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暴风科技股票是深股吗」600595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顶着“网游加速器第一股”光环上市的迅游科技,2015年上市时曾连续19个涨停板,以不复权股价看,2015年6月24日*股价达297.3元/股,一度超过当时的茅台,是2015年名副其实的大妖股。
如今,公司两次上演创始人内斗戏码,股价也一路走低,截至4月9日收盘,收报12.1元/股,被投资者称为“问题股”。有投资者表示:“这几年,赔了一辆奔驰E300!”
4月9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免除董事议案一通过一被否,公司创始人章建伟“出局”。
免除董事议案一通过一被否
一场股东大会,引来多方围观,深交所甚至两次下发关注函。
4月9日,迅游科技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免除章建伟先生公司董事职务的议案》,未通过《关于免除袁旭董事职务的议案》。这已是公司创始人之间的第二次对峙。
3月24日,迅游科技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免除章建伟先生公司董事职务的议案》。本次董事会会议由合计代表公司18.66%表决权的股东大数据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袁旭、陈俊提议召开。
公告称,鉴于章建伟作为公司董事长,缺乏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战略、主营业务的理解,长期缺席公司战略制定和日常经营管理,提议免除章建伟董事职务。出席会议的9名董事中,8名投了赞成票,仅章建伟投了反对票,理由为罢免毫无根据,系个别董事为私利之举。
本次董事会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同意公司于4月9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罢免章建伟董事职务的议案。
章建伟很快进行了反击。3月29日,公司董事会收到章建伟提交的《关于免除袁旭董事职务的临时提案》,提请将其作为临时提案提交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章建伟指出,袁旭在董事任职期间出现个人巨额债务到期未清偿,违反董事的忠实、勤勉义务,并依次列出了四条罪状。
在这场股东大会召开前夕,深交所两次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罢免章建伟董事职务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袁旭是否具有担任公司董事的相关资格等。
第一次内斗以握手言和告终
迅游科技创始人之间的内斗已不是第一次上演,上一次要追溯到2019年。
2018年,迅游科技由盈转亏,当年亏损金额高达7.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02亿元。2019年继续亏损11.86亿元。
2019年9月5日,迅游科技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免除章建伟公司董事长职务的议案》《关于推举袁旭为公司董事长候选人的议案》,未通过《关于罢免袁旭总裁职务的议案》《关于提议董事长章建伟兼任公司总裁的议案》。
袁旭、陈俊共同提议免除章建伟董事长职务,理由与这次罢免原因相同,并提议推举袁旭为董事长候选人;董事长章建伟提议罢免袁旭总裁职务,并提议自己兼任公司总裁。
独立董事赵军在对《关于罢免袁旭总裁职务的议案》投反对票时表示,事情发展到今天,董事长与总裁相互敌对,水火不相容的情况,独立董事面临两难局面,又不能因议题难以抉择而回避表决。因此,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做出以上表决。
之后,双方突然握手言和,给出的理由是“近期章建伟、袁旭、陈俊三位实际控制人就公司治理、大股东质押纾困、管理层新老交替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充分沟通,达成了充分谅解。”
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是为了引入大数据集团。2020年1月17日,公司公告,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章建伟、袁旭、陈俊的通知,2020年1月15日,章建伟、袁旭、陈俊与大数据集团签署了《纾困暨投资协议》,若据此约定的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事项完成后,大数据集团持有或控制上市公司表决权对应的总股份数为4789.89万股,占目前上市公司表决权的21.5%,大数据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贵阳国资委。
股价曾超茅台
迅游科技于2015年5月27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彼时,正值上轮大牛市的后期,凭借“网游加速器第一股”概念,迅游科技遭资金热捧。
自2015年5月27日上市交易后,迅游科技连续录得19个涨停板,即便在大牛市的氛围中,也是十足的妖股。
以不复权股价来看,迅游科技在2015年6月24日这一天创下297.3元/股的历史新高,而当日贵州茅台收盘价为261.21元/股。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由于暴风科技停牌,迅游科技成为2015年6月24日两市在交易的“第一高价股”。迅游科技凌厉的走势赚足了市场眼球,被称为“另一只暴风科技”。
面对蜂拥而入的资金和股民的超高热情,迅游科技频发风险提示公告,从行业与市场、业务模式、业绩波动及下滑、技术替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示风险。
如今看来,迅游科技所处的网游加速器领域面临的挑战确实如当时风险提示中所述。
图片来源:迅游科技公告
迅游科技早已风光不再。截至2021年4月9日收盘,迅游科技收报12.1元/股,总市值仅为24.6亿元,股价较2015年6月24日高位跌逾95%。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每经编辑:毕陆名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益于铝加工等回暖,股价翻倍的ST中孚(600595,SH)又出“大事”!
12月13日晚间,ST中孚突然发布公告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丰华碳素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并指定公司清算组担任公司管理人。公司股票将于12月14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公司股票将于12月1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中孚”改为“*ST中孚”。
今年以来,ST中孚有点烦——11月3日,ST中孚称,控股股东河南豫联能源集团被申请重整事项获得关键进展,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或面临变动;12月10日晚间公告,部分子公司被申请重整。
截至12月11日收盘,ST中孚股价涨2.13%,报2.88元/股,*市值仅50亿元。同时,自5月底的1.38元/股涨至12月11日的*2.95元/股,已大涨逾一倍。
而截至9月30日,该股A股股东户数高达8.24万户。这8万多股东今夜估计忐忑难眠了。
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2月13日,ST中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1日收到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2020)豫01破申112号《民事裁定书》及(2020)豫01破申112号《决定书》,裁定受理债权人郑州市丰华碳素有限公司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并指定公司清算组担任公司管理人。
公告表示,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12月1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中孚”改为“*ST中孚”,单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公司股票将于12月14日开市起停牌一天,12月15日起复牌交易。
公告提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根据《上市规则》第14.3.1条第(十二)项的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如果不符合《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将于2020年12月14日开市起停牌一天,于2020年12月15日起复牌交易。公司股票将于2020年12月1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中孚”改为“*ST中孚”,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
当日ST中孚同时公告,法院已裁定受理债权人河南省国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中孚电力有限公司(下称“中孚电力”)的司法重整申请;裁定受理平顶山华兴浮选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河南中孚铝业有限公司(下称“中孚铝业”)的司法重整申请;裁定受理郑丰华碳素对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河南中孚炭素有限公司(下称“中孚炭素”)的司法重整申请;裁定受理丰华碳素对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林丰铝电”)的司法重整申请;裁定受理恒上建设有限公司对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安阳高晶铝材有限公司(下称“安阳高晶”)的司法重整申请。
ST中孚表示,中孚电力、中孚铝业、中孚炭素、林丰铝电、安阳高晶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将可能对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等产生影响。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做好日常运营工作,保障生产经营稳定。
下半年受益铝价上行股价翻倍
12月11日,ST中孚股价*报2.95元/股,刷新2019年3月以来高点。今年5月末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近114%。
据证券时报报道,公开资料显示,ST中孚以经营电解铝及铝型材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火力发电为主,依托本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和氧化铝供应优势,公司以煤带电、以电促铝,以电为中间产品,铝为最终产品,将电力生产和电解铝生产结合起来,实现了铝电合一。
而在今年4月份触及低点后,国内铝商品价格持续上行,目前现货铝价格已逼近2017年时创下的高点,且由于当前氧化铝等上游商品价格整体较低,目前电解铝生产企业的盈利水平已达到历史高点,部分企业单吨净利润已突破4000元。
然而,近年来ST中孚经营业绩持续不振,有息债务高达百亿元,面临巨大流动性危机。
行业业绩整体向好,短时间内并未能扭转公司颓势。
公司2020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2.15亿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亏损达2.45亿元。据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发生财务费用8.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33%,主要因债务逾期本期计提违约金2.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6亿元。
对于此番重整,裁定书也显示,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整。本案中,中孚实业虽然资金链断裂,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但中孚实业产业链完整,在铝精深加工方面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若通过重整优化其资本结构、化解债务问题、提升经营效率,则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可较好的保障债权人、企业职工及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前三季度大额亏损
2017年、2018年,ST中孚连续亏损1.89亿元、2.54亿元,上市公司随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中孚实业”变更为“*ST中孚”。虽然2019年ST中孚业绩勉强由负转正,但实际主业经营情况一直难有改观。
2019年,ST中孚公告实现营业收入55.19亿元,净利润1.04亿元,但公司年报却被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出具了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机构表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ST中孚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度扣非后净利润-5.81亿元,累计未分配利润-26.19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98.27亿元。
截至到2019年12月31日,ST中孚部分借款本金及利息逾期,部分资产被诉讼保全,营运资金短缺,偿债能力薄弱。尽管上市公司管理层已在财务报表披露了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但其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据ST中孚近期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ST中孚完成营收52.15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净利润亏损达2.45亿元。据公告,报告期内ST中孚发生财务费用8.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33%,主要因债务逾期本期计提违约金2.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证券时报、上市公司公告、市场数据
(每经App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8月16日消息,据天眼查App显示,昔日“妖股*”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暴风集团”)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87亿元,执行法院为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案由显示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
暴风集团被列为被执行人,与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高新投集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有关。
6月16日,该案一审民事判决书公开。判决书显示,2018年12月10日,暴风集团向深圳高新投集团申请借款,深圳高新投集团与被告暴风集团、第三人北京银行签署《委托贷款单项协议》,同意向暴风集团提供贷款本金2.1亿元。贷款利率为10.45%,逾期罚息为15.675%。贷款合同期内,暴风集团仅偿还244万余元。
法院最终判决暴风集团向深圳高新投集团偿还本金2.1亿元,以及截至2020年11月16日期内利息和罚息共5304万元。同时暴风集团还需向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支付律师费12万元、财产保全担保费10.5万元;此外案件受理费135.8万元,财产保全费5000元均由被告暴风集团、冯鑫承担。
此判决为一审最终结果。
据公开资料显示,暴风集团于2007年1月成立,2015年3月,暴风集团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并受到热烈的追捧。连续41个交易日收获37个涨停板,一字涨停28个,股价从发行价7.14元*达到327元,总市值突破400亿,市盈率超过千倍,成为市场上*的“妖股”。
此后暴风集团在暴风TV、暴风魔镜(VR)、收购境外体育传媒公司MPS等项目投入巨资,但不久相继出现巨额亏损。2019年9月,因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暴风集团创始人冯鑫被上海静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2020年10月26日,暴风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文|AI财经社 实习生 许康)
暴风科技2015年3月24日上市,股价从7.14元一路飙升至327元,2个多月拉出55个涨停板,股价翻了近50倍,市值近400亿,直至今天恐怕少有股票能及项背,“妖王*”当之无愧。可是好景不长,股价*之后就是慢慢熊途,直至2020年退市,股价0.83元。回顾暴风科技的发展道路,与乐视极其相似,被资本冲昏头脑,步伐跨的太大。暴风科技以视频播放器起家,后来在视频、音乐、娱乐、游戏等硬软件多方面进行布局,最后卡在暴风AI电视上,资金链断裂而亡。
不过,2015年暴风科技之所以大涨,与暴风VR/AR魔镜的大热不无关系,后来正是在暴风等公司的带领下,各种良莠不济的VR盒子开始在主流市场大肆泛滥,这种低廉产品所带来的极差体验,进而加速了整个VR产业的泡沫破灭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话题持续升温,Meta、微软、字节跳动、百度等巨头纷纷加速入场,也都把目光聚焦在VR/AR甚至是MR等硬件设备。那么,作为“元宇宙入口”的VR/AR产业,如果早期涉足的暴风科技没有退市,是否能够借助元宇宙涅槃重生呢?
可惜的是,已经没有“如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