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苏垦农发股吧」华鑫证券全国排名》,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格隆汇7月12日丨苏垦农发(601952.SH)披露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实现营业总收入约45.44亿元,同比增长11.75%;营业利润约3.78亿元,同比增长6.20%;利润总额约3.79亿元,同比增长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8亿元,同比增长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85亿元,同比增长1.06%;基本每股收益0.24元。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一)今年上半年小麦需求量较大,整体市场行情稳中有升,公司积极参与小麦贸易,外采大小麦的销售量和库存量较上年均有大幅上升。食用油市场价格高企,市场需求下降较为明显,公司食用油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二)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78亿元,上升11.75%,主要为小麦等农产品销量增加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374.93万元,上升1.16%,一方面由于公司按照新租赁准则确认的租赁负债财务费用增加导致净利润减少;另一方面,公司加大营销力度,上半年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净利润增加。
本文源自格隆汇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3月29日盘后,华鑫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12亿元,同比增长29.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降30.15%。具体来看,华鑫股份的证券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华鑫证券进行,其中,华鑫证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上升8位,资产管理总规模较2020年末增加99.65%。
华鑫股份表示,2021年公司聚集资源,聚焦主业,专注证券业务,坚持金融科技引领业务发展转型核心战略,积极布局潜力业务,全面加强风控建设,主营业务稳健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42.42亿元,同比增长25.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4亿元,同比增长4.83%。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第42位
2021年,华鑫证券进一步提高金融科技服务能力,拓展金融科技服务领域,构筑服务、对接公募基金能力,形成涵盖“公募+私募”的业务格局,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立体化的财富管理服务。随着金融科技深化、产品线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华鑫证券经纪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转型。截至2021年底,华鑫证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第42位,同比上升8位;股基交易量排名第30位,同比上升9位,全面超越行业中位数。
在自营业务领域,2021年华鑫证券注重机会与风险均衡控制的投资管控,丰富风险对冲工具,加强投研一体化工作。结合华鑫证券在FICC、量化投资、风险对冲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进行资源融合,使自营业务逐步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方向性投资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到多元投资的阶段,推动自营业务向收益稳健、风险可测与可控发展。
截至2021年底,华鑫证券资产管理总规模为441亿元,相较2020年末增加99.65%,其中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同比增长298.78%。华鑫证券积极推动创新产品落地,报告期内完成了大集合产品“乐享周周购”公募化改造,发行了第一只QDII产品,发行了第一只保险资金委外产品。华鑫证券重点加大了固收+、量化产品的开发,可转债产品和指增产品业绩优异,回撤低,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在专项资管计划方面,华鑫证券在2021年发行9单,发行规模76.83亿元,在交易所市场分别排名第35和第34名。
投行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
年报显示,华鑫证券在获批证券发行与承销牌照后,加速拓展投行业务,组建团队、形成优胜劣汰的人才机制、搭建业务渠道网络、构建业务战略体系,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2021年,投行债券业务获取批文主承销项目7个,其中已发行项目5个;向交易所等监管部门申报在审的项目6个。其中年内完成首单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二级资本债券的申报与发行,首单特色品种创新创业债券——广东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的申报。此外,2021年华鑫证券获得企业债副主承销商资格。
信用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底,华鑫证券融资融券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6.41%;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华鑫证券审慎开展股票质押业务,防控业务风险。
华鑫证券期货业务也取得不错进展。年报显示,华鑫期货行业分类评级排名提升9位,客户权益持续保持上涨趋势,期末权益规模达到21.69亿元。期货经纪业务方面,聚焦优势,通过与恒生电子深度合作,优化升级华鑫定制版的NST交易柜台系统。期货资管业务方面,搭建全新资管团队,持续做好资管FOF产品的发行和运作,拓展资管业务版图,扩大规模并提升收益率,报告期内成功运作两只FOF资产管理产品。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垦农发”,股票代码“601952”)近日对外发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均保持稳定良好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及资产总额均较上年大幅增加。不过,苏垦农发在年报中重点提示了土地流转风险。《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其土地流转风险的背后,苏垦农发从控股股东获取的土地的流转价格较为低廉,且与其他土地的流转价格存在较大差异。
受益于粮食价格温和上行、产品销量增加等因素,苏垦农发去年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年报显示,2020年,苏垦农发实现营业总收入86.20亿元,较上年增长7.38%;利润总额7.66亿元,较上年增长16.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0亿元,较上年增长13.25%。报告期末,苏垦农发总资产86.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2%;负债总额19.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5%,资产负债率仅为22.95%。
公开资料显示,苏垦农发是一家以自主经营种植基地为核心资源优势,涵盖农作物种植、良种育繁等全产业链业务的规模化国有大型农业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稻麦种植、种子生产、大米和食用植物油加工销售等。苏垦农发称,公司通过承包、流转、托管等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从事稻麦原粮种植,因此存在土地流转风险。同时,因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实施进度问题,存在部分农户尚未取得相应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户土地承包面积发生变化后未及时进行确权的情况。此外,农村土地用途的复杂性及公司规模化种植的需求,公司种植时需对原有土地进行整理,部分土地用途将需要调整。因此,公司在使用这些土地过程中,若未能及时与各方沟通协调,将出现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及其流转面积的争议,从而对公司对相关土地的使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自主经营种植基地”是苏垦农发的核心资源优势,而这一资源优势主要来自其控股股东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苏垦集团”)的帮助。年报显示,2011年12月,苏垦农发与苏垦集团签订了《土地承包协议》,承包农垦集团所有的耕地进行种植业生产经营,面积为99.3627万亩,承包费为每年每亩360元;2016年12月10日双方又签署了《土地承包协议之补充协议》,因晒场水利设施建设、政府征用等原因,承包面积减少为97.2380万亩,承包费为每年每亩398.33元。承包费变更的原因,则是根据粳稻、红小麦、白小麦*收购价的调整比例,每五年调整一次。
苏垦农发同时在年报中称,自2013年1月以来,公司开始在宿迁、盐城、淮安、徐州等地与当地政府和农户合作,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拓展耕地面积。截至2020年秋播,土地流转面积约19.28万亩。记者注意到,苏垦农发下属各分公司与土地流转地区的乡镇政府或村委会2013起陆续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合同年的期限为4到15年不等,流转价格为“前1到3年每年800元-1000元/亩,之后按照实物计价以货币兑付”。以2020年为例,苏垦农发租赁控股股东的土地价格每亩仅为398.33元,而流转土地的租金高达1000元左右,两者相差甚远。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苏垦农发租赁的土地和流转的土地均位于苏北平原,其价格应相差不大,因此存在通过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厚利润的嫌疑,排除这一因素影响后其真实盈利能力令人担忧。《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试图致电苏垦农发采访,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针对苏垦农发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作者:□记者 吴永 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智通财经APP讯,苏垦农发(601952.SH)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5.79亿元,同比增长2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9.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3.83%。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股。
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主要为主产品销量及价格上升、毛利率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