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消费基金排名前十」银星能源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大消费领域向来是一个黄金赛道,其中诞生出不少十年十倍的上市公司,因此也涌现出了一批擅长消费领域投资的基金经理,比如老娘舅TOP30明星基金经理榜中胡昕炜。
从去年3月底,消费按下了上涨暂停键,至今中证消费指数跌幅为23.56%。对于持有消费主题基金的基民而言,投资体验并不美好。下跌行情不仅考验钱包,也考验信念。
但胡昕炜的管理规模在2021年逆市增加超80亿,个人持有户数增长100万户。
在消费回调时,更多的持有人选择了信赖,选择了支持,胡昕炜究竟有何魅力?
深耕消费领域,近6年年化收益约20%
胡昕炜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出身,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任消费行业分析师,从业年限超10年,积累出超6年一线投资实战经验。
当前在管时间超半年的产品有6只,其中管理时长超三年的有3只,这3只产品在投资方向上略有差异。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31)
汇添富消费行业主要投资消费行业的优质上市公司。从基金持仓风格来看,以市值高、ROE稳定的行业龙头配置为主。
汇添富消费升级A的投资方向是精选消费升级过程中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优质公司。与汇添富消费行业相比,该基金食品饮料的配置比例要少14个点,增加配置了在消费升级环境下景气度或将提高的个股,如李宁、珀莱雅;
汇添富价值创造的投资方向是精选价值创造型股票,在操作上受行业主题限制少,如新能源配置了20的仓位,行业配置更加分散,
总的来看,3只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行业都是食品饮料,但投资方向还是有些差别。
对每只基金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消费行业深耕,并匹配不同的细分领域配置方向,这十分考验胡昕炜在消费领域的投资功底。回顾过去,胡昕炜2016年4月开始执掌基金,以消费为主的能力圈,恰恰遇上了消费这轮大牛市。因此尽管去年消费行业萎靡不振,但胡昕炜管理的基金长期业绩依旧不错,汇添富消费行业任职年化回报超19%,业绩排名同类基金前4%。
长期回报不错,是踩中行业风口享受的行业馈赠,还是靠着主动管理能力一点一滴积累?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两张图中得到答案。
(数据来源Wind,2016.4.8至2022.3.31)
汇添富消费行业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主要消费行业指数*40%+中证可选消费行业指数*40%+上证国债指数*20%”,从上图可知,在消费领域,胡昕炜确实有不错的主动管理能力。相比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与中证可选消费指数的综合表现,汇添富消费行业长期表现更优异。
近一年多以来消费行业表现不佳,汇添富消费行业展现出更强的防御能力。
(数据来源Wind,2021.1.1至2022.3.31)
在消费领域,胡昕炜展现出了全面的攻防能力,他究竟是如何做投资的?
攻防兼备,胡昕炜的投资秘籍是?
1、不断进化的能力圈
从入行就开始研究消费行业,担任基金经理就主投消费赛道,但胡昕炜的能力圈不止消费。在汇添富消费行业中,胡昕炜的投资领域逐渐增加了医药行业的权重,并且在制造、周期、TMT、地产等板块均有过配置;在汇添富价值创造中,还涉及了新能源。
(数据来源Wind,2016.6.30至2021.12.31)
如何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胡昕炜提到第一要非常勤奋,保持好奇心,把不同产业和公司研究清楚;第二要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各个行业都要力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从4个维度精选个股
胡昕炜从4个维度出发挑选个股。
首先看商业模式,胡昕炜将商业模式分为四类,着重关注商业模式带来的现金流质量。
他举了以下例子:“第一类是品牌消费品,例如白酒、啤酒、调味品、中药等,有定价权,有回款能力,盈利增长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第二类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具有出色的盈利能力,有很强的轻资产扩张能力;第三类是服务业,例如教育公司,采用预付款制,现金周期为负,现金流非常好;第四类是高端制造业,例如半导体设计等,具有轻资产特征,ROE、ROIC比较高。”
二是看竞争优势。在股市中,好的投资标的永远是稀缺的。胡昕炜从成本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渠道优势等层面出发,精选有护城河的个股。
三看管理团队是否正直、有激情。尽管有的公司拥有竞争优势,但是最终落实还是得靠人。胡昕炜非常看重人的本质,深入观察管理层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在他看来,正直的企业家在财务上财务造假概率很低,有激情能驱动企业不断攀登高峰。
最后看组织是否有执行力,执行力强更容易将规划落实,将画好的蓝图实现。胡昕炜认为“在过往的投资中,执行力强、*有一定狼性的团队更容易成功”。
3、以不同现金流来源构建防御体系
胡昕炜主投消费领域,行业与个股的配置集中度很高,更容易受行业波动影响。如何尽可能减少组合波动,胡昕炜给出的答案是选择不同来源的现金流构建组合,保持适度均衡。
正如达里奥所言,成功投资的关键,在于找到若干条不相干的,具有正向回报的现金流。
现金流来源不相干,即行业、个股的商业模式不同,在风险源上就能做到很好的隔离,比如现金流有优势或是因为轻资产强、或是拥有定价权、或是采取预付款制。胡昕炜会仔细甄别现金流来源,构建有多个不同来源现金流的组合。
将时光拨回到2016年1月,当时市场正经历着熔断。在恐慌情绪中,投资者很难想到消费将走出6年好行情。就像在2021年3月后,也很难想到消费后续会经历了近一年回调。消费是个好赛道毋庸置疑,可底部情绪具体在哪一个时间点释放,一买入就能立即踏如上涨通道,这个点在日后复盘中清晰可见,在当下却无影无踪。
大家与其去猜测底部,不如选择可靠的基金经理在震荡中慢慢收集筹码,以待来日。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智通财经APP讯,银星能源(000862.SZ)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31.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6.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638.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9.84%;基本每股收益为0.1067元。
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是我当前持仓最重的基金。原因就是我最看好消费行业的长期发展。我国人均GDP不高,我国的消费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消费行业股票和基金的估值较低,是一个非常好的长线投资机会。我在最近两个月对消费行业基金四次加仓,有效地摊薄了持仓成本。未来如果消费行业基金再次大跌,我依然会继续加仓。
其次是白酒行业基金。我认为消费行业中白酒行业的发展空间较大,只是估值较高。所以我对白酒基金的投资略低于上面的消费行业基金。但是,不断增持白酒行业是我的一个投资大方向。上面的消费行业基金其持仓结构中其实也有一部分白酒。白酒行业其实是我最看好的消费行业里的细分行业。
再次是畜牧行业基金。我认为畜牧行业的低谷即将过去,未来猪肉价格大涨将是主要趋势。在当前借机低吸畜牧行业基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未来畜牧行业基金如果继续下跌,我必定会不断增仓。在当前国际原材料上涨的背景下,猪肉行业长期亏损是不现实的。
对于医药行业,我最看好的是创新药。创新药关系着我国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国家鼓励医药创新,创新药是医药行业的未来。当下创新药板块的表现很低迷,这正好给了我们投资者逢低买入创新药相关基金的大好机会。今天创新药跌得有多狠,未来创新药就会涨得有多猛。未来我会长期持有创新医药基金,这个“长期”指的是十年二十年以上。
我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是因为我看好A股的白马蓝筹股的长期行情趋势。沪深300指数实际上代表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投资沪深300指数实际上就是投资我国的经济。沪深300所代表的都是我国的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在未来继续向好的概率较大。
在新能源里我最看好的是光伏产业,因为它的投资确定性*。对于锂电行业我的投资就很谨慎,当前我没有任何锂电方面的投资。对于光伏基金我在今年连续进行了5次的越跌越买。光伏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将是长期的趋势。光伏产业的长期成长性可能会很高。但是我对它的把握远没有消费行业那么大,它在我的投资组合中的资金占比就相对较小。消费行业才是我的第一重仓布局。
最后,我现在还有少量的布局在保险、地产上面,我认为它们当前的发展已过了高峰期,未来几年的成长性可能会下降,但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以后它们的成长性可能会提高。因此现在没有必要在它们上面投入过多。现在对它们进行缓慢的投入节奏就可以。
我还有少量的红利基金和中小盘指数基金的投资。投资红利基金纯属是一个防守性的投资。并没有指望在红利基金上获得多大的投资收益。中证1000基金的少量买入是为了使自己的投资更均衡一些,因为中小公司的成长性虽然较高,但是不确定性也很大,所以暂时先少量投资。
总之,上面就是我的基金投资状态。未来会继续重点加仓消费行业和白酒基金。把自己的资金主要投入到投资成功确定性*的消费行业是我当前最主要的投资策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北京报道
在展望2022年的投资机会时,多家基金公司都将内需和消费纳入看好的板块。看好消费板块投资机会的基金公司有招商、南方、大成、广发、景顺长城、华泰柏瑞、中邮、方正富邦、大摩华鑫和永赢等,其中,博时基金分享了2022年消费领域投资方法,他们认为“躺赢”,也就是认准好公司、长期投资非常有效。看好内需基建投资机会的有广发、大成、海富通、华泰柏瑞、万家、永赢、华泰保兴、中信保诚、英大等基金公司。
基金如此看好内需和新消费在2022年的投资机会,有何根据?
主投消费和内需的基金频出爆款
2021年,内需和消费板块的公司整体表现并不强,但结构性机会频出,基金业频出爆款。
2021年1月12日,南方消费升级基金开始发行,原计划在1月18日结束募集,实际上在发行当日,南方基金公司就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一天之内就募集44亿元。
南方消费升级基金主要投资于传统消费升级和新兴消费两大领域,要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家具、汽车、节能环保、半导体等行业寻找盈利机会,要在大消费赛道上分享优质企业的长期投资机遇。
2021年1月18日,华夏内需驱动基金发行,同样提前结束募集,首募53亿元。
华夏内需驱动基金,重点投资内需消费驱动和内需投资驱动的板块,要在医药医疗、新能源汽车、教育等行业中掘金。
投资于消费和内需的基金规模近些年快速增长。名称中含有“消费”“内需”字样的基金(以下简称“内需消费基金”)共有241只,2021年三季度末内需消费基金规模合计2058亿元,比2017年初增长5倍,同期公募基金总规模只增长1.63倍;比2019年初规模增长2.86倍,同期公募基金总规模只增长0.85倍。
在投资消费行业的基金中,大规模基金云集。招商中证白酒2020年三季度末规模929亿元,是消费基金的规模*,更是全市场投资股票基金的*。同时,招商中证白酒也是2021年规模增加最多的基金,规模比年初增加444亿元。除了招商中证白酒这个“大航母”,主投消费行业的大规模基金还有易方达消费行业、汇添富消费行业、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易方达消费精选,这4只基金2021年三季度末的规模分别是299亿元、210亿元、100亿元和71亿元。
基金规模大,源于基民的持续申购,基础根源是基金为基民赚得了收益。
现在市场上还没有被动投资于内需板块的基金,被动投资于消费板块的基金收益确实不错。(注:所谓被动投资,是与主投投资对应,基金经理不要主动操作,如增减股票或债券的仓位、根据自己判断重仓或轻仓某些股票,只需要按照个股在跟踪指数中的各自权重股配置股票即可,基金经理的工作就是要让基金净值和指数涨跌同步。)
跟踪中证消费指数的基金有两只,分别是嘉实中证主要消费ETF(512600)和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159928),近3年(2019年初至2021年末)收益率分别是175%、166%,近5年(2017年初至2021年末)收益率分别是228%、229%。
跟踪上证消费指数的基金有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近3年和近5年收益率分别是189%、250%。
再看主动管理的基金。
主动投资于消费和内需的基金,近3年、近5年的收益率喜人。
从2019年初到2021年末,沪深300指数上涨64%,有 94%的内需消费基金跑赢沪深300指数,更有81只收益率达***以上,其中12只达200%以上。收益率前3名分别是华安安信消费服务A、永赢消费主题A和华泰柏瑞消费成长,同期收益率分别是363%、273%和253%。
2021年,内需和消费股的股价走势并不强,但部分内需消费基金还是抓住了结构性机会,
华安安信消费服务A在2021年收益率39%,跑赢沪深300指数44个百分点,此基金全年投资都是从消费行业“掘金”。例如,2021年一季度主要抓住了休闲服务、医药生物个股的机会;二季度主要抓住了医药生物、家电的盈利;三季度抓住了汽车、食品饮料等行业个股的上涨。
融通内需驱动基金2021年收益率32%,远远跑赢沪深300指数。此基金2019年、2020年的收益率分别是61%和49%。此基金连续3年,每年都赚钱。从季报披露看,除了占据内需驱动这个比较好的赛道之外,基金经理根据市场波动,及时调整持股仓位,把握住阶段性的盈利机会。
融通内需驱动基金所谓的内需驱动型,是指由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所驱动的上市公司,且主营业务收入80%以上来自国内。
内需和消费确实是好赛道,在这个赛道中掘金的,还有投资范围更广的基金。
2021年全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冠亚军,分别是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前海开源新经济A,收益率分别是119%、109%。一年之内的收益率能达到1倍以上,投资了哪些股票?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和前海开源新经济A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两只基金的操作有着接近的脉络,均与新能源汽车有关。在前海开源公用事业2021年前三季度的重仓股操作中,持续增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宁德时代(300750.SZ),在二季度、三季度重仓持有了期间股价上涨47%的比亚迪股份(1211.HK)。前海开源新经济A,同样是重仓了宁德时代,还重仓了2021年二季度股价上涨53%的比亚迪A股。
2021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是全市场市值增加的*和季军。
宏观数据回暖,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领先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近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量低点出现在2020年3月份,当月只有2.65万亿元。2021年12月与2020年3月相比,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56%。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点评认为,从两年时间跨度来观察,消费仍在修复通道,与2019年11月相比,2021年11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7%,其中价的因素上涨2.3%,量的因素上涨5.4%,量的增长仍在延续。
2021年11月和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连续两个月攀上4.1万亿元大关。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在解读2021年前11个月消费品数据时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较快增长。基本生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速加快,线上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超市等实体零售业态增速加快。他还说,随着疫情防控更加*有效,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促消费政策逐步显效,消费市场发展韧性将持续显现,国内消费潜力有望继续释放。
看上市公司利润数据更直接。
沪深300指数云集了沪深两市的大盘蓝筹股,能够代表证券市场整体盈利变化情况。沪深300指数成分股2020年净利润比2019年增长2.2%,从2017年至2019年各年度较前一年净利润增长幅度分别是17%、7%、13%,2020年比2016年上涨45%。
消费股净利润增长幅度远超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证消费指数的成分股由53家上市公司股票构成。这53家上市公司2020年净利润达1934亿元,比2019年增长23%。这个增长幅度,在近几年处于中游位置。从2017年至2019年,这5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分别是20%、15%、33%,2020年比2016年上涨127%。
消费行业公司基本面如此强劲,有的基金是消费股的“铁杆粉丝”。
例如,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近3年收益率148%。此基金挖掘传统服务行业消费升级趋势中蕴含的投资机会,挖掘在经济转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环境下的投资机会。管理该基金的经理说,最终能在中长期持续胜出的,一定是其中*秀、估值可接受的公司。
嘉实环保低碳基金近3年收益率266%,在同期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10。此基金的投资集中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消费行业。嘉实环保低碳基金的经理姚志鹏对《中国经济周刊》说,金融市场是资源调配的工具,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实体经济,让*的企业脱颖而出,让做能源替代、汽车电动化的企业家获得资金,干成他们想干的事。基金经理识别、找出长期业绩好的公司,投资并与这些企业共同成长,肯定能在资本市场为基民赚到收益。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责编:姚坤
本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