场规律。以蔚来为例,此前推动市值增加的ET7目前还属于“期货“,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短期来看,这种震荡或还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ST众泰在3月因股价异常停牌两次。3月22日,*ST众泰发布公告称,因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停牌核查。据了解,*ST众泰在3月市值增加了26.6亿元。自2021年1月12日至3月22日,*ST众泰收盘价累计涨幅为252.63%,累计换手率为92.42%,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有分析认为,众泰汽车仍拥有生产资质,加之此前其对外宣布有意向投资人参与预重整,让资本市场对它增加了信心。
除了*ST众泰之外,华晨中国、ST海马(000572.SZ)等以往市值“吊车尾”的车企延续了2月增长势头,3月市值分别增加约18.3亿元、5.1亿元。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在商用车板块,9家商用车公司市值合计增加63.3亿元。其中,江铃汽车(000550.SZ)3月市值增加最多,为72.8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江铃汽车近日因“史诗级的分红”预案引起了市场关注。3月29日,江铃汽车豪掷30亿元分红,而江铃汽车近5年累计净利润合计约为28亿元,本次派息金额将超过公司近5年利润总和。
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表现不佳 近8成市值减少
3月,国内汽车零部件板块在资本市场再显疲态。19家零部件上市公司中,仅有4家公司市值出现小幅上涨。不过,与2月市值蒸发约2131.2亿元相比,3月国内汽车零部件板块在市值方面表现相对平稳,市值合计减少约651.8亿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月,华域汽车(600741.SH)市值约增加55.8亿元,成为19家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市值增加最多的公司。据了解,华域汽车市值增加主要是受其2020年财报影响。3月25日,华域汽车公布2020年财报,全年毛利率15.2%,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多家证券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在3月整体表现不佳。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3月市值减少约1.4亿元至7504.9亿元,与2月基本持平。其他新能源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在3月市值继续减少,亿纬锂能(300014.SZ)、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SZ)的市值分别减少约195.5亿元、105.5亿元、53亿元。
尽管近期新能源产业链在资本市场热度降低,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升温。3月31日,工信部、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对外发布的《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明确,2021年3月至12月期间,将在多地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有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度将会带来上游产业链在未来持续走热。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值得注意的是,在动力电池之外,其他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华域汽车、三花智控(002050.SZ)等上市公司均在2020年财报中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积极态度,并表示将积极布局新能源零部件产业链,参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工作。
汽车经销商集团表现“喜忧参半” 3月市值合计增加约260亿元
汽车经销商集团在3月的表现“喜忧参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国内11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5家企业市值较上个月有所下滑,其他6家企业市值较上个月有所提升,但总体仍呈上升态势,市值合计增加259.2亿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9家市值增长的经销商集团中,中升控股(00881.HK)最为亮眼,3月市值大涨143.7亿元至1058.2亿元。此外,美东汽车(01268.HK)、永达汽车(03669.HK)市值均有不错涨幅,3月单月市值增长均超过45亿元。
有观点认为,豪华车经销商2020年业绩超预期,主要是因为头部企业经营持续改善。2020年中升控股、美东汽车、永达汽车收入分别增长19.6%、24.7%、9.1%,归属净利润分别增长23.1%、38.2%、10.5%,运营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2020年豪华车销量同比增长14.7%,远超乘用车整体-6.1%增速。华福证券认为,汽车行业消费升级将持续,预计2021年豪华车销量成长性高于车市整体10%以上。
不过,并非所有经销商集团都“涨势如虹”。3月28日晚间,正通汽车(01728.HK)于港交所发布盈利警告称,受疫情不利影响、若干经销商授权被终止或中止、一些表现不佳的4S店重新定位导致各种资产计提减值等原因,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80亿~90亿元。受此不利影响,3月31日,正通汽车股价报收于0.7港元/股,总市值约16亿元。从上市以来*点计算,该公司股价跌幅超过9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1年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5%,较上月上涨3.3个百分点,对比2020年下降3.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中汽协方面表示,3月汽车市场表现一般,而进入3月下半月,经销商进车节奏加快,库存压力增大。4月恰逢清明假期和新车频繁上市,竞争激烈使价格不定,加上股市低迷,消费者资金受限持币观望,4月车市或遇“倒春寒”,经销商也将遭受不小的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
92家券商去年资管业务收入情况大曝光。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资管行业降杠杆叠加去通道等影响,行业寒风凛冽,甚至被称为“最冷的一年”。在行业收缩的整体背景下,券商资管业务去年也降温明显。
记者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公布的数据统计后发现,92家券商去年合计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81.07亿元,较去年下降9%。寒冬之下,也不乏亮点,记者发现,在券商资管业务领域,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前20名券商占比行业收入的比例高达73.83%,而对券商整体业务贡献方面,有公司资管业务贡献度甚至超过40%。
“头部效应”明显
根据记者统计,92家券商去年合计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81.0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资管业务方面,券商“头部效应”明显,前20名券商实现资管业务收入为207.54亿元,占比高达73.83%。
具体来看,92家券商中,资管业务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6家,分别为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分别实现营收24.69亿元、23.55亿元、18.38亿元、17.36亿元、17.35亿元和12.26亿元,位列第一梯队。值得注意的是,这6家资管收入靠前的券商中,东方证券的资管收入对总营收的贡献率*,达23.96%。
记者发现,排在前列的20名券商,其资管业务里,多是主动管理规模较为靠前的。比如东方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中泰证券等。以中泰证券为例,其资管子公司中泰资管去年实现收入5.2亿元,虽然资管收入排在第16位,但在主动管理方面,其去年月均主动管理规模为1142.64亿元,排在第九位。
超6成券商资管业务收入
同比出现下滑
2018年,监管部门陆续发布一系列资管新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给券商资产管理现有业务模式造成重大影响,通道业务大幅收缩,行业规模下滑趋势明显,业务发展形势严峻。根据记者统计,92家券商中,有58家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滑,占比高达62.4%。
具体来看,47家券商同比降幅超过10%,其中8家降幅超过50%,且均为中小型券商,分别为华融证券、大同证券、联储证券、西藏东方财富证券、银泰证券、广州证券、东海证券、爱建证券。华融证券和大同证券资管业务同比降幅均超过90%。2018年,华融证券资管业务实现收入0.54亿元,同比下滑95.61%,是纳入统计的93家券商中同比降幅*的,大同证券去年资管业务实现收入0.03亿元,较去年下降93.94%。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有34家券商的资管业务逆势出现增长,且部分公司增幅不小。34家券商中,有21家同比增幅超过10%,其中更有4家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00%,在去年资管业务面临的困境之下,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4家券商分别为五矿证券、申港证券、网信证券和英大证券。
2018年,五矿证券资管业务实现收入0.53亿元,同比大增366.98%,是92家券商中增幅*的。五矿证券在年报里表示,2018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以定向业务为基础,拓展银行资金渠道,带动主动管理及股票质押业务全面开展,努力扩大管理规模。全年公司资管规模从2017年底的188亿元大幅提升至538亿元,增长187%,资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作为合资券商,申港证券去年资管业务收入也增长明显,同比增幅高达180.39%,仅次于五矿证券。公司在年报里表示,去年顺应形势调整业务方向,公司资管业务主要聚焦机构和高净值客户需求,加强产品设计开发和业务承做能力的培养,推动同业合作,并加快产品落地。
仅1家券商资管收入
占比超过40%
再来看看资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根据记者统计,纳入统计的992家券商资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9.03%。具体来看,有5家商资管收入占比超过30%。和上一年券商资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均在40%以下相比,去年有1家券商资管收入占比超过40%,就是德邦证券。2018年,德邦证券实现资管收入为6.3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46.94%,较上一年的39.67%要高。
这个占比究竟有多高呢,让我们来看看一组对比。2018年,德邦证券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01亿元,实现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69亿元,换句话说,其资管业务是经纪业务收入的6倍多,是投行业务的3倍多。足见资管业务对公司收入的贡献之大。
2018年,德邦证券以资产证券化业务、大类资产配置业务为两大核心板块,秉承“产业+金融+科技”的战略思路,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建设,截止到去年末,公司资管业务规模为2515.94亿元,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达64.68%。此外,资产证券化作为公司战略业务板块,围绕银行和企业的需求,围绕业务的上下游,从Pre-ABS到ABS的承销发行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
太平洋证券、中银国际证券、第一创业和国盛证券这四家券商的资管收入占比均超过30%。从这些券商来看,多为中小型券商,足以看出,相比大型券商追求“大而全”,中小型券商更侧重某一领域业务的发展。
92家券商资管收入总榜单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2018年以来,去杠杆的大背景再加上资管新规,债券违约风险蔓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的债券违约事件已经超过20起,涉及十多家发行主体。前四个月的债务违约金额,已超过2017全年的违约金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获悉,民营企业控股的银泰证券面向个人发行的三款债券型资管计划,因产品中持有部分高风险私募违约债、停牌债券,存在不能按期赎回兑付的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银泰证券三位高管取得了联系,其中一位高管表示不方便说,另外一位则直接挂断了电话,而负责办公室的高管的电话虽然接通了,记者也留下了联系方式,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据知情人士透露,前述三款产品全称为“银泰证券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银泰证券3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银泰证券5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三个资产管理计划所投底层资产均以债券为主,其中包括了在市场上已有负面消息传闻的、存在风险的停牌私募债券,如凯迪债、金立债、信威债等。
前述三个资管产品成立于2016年9月,目前规模超过5亿元。由银泰证券公司通过其在全国的多家营业部对个人投资者销售了,主要包括:北京马甸路证券营业部、济南大纬二路证券营业部、青岛宁夏路证券营业部、上海嘉善路证券营业部、沈阳十一纬路证券营业部、苏州干将东路证券营业部、苏州葑门西街证券营业部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些产品的投资人目前还不知道底层资产中含有高风险债券,因为银泰证券并没有就此做任何信息披露。
“按照规定,投资资产出现重大风险,银泰证券作为管理人是需要做信息披露的。”一位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工商资料显示,银泰证券公司成立于2006年,公司股东结构相对简单,其实际控制人嘉鑫控股是一家以钢铁行业发家的民营企业。银泰证券公司成立十余年,在国内近百余家券商各项业务排名中始终排名靠后,近年来市场也曾多次传出股东有意出售该公司股权的消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